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30年代,
由於戰亂大批潮汕人開始湧入香港。
憑藉著潮汕人辛勤刻苦、
敏銳的商業嗅覺,
很多潮汕人早已在香港打造了一片天地。
在香港的娛樂圈
有兩位與李嘉誠齊名的大佬,
分別是中國星集團主席向華強
和英皇的老闆楊受成。
向華強是一名厲害的人物
如今無人不曉,
周星馳、周潤發當年這些大佬級別的明星
就是向華強一手捧紅,
據說向氏家族的新義安掌控了香港一切明星資源,
沒有他們請不動的明星。
與向華強比肩的還有一位大老闆
英皇的楊受成。
可以說楊受成就是香港娛樂圈教父級人物,
謝霆鋒、容祖兒、林峰等天王天后
都是他捧出來的,
如果說他一手締造了香港娛樂圈,
也毫不誇張。
目前,
楊受成的英皇集團業務遍及世界各地,
附屬公司及分支機構超過500家,
並擁有英皇集團、英皇鐘錶珠寶、
英皇娛樂酒店、英皇證券、
英皇娛樂、新傳媒
6家上市公司的大型綜合集團,
因此楊受成也是多次登入香港富豪榜,
成為殿堂級企業家。
楊受成如今保守估計身家在數百億元,
是香港的商業大佬中的大佬。
楊受成祖籍潮安縣,
祖父在潮州韓江撐船艱難地維繫一家的生活,
他的父親楊成1904年隻身到香港闖天下。
楊成在香港做苦力、賣舊衣、賣舊墨水筆、擺地攤,
辛勤地積累了一筆小資金,
1942年在上海街買了一個鋪位,
取名成安記,
經營鐘錶零售和維修。
第二年,
楊受成出生在這個已有點家業的經商家庭。
這樣的家庭薰陶,
楊受成小小年紀便顯示出做生意的濃厚興趣。
當然商海風雲也讓他目染了變幻莫測的商機以及人間的滄桑。
上世紀50年代,
十二三歲的楊受成目睹了他父親一夜間傾家蕩產的慘景,
父親在一次買賣中遇到騙子,
被騙子以偷龍換鳳的手法騙去了錢財,
幾乎是楊家的所有財產。
此時債主臨門,
狠斥父親不守信用,
借錢不還。
這件事使楊受成懂事了很多,
也暗自立志,
長大一定要出人頭地,
替父親爭口氣。
中學還沒有畢業,
對經商有濃厚興趣的楊受成乾脆放棄了學業,
開始正式幫助父親做生意,
從此走上經商之路,
並摸索出一套賺錢之道。
1964年,
楊受成的父親在九龍窩打老道及彌敦道交界處
開設了一間「天文臺表行」。
開業之初生意十分冷淡。
楊受成想,
做生意一定不能墨守成規,
守株待免,等客上門,
一定要主動出來找客源。
那時候香港人的消費水平還相當低,
而具有較強購買力和購買慾的是旅港的遊客。
於是他到碼頭帶引一些澳洲郵輪的遊客到表行買表,
後來他還到機場和一些導遊聯絡,
給予介紹客路的酒店司機等人回佣,
還自己跑到日本和當地的旅行社聯絡,
安排遊客到表行購物。
這種做法使「天文臺表行」的名聲大開,
帶著巨大購買慾望的遊客乘興而來,
滿載而歸。
楊家的「天文臺表行」很快賺到了第一個100萬元。
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這是楊受成經商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招。
上世紀60年代初,
楊家的鐘表店已在香港小有名氣,
但是由於公司財力仍然薄弱,
只能像其他鐘錶店一樣,
對亞米茄和勞力士等名牌表的分銷權,
只有觀望的份兒。
然而,
楊受成抱著碰運氣的心情
到亞米茄表香港區代理的安天時洋行,
拜見瑞士籍猶太裔老闆AbertBarceha,
懇求給他亞米茄的分銷權,
受到坦誠的拒絕。
但這位猶太人卻被這個小夥子的一片熱心所動,
告訴他將來或許考慮給他亞米茄副廠的天梭表的分銷權。
充滿幹勁和活力的楊受成
也不理會這是否是猶太商人所說的客套話,
他窮追不放,
一個月總有數天到這個商人家作客,
每次登門總必探問天梭表的代理分銷權何時才能夠落實。
楊受成終於感動了這位猶太商人,
獲得了天梭表的代理權。
由於楊受成的客路廣,
銷售很可觀,
給猶太商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後來又成功地獲得了亞米茄表的分銷權。
1968年,
他在父親的擔保下,
向銀行貸款20萬元,
在「天文臺表行」對面開設了亞米茄表專賣店。
1969年,
他取得了勞力士副廠帝陀表分銷權;
1970年,
再次奪得了勞力士的分銷權,
奠定了英皇表行在同業中的地位。
楊受成在鐘錶經營上取得很大成功之後,
他看到地產業有前景,
便利用鐘錶賺得的利潤,
進軍地產。
1973年,
他把英皇鐘錶珠寶及若干物業,
以好世界的名義上市,
其父楊成任主席,
31歲的楊受成任董事總經理。
獲得公眾資金的支持之後,
楊受成更積極地發展地產,
擴充鐘錶珠寶的零售業務,
事業如日中天。
到1976年、1977年,
楊受成又進軍證券業,
並大量購進物業,
使好世界擁有地盤25個,
在大嶼山也擁有數百萬尺土地,
準備興建大型度假村。
他的產業還橫跨酒店傳媒等。
真正令楊受成廣為人識的是
1992年他收購飛圖唱片公司,
並將其納入英皇娛樂旗下,
從此開始建立他的娛樂王國。
成為香港娛樂圈現今的風雲人物,
其英皇集團近來在香港娛樂圈迅速崛起,
手下有twins、謝霆鋒、陳奕迅、容祖兒等多位歌手。
楊受成曾擁有《新報》《經濟一周》
《新假期》《東方新地》《新Monday》
《My Money》《東周刊》等一系列娛樂刊物。
臨危不懼
這是楊受成浮沉商海並取得成功的過人之處。
當他正在地產市場「呼風喚雨」之際,
禍從天降。
1979年香港騎師告東尼
被控毆打前《天天日報》董事韋建邦案中,
楊受成以各種形式而替被告東尼出頭
多次「探訪」韋建邦,
結果1981年,
楊受成被控妨礙司法公正,
被判入獄9個月。
在香港赤柱馬坑監獄服刑之初,
他有些不適應,
腦子裡一片空白,
但認為自己沒有做過傷天害理的事,
他的心也變得平和,
他服刑表現良好,
刑期被縮減為半年。
此期間,
他的生意交由弟妹打理。
出獄時,
正值香港出現經濟危機,
地產市場一落千丈,
好世界因此債臺高築,
欠債高達3.2億元。
好世界股份不得不在交易所停牌,
並由滙豐宣布接管,
這無疑給楊受成又一個沉重打擊。
平時的「沙堡兄弟」此時也如同陌生人,
使楊受成創傷的心有如雪上加霜,
深感人間冷暖。
然而,
正像他後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的:
「我沒有因此自卑、氣餒,
也不喜歡別人可憐我,
自己跌倒了唯有爬起來繼續奮鬥。」
這充分顯示了他的性格。
於是,
楊受成在失落中又昂起頭來。
後來,雅特揚會計師行提出資產重組計劃,
除拍賣物業資產外,
由滙豐與楊受成訂立8年協議,
以月薪2萬元聘請他,
1.5萬元聘他的弟妹,
繼續經營英皇鐘錶,
所得利潤用以還債。
楊受成從老闆變成了「打工仔」,
但他堅信自己能東山再起。
1984中,
他說服滙豐再借出1000萬元,
開設「寶石城」。
「寶石城」成了日中遊客珠寶零售的最熱鬧市場。
僅3年時間,
他償還了近億元的債款,
還餘下4000萬元的尾數。
1986年,
他向加拿大皇家信託銀行貸款4000萬元,
向滙豐購回了原來的資產。
事業控制權回到自己手中之後,
楊受成向金融業大舉進軍,
發展外匯和黃金買賣,
大量購入股票和物業,
事業又有了一個「大翻身」,
現在他的營業額均以億計。
楊受成以驚人的意志,
在災難面前毫不退縮,
從而躍入香港超級富豪之列。
他是英皇金融集團的主要股東,
經營業務包括地產、外匯、證券、
黃金、鐘錶及珠寶等,
另持有27%英皇地產股權。
據關資料統計,
楊受成的財產總值約12億港元。
有了今天如此成就的楊受成
第一個要感謝的人,
不是父母,
也不是親朋好友,
而是一名算命先生。
在金錢至上的香港,
他為人處世像一個異類。
楊受成說全靠有陳伯的指引,
他才有今天的金光大道。
如今已經75歲的楊受成,
在領導英皇王國繼續發展的同時,
楊受成把20%的時間投入慈善領域,
並成為香港在內地開展慈善事業最多的企業家之一,
其一生是充滿傳奇色彩的。
via: 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