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愛梵谷·星空之謎》上映於2017年,由多洛塔·科別拉、休·韋爾什曼執導的人物傳記動畫影片。該片獲得第30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動畫片獎、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動畫片獎、第89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十佳獨立電影 、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提名,豆瓣評分8.5。
由於梵谷本身的傳奇性與知名度,這些年衍生的影視作品多如牛毛。作為一部致敬梵谷逝世125周年的藝術獻禮片,還未上映就喚起了大眾強烈的興趣。影片主要講述了阿爾芒在送梵谷去世前最後一封信件,引發的一系列追尋梵谷逝世真相的故事,帶我們領略這位後印象派先驅不一樣的坎坷藝術人生。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由於其獨特的創作形式,歷時五年才精心打磨而成。本文將從人物塑造、內涵表達兩個方面來深度解析這部被譽為世界首部全手繪油畫長片的獨特魅力。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會結合自身的觀影體驗,談談這部動畫長片的成功對於我們的啟示。
01、以信件為線索,通過阿爾芒的送信之旅講述文森特·梵谷的曲折人生
影片表面上是尋求梵谷死亡的真相,其實是在講述他生前的坎坷人生。以他未寄出的最後一封信為線索,通過郵差的兒子阿爾芒尋找可以接收信件的人,來推動影片情節的發展和塑造梵谷的形象。
①巴黎畫商唐吉老爹:梵谷有著孤獨壓抑的童年生活
阿爾芒的送信之旅首先從巴黎開始,找到了長期為梵谷提高繪畫工具的商人同時也是他的好友——唐吉老爹。他為觀影者講述了梵谷童年的生活經歷,雖是家中的長子,但在他之前有一位已經過世的哥哥,母親認為那一位文森特才是她最完美的長子。
梵谷的悲劇命運可能從出生就註定了,他的出生的日子就是哥哥離世的忌日,而他的名字也與那一位同名,所以整個童年乃至一生都被那位文森特哥哥所影響。
由於童年家人的漠視,梵谷一直期望得到家人的認可。他不斷嘗試,卻又不斷被否定。在開始作畫前遵循家人意願所從事的職業,無論是叔叔藝術品店的店員職務,還是父親牧師行業傳教士的工作,均以失敗告終。
缺失的母愛造成了梵谷內斂沉默的性格,他不懂得如何與人溝通,也不明白該怎麼排遣自己苦悶的情緒,加上不斷失敗的就業經歷都為後來梵谷選擇繪畫和悲劇的人生結局埋下伏筆。
②旅館老闆的女兒愛德琳:梵谷對於繪畫和生活的熱愛
阿爾芒在唐吉老爹的建議下出發去奧維爾小鎮,尋找與梵谷兄弟倆都相熟的加歇醫生了解情況。因此劇情順勢從巴黎轉移到奧維爾小鎮,也為接下的劇情展開做了鋪墊。
阿爾芒在旅館期間與愛德琳聊起了梵谷,得知梵谷在這裡生活的很開心,除了繪畫的時候,其他時間是個很安靜的人。當問起繪畫時,說起梵谷經常去河邊、山谷作畫,不論颳風下雨、夜以繼日從不停歇。
人生後半程,梵谷在弟弟的鼓勵與支持下開始學畫,直至離世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卻留下了超過800幅作品,這在當時一個不可想像的數量,可見他對於繪畫的熱愛與和高產。與其他知名的畫家相比,例如西班牙浪漫主義畫派畫家戈雅,六十年內的產量也不過如此。
在畫畫的生涯中,文森特·梵谷畫了超過800幅,然而在活著的時候只賣出過一幅。——《至愛梵谷·星空之謎》
繪畫創作是心理活動的外化表現,作品承載著主人的思想。從作品徇爛濃烈的色彩、狂野自然的風格、粗獷厚重的筆觸不難看出梵谷內心對於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繪畫給了他紓解內心孤獨與壓抑的出口,渴望通過繪畫這種特殊的藝術語言與這個世界產生連結。
③加歇醫生的女兒瑪格麗特:梵谷是瘋狂的藝術天才
阿爾芒見到了加歇醫生的女兒瑪格麗特,她口中的梵谷是一個喜歡花的藝術天才。沒有受過正規繪畫訓練創作出的作品,卻是父親加歇醫生用兩輩子時間才能達到的繪畫水準。也在父親的勸導下,為了不影響他成為偉大的藝術家而遠離他。
由於自身的孤獨敏感,梵谷來到奧維爾小鎮渴望開啟新的生活。能夠在喧鬧的俗世中找到知心的朋友和肯定作品的人,但冰冷的現實卻給予沉重的打擊。唯一的朋友高更離他而去,欣賞他作品的瑪格麗特與他保持距離。窮困潦倒的生活、繪畫生涯不得志的抑鬱,致使他最終做出割下耳朵的舉動、陷入瘋狂。
對於梵谷我們總有些刻板印象,比如他天才的繪畫天賦、價值連城的作品、癲狂的割耳行為。導演從他生前的800多封信中提煉線索,另闢蹊徑塑造了一個立體真實的梵谷。通過不同的人物視角,隨著劇情推進給觀眾一點點拼湊出一個期待得到愛與肯定的天才畫家。
梵谷不被世俗所理解的孤獨與無奈,在影片一幀幀畫面中被渲染的淋漓盡致。我們能夠從一個新的視角來解讀梵谷,他不再局限於是個瘋狂偉大的藝術家,而是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是一個安靜內斂、富有愛心關心兒童、熱愛生活、努力擁抱夢想的梵谷。
02、結合影片內外的故事,致敬背後,暗藏著即使人生坎坷也要堅持本心
導演多洛塔作為梵谷的忠實粉絲,於2012年就正式開始籌備本片,幾經周折到2017年才上映。從這裡可以看到影片內外巧合的宿命感,不論是影片裡送信人阿爾芒還是影片外的導演,都有著相似的人生經歷:歷經種種磨難堅持本心最終實現理想。
①影片內阿爾芒的人生困境:從酗酒頹廢的生活,到追求人生理想去參軍
影片開篇郵差約瑟夫·魯蘭委託兒子阿爾芒,把梵谷生前最後一封信送到提奧手中。此時的阿爾芒喜歡打架經常酗酒沒有穩定工作,甚至會做出一些出格的行為,比如偷拿酒館裡醉酒人喝剩下的酒。
面對父親的委託,阿爾芒不情願同時也認為自己不可能完成這個任務,此時父親說了一句:「只要你有決心,就能做到。」這句話顯然有著強烈的隱喻,表面上說阿爾芒肯定能完成送信的任務,實際上是在說他一定能解決人生的困境。在送信之旅中阿爾芒對於人生困境有了新的思考與轉變:
一開始他認為梵谷就是傻子,很不情願去幫他送信,在父親的強烈要求下才出發去尋找接信人,此時阿爾芒處於被動接受命運安排的心理狀態;在奧維爾小鎮,阿爾芒通過愛德琳、瑪格麗特等人,發現了梵谷儘管過的很落魄,卻很熱愛生活,這給他帶來了很大的衝擊。因此他主動要求去梵谷受傷的路線走一遍尋找線索。此時阿爾芒已經從被動接受派遣到主動去尋找真相的心理轉變;片尾阿爾芒在河邊與父親交談聊起未來,此處有個細節,父親像往常一樣去酒館找他卻沒有找到。此時的阿爾芒已經不再渾渾度日而在考慮參軍,說明他已經找到理想走出了人生困境。即使我這個無足輕重的人,也能通過作品告訴人們,我內心是充實的。——《至愛梵谷·星空之謎》
影片最後旁白交代了阿爾芒的結局,搬到了突尼西亞,一生從軍。導演通過阿爾芒面臨人生困境時的思考與改變,傳達著積極向上的質樸理念。即使年輕時迷茫無措,也要時常問問自己的本心,找到正確的方向和人生追求,然後堅持下去努力實現它。最後阿爾芒成功走出困境,顯然傳達了導演對于堅持本心,努力上進就能收穫人生果實的美好希望。
②影片外導演的創作困境:為紀念梵谷逝世125周年創作,卻一波三折,最終推遲兩年才上映
首先是創作上的核心問題,以什麼樣的形式來表現梵谷的風格。最終通過對比CG模擬等方式決定用油畫的方式來呈現,而這樣成片至少需要幾萬幅油畫原畫。導演多洛塔計算了下憑她一己之力,至少需要80年才能畫完,最終通過招募了125名畫家共同繪製才解決。
其次籌划過程中的財務問題,影片的預算只有五百五十萬美金。是一般歐洲動畫片預算的七成不到,可影片製作所需要的的動畫幀數量確是一般動畫片的兩倍。
《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的一位藝術監督說想看我們的片子,我告訴他不要抱有太大期待,我們全片的預算相當於你們的開場鏡頭。——導演休·韋爾什曼
最後是為了情節的完整性,無法做到全片都出自梵谷的作品,因此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協。在有限預算和時間裡,充分調動想像力來構思補充。例如梵谷童年時期是沒有繪畫作品的,這就需要根據梵谷生平的信件來推演搭建。成片後所有彩色的畫面全部來源於梵谷作品中的人物和場景,而黑白的畫畫則是為了劇情完整延伸的場景。
影片籌備過程中歷經財務危機、人員缺失等困難,可導演堅持自己致敬梵谷的創作初心。潛心研究其在世時的往來書信和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斟酌其去世前的心理狀態來撰寫劇本。通過依據劇本搭建的概念宣傳片在網上發起眾籌,成功籌集到創作資金和畫師來共同完成。
不論是影片內阿爾芒的人生經歷還是影片外導演的創作過程,這些人生體驗都能夠指引我們對於人生遇到坎坷的思考,重要的不是想而是做。即使前路不明、困難重重,只要堅持本心,努力往前行進,就能獲得屬於自己的成功。
03、作為電影愛好者,結合我的觀影體驗,談談這部動畫長片成功的啟示
梵谷逝世後關於他的衍生作品不計其數,觀眾一度產生了審美疲勞。但當《至愛梵谷·星空之謎》在法國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首映時,收到了現場觀眾全體起立鼓掌的禮遇,之後更是票房口碑雙豐收。下面結合影片內容和我的觀影體驗,談談這部動畫長片成功對於我們的啟示:
①影片要有鮮明的風格,清晰的定位,才能從流水線的動畫長片中脫穎而出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被譽為世界首部油畫動畫長片,採用全手繪的方式製作而成。其中所需的油畫作品來自全球各地的125位畫家,共同繪製了65000幀梵谷風格的油畫完成,最終成片以每秒12幀的播放速度傾情演繹。
在如今工業流水線當道的動畫年代,手繪風的復甦給這個浮躁的行業注入一股清流。這些年不論是宮崎駿日式治癒的《千與千尋》,還是傳揚愛爾蘭文化湯姆摩爾的《海洋之歌》,都有著巧合的相似點:獨特的藝術美學表現形式、深刻的內涵寓意、精心打磨的誠意。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的出現,為人物傳記類電影的呈現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影片在帶我們品味梵谷作品與生活的同時,啟發觀眾對於人生困境的思考。有時候你看似面臨很多坎坷,但也許換個方向,就能創造新的可能。
②獨樹一幟的鏡頭語言:以梵谷的繪畫作品為載體,通過油畫語言來演繹
影片儘可能還原了屬於梵谷的藝術世界,其鏡頭語言獨特的呈現方式值得借鑑:
參演人物:唐吉老爹、瑪格麗特、愛德琳、加歇醫生等均來源於梵谷的作品;關鍵場景:《星月夜》、《瓦茲河畔》、《母牛》等也都出自梵谷的畫作;藝術視角:幾乎都是從梵谷作品的原視角切入,增加真實感與體驗感。影片巧妙的設置了阿爾芒這個關鍵人物,以他行動軌跡來帶我們領略梵谷那些嘆為觀止的作品。更為人稱頌的是,由於動畫本身的表演空間,讓觀眾不再只是被動的旁觀者,而是跟著片中人物的視角有著身臨其境的參與感。這樣的處理方式,致敬梵谷的同時激發觀影者強烈的情感共鳴。
③基於對梵谷作品的理解而創作的電影配樂,與影片畫面和情感表達完美結合
影片的主題曲由唐·麥克林製作,一開始他檔期不夠,後來在導演鍥而不捨的邀請下才同意。他首先閱讀了梵谷的傳記,其次看了影片的劇本,最後觀摩無音樂版本的樣片才進行創作。
主題曲乍一聽感覺跟一般的民謠並沒有多大差異,但結合梵谷生平再來聽,就能品出其中令人津津樂道的地方——歌詞,其中蘊含的豐沛情感和致敬情懷令人動容。
繁星點點的夜晚為你的調色盤繪上灰與藍眺望那夏日的天空你的雙眼能洞悉我靈魂深處的黑暗暗影鋪滿群山勾勒樹木與水仙的輪廓捕捉微風與冬日的凌冽將色彩呈現在雪白的畫布上如今我才明白你想對我說的是什麼為你自己的清醒承受了多少的痛苦你竭力想讓它們得到解脫但是人們卻不予理會他們茫然不解——主題曲《繁星點點》中文歌詞
藝術是相通的,麥克林詩人般妙筆生花的手法,使婉轉悠揚的民謠與影片的畫面完美融合。尤其片尾,阿爾芒在音樂聲中念著梵谷生前最後一封信,此時著名的星月夜場景在懸掛流轉,影片渲染的意境與氛圍被推向極致。導演想要傳達的對於偉大藝術家梵谷的致敬與緬懷也在音樂聲中直擊人心,適宜的配樂能夠賦予影片更多的情感內核與靈魂。
總結一下: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是一部全手繪以油畫的形式致敬梵谷的動畫長片,既可以欣賞梵谷的作品,又能了解他孤獨坎坷的人生。其背後包裹的對人生困境的思考,不論是片中的阿爾芒還是片外的導演,都值得我們深思與借鑑。現實中也許你也面臨著一些,看似已經走到了死胡同,不妨問一問自己的本心,也許就能發現找到另一條通往幸福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