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辦公室裡,你是否也曾經歷過這些尷尬時刻:伸手去拿筆筒裡的筆,卻失手碰到了旁邊的花瓶;翻遍了抽屜櫃的每一層,才發現急用的文件壓在桌上成堆的零食底下;辦公桌下的雜物越積越多,甚至無法伸展腿腳……
其實,只需要簡單的整理,這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1. 在辦公桌這塊方寸之地,永遠別為了整理而整理、為了乾淨而整理,而是為了提升工作效率而整理。
2. 桌面上主要收納每天或每周會用到一次的必需品。具體來說,要把桌面分成三大區域:黃金三角區、左手區域和右手區域。
3. 桌面黃金三角區,是你坐在桌旁看向前方的扇形區域,是辦公的最核心位置。
在這個區域中,建議你只放和當下工作強相關的物品,比如電腦、滑鼠、鍵盤,其他和工作無關的全部移開。這樣能保證你坐在辦公桌前能第一時間開展工作。
4. 建議把桌面的左手區域,打造成工作類物品區,擺放文件、文具、日程本、草稿本、iPad等推動工作進程的輔助工具。
5. 不要把你的筆筒、文件盒隨意塞滿。只留下1支原子筆、1把尺子、1個日程本、1個年曆、1個番茄鍾等。
這個叫「物品唯一原則」,一旦同類工具過多,頻繁切換和適應工具觸感、風格等,不知不覺會消耗你的能量,降低你的效率。
6. 建議把桌面的右手區域,打造成私人物品區,擺放一些綠植、鮮花、水杯、紙巾、家人照片等撫慰工作心情的物品。
7. 千萬不要把私人物品和工作物品混在一起,比如在孩子照片旁邊有一個筆筒、毛絨玩具下面放一疊文件、零食鮮花旁邊又有好幾本參考書等。
8. 辦公桌下方的腳下空間,最好一律清空,方便腿腳活動、伸展,減少空間擁擠給身體帶來的壓力感。要把過多的私人物品都拿走,比如手提袋、快遞箱、鞋盒等。
更不要把辦公桌當成了自己家之外的第二儲藏室,囤積大量外套、拖鞋、高跟鞋、枕頭,甚至被子。工作空間和生活空間要有界限。
9. 辦公桌下的抽屜櫃適合收納每月會用到一次的備用品。抽屜櫃和辦公桌中間的夾層,要把雜物全部清空,避免堆積出衛生死角,因為雜物會吸引更多同類和灰塵聚集。
10. 抽屜櫃通常分3層,可以按照3分法進行收納,第一層放備用文具,可以利用分格小收納盒,幫每類文具在抽屜中固定位置;
第二層建議收納個人小件物品,如零食、茶包等;第三層建議收納個人大件物品,如背包、衣物、書籍等。
11. 注意日常保持抽屜中有20%的留白。如果你手頭有超過一年以上的文件,可以使用「掃描全能王App」進行批量電子化,歸檔到雲筆記中方便日後隨時快速查閱。
紙質原文件可以根據企業規定,比如在項目完成一年後,送到公司公用文件區,由專人看管、集中分類備檔。
12. 生活需要儀式感,給自己設計一款每日開工儀式、收工儀式。比如,每天早晨上班第一件事是用溼巾擦拭桌面,以最整潔的狀態迎接一天的工作。
下班前的最後一件事,是把桌面上當天使用、移動過的物品分類並歸位,把不需要保留的放入碎紙機或垃圾箱。收工時保持桌面80%留白。
13. 這個思路不僅適用於公司的辦公桌,你還可以把家中書桌整理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我保證,只需要這一點小小的行動和改變,你會收穫到意想不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