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這些精彩「天象」不容錯過:流星雨、月全食、火星「大衝」

2021-02-08 北晚新視覺網

隨著新一年的到來,天象的「劇場」也翻開了嶄新的一頁。2018年將有哪些精彩的天象上演?北京古觀象臺王玉民博士介紹,本月內,大家就能觀賞到兩次「超級月亮」,其中本月31日一場「五星級」精彩的月全食將與「超級月亮」同時上演。另外,7月27日一場錯過要再等17年的火星「大衝」也不容錯過。

1月將有兩次「超級月亮」

王玉民博士介紹,就在今天的10時24分,我們將迎來今年的「最大滿月」,現在網絡上習慣把它稱為「超級月亮」,今年最大滿月的地心視直徑約為33.56角分。所謂「超級月亮」是月亮距離地球最近、又恰逢滿月的狀況,月亮一年內要繞地球轉12圈多,每個月都會經過近地點,最近的時候可能達到35萬公裡,一般情況下在36萬至37萬公裡間,所以這一現象比較常見。而當滿月與經過近地點的時間相隔較近時,「超級滿月」會顯得格外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月的31日,「超級月亮」又將出現,「一個月內出現兩個滿月,此時月亮距離『近地點』還相去不遠,因此它也是『超級月亮』,一個陽曆月中出現兩次『超級月亮』,這是非常少見的。」王玉民補充道,與「最大滿月」相對的,今年還將出現一個「最小滿月」,在7月28日的4時20分,此時滿月正好經過遠地點,「最小滿月」的地心視直徑約28.97角分。

王玉民表示,天文學上並沒有規定滿月距離近地點多少公裡就被評為「超級滿月」,而滿月和近地點接近年年都有,由於相隔的時間不長,月亮會顯得格外大和圓。不過事實上,所謂的「超級月亮」究竟大了多少,人們僅憑肉眼觀測是難以察覺的。「有時人們覺得滿月初升時特別大,那是人眼的『錯覺』。人們覺得天穹是扁平狀的,四邊遠,中間近。實際上,天空是『半球』狀的,不存在『近大遠小』。而初升滿月之所以顯得特別大,這個『錯覺』起了決定性作用。」

4場流星雨值得關注

據介紹,今年流星雨預測每小時最大天頂流量超過40 (顆)的有:1月4日的象限儀座流星雨、5月5日的寶瓶座η流星雨、8月13日的英仙座流星雨、12月14日的雙子座流星雨。

象限儀座流星雨是出現在一月初的大流星雨。根據以往的極大情況,今年的極大時間可能會落在北京時間的1月4日06時左右,最佳狀態下每小時天頂流星數(ZHR)在110顆左右。「不過當天近滿月,月亮光害嚴重,所以看到流星數目也相對少了,觀察條件並不佳。」

寶瓶座η流星雨極大期小時天,頂流量可達50,「該流星雨今年恰逢虧凸月,月光影響嚴重,所以觀察條件不佳。」

8月13日的英仙座流星雨極大期小時天頂流量可達110,該流星雨活躍期在7月17日至8月24日,極大發生在8月13日04時至13日16時。該流星雨今年極大期恰逢近朔,月光幹擾小,所以觀察條件佳,「8月11日的新月為所有光學觀測提供了一個完美的條件。在北半球中緯度的地方更有利於對英仙座流星雨的觀測。」

12月14日的雙子座流星雨極大期期間小時天頂流量可達120,該流星雨活躍時段在12月4日至17日,今年的極大北京時間發生在12月14日20點30分。「今年該流星雨極大期恰逢近上弦月,下半夜月亮已經落下,不受月光幹擾,觀察條件較佳。」

王玉民提醒,專業描述流星雨使用的ZHR(每小時最大天頂流量)是一個理論值、完美值,體現了在最理想的觀測狀態下、以全視角每小時可能觀測到的流星數量。「事實上,人眼的盲區、遮擋和光線的幹擾、觀測時的偶然……都有可能影響觀測結果。因此,我們實際能夠看到的流星數量起碼要打一大半的折扣。」

一年將現兩場月全食

王玉民介紹,今年還將出現兩次月全食的精彩天象。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種,當月亮、地球、太陽完全在一條直線上的時候,地球在中間,整個月亮全部走進地球的影子裡,月亮表面變成暗紅色,形成月全食。

今年的第一次月全食出現在本月的31日,也就是農曆的臘月十五。全程初虧19時47分,食既20時51分,食甚21時29分(最大食分1.321),生光22時07分,復圓23時11分。王玉民說,這次月全食恰逢「超級月亮」發生,時間又是自傍晚開始,午夜前就結束了,觀測效果非常好,觀測時間也非常合適,堪稱「五星級」的精彩天象。在我國,除新疆、西藏外,其他地區都是全程可見,而在新疆、西藏則可見「帶食月出」。

第二次月全食在7月28日,正好是今年的「最小滿月」發生之時。全程初虧2時24分,食既3時29分,食甚4時21分(最大食分1.614),生光5時13分,復圓6時19分。西部、西南部可看到全過程,東部看到「帶食而沒」。「這一次月全食可以說觀測效果也不錯,不過觀測時間在後半夜,比較晚。」

「帶偏食日落」8月上演

今年還將有一次日偏食天象。日偏食是指當月球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地球運行到月球的半影區時,地球有一部分被月球陰影外側的半影覆蓋的地區,在此地區所見到的太陽有一部分會被月球擋住的天文現象。「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天文現象。」

王玉民介紹,今年的日偏食發生在8月11日,我國大部分地區可見。該日18時左右日偏食從我國東北最北端開始,直到19點半左右結束全程日偏食,我國東部一些地區會看見「帶偏食日落」景觀。

「我國大部分地區在日偏食發生時太陽處於靠近地平線位置。因此,雖然沒辦法觀測偏食的全過程,只能看個『頭兒』,但是可以藉助地景進行日偏食與地面合影,這也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哦。」明年1月6日,我國還將出現一次日偏食,這次日偏食發生在日出時,大家可以看個偏食的「尾巴」。

火星「大衝」錯過要等待17年後

另一次非常值得關注的天象是發生在 7月27日的火星「大衝」。火星衝日,就是火星位於日地連線上,並且和地球同位於太陽的一側。而當火星在接近近日點時衝,則成為「大衝」,在太陽系的行星「大衝」之中,火星「大衝」是最為典型而壯觀的。

今年的火星「大衝」發生在7月27日13時12分,亮度-2.8等,摩羯座。屆時火星行至自2003年8月至2035年9月間與地球距離最近的位置,紅色的火星將既大且非常明亮。整個8月都將是2018年整夜觀測火星的最佳時機。

王玉民介紹,火星「大衝」約15年或17年發生一次,本次「大衝」將是自2003年火星「大衝」以來,火星最為明亮的一次。王玉民還記得2003年火星「大衝」日,上千人來到古觀象臺排隊觀測火星的盛景。「本次『大衝』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再等下一次就是2035年了。」

除了火星「大衝」之外,今年還將出現木星衝日、土星衝日的天象,這是今年木星、土星最亮的時分。其中,木星衝日發生在5月9日8時38分,亮度-2.5等,天秤座。土星衝日發生在6月27日21時27分,亮度0等,人馬座。

此外,今年還將出現兩次距離很近的行星「相合」的天象。包括1月7日8時38分發生的火星合水星,火星在水星之南0.2°,日出前可觀測,條件不錯,「值得一看」。4月2日23時44分發生的火星合土星,火星在土星之南1.3°,日出前可見。

提醒

水星逆行只是「視覺遊戲」

除了嚴格意義上的天文現象以外,王玉民還向讀者們解釋了近年來在網絡上頗受關注的「水逆」的來由。「所謂『水逆』不是科學意義上的天文現象,而是出現在所謂的『星佔』中的『術語』。在天文領域,水星逆行的現象是極為正常且常見的。」王玉民解釋,水星逆行並非水星的實際運行方向反向,而只是一種視覺差。是由於地球、水星二者運行軌道角度差和繞轉速度差,而在水星繞軌趕超地球時帶來的視覺上的軌跡改變。「這『逆行』不是像突然剎車、調頭,開始向反方向行駛。本質上就像地球被水星『超車』一樣。」這種水星逆行的現象,每年都會發生3到4次,時間也是非常固定的前後持續20天左右。比如今年,水星就將發生3次逆行,第一次2018年3月23日至4月15日,位於白羊座;第二次2018年7月26日至8月19日,位於獅子座;第三次2018年11月17日至12月7日,位於人馬座、天蠍座。

至於所謂的「水逆」能不能被大家觀測到呢?王玉民說,水星本來就很難觀測,由於距離太陽太近,經常湮沒在太陽的光輝中,「『大距』時能看見它『現身』就不錯了,至於它的逆行,就別指望能看見了。」與水星的逆行相比,金星、火星、木星的逆行都比較容易觀測。比如,今年10 月 5 日到 11 月 16 日期間,金星在天蠍座逆行;6 月 26 日到 8 月 27 日期間,火星在寶瓶座逆行。「同是在『地內行星』,金星逆行的觀測較之水星要容易的多。這顆亮星在夜空中自西向東移動稱為『順行』,在即將發生逆行時,它會短暫停留在夜空中不動,這在天文學上叫做『留』,此後人們就將看到它自東向西『返回去』。」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孫樂琪

編輯:TF003

相關焦點

  • 「火星大衝」+本世紀最長月全食!兩場天文「大戲」不容錯過!
    橙紅色的「火星」在今天迎來十五年一遇的「大衝」,而明天凌晨精彩的月全食也將現身天宇。「紅火星」完美邂逅「紅月亮」,屆時,如果天氣晴好,我國公眾憑藉肉眼就可欣賞到這幕「紅紅相印」的罕見畫面。從地球上觀測,當火星和太陽分別處於地球兩側時,天文學上稱為「火星衝日」。如果衝日時的火星恰好位於近日點附近,就是火星大衝,此時,火星最為接近地球,看起來會特別明亮。天文資料顯示,火星每15或17年就會發生一次大衝。
  • 7月又有火星衝日、月全食,2018真的註定不平凡
    不過光哥也是情願相信一點的天人感應的,2018,註定不平凡。恰逢今天美國正式發起貿易戰了,同志們,我們需要更加踏實努力的幹活才能在這場比賽中不敗呀,加油!7月份是今年精彩天象集中上演的月份將有「水星東大距」、「火星衝日」、「月全食」等天象先後扮靚夜空「火星衝日」「火星衝日」將發生在北京時間7月27日。
  • 最大滿月、流星雨、月全食,都在1月!2018年,帶Ta一起去看這些壯麗天象
    ……大夢君不知道2018會不會給你好運只知道它馬上就要給你一個又大又圓的超級大月亮!這些都成為了即將過去的歲月裡,諸多天象奇觀中最令人回味的瞬間。那麼,2018,又有哪些天象是不可不看,錯過可惜的呢?2011年12月10日的月全食,由賈昊拍攝,圖片源自夜空中國。
  • 「火星大衝」遇上本世紀最長月全食!兩場「天庭大戲」肉眼可見
    本周四(7月27日)將迎來一次火星大衝,這是許多天文愛好者苦等了15年的重大天象,而下一次火星大衝則要等到2035年!!!所謂「火星衝日」,是指太陽、地球、火星依次排列在一條直線上時發生的天象。天文學家把距離最近的衝日起名叫「大衝」,火星大衝約 15 到 17年發生一次。2003 年 8 月 27 日,火星與地球的距離為 6 萬年來的最短,約 5575.8 萬千米。2012 年火星衝日時,它距離我們有1 億千米。
  • 火星大衝+本世紀時間最長月全食!蘇州今晚的夜空想搞大事情啊
    今夜明晨,天宇將接連上演兩場天文奇觀「火星大衝」遇上本世紀最長月全食。屆時,「火星大衝」率先登陸夜幕,火星將與地球、太陽連成一條直線,並與地球來個「親密接觸」。只要天氣晴好,蘇州市民就能有幸觀賞到十多年一遇的火星衝日(大衝)伴隨月全食的罕見天象。
  • 今夜凌晨 「月全食+火星大衝」兩項天文奇觀輪番上陣!
    15年或17年才看到一次的「年度大戲」就要上演!下次要等到2035年9月16日……今夜明晨,十餘年一遇的「火星大衝」、「超長待機」的月全食都將上演。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科普主管胡方浩此前接受採訪時介紹,這種天象每15或17年才會發生一次,上一次出現在2003年8月29日。他還介紹,在「大衝」期間,火星與地球距離達到最近,看上去比平時顯得更大也更為明亮。▲視頻:《「火星大衝」即將上演 火星真的是紅色的麼?》就在今晚,太陽一落山,火星將從東南方緩緩升起。
  • 「火星大衝」+超長月全食太驚豔!珠海人錯過的美圖都在這裡!
    網友@度假村梁才有/攝與此同時15年一遇的「火星大衝」同臺飆戲更是難得。橙紅色的「火星」本月27日迎來十五年一遇的「大衝」,今年火星大衝剛好碰上一輪滿月,又恰逢今年第二次月全食。天文預報顯示,本次月全食的初虧為28日2時24分,食既為3時30分。其中,最精彩的全食部分長達1小時44分,為21世紀以來歷時最長的月全食。
  • 「火星大衝」+最長「月全食」即將輪番上演!肉眼就可看到
    >遇上本世紀最長月全食。屆時,「火星大衝」率先登陸夜幕,火星將與地球、太陽連成一條直線,並與地球來個「親密接觸」。🌏一顆火紅火紅的亮星幾乎將徹夜閃耀在夜空🌟隨後,本世紀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月全食將在天幕上演那麼,什麼是「火星大衝」,它有什麼科學價值呢,我們怎樣才能欣賞到這一天文奇觀呢?
  • 「火星大衝」+本世紀最長月全食,玉林儂個夜上樓頂看了火!
    看完火星急著睡覺的小夥伴記得調好鬧鈴夜晚的福利不只有「火星大衝」後面還將上演一場重要天象大戲——月全食這次可是「超長待機版」的哦時間將長達104分鐘是本世紀持續時間最長的月全食喲~如果錯失這次月全食,下次要到2021年5月26日才能觀賞到了
  • 汕尾可見:火星衝日+最長血月即將登場!附:直播!
    7月27日+28日晚,兩罕見天象將上演:本世紀時間最久月全食和火星大衝直播時間:
  • 桐梓紅月亮月全食高清照片,好美!
    」迎來十五年一遇的「大衝」精彩的月全食同時現身天宇「紅火星」完美邂逅「紅月亮」公眾憑藉肉眼就欣賞到了這幕「紅紅相印」的罕見畫面天象如此浪漫如果你錯過這場天文盛宴不要緊貼心的桐哥為你整理了一組桐梓天文愛好者在桐梓觀測拍攝到的
  • 十月觀天象指南:火星衝日、獵戶座流星雨
    金星作為晨星,日出前的地平高度超過30度,閃耀在日出前的東方天空;火星將在14日衝日,觀測條件達到今年最優;土星和木星在前半夜落下的時間逐日提早,但依然有充足的時間可供觀測。流星雨方面,除獵戶座流星雨外,還有一些流量較小的流星雨也是值得大家監測的,如十月天龍座流星雨、金牛座南流星雨、雙子座ε流星雨、小獅座流星雨。
  • 兩大流星雨、火星衝日 2020年還有這些天文奇觀
    2020年還有這些天文奇觀·兩大流星雨「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這地球上……」對於「追星族」來說,2020年有兩大盛宴待饗。8月12日21時,英仙座流星雨極大,輻射點約在22時從東方升起,預計天頂每小時流星出現率最大為90。12月14日9時,雙子座流星雨迎來極大。而且,本次雙子座流星雨非常適合觀測,月亮近朔,沒有月光幹擾,預計天頂每小時流星出現率將達150。
  • 7次大型流星雨和1次月全食:2018年值得期待的天象看這裡——
    一轉眼就邁進2018年,回想2017,仿佛就在前天……進入2018,你有什麼願望想要實現嗎?
  • 火星衝日、獵戶座流星雨極大,10月將迎來五大天象
    通常兩年左右發生一次火星衝日,上一次發生在2018年7月。本次火星衝日時距離地球約6300萬千米,雖然比2018年大衝時的5800萬千米要遠一些,但觀測條件不錯。當天,火星會隨著太陽的落下而升起,整夜可見,亮度可達-2.6等,比木星(-2.3等)還要亮。若用高倍望遠鏡觀測,可看到火星表面的許多細節。
  • 超級藍血月濟南上空上演 2018年還有這些天文奇觀
    原來,月亮還是那一個月亮,只不過是天空中上演了一場月全食的天文大戲。  1月31日晚,月亮女神準時上演了「月全食+超級月亮+藍月」三景合一的天文奇觀,而且是152年一遇!如此帶感、特別的視覺盛宴,引來無數市民爭相欣賞拍攝,朋友圈也果不其然被「超級月亮」霸屏,有人戲稱「2018年第一屆朋友圈攝影大賽拉開了序幕,我就想問一句:有人跟你一起賞月嗎?」
  • 流星雨? 〉2016年不容錯過的天象一覽表!
    所以,看完2016年的主要天象預告後,有「追星」計劃的朋友們,不妨將其與明年的旅行計劃「二合一」,或者在家門口做足「功課」,看看日偏食,賞賞大行星。2016年,地球上將發生一次日全食和一次日環食,可惜在我國境內皆看不到。(我國境內下一次能夠看到的日全食,將發生在2034年3月20日下午接近日落時,全食帶將從我國西藏自治區的北部划過,並終結於此。)
  • 2020年10月浪漫天象時間表一覽
    由於當天月亮和金星都是在凌晨升起,所以大家需要起早欣賞這個天象。  10月14日 火星衝日  通常兩年左右發生一次火星衝日,上一次發生在2018年7月。本次火星衝日時距離地球約6300 萬千米(10月6日火星距離地球最近),雖然比2018年大衝時的5800萬千米要遠一些,但觀測條件還是相當不錯的。
  • 象限儀流星雨等天象將於下月精彩亮相
    在即將到來的2021年1月,天宇將為我們帶來象限儀流星雨、火星合月、水星東大距等精彩天象,熱愛天文的朋友們不容錯過。2021年1月首先登場的天象大戲就是象限儀流星雨。1月3日,該流星雨的流星數量將達到峰值,當晚22點之後,人們就可以觀賞這次象限儀流星雨的景觀,整個過程持續大約4到6小時,預計每小時流星數量理論值可達110顆。不過,受當晚月光的幹擾,我們實際能看到的流星數量可能會減少。在全年的流星雨中,僅有雙子座流星雨及英仙座流星雨的流星數量可以與象限儀流星雨相媲美,因此這三個流星雨也被稱作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