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用戶信息被賣:數量超2億 售價低至0.01元/條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鳳凰網科技訊 1月3日上午消息,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陳德武、陳亞華、姜福乾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二審刑事裁定書》。被告人陳德武以人民幣0.01元/條至0.2元/條不等的價格在網絡上出售,獲利金額累計達人民幣2000餘萬元,涉及公民個人信息2億餘條。

以下為刑事裁定書全文:

陳德武、陳亞華、姜福乾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二審刑事裁定書

浙江省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刑 事 裁 定 書

(2019)浙10刑終692號

原公訴機關溫嶺市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陳德武,男,1973年2月11日出生於江蘇省射陽縣,漢族,碩士研究生文化,居民,住上海市徐匯區。2016年9月27日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分局刑事拘留,同年11月3日被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分局逮捕,2017年7月6日被台州市椒江區人民檢察院決定取保候審。2018年3月17日因涉嫌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被台州市公安局刑事拘留,2018年4月23日被依法逮捕。現羈押於溫嶺市看守所。

辯護人王正洋、郭真鳳,北京市君澤君(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陳亞華,男,1970年1月25日出生於江蘇省射陽縣,漢族,博士研究生文化,上海市學多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股東、總經理,住上海市徐匯區。因本案於2017年7月7日被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分局刑事拘留,2017年8月11日被依法逮捕。現羈押於溫嶺市看守所。

辯護人劉智,北京市京師(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姜福乾,男,1986年9月20日出生於山東省平度市,漢族,大專文化,青島琳琅滿目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戶籍地山東省平度市,現住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因本案於2018年5月16日被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分局刑事拘留,2018年6月22日被依法逮捕。現羈押於溫嶺市看守所。

辯護人馮偉飛,浙江多聯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楊奚,男,1989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省泰興市,漢族,大專文化,平安普惠江蘇分公司員工,戶籍地江蘇省泰興市,現住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因本案於2018年5月23日被台州市公安局黃巖分局刑事拘留,2018年6月11日被台州市公安局黃巖分局轉為取保候審。2019年6月11日經溫嶺市人民法院決定被繼續取保候審。2019年6月20日經溫嶺市人民法院決定,被依法逮捕。現羈押於溫嶺市看守所。

辯護人張挺霞,浙江法錘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王玉,男,1985年8月2日出生於安徽省合肥市,漢族,大學本科文化,重慶市兩江新區長運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員工,戶籍地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現住重慶市江北區。因本案於2017年8月7日被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區分局刑事拘留,2017年9月5日被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區分局轉為取保候審,2018年9月4日被溫嶺市人民檢察院取保候審。

辯護人陳思,北京大成(重慶)律師事務所律師。

溫嶺市人民法院審理溫嶺市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陳德武、陳亞華、姜福乾、楊奚、王玉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一案,於2019年6月20日作出(2018)浙1081刑初1339號刑事判決。原審被告人陳德武、陳亞華、姜福乾、楊奚、王玉不服,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台州市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陳真出庭履行職務,原審被告人陳德武及其辯護人王正洋、郭真鳳,原審被告人陳亞華及其辯護人劉智,原審被告人姜福乾及其辯護人馮偉飛,原審被告人楊奚及其辯護人張挺霞,原審被告人王玉及其辯護人陳思到庭參加訴訟。現已審理終結。

原判認定:1、被告人陳德武、陳亞華系胞兄,被告人陳德武經得被告人陳亞華同意,以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出售牟利。2013年至2016年9月27日,被告人陳亞華從號百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號百公司」)資料庫獲取區分不同行業、地區的手機號碼信息提供給陳德武,被告人陳德武以人民幣0.01元/條至0.2元/條不等的價格在網絡上出售,獲利金額累計達人民幣2000餘萬元,涉及公民個人信息2億餘條。被告人王玉自2015年開始受被告人陳亞華指使幫助陳亞華從「號百公司」資料庫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發送到指定郵箱。被告人陳德武將被告人陳亞華提供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獲得的贓款部分分給陳亞華。

2、被告人姜福乾於2014年1月3日至2016年9月27日間,以人民幣0.08元/條至0.12元/條不等的價格向被告人陳德武購買公民個人信息1235萬餘條,支付人民幣1482418元,以人民幣0.09元/條至0.1元/條不等的價格在網絡上出售給王某6、趙某2、張某3、高某、張某4等人,獲利金額達人民幣14508.6元以上。

3、被告人楊奚於2014年2月14日至2016年9月25日,以人民幣0.1元/條至0.2元/條不等的價格向被告人陳德武購買公民個人信息299萬餘條,支付人民幣448630元,將購得公民個人信息的80%左右以購買原價出售給其所在公司的下屬員工張某1、劉某1、徐某、盛某等人,獲利金額達人民幣30萬元以上。

被告人陳德武、陳亞華、王玉、姜福乾、楊奚分別於2016年9月27日、2017年7月7日、2017年8月7日、2018年5月15日、2018年5月23日被公安機關抓獲。被告人王玉、姜福乾、楊奚歸案後,如實供述其涉案事實。

原判根據上述事實,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十六條第一、四款、第二十七條、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第六十四條、第七十二條第一、三款、第七十三條第二、三款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第五條第一款第(五)項、第(八)項、第二款第(三)項之規定,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分別判處被告人陳德武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萬元;判處被告人陳亞華有期徒刑四年三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萬元;判處被告人姜福乾有期徒刑三年二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十萬元;判處被告人楊奚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判處被告人王玉有期徒刑二年四個月,緩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被告人陳德武、陳亞華犯罪所得人民幣2000萬元,被告人姜福乾犯罪所得人民幣14508.6元,被告人楊奚犯罪所得人民幣30萬元,依法予以追繳,上交國庫。已扣押的作案工具電腦主機、筆記本電腦、手機等,依法予以沒收。

原審被告人陳德武以原判認定事實及定性錯誤,其所出售的系裸號,不屬於公民個人信息等為由提出上訴,要求改判無罪或宣告緩刑。其辯護人認為裸號不能識別特定自然人,不屬於公民個人信息,原判所認定的2000餘萬元違法所得,大部分來源於其他項目和收入,認定陳德武、陳亞華、王玉間構成共同犯罪沒有依據,部分號碼銷售於刑法修正案九之前,不能認定為犯罪數額。

原審被告人陳亞華以原判定性存在邏輯錯誤,本案所涉信息不屬於公民個人信息,其行為不構成犯罪為由提出上訴。其辯護人認為原判認定陳德武所銷售的號碼均來自於陳亞華從號百公司所提取的號碼、陳亞華向陳德武提供號碼的條數為2億餘條、陳德武支付給陳亞華的錢均屬犯罪所得以及陳亞華在共同犯罪中系主犯等證據不足;陳亞華等人的行為發生在2013年至2016年9月間,原判適用兩高《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違反了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則,也不符合從舊兼從輕原則,同時,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規定於2015年11月1日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中,故即使要追責,也只能針對此後的行為;原判對被告人陳亞華量刑過重。

被告人姜福乾以其從陳德武處所購買的手機號碼不屬於刑法意義上的公民個人信息,且主觀上不知陳德武所出售的手機號碼來源是否違法等為由提出上訴,要求宣告無罪。其辯護人還認為原判認定姜福乾自2014年1月3日至2015年3、4月份期間所購買的手機號碼來源於號百公司證據不足,《刑法修正案(九)》出臺前所購買的手機號碼認定為公民個人信息沒有法律依據,應宣告姜福乾無罪。

被告人楊奚以其行為本質上屬於代購而非購買手機號碼後出售,原判在計算犯罪所得時未考慮其所購買的公民個人信息存在40%的重複率,原判量刑畸重等為由提出上訴,要求適用緩刑。其辯護人也認為原判將楊奚為單位員工代購電話號碼的行為認定為購買後出售與事實不符,且認定楊奚出售信息的條數錯誤及獲利額錯誤,導致適用法律錯誤,楊奚歸案後認罪態度好,犯罪主觀惡性小,應按照罪刑相適應原則對楊奚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適用緩刑。

被告人王玉以其主觀上不具備明知的故意,所收集的手機號碼不屬於公民個人信息,其所實施的行為屬於正常履行勞動合同的職務行為,歸案後能如實供述犯罪事實,系初偶犯,犯罪情節顯著輕微,要求免予刑事處罰。其辯護人認為一審合議庭未行評議即予宣判,程序違法,《刑法修正案(九)》實施前的信息數量有多少、犯罪的合意如何形成等證據不足,原判未按照從舊兼從輕原則,也未將新法實施前的犯罪數量予以剔除便予下判,系適用法律錯誤。

出庭檢察員則認為原判定罪量刑及適用法律並無不當,建議駁回各被告人的上訴,維持原判。

經二審審理查明:

1、被告人陳德武、陳亞華系胞兄,被告人陳德武經得被告人陳亞華同意,以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出售牟利。2013年至2016年9月27日,被告人陳亞華從號百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號百公司」)資料庫獲取區分不同行業、地區的手機號碼信息提供給陳德武,被告人陳德武以人民幣0.01元/條至0.2元/條不等的價格在網絡上出售,獲利金額累計達人民幣2000餘萬元,涉及公民個人信息2億餘條。被告人王玉自2015年開始受被告人陳亞華指使幫助陳亞華從「號百公司」資料庫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發送到指定郵箱。被告人陳德武將被告人陳亞華提供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獲得的贓款部分分給陳亞華。

2、被告人姜福乾於2014年1月3日至2016年9月27日間,以人民幣0.08元/條至0.12元/條不等的價格向被告人陳德武購買公民個人信息1235萬餘條,支付人民幣1482418元,以人民幣0.09元/條至0.1元/條不等的價格在網絡上出售給王某6、趙某2、張某3、高某、張某4等人,其中經查證屬實的獲利額計人民幣14508.6元以上。

3、被告人楊奚於2014年2月14日至2016年9月25日,以人民幣0.1元/條至0.2元/條不等的價格向被告人陳德武購買公民個人信息299萬餘條,支付人民幣448630元。被告人楊奚將其中以30餘萬元購得的80%左右的公民個人信息以購買原價出售給其所在公司的下屬員工張某1、劉某1、徐某、盛某等人。

被告人陳德武、陳亞華、王玉、姜福乾、楊奚分別於2016年9月27日、2017年7月7日、2017年8月7日、2018年5月15日、2018年5月23日被公安機關抓獲。被告人王玉、姜福乾、楊奚歸案後,如實供述其涉案事實。

上述事實,有證人孫某、賈某、李某、周某、陳某1、劉某2、劉某3、沈某、王某2、顧某、餘某、曹某、成某1、陳某2、解某、成某2、王某1、戴某、符某、趙某1、王某3、杜某、石某、鄒某、胡某1、張某1、劉某1、徐某、盛某、胡勳章、袁某、胡某2、朱某、姚某、陳某3、謝某影、張某2、廖某、王某4、李洋洋、楊某2、管某、黃某、竺某、陳某4、錢某、劉某4、裘某、王某5、王某6、趙某2、張某3、高某、張某4等人的證言;微信帳戶註冊信息、微信聊天記錄、QQ聊天記錄、搜查筆錄、扣押筆錄、扣押決定書、電子證物檢查工作記錄、銀行帳戶交易明細、支付寶帳戶交易明細、手機存儲的照片、備忘錄、起訴書、辨認筆錄、戶籍證明、無違法犯罪記錄證明、抓獲經過證明、營業執照、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組織架構圖、員工手冊、任職情況證明、號百信用服務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挖掘項目立項書、驗收書、系統相關文檔、伺服器帳號開通的工單信息、登錄日誌、相關技術說明、合作協議、證人、個體工商戶登記情況、手機號碼單、平安普惠公司員工工資表、客戶清單、帳本、上海學多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資料、匯入回單、電子證物檢查工作記錄、情況說明以及被告人陳德武、陳亞華、姜福乾、楊奚、王玉的供述等證據予以證實,足以認定。

本院認為,上訴人(原審被告人)陳德武、陳亞華、姜福乾、楊奚違反國家規定,非法獲取、購買、出售公民個人信息,被告人王玉明知陳亞華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而仍提供幫助,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均已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告人陳德武、陳亞華系共同犯罪中的主犯,應按其所參與的全部犯罪處罰;被告人王玉系從犯,依法應予減輕處罰。關於上訴理由及辯護意見,經審理認為:(1)本案所涉信息,經篩選後包含了號碼歸屬地、號碼持有人商業需求等信息,並已作為商業信息進行買賣,屬於公民個人信息範疇。(2)《刑法修正案(九)》實施以前,並不是買賣公民個人信息不構罪,只是當時的罪名是「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前者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而後者只要是一般犯罪主體即可。《刑法修正案(九)》實施之後,對之前的兩個罪名進行了整合。雖然各被告人實施犯罪行為的時間橫跨《刑法修正案(九)》實施前後的兩個階段,但其出售或購買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因出於同一犯罪故意而實施,系連續犯,不能對其出售或購買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進行分割評判,而應適用修訂後的《刑法修正案(九)》一併追訴。故五被告人或其辯護人關於應對《刑法修正案(九)》實施前的相關數量予以剔除的上訴理由及辯護意見不能成立。此外,兩高《關於適用刑事司法解釋時間效力問題的規定》第二條明確規定,對於司法解釋實施前發生的行為,行為時沒有相關司法解釋,司法解釋施行後尚未處理或者正在處理的案件,依照司法解釋的規定辦理。鑑於不存在相衝突的司法解釋,也就不存在法律適用上的從舊兼從輕問題。(3)被告人陳德武在偵查階段供認其起意讓在號百公司任中層幹部的陳亞華提供電話號碼信息,陳亞華同意後,從2013年開始便安排人員把電信公司號碼百事通裡的電話號碼數據信息通過郵件向其發送;陳亞華也供認其讓王玉利用號百公司的數據處理工具搜集相關電話號碼提供給陳德武,用於個人貸款營銷及網上出售;王玉的口供證實其按陳亞華的要求訪問號百伺服器的資料庫,並將需要的電話號碼進行複製並通過郵件發送;證人王某1證實2013年開始陳亞華就找其處理電話號碼,其處理完後發還給陳亞華,也是在當年,陳德武曾向其提出直接賣號碼給客戶,陳德武沒有其他渠道獲得電話號碼,估計就是從陳亞華處獲得。結合銀行帳戶交易明細及支付寶帳戶交易明細,可證實陳德武、陳亞華經過事先商量,從2013年起即開始從號百公司獲取號碼售賣給他人並從中獲利2000餘萬元,被告人王玉明知陳亞華讓其從號百公司獲取數據提供給他人可能違法,仍受陳亞華指使為陳德武、陳亞華提供幫助,三人間基於同一犯意相互配合,原判認定三人間構成共同犯罪並無不當。同時,正是由於被告人王玉不參與陳德武、陳亞華售賣手機號碼所得贓款的分配,在共同犯罪中只起到幫助作用,故原判已認定其為從犯並結合其歸案後能如實供述犯罪事實,能當庭自願認罪而認定其確有悔罪表現,對其予以減輕處罰並適用緩刑,所處刑罰並無不當。此外,對被告人陳德武、陳亞華所售手機號碼條數的認定,是結合了查明的數據文件、有備註的轉帳記錄及買家證言作了就低認定,而銀行帳戶交易明細及支付寶帳戶交易明細所證實的2000餘萬元收入,也能印證陳德武出售手機號碼的條數,結合證人成某2關於入股學多多的協議是根據陳亞華的意思於2016年9月底補寫,以及陳亞華在陳德武被抓後試圖串供並指使他人作偽證等情節,足以說明陳德武及其辯護人關於原判所認定的2000餘萬元違法所得大部分來源於其他項目和收入,陳亞華及其辯護人關於陳德武所銷售的號碼均來自於陳亞華從號百公司所提取的號碼、陳亞華向陳德武提供號碼的條數為2億餘條、陳德武支付給陳亞華的錢均屬犯罪所得證據不足,姜福乾及其辯護人關於2014年1月至2015年3、4月份所購買的號碼不是來源於號百公司資料庫等上訴理由及辯護意見不能成立,不予採納。(4)證人張某1、劉某1、徐某、盛某均證實其是向楊奚購買電話號碼並根據楊奚給出的價格支付費用,而不是知道有陳德武這條提供手機號碼的渠道再湊錢讓楊奚出面向陳德武購買。楊奚本人在偵查階段最初也供認其向陳德武買來手機號碼後轉賣給下面的主管,並向每個主管所帶團隊每個月收取兩三千元的信息費用。只是因其後來改稱其中的八成以購買價轉賣給手下的業務員,原判就低認定其以購買價轉賣。因此,楊奚關於是替手下業務員向陳德武代購的辯解與現有證據反映的事實不符。同時,兩高《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五條規定了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數量在五千條以上的,為「情節嚴重」的標準,五萬條以上的,為「情節特別嚴重」的標準;第六條規定了為合法經營活動而非法購買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標準。第六條之所以只規定了一個的標準,是因為考慮到此類行為社會危害性不大,即使構成犯罪,通常也不需要升檔量刑。但適用第六條須滿足三個條件,一是為了合法經營活動,二是限於普通公民個人信息,三是信息沒有再流出擴散,即行為方式僅限於購買、收受。如果將所購買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提供或者交換的,其定罪量刑標準又將回歸《解釋》第五條的規定。被告人楊奚的行為雖然滿足一、二兩個條件,但其將所購信息再轉賣或提供給其他業務員,導致信息的流出和擴散,自然應根據《解釋》第五條的規定定罪處罰。被告人楊奚將所購買的299萬餘條中的80%轉售,即使剔除40%的重複率,也已遠超五萬條的標準,因此,即使不去計算其獲利額,其基本刑也應在三年以上。楊奚及其辯護人關於應對楊奚在三年以下量刑並適用緩刑的上訴理由及辯護意見不能成立,不予採納。綜上,原判定罪及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出庭檢察員建議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意見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審 判 長 張虎林

審 判 員 朱康華

審 判 員 沈建宇

二〇一九年九月十九日

代書記員 嚴亞飛

相關焦點

  • 中國電信日租卡低至3元,3元30GB流量,網友直呼「套路深」
    隨著國家禁止三大運營商月清零政策之後,三大運營商就實行了日清零和年清零,日清零也就是當下的日租卡,1元給你大量流量,但是每天都清零。年清零更加好理解了,就是月底不清零結轉下來的流量,每年都要清零。日租卡的特點是流量便宜、月租較低,但是每月花費的話費重量可不少!
  • 電信推出超級大王卡,月租低至15元,還贈送100M流量+100分鐘通話
    自從中國聯通與騰訊聯合推出大王卡之後,受到了眾多用戶的喜愛,因為免流APP實在太多了,接近100款,而且月租也不高,19元每月的費用,是很多用戶能接受的標準。據說,聯通的大王卡用戶量已經突破5000萬戶,就拿2018年第一季度三大運營商用戶量來說,中國聯通總用戶量達到2.94億戶,而中國電信總用戶量達到2.65億戶,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大王卡,電信這個千年老三,將超越聯通了。不過,既然大王卡這麼出名,電信也推出了自家超級大王卡,就連聯通都沒敢說超級,電信特麼敢說!
  • 電信再推19元套餐,超200G流量,用戶高興了?
    目前,攜號轉網業務已經在國內全面開啟,不少用戶已經親身體驗了,而從現有的轉網數據來看,中國電信無疑是最大贏家,成為了唯一一家淨轉入用戶為正的運營商。事實上,攜號轉網這一概念早在多年前就已經被提出,當時恰逢通信行業價格戰盛行,各類套餐產品的質量也層次不齊,導致用戶體驗下降。
  • 「內鬼」偷查快遞單,洩露40萬條公民信息,1元/條打包賣?圓通回應
    11月17日,針對圓通內鬼致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一事,圓通速遞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回應稱,已報案,相關嫌疑人於9月落網,堅決配合打擊非法售賣和使用快遞用戶信息的行為。據邯鄲永年區公安局反詐中心中隊長王求東梳理,嫌疑人馬某傑僱傭張某行、高某橋以每日500元的費用租用某物流公司內部員工系統帳號,團夥成員郭某、杜某龍通過登錄租用趙某星等人的系統帳號進入該物流系統,導出快遞信息,團夥成員朱某釗把竊取的快遞信息進行整理後交給同夥呂某碩。呂某碩又通過微信、QQ等方式賣到全國及東南亞等電信詐騙高發區。
  • 中國電信總經理嘆息:用戶轉網像碗湯 倒來倒去就那一碗
    大流量套餐成為運營商近來主打的手機套餐,意圖在存量時代爭搶用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6月26日從中國聯通方面了解到,旗下大王卡用戶數量已經突破1億,用戶月用平均流量超過15G,高於國內整體的2G流量。
  • 中國電信
    中國電信靚號8888過戶每月強制最低消費1萬 用戶崩潰:用幾年就破產了 近日,深圳一男子投訴稱,深圳電信座機尾號8888過戶,每月強制新用戶低消1萬元。
  • ​【中國電信】19元享門市價100元電信小抖星卡套餐
    每周免費觀影活動請加微信號hefeihuiwan【中國電信】19元享門市價100元電信小抖星卡套餐
  • 年底電信詐騙頻發,多家快遞公司捲入用戶信息洩露事件!
    近日,快遞行業個人信息洩露事件持續發酵。不僅圓通被曝出超40萬條公民個人信息被洩露,據媒體報導,申通、EMS(郵政速遞)、德邦等也未能倖免。此後,上述快遞公司陸續回應稱正在展開調查。年底電信詐騙事件頻發,為何快遞行業成為個人信息洩露重災區?怎樣避免財物損失,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成為了當下人們討論最多的問題。
  • 中國移動首推「0月租卡」,絕地反擊聯通、電信!
    【每日科技網】  近日,對於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這三大通信運營商,相繼公布了2017年4月的運營數據。在4G用戶上,中國移動4G用戶本月淨增525.7萬戶,總數達5.73331億戶,也即突破了5.7億戶這一大關。
  • 中國電信聯合抖音推出無限流量卡:月租5元 2元全天不限量
    日前,抖音首次對外公布了自己的用戶數據:抖音國內的日活用戶突破1.5億,月活用戶超過3億。正是看中了這麼龐大的用戶群,6月23日,中國電信聯合抖音短視頻正式推出「抖音無限流量卡」。在資費方面,抖音無限流量卡:全網App免流量;月租費為每月5元;每天1元1G;2元當日不限流量,每個月使用抖音下個月還將有特殊優惠。
  • 快訊:疑似2億中國公民信息洩露,數據在暗網售賣!
    (中國IDC圈)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發展穩步向前:【信通院:中國境內外上市網際網路企業達178家】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7日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國境內外上市的網際網路企業總市值為17.8萬億元,環比上漲5.6%。截至2020年四季度,中國上市網際網路企業有178家。
  • 0月租,5元/GB,送B站大會員!電信這張「Z世代」手機卡值得買嗎?
    如果你每個月的流量低於10GB,同時是B站用戶,那麼青年一派是最值得入手的流量卡之一。  第二種用途是專門用來收簡訊。簡訊0.1元/條,這個價格是很實惠的。更重要的是,不用擔心信息洩露,青年青年一派還可以做到只有簡訊的花費,沒有其他花費。  最有意思的用法在於養卡。之前被網友戲稱為「保號套餐」的運營商最低資費套餐,有的是5元,有的是8元,總歸還是有月費的。
  • 【頭條】TCL通訊攜中國電信推樂玩2:打響4G+千元市場爭奪戰
    樂玩是今年5月TCL通訊聯合中國電信共同打造的電信定製專屬產品系列,旨在為積極進取的年輕人提供真正好玩好用的產品,貼合年輕群體追求個性與高品質的需求,倡導樂天派的生活態度,幾個月時間積累了近百萬擁有樂天基因的用戶。
  • 大量網易郵箱帳號遭公開叫賣 個人信息裸奔到何時?
    百萬郵箱售價50元市面上,個人信息的售價普遍很低。賣家李娜自稱擁有海量網易郵箱用戶數據,量大且價低。一番討價還價,人民網創投頻道花費50元,看到其販賣的100萬條郵箱帳號信息。對於為何只售賣網易郵箱,李娜毫不避諱地說,客戶喜歡網易郵箱,用戶數量龐大,只要網易不倒閉,她就有生意。
  • 極光:2019年11月個人網盤行業月度活躍用戶超1億
    極光觀點個人網盤市場月度活躍用戶規模逾億,市場空間廣闊:個人網盤加快照片、視頻存儲管理的服務優化和生活、家庭場景的創新,行業進入良性發展階段。網際網路巨頭、電信運營商和智慧型手機廠商角逐個人網盤市場:百度網盤佔據個人網盤行業月活躍用戶超八成份額,天翼雲盤MAU同比增長率達17.3%。
  • 如何保護手機個人信息?中國電信加密通信來幫您
    手機不小心遺失,最擔心的莫過於保存的信息被竊取或洩露,在無計可施之際,直接聯繫中國電信吧,工作人員將立即發送中國電信遠程刪除指令,只要該手機再次開機,裡面所有的信息便立刻被自動刪除。在驚喜之餘,不禁會問,這是一項什麼服務?
  • 全國電話用戶總數達到16.6億戶 4G用戶達10.6億戶
    中新網6月13日電工信部13日在官網發布《關於電信服務質量的通告(2018年第2號)》,通告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全國電話用戶總數達到16.6億戶,其中行動電話用戶14.7億戶。移動寬帶用戶近12億戶,佔比達81.5%,其中4G用戶保持穩定增長,總數達到10.6億戶。
  • 中國移動日收20億、日賺3億,這很厲害?真相是:弱爆了!
    關於中國移動的賺錢能力一直以來是極具爭議性的話題。外部不明真相的人們常常會拿中國移動的營收/利潤來說事兒——作為一個肩負著為國民提供基礎信息服務、消除數位化鴻溝的國有企業,每天營收超20億、利潤超3億,如此強大的盈利能力,違背了其公益性國有企業的定位,甚至有人上升到"搜刮民脂民膏"。
  • 中國電信感動人心:200M流量+5元月租,兩類人辦理最合適
    比如中國電信推出的5元手機卡,這麼低的月租,其實就相當於保號卡了,不過肯定沒有多少流量的,這個套餐月租便宜,但是套餐內僅包含200M流量,現在4G網速很快,200M流量真正用的話,撐不了幾分鐘就沒有了,不過既然是保號卡,那就不應該奢望套餐內容很豐富,這個套餐不送語音通話和簡訊,只有200M流量。
  • 《白蛇傳說》賣3.3億 、《古劍奇譚2》賣2億 但仙俠劇早已不是暑期制勝法寶
    對比同類型的古裝劇來看,網傳《擇天記》的網際網路單集售價約600萬元,衛視單集售價約400萬元;《孤芳不自賞》 單集1000萬,共62集,版權售價6.2億;《楚喬傳》單集800萬,共67集,版權售價 5.86億;《贏天下》單集800萬,共60集,版權售價4.8億;《如懿傳》單集1500萬, 共90集,版權售價13.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