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靜香是李雪琴」,「東北地大物又博,還有王建國。」最新一期《脫口秀大會》,李雪琴王建國雙雙晉級總決賽。段子裡互cue對方,雪琴上場的時候還比心,點評環節直接變成表白現場,雪國cp真甜。
脫口秀黑馬
李雪琴是本季《脫口秀大會》的一匹黑馬。從最初的晉級賽復活歸來竟一騎絕塵殺入半決賽。
北大畢業的她,是一名短視頻創作者,作為脫口秀萌新選手,她的表現讓一群專業演員都感到了危機。
王建國誇她聰明有靈氣,李誕說她天賦異稟,大張偉連連為她爆燈,直言特別喜歡她這種「神經病」,楊天真不但在臺上撮合她和王建國,還揚言要籤下她。
編劇史航形容這一幕是:像一個巨人,沒有彎腰就走過拱門。
身材普通,長相一般,頂著一張大餅臉的李雪琴,往臺上沒精打彩的一站,觀眾就發笑,而她一開口,場子就被歡呼聲炸掉。
第一期她上來就調侃自己的搞笑網紅身份,說「沒有脫口秀我們都不知道上哪去抄段子,別人來這裡是講脫口秀的我是來上貨的。」
對有觀眾質疑她「就你這樣怎麼上北大呢」,她自嘲道「我但凡正常一點,好看一點,我都上不去北大。」
還有讓大張偉直呼「神經病」的段子——老闆半夜三點打電話給她,她睡著了沒接,老闆心想:完了,李雪琴「死」了。
今天的主題講遺憾,講從北京回到鐵嶺,一點也不遺憾,因為她媽說生命的終點就在起點,而宇宙的盡頭就在鐵嶺。
作為為數不多的女性選手,她的脫口秀風格不同於楊笠的溫柔一刀,也不同於思文的獨立女性標籤,她就講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從長相、工作、戀愛,那些細枝末節、雞零狗碎的遭遇和經歷,都能被她轉化成讓人喜聞樂見的笑料。
碰瓷式走紅
說起李雪琴的走紅,完全是一場無釐頭的意外。
有一天,李雪琴溜達到清華大學,看到很多遊客正在校門拍照,她也學著他們,拍了一條抖音,「吳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今天我來到了清華大學,你看這是清華大學的校門,多白。」
沒想到的是,沒多久以後,吳亦凡竟然發視頻回應了。「李雪琴,你好,我是吳亦凡,別管我在哪,你看這燈,多亮。」
被偶像喊話,碰瓷式走紅,她開啟了短視頻創作,網紅之路。
她的短視頻大部分素顏出鏡,直懟式拍攝,沒有太多花哨的東西,基本上就是生活的日常。
七分自嘲,三分喪,這是她的風格,也是她的生活。
我很痛苦,但想要別人快樂
在初三那年,家裡發生變故,但李雪琴努力堅持了下來。父母離婚後,媽媽情緒很糟糕,經常性的她做完作業看會兒電視也會被罵,她要努力的學習,還要哄媽媽開心。媽媽很依賴她,是長不大的少女,她曾調侃說媽媽是她一手帶大的。從小是學霸的她,遼寧省自主招生第一名被北大錄取。本科畢業後去紐約留學,後來因為抑鬱症嚴重了,才休學回國。她說成名是個偶然,對事業並沒有太大的野心,最大的愛好就是躺在床上。對於現在的工作,她認真地說:「總有一些沒有任何意義,但大家就是想追尋的東西,它也不反諷,它也不黑色,它也沒有傳遞價值觀,但你就覺得好好笑啊」。
很多人喜歡她,是因為她真實誠懇又打動人,而她的段子之所以引發大家的共鳴,是因為那份「喪」的背後,不是單純的消極怠工,更多的是一種」我知道很無奈,但還是要積極面對」的掙扎。
這種感覺像極了每天身不由已的我們,作為996的成年人,每天在忙與盲中,時常迷茫又找不到意義,掙扎在放棄的前沿,卻在鬧鐘響起時,起床繼續新的每一天。
李雪琴,你要快樂!我們都要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