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搖滾客讀者 @三月 的投稿
一. 張恆遠是誰?
張恆遠是誰?從開始到現在,被拷問無數遍這個問題了,善意的、好奇的、質疑的。本該回答起來輕車熟路了,但卻覺得越來越無從說起。他是一個至真至誠至純的人,簡單到你把任何語言放在他身上都嫌多餘;同時他體內又潛藏著巨大的能量和多面性,每次聽他的歌見他的人都會有不一樣的體驗和感悟。
那麼他到底是誰?本著快速說清的方向科普來說,他是第二季中國好聲音全國亞軍,汪峰組冠軍,在2013年夏天那個舞臺上,將《無法逃脫》、《咿呦》、《夜空中最亮的星》、《追夢赤子心》等四個搖滾樂隊九首搖滾歌曲很好地展現在了大眾跟前,並由此為人所熟知。值得一提的是,他清澈的眼眸中那把熊熊燃燒的烈火,無疑是幫助他更快更深刻地被人們記住並喜愛的最顯著特徵之一,那是「夢想」的光芒,別告訴我你看不出來或者說這話太假。
然而,他又不是他。正像他面對媒體時一臉茫然的問「搖滾是初戀也是絕戀」這個話哪裡來的一樣,什麼「好聲音亞軍」、「大地之子」、「搖滾新人王」等等等等無非都是別人加諸在他身上的標籤,對他而言,他只是想「寫歌、唱歌、帶著樂隊去唱現場」,「有音樂、有快樂,這就是我的擁有」,他如是說。於是乎,如今的他正是一個帶著樂隊奔波於各個現場去演繹自己原創歌曲的人,一個搖滾音樂人,如果大家也都認可的話。
二. 張恆遠和他的樂隊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聽到「張恆遠和他的樂隊」這個叫法時多少有些大跌眼鏡,的確,沒有哪一個樂隊會叫這樣古怪而彆扭的名字,何況,他們還是一支在一起玩了很多年的樂隊了。
說起來樂隊成員多少都還小有名氣,尤其是在南方地區,他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裡,都算得上是鳳毛麟角。就是這樣一群術業有專攻的人,一群熱愛音樂並為之奮鬥多年的人,一群在一起切磋交流玩音樂很多年的朋友,一群在臺上默契到一個眼神就能心領神會的夥伴,張恆遠說「因為我養不起他們,所以他們還需要自己去做些別的工作」,看他雲淡風輕地說著這多少有些令人尷尬的現實,我心想這大約是所有獨立音樂人的悲哀吧,所以他們叫「張恆遠和他的樂隊」一點都不難理解。
三. 孤注一擲的LIVEHOUSE之路
這是一條最初幾乎無一人支持的徵途。
彼時張恆遠還頂著中國好聲音亞軍的光環,時不時需要出現在CCTV高大上的舞臺上,而張恆遠作為一個選秀出身的搖滾歌手,長著一張不很搖滾的小清新的臉,而且僅僅只公開發表過一首原創作品,就像頭犟驢似的想要放棄各種表面風光的露臉機會,一門心思要帶著他的樂隊去livehouse巡演,而且還要徹底擺脫好聲音舞臺上的形象和已出名的翻唱歌曲,想要靠自己尚未發表過的原創作品去打開一片真正屬於自己的天地,這簡直不被任何人看好,不被任何人看好,不被任何人看好,更與一般選秀歌手常規要走的路完美地背道而馳……
連歌迷都不樂觀啊,恆星們心急如焚紛紛舉白旗投降:「哥,知道你喜歡帶著樂隊唱現場,但是咱能不能先去積攢人氣和財富,或者先出專輯發歌,等各方麵條件成熟再去玩你的專屬音樂?」
但是,張恆遠說我等不了了,我就只想做這個事情,哥就是任性,哪怕只有一個人來也要開起來!嘖嘖,大約是被這近乎偏執的堅持驚到了,經紀人姐姐一邊猶豫一邊抄起一本關於如何做一名樂隊經理人的書現炒現賣就跟著小張同學上了路,噼裡啪啦還真的給張恆遠和他的樂隊把這livehouse巡演給弄起來了。
「路是艱難的,你不走永遠都是難走。」當一向不善言辭的張恆遠同學淡淡地吐出這句話的時候筆者真有膜拜他的衝動,沒錯,有很多事情,堅持了才有意義,無畏對錯,無謂得失,帶著你勇敢的心,儘管走下去便是。
四. 張恆遠的現場和他的原創
一件黑T,一雙板鞋,幾把吉他,一個樂隊。通常這就是張恆遠和他的樂隊的現場即視感了。
他說「對我而言,每一場livehouse都是第一場」,他還說「因為這是我喜歡做的事,自然要200%地投入」,而事實上,每一場他和他的樂隊都是300%的投入,每一個一個半小時下來,他們不僅放空了觀眾,也掏空了自己,汗水、激情、體力與情感,無一保留。
這是一個情緒代入感極強的主唱。如果你碰巧也是一位認真的觀眾,有真正想要體驗現場音樂的心,那麼你會覺得自己不由自主跟隨他的節奏,一點一點沉入他的世界中去,眼耳鼻喉心顯然已經不夠用了,你全身數百萬個毛孔都會迎向舞臺而張開,去接納去吸收去映射他傳遞出來的一切聲音、動作、乃至神情。他跳躍你跳躍,他嘶吼你嘶吼,他沉吟你沉吟,他皺眉你都想皺眉,他微笑,那麼,遍地都是花開的聲音。
黃舒駿老師曾在點評他的原創《WHY》時說道「有些人光是唱就已經顛倒眾生了,可是他們卻非要自討苦吃去寫去創作」,而對於張恆遠來說,堅持寫歌並不是什麼莫須有的逼格,他只是覺得這能幫助他更好地表達自己而已,做自己,唱自己,that’s all。
那麼,他究竟在現場唱了些什麼呢?
他唱自己迷失的青春。「我已沒有太多時間,來和我的青春說再見」,他說每個人都有《空缺》,而青春是最唯美的決絕。他唱我們《奢侈品》一般的愛情,「我們容易衝動,也容易放棄,因為所有人害怕失去」,更「因為失去了愛的勇氣」,誰說不是呢?他也唱親情,《憶念》已故的爺爺,他說「我以為我懂得太多,曾經的天真,簡單的放任,才發現時間錯過的遺憾」,嗚嗚嗚嗚的哼唱,聞者心碎。
他用一首長達7分多鐘的《愛的壞》還原自己七年前那個失戀的狀態,「所謂的愛情,真要人命」,從極盡纏綿悱惻的沉吟,到聲嘶力竭的宣洩,再到近乎轟鳴的大段吉他solo,感官刺激十分直接,虐心虐耳,生生地把你撕成碎片卻仍覺意猶未盡,餘音繞梁。又用一首爆裂的說唱搖滾《WHY》拷問人性和良知,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物慾橫流人心淡漠,信任缺失處處陰霾,而你是否還有勇氣喊出內心的聲音來?
更多的時候,他唱自己對自我、生活、和人生的感悟。他將自己的經歷、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都揉進了自己的音樂裡。初出道時寫《當我走過》提醒自己不忘初心,一路走來也反省何為《擁有》,他一遍遍吟唱著「我就是這樣的簡單」的句子,內心向陽卻又不得不接受「人群中的冷漠」。現實生活中被粉絲戲稱作「二遠」的他是有些神經大條的,生性樂觀,作的曲子也不乏不羈歡脫的旋律,然而歌詞中並不少灰暗、迷惘的措辭,這種看似矛盾的碰撞給他的作品多少蒙上了一絲悲壯的色彩,於《卑微的榮耀》中倔強地開出綺麗的花來,那感覺大抵如是。
他說自己的音樂是簡單粗暴的,旋律是有些非主流的,歌詞也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不成熟也不完美,這就是真實的他。他沒有那麼多的小情小愛,寫不出卿卿我我的詞句,同樣,他也沒有那麼多的大是大非,早過了憤世嫉俗的年紀,然而這絲毫不影響你在他的音樂中感受到他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有態度有責任心的歌者,一個立體、豐富、溫暖、自由、快樂、狂野而不羈的靈魂。
曾有人被他偶像派的帥臉所迷惑,也質疑他的現場不曾出現pogo的盛況,這多少跟他的歌迷年齡跨度大有些關係,他的音樂也不是首首都似重金搖滾那般的爆裂而瘋狂,的確難逃小清新的範疇,然而,筆者私以為搖滾樂並不局限於某一種表現形式,觀眾的熱情也不必拘泥於由pogo來體現,張恆遠的歌聲傳遞給我們真實、感動、思考和力量,這不正是搖滾樂的精髓所在嗎?
五. 張恆遠和他的恆星們
前面說起了張恆遠的歌迷,就一起說說吧。歌迷叫「恆星」,執著堅韌不盲從,低調謙遜不矯情。這個自發形成的團體中,有年僅幾歲的幼兒,也有年過半百的叔伯阿姨,對於傳統的搖滾歌迷來說,這似乎顯得有點格格不入,但你若了解過他們與張恆遠都有著怎樣激勵與被激勵、拯救與被拯救的故事,大約就可以體會他們對於這個搖滾新星的追隨緣何那般義無反顧了。
在LIVEHOUSE巡演項目啟動之初,張恆遠就曾說過「想要找到真愛,就要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大家」,這話在筆者聽來分明就是在趕粉啊,這讓好聲音時期就一直跟隨他的歌迷們做何感想呢?
有人說這真是一群腦殘粉,每場都是差不多的歌曲編排,每次都是萬年不變的黑色T恤和大板鞋,張恆遠有時候甚至連頭髮都是自己胡亂扒拉一下就上臺了(其實是因為沒有造型師跟著啊,可憐的娃),為什麼還有一群人天南海北一場場跟的?然而作為一名恆星我想要說的是,對於張恆遠的現場,每一場都有無法複製的獨特體驗,就算是同一首歌,每次聽都會有初見的驚喜和悸動,這才是張恆遠和他的音樂的魅力所在,也是我們常保熱情、永不消散的動力之源。
步履不停,風雨同行。張嘉佳說「美食和旅行,可以抵抗全世界的悲傷。」,而張恆遠和他的音樂,可以給你最自然的快樂。就是這些,如果你還想要更多的話,那還有力量,一種讓你由內而外煥然新生的力量。
時間:2017年5月12日晚9點
地址:46LIVEHOUSE(新民路52號)
票價:預售80/現場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