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朵——讀歐陽杏蓬《一個人寄居者的廣州讀本》和《繽紛湘南》

2021-01-17 浙江都市網

散文集《一個人寄居者的廣州讀本》《繽紛湘南》作者歐陽杏蓬先生

藍朵是牽牛花的上品花朵。歐陽杏蓬在他的《一個寄居者的廣州讀本》一書《藍朵》一章裡寫:「我們想過藍朵一樣的生活,自由、美麗、安詳、快樂成長」。我想,每一位心懷眾生的寫作者,都是美麗而高貴的藍朵,由此,借用「藍朵」一題,借用為歐陽老師兩本新書寫的隨記。作為我在天涯詩意棲居的開端。我希望並祝福,天涯,還有天涯以外的文友們擁有,藍朵一樣的生活:自由、美麗、安詳、快樂成長。

歐陽杏蓬作品

【壹】

歐陽老師的書到了,靜白的封面,一本,染一方窄窄的淡綠,一本,染一方天空一樣的蔚藍。以妥帖安放穩重的黑色字體。清新雅淡而不失穩重。

《繽紛湘南》、《一個寄居者的廣州讀本》。兩本。扉頁上寫著:晰子雅正。筆體剛勁。

和歐陽老師,文字之外,從未有任何交流。可是,文字之裡,我們卻是默契知音。說確切點,是我非常喜歡讀他的字。

或許是因為年齡的增長,或許是因為閱歷漸呈滄桑。文字的敘述,對那些用華麗字眼搭建的虛構,已經不感興趣,而偏向真實的白描,和現實不加修飾的呈現,以及親歷現場的寫作。

純粹的虛構,因為沒有夯實的基礎,像一個沒有鋼筋骨架的泥胚房,經不起風雨衝刷,經不起時光的磨蝕,經不起歲月的歷練。

曾經,我對一個人說:歐陽老師的這些文字,會成為未來久遠歲月中歷史砂石的沉澱,在時光的窖釀裡,愈是久遠,愈發醇香,愈顯價值。

當然,除此之外,我們有著共同的故鄉情結,以及,少小離家,於異鄉浪跡諸多獨特心路歷程:游離於城市與鄉村之間,離不開城市,卻也無法忘卻鄉音的聲聲呼喚。融入不了城市,卻也再回不到鄉村。這其間種種矛盾衝突,在文字中,靜水深流。

我與歐陽老師同是湖南人,他的老家在寧遠,我的,在湘西。諸多相同地域文化的體驗,讓我們愈加多了心靈朝向的共同點。

當然,從文字的角度來講,他是我的老師。

我要好好讀這兩本書。並感謝老師的信任。

【貳】

兩本書。各有側重,《繽紛湘南》,主要的側重點,在故鄉,以他自己的生命為線,抒寫著故鄉的人與事,抒寫著故鄉的曾經、現在和對未來的種種期許與擔憂。在他的內心深處,對於自己的遠離故土,以及,故鄉很多人的遠離故土,有著深刻了的矛盾和自我的內疚。社會的發展,一如房照老師所說:「在計劃經濟時期,為了加快工業化建設,國家一方面運用行政手段,如通過強制性糧食統購統銷和工農產品剪刀差,將農業剩餘轉化工業積累;另一方面限制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以維持資本密集型城市大工業的發展。」原本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不再是純粹的農民,不再把土地作為生存的根本與依賴。於是,大片的土地被農民拋棄而荒蕪,大量的良田成為從城市淘金歸來的農民新建的磚瓦房的宅基地。我無意探討農民成為農民工之後經歷的欠薪、暫住證、戶籍、社會福利、子女教育等問題的深刻困擾,以及他們丟棄土地之後內心的真實想法。但歐陽老師的《繽紛湘南》卻給了我們警示。正如他在《無語是故鄉》中寫道:「一個人走在那些蛛網似的村道裡,看那些熟悉的門,看那些坍塌的牆,看那些荒涼的園子,看得我自己癲狂,淚流滿面,又默默無語。這是我的故鄉,沒有沉淪,卻在被我們拋棄。它們無語,一如當年,面對蒼山皇天,在靜靜的歲月裡,如系纜繩的船。它們需要拯救嘛?還是繼續這樣,若干年後,村的後面,出現一塊大平地,空在那裡,再若干年後,空地長滿野草,孩子們將它開闢成遊樂場,植入新的夢想?」

當然,在《繽紛湘南》裡,並不都是沉重的思索,也有純淨無暇的情感體驗,《陌上蝴蝶飛》將一段少年的懵懂單戀,寫得輕盈而憂傷。這本書分為七個章節:美麗鄉情、往昔往事、繽紛季節、桂花香裡、穿梭時空、雕刻時光、虛構生活。以湘南為根,將湘南的魅力、年少時光裡純粹懵懂的快樂與美好、湘南地區的獨特習俗、時空變換裡那些曾經在而漸漸消隱的、湘南淳樸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溫情描摹、以及湘南地區那些古老的傳說。刻畫著一個全方位的湘南。我知道,歐陽老師在書寫湘南的時候,湘南地區,並不是唯一而逼窄的指向,我的湘西,舉目四望,是湘南的翻版。隨著改革開放後,沿海地區獲得了發展,大量內地農民拋棄土地,離家謀生。湘南,只是二元體制下一個小小的縮影。含著悲情的淚光,在歷史的軌道上,它沉默的背影,將成為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清晰剪影,將成為一塊無字的碑銘。

【叄】

《一個寄居者的廣州讀本》是歐陽老師離家二十年生活與經歷的重溫。

「十年了,仿佛我還在它的門外,從東圃到石井,從芳村到天平架,或者更往東,我都經過很多次了,但是,我仍然覺得自己在門外。在一個下雨天,看著窗玻璃上的水珠與霧氣,我不明白,它有多大,或者,它的城府有多深,或者,它的歷史,有多少個百年了。」

這是歐陽老師《一個寄居者的廣州讀本》的開篇《印象廣州》裡的起始筆墨。

《鳳凰衛視》曾經採訪過歐陽老師。歐陽老師對衛視的記者說:「其實我們沒有過高的要求,沒有奢望所工作的城市把我們和當地人一樣一視同仁,我們只希望我們的子女,能有象當地孩子一樣,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權利。我們這一代人是探索者也是犧牲品,但城市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最終依賴的是我們的下一代,他們的父輩努力半生,也許換不來一絲話語權,但這個城市的美好明天靠的是那些本地和外來工的子女們的共同努力,希望他們不再有隔核,能真正站在一條起跑線上,公平的迎接生活和未來的挑戰。」

在老師的《一個寄居者的廣州讀本》裡,處處可以看見這段話的影子。歐陽老師自己的孩子,如今尚是留守兒童。和爺爺奶奶生活在湘南的村落。作為父親,他深刻地體驗到骨肉分離的疼,以及,孩子所面臨的教育問題。和父母對這種分離以及分離所造成的連帶問題無能為力的悲哀。歐陽老師的孩子,僅僅只是現下無數留守兒童之一,在湘南大地,以及湘南大地之外的無數偏遠村落,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正在成為二元體制下,社會的無奈與悲哀。

《一個寄居者的廣州讀本》是歐陽老師在廣州生活的素描,見聞、親歷,等等。在那些走過的路上,有辛酸、有苦痛,也有溫情。我最欣賞歐陽老師的是:在廣州的生活經歷中,他以男人的堅韌,堅守著心中的夢想,並在艱難的生活歷程中,他能將滴水之恩,深深銘記。並以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呈現讀本。給過他兩塊錢的路人,給我他一頓飯的朋友,給過他一宿安眠讓他免遭露宿街頭的鄉人。

在他的這本書中,在城市中客居他鄉的人所共有的孤獨感以及陌生感,俯首可拾。無論你在那裡生活過多少年,無論你是否有了城市戶口和名正言順的身份符號,都無法消除你與它之間的隔閡。那個城市,像後媽或者繼父,你不是她(他)親生的孩子,與它血脈相連。你或者會在口頭上叫它一聲「媽」或者「爸爸」,表面上把他們當做你的父親或者母親,但你的內心與它有著無法逾越的鴻溝,你和它是親生的孩子那些在城市中土生土長的人,會有一種說不清楚的客套與疏離。

在後媽與繼父的眼裡心底,親生的與後養的,是有著清晰涇渭的,分分明明。吃的,穿的,用的,明裡,為了做給外人看,不會有所不同,說不定,還會給後養的,看起來非常慈祥的笑臉。暗地裡,卻有著實質的區別,一如名牌和假冒。

視養子如親生的後媽與繼父畢竟是少數。如果真有可能,那這個家一定異常地和諧,不會存在暗藏的矛盾。城市,亦會少了許多陰暗的角落。

在繼父繼母面前,我們常常會努力地敞開笑顏,只是,我們的心裡,是孤獨而沉默的。一如歐陽老師的《街邊的樹》。帶著生命頑強的訊息。雖然永遠也高不過城市的高樓大廈,也無鳥兒清亮的啼鳴,但我們堅強而隱忍,在生命的深處,沉默,但從沒有想過寂滅。樹的根須與樹冠,極盡全力地,以向上的姿態,不斷生長。不卑不亢。

我們能在老師的字裡,看見很多,從鄉村流入城市的孤獨靈魂。那裡有你,有他,也有我。

【肆】

我曾經說:字,要有時代氣息與個人獨特氣息的。無人可以模仿,更無人可以複製。這種氣息,可以是物質的,可以是精神的。可以有明確地所指,比如,某個時代的建築,比如,某個時代人的遷徙流向,也可以是模糊的,是你自己的精神表述。精神與物質,明確與模糊,並無大小輕重之分,它們是某個時代必須的並存。人,是會思考的動物,人的精神表述,人的思想指向,必然會滲透到時代的建築以及流動的方向。

歐陽老師的字,很自然的將這些時代所具備的精神與物質、明確與模糊的氣息融入到文字中,並將它們作為字的根基與梁柱。

老師在《一個寄居者的廣州讀本》的後記《在不斷嘗試中尋找民工生活的平衡》中說:「寫作只是我的一個愛好,就如我身邊的民工兄弟,喜歡喝酒、買碼、裝酷、給小妹拋媚眼一樣,無足輕重,卻不可缺少…….我的寫作跟我的經濟生活是沒有關係的,我的寫作只是滿足我個人愛好的需要,如同抽菸…..寫了之後,也不回頭看,就直接放到網上去,因為題材局限於鄉村和民工生活,讀者並不多,這些卻並不影響我的寫作熱情,就像抽菸,不因為人家喜歡與不喜歡就可以放棄一樣,我在寫作中不斷嘗試尋找自己與生活的平衡,讓自己的壓抑得到釋放,讓熱心的人看到我們的生存狀況和心理感受。我的寫作原則一貫就是不趕熱鬧,不湊熱鬧,堅持自己寫自己的,有快感就好。」

我與老師的寫作觀,非常相符。安靜的寫,寫自己想寫。至於讀者,至於稿費,那是另外一回事。與我不相干。

正因為這種樸實而真實的寫作觀,我相信老師的這些字,會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誌,會在未來的未來,成為時代文化的遺存,並成為一種現象,而永留於世間。

當然,老師的散文,並非枯澀的白描,而是融入了他個人詩質的情感,具有著相當精煉的語言魅力的高度。我在深夜讀這兩本書的時候,留下很多摺痕,這些摺痕裡,藏滿語言的晶亮珍珠。本來想一一貼出,可轉念一想,語言的體味,是屬於個人的。只有深入到書中每一個章節的人,才是這些珍珠真正該歸屬的人,留給那些,喜歡這兩本書的人吧,讓他們,細緻珍藏。

並且,我相信老師寫這些字時,是懷了對眾生的悲憫。老師觸及世界的目光,有仰視、有平視,有俯視,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並不為任何一個層面唱讚歌,也不為詆毀任何一種人。他只是因為身份的特殊,對於鄉情,對於所處的城市,有著獨特的感受,並將這些感受,以通俗的,看得見的方式,轉述。我想,對老師書的閱讀,無論是身份相同或者不相同的人,都值得捧讀。與他身份不同的人,可以在文字中,引為反思。與他身份相同的人,可以在文字中,獲得感同身受的體驗。沒有一點的做作與誇大,或者隱藏。坦白而直白,真誠而真摯。

我與老師,身處同境,常常在他的文字中,不期然地邂逅某處,心領神會。

老師的文字,當然不僅僅為了與某個或者某些人心領神會。他的寫作意義,在更高處。他希望的,是文字之外的人群,能夠關注,並將一些狀況,徹底改善。比如,外來務工人員在城市的生存問題,比如,人居環境的改善,比如,人與人之間的安全感與溫暖度,等等,那是老師心中的一個結,一個具有著責任感的普通社會人的結。這個結的解開,要依賴管理這個社會的管理者,更要依賴,生活在這個社會的生活者。

歐陽老師的《一個寄居者的廣州讀本》裡,有一篇文章的題目我很喜歡:藍朵。藍朵是牽牛花的上品花朵,他在文章裡說:「我們想過藍朵一樣的生活,自由、美麗、安詳、快樂成長」。我想,這是歐陽老師寫這本書的美好希翼和終極期望。每一位心懷眾生的寫作者,都是美麗而高貴的藍朵,我希望並祝福,歐陽老師,以及和歐陽老師一樣的寫作者們,擁有,藍朵一樣的生活:自由、美麗、安詳、快樂成長。 (作者/冷晰子  散文家   2 010.12.讀歐陽杏蓬《繽紛湘南》、《廣州讀本》隨記。)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浙江都市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在《成長讀本》中一起讀新聞閱世界
    在錢江晚報官方客戶端「小時新聞」上,讀者紛紛留言「圍觀」《錢江晚報》的《成長讀本》的感受。  「這是專門為家長和孩子在周末空餘時間一起圍桌閱讀準備的讀本,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陪伴和引導,親子閱讀是最好的方式之一。」4月14日,錢江晚報全媒體教育中心主任蘭楊萍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也是為中小學生定製的「新聞讀本」和「互動讀本」,幫助他們讀新聞、閱世界、見人生。
  • 成都婚紗攝影排名哪家好【藍朵攝影】工作室婚紗照排行口碑成就品牌
    成都藍朵視覺婚紗攝影工作室是記錄人生真實感動故事的攝影專家,是愛的橋梁,是美的延續。每一張婚紗照都散發出愛人之間的甜蜜浪漫,融入了兩人的酸甜苦辣,融入了兩人相伴一身的承諾,讓婚紗照作為永久的紀念,當兩鬢斑白時,依然可以再重溫當初的美好時光。
  • 麒麟影業將拍嚴歌苓《寄居者》 範冰冰請纓女一號
    麒麟影業將拍嚴歌苓《寄居者》 範冰冰請纓女一號 時間:2015.06.1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李超 分享到:
  • 《寄居者》丨帶你尋找超越好萊塢標準的攝影棚
    導演、美術指導和布景設計師會合力布置內景,目的是讓內景為他們影片的故事敘述服務。尋找一個適合《寄居者》置景拍攝的攝影棚是《寄居者》製片團隊的下一個目標。現如今,單一的攝影棚已經無法滿足劇組的拍攝需要,完善的配套服務才是優選的條件。為此《寄居者》中方製片團隊為美方製片推薦了兩個內景置景地:青島萬達東方影都以及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
  • 首份「廣州滋味榜」發布 2020年廣州國際美食節繽紛再啟程
    作為「食在廣州」城市宣傳的重要抓手,「廣州滋味榜」將每年依託美食節更新一次。政府部門將加強宣傳推介,讓更多的市民、遊客、商務人士了解這個榜單,通過以菜帶店,提升餐飲消費。鼓勵更多的餐飲企業積極關注和參與,讓榜單更加豐富、更加體現廣州特色、廣州風味。
  • 電影《寄居者》開機新聞發布會在上海舉行
    8月15日上午9時,電影《寄居者》開機新聞發布會在上海車墩影視基地舉行。本片由寄居於心影業(上海)有限公司,中星傳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美國艾克索斯影業;北京文創時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由北京雲畫星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吉諾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北京波波烏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北京聖凰金詩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 由中星傳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亞美傳奇(北京)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承制。
  • 紅旗漫捲湘南 紀念湘南起義90周年
    90年前,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朱德、陳毅等在郴州發動湘南起義。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播下紅色種子,燃起星星之火。1 智取宜章,拉開湘南起義序幕3月,春回大地,宜章縣星火廣場人來人往,一片熱鬧繁華。廣場中央朱德、陳毅的半身雕塑威武雄壯。雕塑基座下方雕刻著「湘南起義策源地」幾個大字,字跡蒼勁有力,光彩奪目。
  • 在《湘南乃風~Riders High~》中看到4位成員和組合的本質
    這是聽了《湘南乃風~Riders High》後直率的感想。換言之也可以說是非常吸引人的專輯吧。不像自己這樣的半吊子,湘南乃風是怎樣的一個團體——音樂性、精神、成員構成等各種各樣的信息,不需人說聽一張專輯就能全部明白,也能大致掌握。偶爾會有藝人將自己的作品作為名片的替代品,但就本作品而言,別說是代替名片了,就連代替有規格的商品目錄和使用說明書的心情都沒有。我覺得是那樣的作品。
  • 廣州:適合一個人生活的城市
    2廣州本地人是井水,外地人就是河水。廣州本地人和外地人唯一的交集就是租房子和交房租,除此之外,井水是水井水,河水是河水,互不相犯。2000年,我在天河棠下,被查暫住證的治保會查扣,需要交納1200元的暫住費。我身上沒現金。房東住得不遠,打電話向他救助,房東支支吾吾一通,然後要我打電話找單位。私人公司,老闆不管這些。
  • ...番禺祈福繽紛世界!2020年廣州國際美食節主會場活動將盛大開幕
    還有8天,2020年廣州國際美食節主會場活動將在祈福繽紛世界盛大開幕!與往屆美食節僅有10天不同,本屆美食節拉長活動時間,從9月中旬正式開始,12月底結束,分為前期打榜、主體活動、成果宣傳三個環節,持續3個月以上。其中前期打榜1個月,主體活動10天,成果宣傳2個月,並根據需要延長成果宣傳時間。
  • 【日本印象】湘南海岸
  • 廣州有聚居「歐陽」姓後人的古村,有「王公貴族」用的單簷歇山頂
    在我國歷史上,"歐陽"姓氏比較出名。歐陽姓出源自「姒」姓,出自戰國末期,楚國給越國勾踐後裔子蹄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姓氏。夏朝帝王少康的兒子無餘,被封於會稽(今天的浙江紹興),建立了越國,為諸侯國。到春秋的時候被吳國給滅掉了。十九年後,勾踐又復國。
  • 湘南「抱上大腿了」,再添一員「猛將」,當地人好日子來了!
    神秘而美麗的湘南大地,是許多人嚮往的地方,各種電影和文藝作品中也多有提及。進入現代化經濟建設的新時期後,這片土地迸發出驚人的發展速度。繼資興市之後,在湘南迎接郴州將的「猛將」是桂陽縣。湘南「抱上大腿了」,再添一員「猛將」,當地人好日子來了!
  • 千年打卡勝地邀您打卡 2020永州文旅推介會在廣州舉行
    「大湘南對接大灣區」2020永州文旅(廣州)推介會在廣州中國大酒店舉行。今天上午10點,由永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大湘南對接大灣區」2020永州文旅(廣州)推介會在廣州市中國大酒店舉行。借2020廣州文交會東風,重點推出6條打卡永州的旅遊精品線路,帶領大灣區朋友們領略永州旖旎的自然風光,感受兩千年古城璀璨的人文底蘊。
  • 紅旗漫捲湘南
    90年前,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朱德、陳毅等在郴州發動湘南起義。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播下紅色種子,燃起星星之火。  1 智取宜章,拉開湘南起義序幕  3月,春回大地,宜章縣星火廣場人來人往,一片熱鬧繁華。廣場中央朱德、陳毅的半身雕塑威武雄壯。雕塑基座下方雕刻著「湘南起義策源地」幾個大字,字跡蒼勁有力,光彩奪目。
  • 電影《寄居者》新聞發布會暨開機儀式在上海車墩影視基地隆重舉行
    上海車墩影視基地8月15日訊(總臺央視記者郝建忠 戴朝江 孫 敏)8月15日上午9時,電影《寄居者》開機新聞發布會在上海車墩影視基地正式舉行。電影改編自嚴歌苓同名長篇小說《寄居者》。可以說,影片真實再現了抗戰期間的舊上海風貌;展現了在中國共產黨人的領導下,愛國思想和鬥爭精神在每一個中國人身上的傳遞和傳承;展示了上海人民對猶太難民的同情、包容和援助。
  • 總算和湘南海岸也有了合照
    再次來到鎌倉,湘南海岸依舊在閃閃發光。和扣扣一起吃著飯散著步,遇見有趣的小店就鑽進去看看,憑海臨風裡都是海街的水汽,隨時轉頭就能看見蔚藍的海洋。看著街道邊向海而建的七裡濱高校,我不由羨慕起這裡的學生來。
  • 湘南學院教師去菲律賓拿博士文憑 人才質量令人堪憂?
    點擊標題右下方「寧傑人觀天下」關注本公號      這些天,天公不作美,湘南地區雨水特別多
  • 《僅僅因為》湘南的青春
    主角的房屋依山坡而建,窗外是湘南起伏的丘陵。山坡上點綴著住家燈火,與山谷深處穿梭而過的湘南單軌列車形成了一幅生生不息的生活小景。四年前的東京暑假,我從練馬區的六層向遠處眺望,東京北區的燈火在眼前一覽無遺,也同樣是充滿了煙火氣息。故事始於冬季,也有著冬季獨特的安靜。人物間的感情仿佛被吞噬進了寒冷的空氣中。
  • 湘南海岸攻略
    一種是坐東京地下鐵到藤澤(寫作藤沢)另一種是搭乘小田急電鐵到片瀨江之島站兩種都是電車就是地鐵 只是叫法不同我們是從葛西站到的藤澤用這個軟體可以查到路線地下鐵價格和時間 (另外還有一款紅色的換乘案內 但是比較推薦這一個 紅色的對於會日語的會比較方便 用中文輸入的話很多地點是查不到的 這一款可以輸入中文 而且可以設定搜索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