《花兒與少年3》,正在試圖回答「何為旅行?」

2021-02-08 傳媒1號

在我眼裡,吳夢知是個文人。只是在命運的編劇之下,進入了綜藝的行當。於是,她就在這個用畫面、聲音與文字並行表達的載體上,用文人的情懷與筆觸、視角與品位,傳遞自成一格的「綜藝人文」。

 

而在《花兒與少年3》裡,這位「綜藝文人」想與觀眾對話的命題,叫做「旅行」。

 

古人云,「一生能著幾雨屐?」這話,是對所有人說的。說的是,人生苦短,應該珍惜時光、遠涉人間;

 

高更說,「每當渴望美的事物,我們就得趕緊出去,與大自然接觸,來喚醒我們心中蘊藏的直覺和情感。」這話,是對藝術者說的。說的是,旅行是創作最靈性的繆斯;

 

蔣勳說,「旅行是很大的反省,是用異文化來檢查自身文化很多應該反省的東西。在比較裡面,才能了解文化的不同——只是不同,並沒有優劣。」 這話,是對知識分子說的,至少是對文化有內省力的人說的。說的是,會讓人放下偏狹、成見與固執,擁抱理解、善意與尊重。

 

培根說,「遠遊於年少者乃教育之一部分」。這話,自然就是對花兒與少年說的。說的是,旅行對於稚嫩的生命而言,是比方圓的教室、拘謹的社會更遼闊的課堂。

 

那麼,借著《花兒與少年3》,吳夢知想對誰說,又說什麼呢?

 

至少,要跟花兒與少年們說。這個節目用了8個花兒與少年,用他們的故事,與十萬倍、百萬倍甚至千萬倍的花兒與少年們,說明白培根那句「遠遊於年少者乃教育之一部分」。

 

培根說,「在旅行一地時,要注意觀察政治與外交,法律與實施,宗教、教堂與寺廟,城堡、港口與交通,文物與古蹟,文化設施如圖書館,學校、會議、演說,船舶與艦隊,雄偉的建築與優美的公園,軍事設施與兵工廠,經濟設施,體育,甚至騎術、劍術、體操,等等,以及劇院,藝術品和工藝品之類。總之,留心觀察一切值得長久記憶的事物,並且訪問一切能在這些方面給你以新知識的老師或人們。」

 

以上這些,在第一、二季中的《花兒與少年》中,幾乎都有涉獵,但還停留在淺嘗輒止。而在徐徐拉開的第三季中,我們似乎看到了更深層的碰撞。

在第一個目的地——裡約,參加巴西狂歡節成為貫穿這一行程的大任務。在第二期節目中,成員們進入社區桑巴學校,通過影像資料與老師介紹初步了解該世界級慶典,試穿表演服裝,因風格迥異的服裝帶來的新鮮感而嬉笑不止;而在後續的節目中,成員們還要在桑巴學校裡,深入學習當地的舞蹈與歌曲,不但如此,成員們還要真正地站上巴西狂歡節的全球直播舞臺,向全球展現中國與巴西文化交融後的魅力。

 

可以體會到,節目組為了創造這樣一個花少團成員與當地文化深度體驗、交流與感悟的機會,所下的良苦用心。

狂歡節之於巴西,恰如春節之於中國。我的二叔近年生活在巴西,春節回來時跟我暢談巴西文化之時,就說到了狂歡節對他這位年已半百的中國式中年人的衝擊。他體驗到了迥異於中國人性格中保守、中庸、克制、內斂的另一種生命的可能,如此熱烈、狂放、不拘、灑脫。他說,融入狂歡節的瞬間他像脫胎換骨,他像重獲新生。但二叔畢竟已過知命之年,從異域回來的他多數時候仍是持重。

 

但如果這個體驗來得更早些,比如在二三十的年紀,當人的性格還未定性,當人的價值觀還在塑造,當人的行為模式還在變化,是不是會給這樣年紀的人更多的可能與選擇呢?

 

我想這就是《花兒與少年3》第一個大的體驗場景錨定巴西狂歡節的理由。它要讓節目裡的花兒與少年以及電視之前的花兒與少年,親身或者視覺體驗到,兩種文化基因的撞擊,兩種生活態度的對弈,兩種生命理解的不同。

當商品、技術、信息、金融已經全球化之後,我們沒有理由在這個時代拒絕文化全球化,中國人傳統的價值觀、生活理念、人生態度自然會在這片土地的語境中根深蒂固,然而卻應該有更多的活法被看見、被理解、被探討、被試煉、被接納,越發多元的世界,才是花兒與少年的世界。

 

瑞士作家阿蘭·德波頓說,「獨自旅行似乎有一個優點。我們對世界的看法通常在極大程度上受到我們周圍人們的影響,我們調和自己的求知慾去滿足別人的期待。」這是說,旅行應該屬於一個人,因為這是難得的契機,讓我們遠離舒適圈裡的人云亦云,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梁實秋說,「一個不合意的伴侶,當然是累贅。但是人是個奇怪的動物,人太多了嫌鬧,沒人陪著嫌悶。耳邊嘈雜怕吵,整天咕嘟著嘴又怕口臭。旅行是享受清福的時候,但是也還想拉上個伴。只有神仙和野獸才受得住孤獨。」 雖然他也嫌棄不合適的伴侶,卻在將就和孤寂中,終究還是偏心了一群人的溫度。

 

所以,旅行是應該屬於一個人的或者一群人的呢?

 

我想,這是本季《花兒與少年》最熱衷討論的一個問題。

 

在華晨宇的主題曲《尋》發布的時候,我就特別留意到了MV中一個「別有用心」的設計——雙屏畫面。它有意地在塑造一個「兩個世界」的對比與拼貼,融合而差異,似乎就在預示著,這一季的《花兒與少年》,不再只有一個空間,不再框定一種方式,不再局限於一種選擇。

 

 

果然,在第一集,你就看到了一個截然不同於前兩季的設定——「流放」,且是一個人的「流放」。於是,在平行蒙太奇裡,你看到了旅行的兩種姿態:一種方式是一人一狗,另一種方式是一群朋友。

 

你會在兩種方式中看到太多的差異:

 

陳柏霖的「流放」,畫面是空曠的、乾淨的,有些人會看到開闊,有些人則會看到孤寂;花少團的旅行,畫面是飽滿的、豐富的,有些人會看到溫暖,有些人則會看到擁塞;

 

陳柏霖的「流放」,氛圍是岑寂的、疏闊的,有些人會覺得文藝,有些人則會覺得失意;花少團的旅行,氛圍是熱絡的、喧鬧的,有些人會覺得入世的實在,有些人則會想要逃避這種紛擾;

 

陳柏霖的「流放」,生活是無依的,所有的問題必須自己獨立去解決,包括如何搭建帳篷,如何填飽肚子,如何兌換美元,陳柏霖說,「我不想靠任何人,我想知道我的極限到底在哪裡」,有些人會認為這是對生命的試煉,有些人會覺得幹嘛要與自己較勁;花少團的旅行,生活是分享的,所有的問題需要大家群策群力,大家要一次次開會,尋找方案、達成共識,有時能找到最佳方案,有時則必須互相理解,有些人會看到集體的力量,有些人則會看到個人意志的妥協。

 

陳柏霖的「流放」,一個人就是全世界,甚至還要保護他的「菲菲」。他在第二期結束前的視頻日記中說,「原來』流放』是這種感覺,因為其實自己平常真的都被照顧得很好,然後突然有這種經驗,感覺很鼓勵,很嗨」,一個人的時候,個人的意志會得到徹底的舒展,甚至會變得更加強大;花少團的旅行,即使是一群同齡人也難免迅速形成小社會結構,江疏影的外放、井柏然的責任感,讓他們成為團隊中的領導型人物,宋祖兒的機敏、楊祐寧的成熟、張若昀的高情商,讓他們成為團隊中的協助型人物,娜扎與賴雨濛的無爭,讓她們成為團隊中的跟隨型人物。他們各自拿出也收斂了性格中的成分,以讓團隊成為更和諧的共同體。

 

《花兒與少年3》顯然在有意形成與放大這種對比。

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花少團成員們在第一集剛下飛機後,就搬運車是否能裝下所有行李的問題喋喋不休地爭論時,後期用了一個字幕——「噓」,完成了向陳柏霖一個人旅途的轉場。幾分鐘前,陳柏霖的少許失意,眾人的嘆惋「可憐「,或許你還為他一個人旅途的孤苦而唏噓,而這一對比蒙太奇的試用,你突然覺得,一個人的旅行也挺好,至少耳根清浄,自得其樂。

 

對比蒙太奇,正是本季《花兒與少年》,為了探討旅行的姿態用得最熟絡的方式:你會看到一人一狗的「流放」與一群朋友的旅行兩種方式不斷地切換、對比,似乎在不停詢喚觀眾去直面自己的內心,你更傾向的是哪種方式?不止於此,它還將自然風的旅遊與人文型的旅遊對比,上一個鏡頭你才在感受渺無人煙的草原開闊,下一個鏡頭你就是置身於人潮洶湧的裡約鬧市、人來人往的南美沙灘。

 

但《花兒與少年3》並不給怎樣的旅行才是絕對正確的標準答案。它只是展示了旅行的兩種面貌,兩種狀態:你既能聽到陳柏霖抱怨「我不太好」,又會聽到他由衷感慨「我好幸福」;你既能看到花少團們熱熱鬧鬧的歡笑,又會看到他們各執己見的喧譁。節目只是誠實地展現兩種選擇真實的全貌,讓觀眾通過鏡頭代入兩種身份與情境,找尋自己所要旅行最好的姿態。觀眾終究在節目裡,看到的不是節目的態度,而是自己的判斷。

 

古往今來,有太多的文人以他們對生命的理解,注釋著旅行的意義。因為,它不但是生活中不該丟失的一塊片段,更是生命中不該缺失的一種態度。而文人之於這個時代,或許不再應該束縛於文墨的表達。比如,《花兒與少年3》也用它的方式,給出自己的見解。

相關焦點

  • 《花兒與少年》第三季:慢綜藝旅行哲學的回歸
    在綜藝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花兒第三季能否持續獲得觀眾的關注和認可,將慢慢得到檢驗。  《花兒與少年》屬於國內引進「慢綜藝」的先行者。嚴格來說,慢綜藝不屬於一種新的綜藝節目類型,更像是一種新的製作理念。而《花兒與少年》作為明星旅遊類的節目,前兩季過度強調明星之間的人際關係和矛盾衝突,讓觀眾看著十分心累。  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的加快,自我放逐的沉浸式慢節奏綜藝慢慢獲得了更多人的認同。《花兒與少年》第三季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變化,在節目中開始弱化了戲劇性和衝突性,減少了那些一言不合就開「撕」的情節,而是溫和地開始敘述現代人的旅行哲學。
  • 《花兒與少年》第二季今晚22點首播 明星姐弟開啟瘋狂旅行
    鄭爽挑戰首位女導遊 和楊洋成「好閨蜜」第二季《花兒與少年》將行程的首站選在了英國,而最讓人意想不到的就是本季旅行的導遊由年紀最小的花兒鄭爽擔任,作為導遊她不僅要對每個成員的衣食住行照顧到位,還要時刻在省錢這個問題上精打細算,柔弱嬌小的鄭爽要一個人搞定訂酒店、接機等諸多問題,還要在複雜的團隊成員關係之間小心調停,儘管弄得心力交瘁但最後還是未能盡善盡美
  • 許晴又上熱門 《花兒與少年2》爆發差評一片
    但此次預告中面對鄭爽的犀利提問,許晴卻直言第一季更好玩,讓所有網友都大跌眼鏡,不難看出提問的鄭爽的一臉尷尬。兩人看似劍拔弩張的一問一答再加上許晴「嗆聲」鄭爽的表現,這兩人的關係著實令人摸不到頭腦。媒體:能說一下在這個23天的旅途中對節目產生了什麼樣的感情?許晴:其實花少對於我來說是打著烙印的,而且是很特別的,所以我欣然接受參加《花少》2,我想看一看這一年的成長。
  • 《七十二層奇樓》《花兒與少年3》收視敗北,人才流失讓湖南臺也要撐不住了
    一個星期後,《七十二層奇樓》《花兒與少年3》等重點綜藝節目接連滑鐵盧。誰能想到一周的時間就讓湖南衛視的收視如同雲霄飛車急轉直下,為我們演繹了收視場上的世事無常。 《七十二層奇樓》雖大腕雲集,但劇本與真人秀格格不入。《花兒與少年3》雖然畫面媲美電影,卻主題不明、靠遊戲規則製造嘉賓矛盾。湖南衛視原創精神值得讚賞,但人才大量流失之下它是否也會走上制播分離的道路。
  • 《花兒與少年3》最新陣容曝光!不過這個宋祖兒到底是sei?
    《花兒與少年》第三季的陣容之前在網上討論得很high,有說許晴小公舉還會繼續參加的,也有說會大改男女嘉賓的數量和年齡比例的。前兩季的時候,7人的嘉賓團隊都是「2個少年+5朵花兒」,現在的男女比例變成了「4+3」。再來看看年齡段的配置:「大仁哥」陳柏霖應該算不上是「少年」了,不過作為臺灣暖男的他應該能是一個好「大哥」的角色,照顧好花兒和弟弟們。
  • 《花兒與少年3》 堪稱一部青春偶像劇,盛顏集結,顏控福利!
    相比國內其他旅行類真人秀,《花少3》的亮點,不說遠走南回歸線行走四萬公裡這些,光看明星成員陣容就讓人眼前一亮,期待不已了!《花兒與少年3》不同於之前兩季有年齡較長的凱麗、毛阿敏、寧靜、劉濤、許晴等姐姐,這一次年紀最大也才只有三十多歲的楊佑寧和陳柏霖,不過,三十幾歲也不算大吧?正直青春的男神啊。楊祐寧
  • 《花兒與少年3》終於把姐弟檔變為了偶像劇,高顏值不是唯一看點
    《花兒與少年》第一、二季主打「姐弟旅行」,正是把成員之間的年齡差造成的戲劇張力通過後期的神剪輯製造話題,才給不少觀眾留下了成員不和,撕X吵架的不良觀感。 時隔一年,換了導演的《花兒與少年》第三季昨晚回歸,也給節目大刀闊斧地做了不少改變:先是把姐弟檔換成了偶像劇——井柏然、陳柏霖、楊祐寧、張若昀、江疏影、古力娜扎、宋祖兒、賴雨濛,一個賽一個帥,一個比一個美。
  • 他們要上《花兒與少年》啦?
    芒果臺的《花兒與少年》是一檔明星姐弟自助遠行真人秀節目,導演組原先的計劃是大家親親熱熱、和和氣氣外出遊玩兒,但遺憾的是從第一季到第三季
  • 芒果TV《花兒與少年3·冒險季》強勢回歸,和品牌一起去看詩與遠方!
    人生應該有這樣一次衝動,為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 《花兒與少年》徹底停播了,原因是:招不到商
    《花兒與少年》的節目負責人吳夢知的一句「沒有了,勿念」,也徹底打碎網友對《花兒與少年極光季》的期待,給了觀眾一句告別。21日,《花兒與少年》登頂微博熱搜,停播的真正原因隨後也被曝光。由於出國拍攝和後期製作經費過高,而收視低迷導致入不敷出,湖南衛視最終才決定徹底停播。
  • 熱點|《花兒與少年3》昆士蘭大結局 線上推廣活動同步進行
    本周日(7月2日)晚10點,湖南衛視熱播節目《花兒與少年3·冒險季》 (以下簡稱「花少3」)將迎來旅程的最後一站,花少們踏上美麗的昆士蘭凱恩斯
  • 每季都會出一個黑料的《花兒與少年》,這季可以改名為處女座的戰爭了!
    《花兒與少年第三季》啟程,小哥哥小姐姐手拉手一起走▲又到春暖花開出行玩耍的日子了,旅行真人秀節目《花兒與少年第三季》也在萬眾期待中展開錄製。官微近期發微博稱「花少團」出發咯!我猜,你一定會看《花兒與少年第三季》是因為這3個理由 理由一:帶隊導遊接力棒搞事情!在每一季節目中,開篇導遊是最大的看點。
  • 井柏然、楊洋組《花兒與少年》最帥弟弟團
    作為第二季度最受關注的旅行真人秀節目,《花兒與少年》第二季的嘉賓陣容也終於在近日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 《花兒與少年》第三季比前兩季更好的三個理由
    作者彭侃為樂正傳媒董事,副總裁,影視產業研究專家,高雨薇為樂正傳媒模式研發專員,負責監測國際及國內節目模式最新動態。作為一檔已經製作到第三季的真人秀節目,《花兒與少年》依然保持著非常不錯的品相。尤其是本季節目還由前兩季節目中的文案大神吳夢知擔綱總導演,節目從年輕化的選角、雙線敘事的建構以及極致化內容的設計三大的板塊入手,將這一季的冒險主題、青春特質都發揮得淋漓盡致,也打造出了一檔更為清新亮麗的文藝大片式的旅行真人秀。
  • 《花兒與少年》第二季穿搭合輯
    《花兒與少年》第二季穿搭合輯《花兒與少年》第二季已經播了三期,除了寧靜的直率,毛阿敏的氣場
  • 六大指數,《花樣姐姐》和《花兒與少年》全方位大比拼
    與此同時,湖南衛視的《花兒與少年》第二季也將與觀眾相約第二季度。隨著《花兒與少年》第二季播出時間的臨近,明星名單在經歷多方猜測之後千呼萬喚始出來。同樣的大咖雲集,同樣的顏值爆表,觀眾們究竟會更青睞哪一檔節目呢?接下來記者就為觀眾們獨家大起底,全方位比較《花樣姐姐》和《花兒與少年》。不論是《花樣姐姐》的「挑夫」還是《花兒與少年》的「弟弟」,均在節目中成為顏值擔當。
  • 花兒與少年的旅行
    遺憾的是:這次旅行沒有到24小時誠品書店探個究竟?清晨,在臺灣迎接第一縷陽光,陌生的阿婆會主動跟你打招呼。早餐店的老闆娘會細心跟我們講怎麼走?(形狀長得像)為了去看一眼李安《少年派》的白沙灣,我們騎了10公裡的電瓶車,活生生把小清新的電瓶車騎成飆車黨。白沙灣的沙粒均勻,乾淨沒有其他雜質,沙石多為白色,漂亮的像未加工的玉石,夕陽下的白沙不像任何沙灘,它,就是白沙灣!
  • 《花兒與少年》冒險季,這是一個有關漂亮的故事
    現在呢,《花兒與少年》取代了《新婚日記》成為了我的賞心悅目綜藝榜第一名。首先嘉賓真的又帥又美,我喜歡的小哥哥,《花兒與少年》裡來了仨。之前沒怎麼關注過的楊佑寧,我估計也快變成我的小哥哥了。女嘉賓也真的太好看了,江疏影和娜扎倆人簡直比著好看,兩個新人也是青春無敵的好看臉
  • 《花兒與少年2》今晚首播 鄭爽擔任導遊偷抹淚
    騰訊娛樂訊 湖南衛視明星姐弟自助遠行真人秀《花兒與少年》第二季本周六晚即將集結出發,清新養眼的嘉賓陣容、全新升級的任務設置、奇幻浪漫的異國風都讓觀眾對節目的期待值爆表,明星姐弟到達首站英國之後就狀況不斷,先後經歷行李丟失、地鐵迷路等諸多狀況,七位性格各異的明星姐弟之間產生奇妙化學反應也讓節目全程交織著笑點和驚喜,種種經歷坐實了「瘋狂的旅行」這一稱號。
  • 蒙牛《花兒與少年2》第1期植入廣告激情大PK
    由於本期《花兒與少年》是第二季的第1期,以往擊壤哥習慣的風格是第二季對比第一季,本次擊壤哥為大家帶來一些不同的、更加刺激的PK形式,並且挑選了緣分較深、形式最為接近的東方衛視的《花樣姐姐》作為主要內容植入參考對象,同時也對蒙牛過往的冠名節目《中國正在聽》做個參考,以及最後蒙牛對比當下最火的浙江衛視《奔跑吧兄弟2》的冠名商伊利,針對內容植入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