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只做這件事

2021-03-01 西農人文


近來,一部紀錄片成為了網紅。這部拍攝不夠專業,構圖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旁白普通話不標準經常「n」和「L」不分,聽起來讓人有些著急的片子於今年1月7日在央視9套首播之後,反響平平。沒想到一個多月之後,這部紀錄片卻在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站上走紅,受到無數年輕人的膜拜和追捧。而在豆瓣上,它的評分竟然高達9.4,真真是不給其他片子留活路。

沒錯,這部紀錄片,就是《我在故宮修文物》。

近期《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大電影即將在全國各院線上映,主題曲是由陳粒演唱的《當我在這裡》。

陳粒為電影《我在故宮修文物》定製主題曲《當我在這裡》。全身心地付出,數年不變的堅持,細微中見偉大,匠人精神由此爆發。為你唱首時間的詩歌,帶你看過歲月的痕跡,留給你的會是什麼?

一手觸摸草木金石,一手直抵宋元明清。

「人生缺憾,一碗承受」,我們之於文物,不過是經過而已

《我在故宮修文物》講的就是這樣一群文物修復工作者,每天呆在故宮裡面修復破損文物的故事。他們都是中國最頂級的文物修復專家,是這個國家最頂級的文物治病「醫生」。如果不是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為故宮博物館內缺胳膊少腿兒的文物們進行「救治」,那麼那些珍貴的書畫、器具將長久的被存放在庫房裡,和時光一起落滿灰塵。

每天在高牆大院的故宮內工作,文物修復工作者總給人一種神秘而刻板的印象。《我在故宮修文物》用輕鬆詼諧的鏡頭為我們呈現的這群人,他們朝八晚五,技藝高超、溫柔耐心,一輩子只做一件事情,幾十年如水而逝,珍寶重獲新生。他們就像掃地僧一樣,隱於故宮,拿著或許並不多的薪水,卻個個懷揣著一顆赤子之心。

《我在故宮修文物》一共三集,第一集講述青銅器、宮廷鐘錶和陶瓷的修復故事;第二集是木器、漆器、百寶鑲嵌、織繡的修復故事;第三集為書畫的修復、臨摹和摹印。

每一集裡面,我們都可以看到大師們為修復一件文物所需要花費的大量時間、精力與心血。他們每一個人身上都存在這一種無法遮擋的光芒——中國工匠精神。

和《我在故宮修文物》一起火的,還有故宮鐘錶修復組的王津師傅。

因外表神似鄭少秋、說話溫柔、語氣謙和,王津被粉絲們誇讚「溫潤如玉謙遜幽默」。

王津16歲進入故宮文保科技部鐘錶組,修了39年鐘錶文物,現和他的徒弟是故宮僅有的兩位宮廷鐘錶修復師。鐘錶的修復技藝,是唯一在故宮裡一直綿延下來,沒有斷層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故宮鐘錶上千件,一個人的一生是修不完的,需要一代代的師徒傳遞來完成。」這樣的現實聽上去多少有些令人唏噓。

修復文物,是穿越古今、與百年之前的人進行對話的一種特殊職業和特殊生命體驗。鐘錶館裡這些藏品,很多是王津年輕時修過的鐘表。現在,他步入職業生涯的晚期了。這也是跟自己的人生對話的過程,更何況修復的是提醒時間的鐘表。我們的職業生涯,能留下點什麼給後來人。

故宮鐘錶還留有上千件,一個人的一生是修不完的,需要一代代師徒傳遞來完成。

第一集中的王津老師,背著手,站在慕名而來的人群中,望著櫥窗裡自己剛剛修復了幾個月的鐘表,對著鏡頭說了句,「有點心疼。」 


此時此刻從他身邊川流而過的遊客們,又如何才能想到,正是這位與自己擦肩而過的精瘦的長者讓他們眼中無比瑰麗趣味盎然的國寶鐘錶得以復原,猶如再生。

然而他們也只是靜靜地看著靜靜的國寶,卻難以得見演繹狀態下的萬分神採,讓樹木掩映下的大門打開,讓河水湍流,船隻航行,讓每隻小雞都揮動翅膀,讓天鵝扭動身姿。那才是它本應有的鮮活的生命,那才是王師傅修復它的精髓和意義。



真的真的強烈建議在展出時,

下方裝置一個動態視頻循環播放,

即便不能讓碩大的它

在櫥窗中每天活在觀眾面前,

起碼可以通過下方的小視頻,

讓遊人也能窺其一二,

多少領略一點它百年前的風華

和本應有的勃勃生機。

當鐘聲響起 於是我們都發現了歲月的意義


格物。他們對於古物的意義絕不僅僅在於修復。世世代代傳承千年的修復師們與手中的文物永遠在進行著一次穿越時代的對話,這是一場奇幻的相遇,註定的相知。他們不僅融入著自己的情感,更滲透著自己的審美趣味,品格意志,用自己的修養與眼光去看待他們,用自己的全部理解點滴滋潤著手中的寶物,重新煥發著它們的光彩,也分明看到了不知不覺注入其中的自己的痕跡。品格不同,審美不同,心境不同,會有著完全不同的修復結果。

在文物修復這件事情上,木器組的屈峰師傅是這麼說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

文物其實跟人是一樣的,你看,我們從過去最早的時候說,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塊破石頭,它有什麼德性啊,但是中國人就能從上面看出德性來。所以中國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個人一樣,他是用人的品格來要求這個椅子。中國古代人講究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來觀自己。所以我跟你說,古代故宮的這些東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過程中,總是要把自己想辦法融到裡頭去。人在這個世上來了,走了一趟,雖然都想在世界上留點啥,覺得這樣自己才有價值,很多人都一般認為文物修復工作者是因為把這個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價值,其實不見得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方面。他在修這個文物的過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對它的體悟,他上面已經把自己也融入到裡頭。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幹什麼,要文物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讓它傳播文化,對吧,不是說文物就是為了保留一個物品放在那兒,那沒有什麼價值。

向這群可愛的文物修復工作者們致敬。

陳楊帶領著一組的女性,

承擔紡織品修復工作。

她們不能化妝,

不能用粉底,

不能噴香水,

不能做指甲。


此次為了修復「出門見喜春條」,陳楊正在防止器前前進行緙絲。緙絲是一項很繁瑣很耗時的工藝,一個熟練工,一天只能織出幾寸緙絲。

瑰寶千裡迢迢找到與自己相知的修復師,是真正的幸運。正是這場奇遇,才註定了這些文物擁有生命。修復師握著靈性的文物,他們與文物的締造者們對話,與文物本身對話,或許時不時還會用嘆為觀止的崇敬之情體悟著文物的巧奪天工,精妙絕倫。

用那位女老師的話說,你覺得他們每一個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活的。


周一故宮閉館,

騎行在空無一人的太和門廣場上,

對誰都是難得的人生體驗。

最早享受過的人,

是百年前的末代皇帝溥儀。

這些故宮中的修復匠人

在北京這座浮躁的城市裡

選擇了這座有些與世隔絕的宮殿,

他們擇一事,

終一生,

匠人匠心,

也就不過如此了吧。

那麼電影上映的時候

一起去看吧

編輯:周鈺婷

素材:王驁 網絡

指導:袁媛 承雪菲 馬桂玲

審核:丁天生


相關焦點

  • 反覆做這5件事的男人,就是想愛你一輩子!
    電影《霸王別姬》裡有這麼一句臺詞:「說好的一輩子,少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一輩子只會為一個人,搭一個臺,唱一齣戲。
  • 說匠人,品匠心,他們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文物的修復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專業,更需要極大的耐心與專注。片中,王師傅要修復的是一座破損嚴重的銅鍍金鄉村音樂水法鍾,為當年乾隆皇帝收藏。 「齒輪的咬合,就是幾毫米的事兒,差一點都動不了。」他們不僅僅是做一件工作,而更是樹立了一種對工作執著,對所做之事精雕細琢直至完美的精神。「這個世上終究有些事物,可以繞開代際之間的溝壑、填平審美之間的差異、拋開觀點之間的偏見,在歲月裡找到永恆的一席之地。」「工匠精神」在很多國家都有所體現。瑞士手錶之所以譽滿天下、以品質暢銷世界也是源於制表匠對於每一塊手錶的精心打磨、專心雕琢。
  • 一輩子,兩個人,三件事,四個階段
    梅豔芳 - 親密愛人 (Piano Version).mp304:13來自南山大叔人這一輩子,說長也長,說短也短。人,在受到挫折和苦難的時候,度日如年,那光陰慢得一年似乎就是一個世紀;而當我們回憶往事的時候,似乎,這時間,眨眼,就到了終點,以為我們只是看了一盤仙人下的棋,而世間,早已經百年。所以,這就是世事無常,這就是人間滄桑,而歸結起來,人在一世,也不外是這麼一句話:一輩子,兩個人,三件事,四個階段。首先,一輩子,兩個人,最重要。人在一輩子,其實,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找到那個能和自己說上話的人。
  • 專訪奧美創意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
    這裡我想講到職人:日本有一種說法叫做「一生懸命」,就是一輩子只做一件事的心無旁騖。我們就去大量地尋找符合這種精神的人。其實當時考慮的人選中也包括一些更有名的人,但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成功,但我覺得這樣的結果反而是好的,也不一定要用那些超級大咖。
  • 法國女人用這20件事,優雅一輩子
    學會了以下這20件事兒,讓你跟法國女人一樣,優雅一輩子。 時時刻刻記著,穿的對比什麼都重要 法國女人都很懂穿衣,也很講究,打扮更是一刻都不能懈怠的事。走在大街上阿諾多姿的法國女士,她們的衣服不一定華貴,但一定剪裁適體,顏色搭配得宜,再加一件恰到好處的配飾,簡直無可挑剔。
  • 這輩子只做一件浪漫的事,那就是陪你慢慢變老
    如果這輩子只做一件浪漫的事,那就是彼此陪伴,慢慢變老。有人大聲表白,有人暗自關懷,愛的方式有千萬種,而檢驗愛情的,只有時間。若真正的愛一個人,是無法說出原因的,只知道無論何時何地、心情好壞,都希望陪伴著這個人。「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 這是一家給人發「便當」的銀行,他們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減少食物的浪費!
    原來這種接受團體或私人捐助為經濟有困難人士提供膳食支援的模式早已有之被稱作食物銀行(Food Bank)世界上第一家食物銀行成立於1967年的美國隨後世界各地相繼出現了數千家目前全球至少400餘家機構在做這件事
  • 龐中華: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這或許是龐中華75年來第一次主動上網,他說,「練字能修身養性,邊唱歌邊寫字是我的『快樂教學法』,我想陪大家度過漫長的隔離期」。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學生幾乎人手一本《龐中華字帖》。老師和家長讓大家臨摹寫字,字帖封面印著龐中華的頭像,「要練字,得先看一眼龐中華」。龐中華在海內外出版了400多種字帖,總印數超過1.5億冊。去年底,他以「快樂教學法」重回人們的視線。
  • 《知否知否》大結局盛明蘭:女人一輩子,要看透的是這三件事!
    盛明蘭一生低開高走,就是因為在這三件事上通透和拎得清!一、手裡有錢很重要作為盛家最沒有存在感的女兒,盛明蘭雖然童年坎坷,但從小在盛老太太耳濡目染下,她身上大家閨秀的氣質絲毫不輸京城任何高門嫡女。出嫁前,祖母苦口婆心地告誡盛明蘭:「女人這一輩子,手裡有錢最重要。」顧廷燁迎娶盛明蘭的婚禮上,祖母給了盛明蘭很多嫁妝,還親手為她帶上珍藏已久的手鐲。
  • 一輩子 一件事
    完成一項卷帙浩繁的圖片整理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了完成這套畫冊的彙編,他歷時十餘載,足跡遍及全國40多個地區,走訪了上百位攝影人和當事人,搜集各種圖片資料5000多幅,影像史料跨越百年。2017年,他開始著手編輯。經過三年1000多個日夜的艱辛,終於有了這本飽含十多年心血的《湘西百年影像實錄》。
  • 【食品文化】臺南的老餐館 ,一輩子只做一件事:把食物做到極致
    有趣是,李豫不像旁人所預測,趁勢投入展店大撈一筆,這幾年的他潛心鑽研起義式冰淇淋,甚至報名參加世界冰淇淋大賽。聊著臺南的老餐廳,忍不住想問:真要把做冰當成志業,一輩子甘願做個賣冰郎嗎?李豫妙問妙答,說道:「臺南小吃,可大可小。」但這「嘴呷咪呀」如何被發揚光大,變成一種生活、一種經典,甚至是一種文化?
  • 有四件事孩子可能會記一輩子,你可別給搞砸了
    文|文兒其實一個人印象最深的記憶就是童年時發生的事情,不管好壞都會影響這他這輩子,尤其是這四件事,給孩子留下的印象最深,家長你要小心做,別搞砸了,給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或者影響。這不僅可以成為孩子一輩子溫暖的回憶,而且有家長的陪伴,也會減少孩子對生病的恐懼,減少痛苦的作用,何樂而不為呢?二、第一次偷東西後,爸媽的態度記得小時候奶奶給我講的一個故事,有個媽媽中年得子,非常的疼愛,都十幾歲了還不斷奶。有次兒子偷了別人3塊糖,人家找來,結果這位媽媽把這些人罵跑了。
  • 為了愛美的女孩,他40年來只做這件事
    麻師傅也數不清至今打造了多少件銀飾,他在鋪開的紅布上將那些頭飾、胸牌、戒指一一擺開,將其用途一一道來,而坐在身側的妻子則拿起兩隻銀手鐲說這是麻師傅送她的訂婚禮物,爽朗的笑聲裡洋溢著幸福和自豪之意。
  • 真正拎得清的女人,在這件事上從不「手軟」
    聽到曉敏的話,婆婆氣得不行,直言曉敏是白眼狼,一家人不團結,結婚這件事上,誰有錢,誰就應該負責起來。 曉敏把目光放在老公身上,希望他能說句公道說話。 沒想到,老公也生氣,說曉敏年入過百萬,出一點點錢又怎麼了?又不會虧掉她的家產,就只有一個妹妹,幫幫不行嗎?
  • 得了糖尿病就要一輩子吃藥?醫生坦言:有2件事比吃藥對糖友更重要
    所以大多數人都覺得,要想控制好自己的血糖水平,就應該一輩子吃藥,免得自己血糖發生了異常導致身體健康受到影響。不過糖友,真的需要一輩子吃藥嗎?除了吃藥還需要做些什麼?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得了糖尿病就要一輩子吃藥?通常,糖友是否需要一輩子吃藥還有看個人的身體具體的狀況。
  • 非洲部落最年輕的酋長,擁有眾多老婆,每天只做一件事
    今天編者就帶著大家去看一看,非洲部落最年輕的酋長,擁有眾多老婆,每天只做一件事。這位年輕的酋長年僅22歲,但從外表看,他的身體已經是非常健壯了。他也是這個部落歷代酋長中,最年輕的一位。年紀輕輕的他,就擔負起了,保護整個部落的重任。他幾乎每天都處於戰鬥狀態,時刻準備著帶領自己的部落去抵禦其他部落的入侵。
  • 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做自己一輩子都喜歡的事
    我覺得人生最重要的事之一就是要在這輩子能夠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把自己喜歡的事做成自己一輩子的事業。那我們到底要怎麼確定什麼事才是我們內心一輩子都想要去做的事呢? 也許是你還沒有發現、或者是你內心真正喜歡的事並未在你身邊出現,所以我們感覺很難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所以,你還得更加冷靜,慢慢尋找自己喜歡的事,自己足夠優秀的時候才能成就那一輩子喜歡做的事,從而把自己一輩子喜歡的事做成自己的事業。
  • 有一個能想一輩子的人,是件多幸福的事,—巫哲《竹木狼馬》
    ——巫哲《竹木狼馬》4、「他們都不會明白,」他看著夏飛的笑容,「對於我來說,有一個能想一輩子的人,是件多幸福的事,每天,每分每秒,想起你是讓我覺得我還活著的證據……」 ——巫哲《竹木狼馬》5、溫潤的夏飛,堅定的夏飛,那麼愛著張青凱的夏飛。
  • 歌曲推薦:愛過你這件事,是我最幸運的事
    今天的歌:愛過你這件事歌手:熊錦勝歌詞:我們都在結尾走失 多理智愛過你這件事是我最幸運的事我心裡的位置空一寸為你堅持如果回憶會慢慢消失變成悲傷的故事我們都在結尾走失把這首歌收藏進歌單也就是一瞬間的事。打動我的地方理所當然是歌曲的高潮部分,歌詞寫得像一股暖流,熱到心底。對於仍陷在故事裡的人來說,這首歌或許是催淚彈吧。
  • 東京最後的擦鞋人:這是我幹了一輩子的工作
    東京最後的擦鞋人之一中村幸子有時候一天只能等來一位客人,但她依舊執著地等候,因為,「這是我幹了一輩子的工作」。文 / 唐辛子「鞋子擦得乾乾淨淨,內心也變得乾乾淨淨。」不久前的NHK早間新聞,專題報導了東京「最後的擦鞋人」——85歲的中村幸子。每天上午10點到晚上7點,幸子45年來風雨無阻,按時出現在新橋附近的路邊,以正坐的姿勢,為行人擦皮鞋,擦一雙鞋收費500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