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生命之歌》—— 癌症患者說康復 在線售書

2021-02-23 劉光瑞老會長談癌症康復

周一書訊:《唱響生命之歌》—— 癌症患者說康復 在線售書

上圖:為1月15日受贈書的部分戰友合影

《唱響》書訊集

書訊1:今年以來,到1月16日止,作者已經分四批,向北京、上海、重慶、河南、浙江、遼寧、江蘇等地的五十餘名患者與朋友贈送《唱響生命之歌》。2021-01-16

書訊2:為幫助會員朋友學習康復知識,截止發稿,省內已有四家康復組織,趕在春節之前,提前向志願者、片長、協會骨幹贈送了《唱響生命之歌》,送上新年的祝福。已有一百多位朋友拿到了《唱響》。2021-01-17

書訊3:「迎新春、購《唱響》、學康復、保健康」,春節期間因防疫需要,「少出門、不聚集」,宅在家裡是很好的學習機會。《唱響生命之歌》中有許多癌症康復者的感悟、心得、體會與故事,還有很多的康復知識,是不錯的患者交流材料。為了滿足患者朋友節日期間學習的需要,現面向康復組織和會員個人特價提供,每本18元。活動期限從1月18號起至1月27號止,五本起售(鎮江市區除外),五本以下或江浙滬皖以外地區郵費另計。欲想了解《唱響》詳細內容,請打開美篇《唱響生命之歌》。春節將至,需者從速,微信聯繫。2021-01-18

 

書訊4:1月11日,已經康復十七年的肺癌症患者G女士,自掏腰包,一次性購買《唱響》十本,送患者,送朋友;另一位75歲身體健康的T女士,購買《唱響》四本,問其原由,答:我非常重視養生,書中有很多的養生知識,這正是我所需要的;74歲的胰腺癌患者D女士發來微信說:我們老兩口和兒子兒媳四個人聚在一起認真拜讀了《唱響生命之歌》,一致認為這本書,不僅我們這些老人要好好學習,對於青年人來說也有必要看一看,因為現在有很多青年人不注重養生,常常忽視健康。2021-01-20 

 

書訊5:1月17日、快80歲的原市康復協會老會長,前一天剛剛拿到《唱響》,第二天就發來微信說:「陸老師,你的作品第一章我已拜讀,寫得很好,文筆優秀。你從多方位收集來的素材,以深入淺出的語言,為癌友、特別是新患者指明了方向,讓他們能從迷茫和痛苦中衝向希望的未來。此書很有閱讀的價值。」2021-01-19

 

書訊6:鎮江的S女士一直關注我的文章,給我出過許多「難題」,我非常喜歡她提問題的習慣,因此我贈送給她一本《唱響生命之歌》,這不,拿到書才幾天又開始提問題了。1月19號,她發來微信說:「陸老師,文中的劉平是您本人吧,看到您的遭遇,我就想到我自己,眼淚就止不住地往下流,但是越向後看就越有信心。通過您的大作才使我看到身邊還有這樣的抗A勇士,抗A經歷真的好感動。加油我們31期的學員們,願我們大家都健康、平安、快樂。」這個問題我本不想回答的,因為回答了就等於揭開了一個本想「隱藏」的「秘密」,但是我又不忍心讓她失望,只好說實話了。「劉」是我母親的姓,「平」來自我父親的名,為了紀念他們而起了這個化名。2021-01-21

書訊7:1月18號、東北的一位老會長發來微信說:「陸堅大哥您好,我剛剛開車到郵局把您給我的書取回來,我打開翻看了一下,覺得印刷質量不錯啊,非常好。您的這本書真是下了很大功夫,畢竟年歲在那兒,七十來歲了,寫一本書確實很不容易。另外之前我看到您發的圖片呢,自費印書給病友,我覺得你特別的高尚,幫助病友,使他們得到精神上的鼓勵」。「陸大哥好!沒事的……,幫您推送的目的,也是為了滿足廣大病友的需求,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您寫的這本書非常不容易,對病友的康復有實際引領的作用,應該擴大宣傳的廣度才好!」 請朋友們也能像老會長一樣,幫助將書訊轉發給其它患者群,讓更多人分享到購書的機會。2021-01-24

 

書訊8:1月19日,一位上海X女士發來微信說:「你寄來的書(指《唱響生命之歌》)收到了,你寄來這麼多本,謝謝了!我剛才看了一點,非常感動,就我們健康的人看了也受益匪淺,你辛苦了。和我們一起跳舞的一位朋友今年查出了肺結節,手術拿了2葉多肺,還在家裡休息,我已經和她說好了給她一本,她看了一定會很有幫助的,謝謝你了!」

上海的肺癌患者AN女士也發來微信說:陸大哥寫作水平太棒了,受到了鎮江市康復協會副會長的肯定和讚揚,更深受廣大患者的喜歡,康復路上為患友提振了戰勝困難的必勝信心,為這些難兄難妹傳送福音和經驗,從而堅定信念,永不放棄,砥礪前行,陸大哥感恩有你,謝謝你!

 

書訊9:1月19號,一位長期關心我文章的快80歲肺癌患者Y大姐發來微信說;我現在眼睛不好,等我好了,我肯定要跟你要一本書來看看。你書上的許多文章都在微信上推送過,很受大家歡迎,通過閱讀你的文章,就像在迷茫的道路上找到了一盞明亮的燈,使我們癌症病人不再絕望、看到了希望,你的書很好很好,大家深受感動,祝你身體健康。

X區康復協會的Z副會長,他康復的不錯,現在和正常人一樣每天工作,因此只能晚上給我發微信。他說:陸老師晚上好!你寫的《唱響生命之歌》,對於癌症患者來說,的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通俗易懂,一目了然、看了讓人振奮。書中有許多癌症患者成功康復的案例,起到了現身說法、言傳身教的作用,並為癌症患者提供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樹立了康復的榜樣,能夠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延長生命、戰勝癌魔! 

書訊10:1月16日至20日,我連發5篇書訊,介紹了《唱響生命之歌》的概況和患者談《唱響》,這時一位叫「順順」的朋友主動與我建立了微信關係,他告訴我說:「我下午去醫院檢查治療呢」,「我這次治療如果成功,下一步就是研究養生,再準備好好地活上十年」。「我跟女兒已經說過了,等我二十年讓她替我出書,癌症不等於死亡,其實治療簡簡單單,心態非常重要,患者可以徹底打敗癌症,也可以與癌共舞。」沒有想到,幾篇書訊,也能幫朋友鼓舞鬥志、助患者樹立信心。我想:他如果能夠讀一讀《唱響》,收穫一定會更大。

 

書訊11:前兩天,一位叫「平平」的患者發來微信說:我是2004年體檢出肺腺癌的,經歷了手術、化療、中藥治療、復發轉移、再手術、放療、靶向治療,一晃17年過去了。「我現在還有一個月靶向藥吃過了就不再吃了,因為買了」。「過年以後準備停止一切(治療),十天後去醫院做磁共振確定一下放療的結果」,「以後我基本上就是吃食品治療了」,「大約就是海參、冬蟲夏草、西洋參、還有某大學的肽產品。」還要「準備學習一個樂器,找到一個信仰,一直走下去到永遠。」我立即回復她說:「食療不是你說的那樣,認識至少不全面。」她問我「食療是什麼?請教一下。」我非常為她難過,在康復路上,一如既往、勇往直前,但對一些基本的康復知識還缺少了解,可見,我們普及科學抗癌、智慧康復任重道遠,患者是多麼需要這方面的普及讀物啊!

 

書訊12:1月22日下午,新區康復協會的解會長從28公裡以外的新區趕往市裡,幫助會員取回《唱響生命之歌》。問其為何如此著急,他回答:普及抗癌康復知識,靠我們零打碎敲的活動是遠遠不夠的,需要系統學習。看到你的《唱響》,覺得是一本智慧抗癌科學康復的通俗讀物,方便學習,對幫助患者堅定康覆信心、學習智慧抗癌有好處。於是我就在微信群裡動員會員自費購買,協會的號召得到了會員的響應,許多會員報了名,我就趕來了,想儘快把書送到他們手中。

 

書訊13:書名《唱響生命之歌》的含義是什麼?書名《唱響生命之歌》由鎮江市的一位老局長(胃癌患者)秦先生為本書親筆題寫,書名的來歷與鎮江康復協會的胡秘書長有關,對於「生命之歌」,拿到書以後的胡會長第一時間發來微信,他是這樣說的:「康復,是癌症患者的生命之歌……,用生命之歌來佐證康復。」什麼是「唱響」,北京東城的「老管」(肺鱗癌患者家屬)18號發來微信說:「抗癌路上是一場集團作戰,不是一個人的戰鬥,要有患者的堅韌不拔,家人們的團結一致,還有醫生的妙手回春。」也就是說:在康復的路上,需要醫生、家人、患者組團大合唱,才能唱響康復之歌,唱響生命之歌。



【 每 日 鏈 接 】

        為滿足不同疾病的就醫需求,全方位的為患者服務,劉光瑞、劉光傑「北方哥倆老中醫」已攜手同行,開啟了線上看病的模式,特告知:

        從今往後,只要有人生病,別著急、別緊張,千萬別有病亂投醫,防止走彎路進入誤區!足不出戶宅在家裡,利用現代化的通訊工具手機,添加哥倆老中醫的微信,傳送病歷資料,就會得到資深老中醫有針對性的解答和指導;再通過現代物流快遞,中藥直接送到家裡。一般的小病、常見病、慢性病、疑難雜病和腫瘤康復期的用藥及治療,都會迎刃而解。所以,中醫線上看病很方便,只要觀念轉變,您就是受益者!

        「北方哥倆老中醫」,時刻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劉光傑老中醫臨床行醫44年,是全國著名中醫劉紹勳老專家的親傳弟子,也是劉氏中醫世家的第五代傳人。擅長診治內婦兒科的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和疑難雜病的治療,用藥獨特,患者遍及國內外。歡迎有中醫診治需求的患者直接添加劉光傑老中醫的微信:15640369412




以上是劉光傑診所又一次的五年驗證換證



劉光瑞老會長(老中醫)臨床行醫48年,28年如一日的致力於癌症康復事業;致力於腫瘤防治科普知識的宣傳;致力於為腫瘤病人提供中西醫結合的康復指導,全身心的為腫瘤病人服務。本人已開通「腫瘤專科線上看病 免費諮詢解答平臺」,如有需求的患者或家屬,可以加劉光瑞老會長的微信:13904042882(手機微信同號),並請關注「劉光瑞老會長談癌症康復」個人公眾號,現已發表了400多篇關於腫瘤治療和康復的原創醫學科普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定會獲益,收穫滿滿。

請您點一下右下角的「在看」,和分享到您的朋友圈哦,對您的大力支持表示深深的謝意!

相關焦點

  • 癌症康復日走近癌症康復達人 生病是生活在提醒我:放慢節奏
    2017年3月5日訊,今天驚蟄,也是癌症康復日,取「驚蟄時節,萬物始生」之意,象徵著癌症患者獲得新生。在北京癌症康復會,記者見到了不少積極樂觀的康復達人,他們也曾有過對疾病的恐懼,對命運的抱怨,都忍受了治療的痛苦,但是他們憑藉豁達的態度和堅強的意志,經歷了涅槃而浴火重生。
  • 甘肅省「生命之光」抗癌俱樂部成為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康復科普教育...
    原標題:甘肅省「生命之光」抗癌俱樂部 成為中國抗癌協會 腫瘤康復科普教育基地  中國甘肅網11月17日訊 據蘭州晨報報導
  • 癌症患者收到暖心「5歲.生日祝福」
    12月15日上午,鄭州慈善總會、鄭州市民政局領導一行赴鄭州市腫瘤康復協會,為因癌致貧和低收入的癌症患者捐助了米、面、油等救助物資,向堅持抗癌度過5年的癌症患者送去了「5歲.生日祝福」。鼓勵病友們勇敢的面對困難和疾病的挑戰,以積極的心態戰勝病魔走向康復之路。
  • 靜與動,癌症患者的運動選擇題丨癌症治療是盤棋18
    有人說生命在於運動,也有人說生命在於靜養。這兩個觀點截然不同,各有各的市場,但對於癌症病人,哪個才是最佳的選擇?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影視作品也好、小說也好、自己親身經歷也好,去醫院裡看望病人的時候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你要好好休息,配合醫生的治療」?再回想一下,你在影視劇裡看到病人這個角色最常見的狀態是不是都是躺在床上的?答案我想是肯定的!
  • 活過10年的癌症患者,總結他們的成功抗癌經驗建議你這麼過!
    對此,桂林醫學院基礎醫學院曾對55位癌齡超過10年、20年,甚至40年的癌症患者進行採訪,最後總結了以下3點康復期建議:①【知癌但不恐癌敬畏生命但不懼怕死亡】腫瘤界在接到癌症診斷書時,很多人就像天塌下來一樣,筆者也曾見過確診當晚就自殺、服用安眠藥的患者。但是,怕死就能不死嗎?有了「生」就有「死」!大到皇帝、聖人,誰能真正的萬萬歲?翁老,55歲時被確診白血病,當時身上的白血病細胞為97.5%,而正常細胞只有2.5%,醫生給出的通知:時日不多。絕望之情可想而知。
  • 聚焦生命 ——「草根」攝影家張漢忠的創作歷程
    一九九六年夏,我也不幸成為癌症患者中的一員,在腫瘤病房,我目睹了眾多病友以超人的毅力面對死神的挑戰······他們是生命的強者。——全國首家癌症康復者藝術團紀實  由80餘位來自武漢三鎮的癌症康復者組成的生命之歌藝術團,他們病中有樂,病中有學,病中有為,積極探索一條群體抗癌的新路。團員中「癌齡」最長這達27年,年齡最小這僅14歲。他們用歌聲長出了生命的最強音:癌症不等於死亡!
  • 美國癌症學會建議:癌症患者運動要注意區分三個時期
    癌症患者進行康復運動可緩解臨床不適症狀、增加運動耐量、改善生活質量,以及潛在縮短住院時間和減少肺癌術後併發症,體育鍛鍊可作為胃癌的一種輔助治療方式。因此對於癌症患者來說,如何科學健康的進行康復鍛鍊就尤為重要。
  • 癌症不會傳染,但會轉移,確診癌症後,如何避免癌症二次轉移?
    也有很多積極樂觀的人,在確診之後反而更加開朗,治療效果也非常好,醫生常說「5年生存率」這個詞,這個意思有的患者會想錯了,認為只能活5年,因而更加的害怕,其實不然,五年生存率是指癌症患者在患病五年後的生存比例,大多用來反映癌症的嚴重情況和發展快慢,所以會用這個詞來評價治療效果。不過需要明白的一點就是,這五年生存率只是統計學上的概率,是針對整個病人群裡,不能完全用在個人身上。
  • 神經康復的「黑科技」!看霽達康復的康復機器人如何幫助中風患者
    霽達康復的治療團隊向我們表示,中風後會出現口眼歪斜、四肢麻木、甚至癱瘓在床等一系列的後遺症症狀,所以中風後如果不及時進行神經康復治療,甚至會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很多人甚至會覺得中風瞬間能讓人失去生活的尊嚴。此外,中風還為患者和家庭帶來長期的負擔,10%有嚴重殘疾的患者需要長期護理;30%的患者需要有人照顧他們的起居;60%的患者社交活動或戶外活動受限。
  • 康復好聲音——言語障礙患者的歌聲
    康復好聲音——言語障礙患者的歌聲近日,襄陽市中心醫院北院區康復醫學科舉辦了一場特殊的唱歌比賽——「康復好聲音」社工小組活動,參加這次唱歌比賽的選手,不是歌唱家,也不是音樂熱愛者,而是10位因為腦卒中、腦外傷等疾病導致言語障礙的患者。
  • 對腫瘤患者的康復,中醫治療的關鍵是扶正祛邪——以乳腺癌患者為例
    但在一段時間以後,這位患者又被查出患有乳腺癌,甲狀腺也重新出現了結節。當時該患者淋巴細胞百分比偏低、血色素偏低、血小板計數偏低。癌症的發生往往是由自身正氣虧虛所引起。即使是生活中非常習以為常的一些影響身體健康的因素也可能成為癌症的導火索,比如睡眠、飲食、情緒等因素,均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發展。最開始我們提到的這位老太太就是因為自身正氣虧虛,同時還有情緒等不良因素,從而癌症反覆發作,從最開始的結腸癌,到甲狀腺癌,到現在的乳腺癌,都是如此。故而使用培補正氣的治療方法往往會取得比較好的療效。
  • 一首「生日快樂」歌 在火神山醫院唱響
    41歲的肖利說已經忘記自己的生日了,她只記得20日晚9點到21日早9點,該她上班。夜班並不輕鬆,要隨時關注病人情況、協調病人轉入、幫助從傳染區出來的戰友消毒……「每天輕輕鬆鬆上萬步。」肖利說,雖然辛苦,看著病人一個個康復,感覺很值得。「很多人都說醫護人員在感動他們,他們何嘗不是在感動我們?」肖利說,在病區,有三名患者會主動幫她們清理病房裡的垃圾,很不容易。
  • 癌症患者是死於疼痛還是死於器官衰竭
    可能更多的人會想到疼痛,畢竟癌症疼痛是目前最難忍受的疼痛,很多人會哭泣著說:媽呀,疼死我了。旁觀者只會從患者的言語、表情來判斷其疼痛程度。於是在癌症患者死後會說他是被疼死的。但這樣的觀點,在醫生寫死亡原因的時候是不會採納的,從來不會見到醫生在患者死亡原因認定上寫因疼痛死亡,即使是臨床、文獻記載,也沒有發現患者是因為癌症疼死的。
  • 2360名象山「癌友」抱團取暖,年康復生存率達97.1%!
    他們抱團抗癌,用堅強和樂觀活出了生命的奇蹟,告訴人們:患了癌症不等於被判了「死刑」。 象山縣抗癌康復協會現有會員2360人。他們把患癌後的年數當作自己的年齡,他們當中,有75%走過了5歲關,有55%闖過了10歲關。2019年,會員的年康復生存率為97.1%。
  • 拿什麼與癌症「扳手腕」?江蘇這麼做!太提氣了!
    癌症正嚴重地影響著我們的生命健康。在活動現場,江蘇啟動腫瘤篩查項目, 我省將針對省高發癌症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和結直腸癌這5個癌種開展篩查工作,建立我省癌症篩查技術規範,並在全省逐步推廣。江蘇在全國率先開展癌症康復和隨訪管理眾所周知,治療過後,癌症患者如果沒有很好的康復指導可能會讓之前的治療「前功盡棄」。所以,「防治康」的閉環模式才能讓腫瘤患者有更多的獲得。
  • 癌症患者去世後捐獻器官,會不會把癌症傳染給別人?醫生這麼說
    姚貝娜雖然逝世,但她的歌聲卻留在了人們心中,也為眼疾患者帶去了光明。 網友們惋惜、敬佩的同時,也提出自己的疑問:為什麼癌症患者也可以捐獻器官呢?這樣不會把癌症傳給受捐者嗎?
  • 53歲癌症患者,吃7年靶向藥沒耐藥,醫生驚嘆:已成慢性疾病
    肺癌是我國發病率最高的癌症,晚期存活率也不高。 然而,一名年過半百的晚期肺癌患者,卻給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故事,親歷著生命的奇蹟。 一、鼓起勇氣面對,我想要活下去 我叫郭紅,53歲,在廣州居住。
  • @所有人,江蘇首次發布癌症防控「核心知識」
    據江蘇省腫瘤醫院鮑軍院長介紹,該「核心知識」有4個篇章40條,體現了江蘇特色,與其他的「科普作品」比起來,江蘇發布的「核心知識」更接地氣,更強調癌症患者的「康復」。  「核心知識」告訴大家,癌症是可以預防的。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預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過早期發現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運用現有的醫療措施延長生命、減輕痛苦、改善生活質量。
  • 所有人,江蘇首次發布癌症防控「核心知識」
    據江蘇省腫瘤醫院鮑軍院長介紹,該「核心知識」有4個篇章40條,體現了江蘇特色,與其他的「科普作品」比起來,江蘇發布的「核心知識」更接地氣,更強調癌症患者的「康復」。 「核心知識」告訴大家,癌症是可以預防的。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預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過早期發現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運用現有的醫療措施延長生命、減輕痛苦、改善生活質量。
  • 福建腫瘤康復管理俱樂部成立!與癌友共渡出院後的「康養路」
    福建中醫藥大學吳水生教授聯合福建省癌症康復協會、福建修園堂中醫康養集團做出了自己的探索。 腫瘤康復管理俱樂部 讓患者找到康復之「家」從腫瘤成功手術、 有效放化療出院之後, 如何讓患者修復免疫力、減少再次復發、 延長生存期、提高康復率、改善生命質量, 這些工作誰來做、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