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餘位家長被騙數百萬,錢花了孩子卻沒學上,名校真有這麼重要?

2020-12-25 神鳥知訊民生匯

九月份正是開學季,陝西省延安市拓先生夫婦的孩子花了錢卻沒有學上,而且不光是拓先生的孩子,還有多名延安孩子都面臨著沒學上的情況。

原來,拓先生的孩子今年面臨著幼升小的問題,但是他們家的住址並不在心儀的學校學區之內。恰好,在該市水保集團上班的楊某自稱,有能力幫孩子辦上學一事,並且有成功的先例。於是拓先生夫婦二人於七月份開始準備"上學"要用的資料,並給楊某轉帳4.5萬餘元。

但直到八月底,孩子上學的事情還是沒有消息,眼看別的孩子已經入學,拓先生的孩子卻連原來學區內的學校都無法入學。

據了解,楊某欺騙了多名家長,累計索要"上學費"達一百餘萬元,目前楊某遭到了多名家長的聯名舉報,當地公安局已經刑拘了一名嫌疑人。

拓先生夫妻等20多位家長之所以上了騙子的當,其實是因為"名校情節"在作祟,這也是大多數國人的一個心理情結,認為孩子必須從小就開始讀"名校",把名校作為首選目標。

這也是為什麼每年都有不少家長受騙的原因,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進入目標學校,不惜"走後門",心甘情願為此付出大量金錢代價。這樣的"升學擇校焦慮"已經影響到越來越多的家長群體,與此共生的"學區房"問題、私立學校等問題也逐漸成為一種社會現象。但上了名校,所有問題就會真的迎刃而解嗎?

事實上,從南京市的高中升學率來看,就算上了名牌初中,順利升至重點高中的學生還是不足百分之三十,上了一所名校,並不代表就為升學開了"綠燈",名校和家長所設想的"美好未來"並不掛鈎。反之,家長的焦慮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這反而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

除此之外,"名校情節"往往還伴隨著"天價輔導班"等問題,名校內競爭壓力很嚴重,一些爭強好勝的家長會給上了名校的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由此也會產生更加嚴重的經濟壓力,長此以往將會造成惡性循環。

雖然家長讓孩子上名校是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但難道名校就一定等於好成績嗎?要知道,最好的教育不只來自於一個出名的學校,原生家庭的言傳身教才會給孩子造成最深刻的影響。

要想孩子學習成績優異,家長不能把一切希望都寄託於學校,認為上了名校就能一帆風順。教育當然應該得到重視,但是應該在家長的能力範圍內進行評估,將能利用的資源作用最大化。給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優質教育。

家庭教育還體現在為孩子選擇輔導班上,有能力的家長完全可以在家裡自行輔導孩子的學習,這樣既能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也能實時了解到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動向,並不會比盲目報輔導班產生的效果差。

除此之外,家長還應該全力跟上孩子的成長過程,做到不過度參與,但也不缺席。部分家長打著"賺錢"的名義,雖然提供了優越的經濟基礎,卻也錯過了孩子的成長,不僅沒有做到雙方互相理解,反而有可能助長孩子的叛逆心理。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要想真正教育好孩子,應該在重視學校教育的同時也不放鬆家庭教育,尋找最適合孩子的教育學方法。一昧追求"名校"不可取。

相關焦點

  • 家長花錢想讓孩子入學,卻被騙上萬元?幼兒園園長:我也是受害者
    作者:耕野編輯:藍逸飛導讀:幼兒教育是家長們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由於這個階段的孩子也比較小,因此對於老師的要求也非常高,所以好的幼兒園可謂是一個名額也難求。很多家長為了孩子,便會尋求各種途徑,想讓他們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近日,海口市發生了一起因孩子入學引起的家長被騙事件。這些家長都向一位幼兒園園長支付了幾萬元不等費用,用來購買自家孩子小學的入學學位。
  • 把孩子送出國留學,是國外教育先進嗎?家長們看看學費要花多少錢
    只要語言通,留學生們都不會覺得有學習壓力。這也是家長、學生喜歡外國留學的原因之一。真正想深造,大學畢業後去留學,成長會更快。 有一部分是進國外名校,那是有教育質量保障的,資源很豐富。還有一大部分是在國內混不下去,高考沒戲的,希望像以前一樣花錢到國外混個文憑,自己感覺鍍了個金,好歹混個海龜。
  • 騙局升級,「清華培訓班」老師和學生都是假的,多名家長被騙!
    要說國內名校有哪些,大家首先想到的大概率是清華北大。確實,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在國內高校的地位就好似老大哥一般,常年霸榜。很多地方也以學生能考入清華北大為榮,畢竟只要被清華北大錄取,不出意外的話,將來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還是沒多大難度的。
  • 徐州家長 孩子就像碎鈔機?這個暑假你為孩子花了多少錢……
    我們還報了一門化學小班課,那個是每天下午2:00-4:00,這個由於是4個同學一起上,比較便宜,平均每小時150元。」 智恆媽媽簡單算了一筆帳,「數學和英語連上班是報了25天的,每天4小時,一共是35000元,物理和化學都只學20天,物理一天800元化學一天300元,20天一共22000元,這個暑假,單是給孩子補習就要花5.7萬元。」
  • 學鋼琴到底要花多少錢?
    小編大概算了下琴童家庭的花費,主要是金錢,不算耗費的精力和時間。鋼琴課,500一節,每周一節課,每年學費26000(總花費取決於孩子能堅多久);學雜費:比如教材、考級費、演出比賽費等,就算3000吧。一年下來,別人家孩子考過5級,「我們孩子每天都練琴啊,連一首完整的曲子都彈不下來?」
  • 孩子花600買回一堆卡片,家長:這筆錢原本準備交學費用的
    林女士的兒子今年7歲,外甥8歲,兩個孩子在同一所小學讀書,1月20日放學,林女士發現兩個孩子拎回家一堆卡片,感覺有點不對勁兒,經過嚴厲詢問,兩個孩子講出了實情。       林女士說,這六百元錢她放在了一個沒上鎖的柜子裡,原本過幾天給孩子交英語課學費的,沒想到兩個「熊孩子」瞞著她全部買了卡片。
  • 讓孩子學鋼琴時,家長有好心態和耐心很重要!
    中國有多少孩子在學樂器?恐怕沒人能統計。但單從鋼琴兒童的數量來看,世界上肯定只有一兩個。對於大多數琴童家長來說,如何在付出時間、精力和金錢的同時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這裡,我只想到了一些「禁忌」,和家長們交換意見。一個禁忌:目的狹隘,功利至上。
  • 安吉麗娜•朱莉:養娃還是我內行,上什麼學?在家學就好
    1皮特和大部分家長一樣,希望孩子接受傳統教育,提高生活技能和社會意識。但朱莉卻不太信任學校教育,安排6個孩子在家接受教育。據說除了大兒子現在已經去韓國念大學,其他幾個都沒上過正規學校。她要學鄭淵潔恐怕也學不來。大作家不缺才,大明星不缺錢。有媒體爆料說朱莉一年養娃要花1000萬美元,其中或許也包括聘請老師的家教費用吧。總不能像《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裡面的塔拉爸爸一樣偏執無知,剝奪孩子接受教育的權利吧。
  • 在香港,養個孩子要花多少錢?
    早前,有一個「香港智經研究中心」的組織,設計了一個叫「育兒成本計算器」的系統,錄入了大量的市場數據,專門用來計算香港的養娃成本。養孩子這件事,豐儉由人,富有富的養法,窮有窮的養法,這次圈妹就以香港的小中產為例,算算香港人在養孩子上要花多少錢?
  • 花20萬去康復機構訓練視力 視力僅剩0.3!福州已有人被騙!家長是...
    結果花了20萬,視力不升反降,單眼視力只剩0.3。 這樣的遭遇並非個案! 福州也有不少這樣的「視力康復機構」 就在前不久,福州剛有人被騙過! 騙錢不說,孩子的眼鏡度數不降反升!白白花了六千多元錢, 孩子的眼睛還遭罪了。」提起這事,朵朵的母親後悔難當。那麼,究竟視覺訓練以及各種偏方,能否讓近視逆轉呢?據福建省立醫院眼科江玲主任醫師介紹, 近視可分為屈光性近視和軸性近視。 前者是因為眼角膜和晶體屈光力超出正常範圍引起,後者眼球長度過長所致。
  • 為什麼要上名校?這段10萬+的衡水學霸演講會給你答案
    張錫鋒同學的這段話語出驚人,卻又說得至真至誠,讓我的心為之一動。這麼年輕的孩子,竟然有這麼深的領悟。作為一個成年人,在社會這個大染缸裡快20年,我看到,越底層的人,踩踏效應越明顯。因為底層人的人生觀是人踩人,自己不想改變,也不想讓別人改變,巴不得你和他們一起墮落。而優秀的人的處事方式是人幫人,因為他們知道幫你就是幫自己,最終實現雙贏。
  • 我們班80%的孩子都上英語輔導班,為什麼大家對英語這麼重視?
    這次期中考試,我班英語成績還不錯,但在和家長的交流過程中我發現,之所以英語成績這麼好,原因竟然是班上80%的孩子都上有英語輔導班。很多孩子從三年級就開始上了,目前的新概念英語已經學好幾本了,有的孩子說,我已經開始學初一的課本了(孩子五年級)。真是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一門英語課,不是國語也不是數學,至於大家這麼重視嗎?
  • 考入名校的學生「很牛」嗎?學歷是否有用?答案戳痛了底層父母
    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能有出息,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入我國的頂尖大學,為了不讓學生輸在起跑線上,家長一點都不會吝嗇對孩子教育的支出。但是隨著近幾年逐漸盛行的「學歷沒用」,初中畢業一樣能月入百萬等等,導致很多底層的父母都逐漸認同了這個觀點,認為孩子有空學習不早點出去打工等等。考入名校的學生「很牛」嗎?到頭來還不是給高中都沒畢業的老闆打工!
  • 致家長:教育孩子不能拿「付錢」當「付出」!(再忙也要看看)
    文:惜朝一、只有金錢的投入,是自欺欺人的教育中國有句老話:有錢是萬能的,沒錢是萬萬不能的。所以對於中國人來說,掙錢是最重要的,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多掙點錢,過上更好的生活。很多父母都跟這個父親一個心態,能買學區房就買學區房,能送孩子進名校就送孩子進名校。在關於孩子的教育上,他們從來不會省錢,甚至以「多花錢」為傲。不管是讓孩子學鋼琴,還是送孩子學奧數,只要覺得是對孩子好的,都會慷慨解囊。
  • 孩子學鋼琴被鄙視?教育焦慮、大把花錢,一張課程表看孩子有多苦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文中提到,中產階級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走路線上,不惜花重金打造與眾不同的教育,於是什麼貴,什麼稀缺,中產階級的孩子就學什麼,這成了標榜身價,申請名校的資本。高考時,記者採訪一個送孫子上考場的老奶奶,老奶奶談到孩子學習,聲音哽咽,說孩子不容易,每天刷題到一兩點,高年三年補習費花了一百多萬,然而就連一個月工資只有3000多元的小徐老師聽了這句都沒有感到震驚,因為這樣的例子太多了。中產階級恨不得把錢掏幹,重金打造孩子的教育,而底層人民又何嘗不是?
  • 孩子學「拼音」,家長要「拼命」?用好這3招,讓孩子輕鬆學拼音
    隔壁家的孩子幼兒園讀的就是示範類的學校,拼音一點都不教。鄰居剛開始不放在心上,覺得沒多大事,反正小學還會教。可是,小孩上了課回來頭暈腦脹,哭著說老師講的她聽不懂,旁邊的同學都會,據說是之前已經學過了。小孩心理落差很大,因為小學要學的東西比幼兒園難太多了,而且旁邊的同學懂得比她多、學得比她快,小孩覺得自己笨,變得牴觸上小學,想繼續讀幼兒園。
  • 夏正安: 孩子生病,誤在家長
    幼兒園每天或隔天都安排有水果,也不能全怪幼兒園,我親眼看見一位家長高聲抗議,說交了這麼多學費,水果給吃得這麼少我們老早和老師說過的,不必給我兒子發水果,也不必用餐時給我兒子盛一碗湯。如果多一些家長有類似的觀念,幼兒園自然不會去迎合家長了。
  • 從未算過教育這筆帳——培養一個學鋼琴的孩子,大概需要多少錢?
    音樂是無價的,但學音樂是有價的。不過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應該都沒有具體的算過這樣一筆帳,就和孩子的應試教育一樣,雖然現在都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但是並不意味著對孩子的教育投資有所下降,反而越來越高!對於孩子來說,自身的天賦、艱苦的訓練及機遇都必不可少,那麼父母資金上的投入更是不可或缺!
  • 南京:一男子稱有「點招」名額進名校!三十人被騙近300萬元!
    南京一男子謊稱手上有點招名額,可以通過找關係走後門的方式,花錢讓孩子近名校騙取三十位家長近300萬元!男子將這筆詐騙來的錢財全部用於賭博分文不剩......
  • 在流行反智主義的美國,為什麼家長還拼命讓孩子上名校?
    美國社會家庭多種多樣,但是在一般家庭中,有些家長甚至做到了,在胎教期間就每天給孩子讀書,而在孩子出生伊始,就給了孩子有良好閱讀氛圍的環境,真正讓孩子掉進書堆裡。美國家長為孩子購書是一個持續性的行為,沒有人認為價格昂貴就可以不給孩子買,也沒有人認為這種負擔是不值得付出的。孩子從小就培養了閱讀興趣,並且掌握了挑選書籍的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