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傳》的經典我只能用39句臺詞來概括:
希望這39句臺詞能伴隨你一生,能激勵你一生,能讓你看見生活的美好
我相信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如果只能看一部武俠片那必是《東方不敗》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劍客的身姿隨著劍在空氣中的遊走而起舞,翩若驚鴻,宛若遊龍。
金庸的《笑傲江湖》講的是對自由的追求,徐克、程小東、張叔平、李連杰等一幹天才用電影再現了金庸筆下這個瑰麗無比的武俠世界。滄海一聲笑的曲子傳唱至今,成為我們一個幻想的憑籍,一個逃避現實的出口。
說《美國往事》是優秀電影的教科書實不為過。
彷如「莊生曉夢」的黑幫情歌,道盡了人性的滄桑,我們奮鬥終生——追逐、不停步地渴求,不斷企圖擁有,最終一切盡歸塵土,這難道不是一場夢嗎?也許《美國往事》並不勵志,甚至悲觀、彷徨,對人世間的情感充滿懷疑,對人生充滿矛盾的嚴苛的拷問,魯迅先生說過「悲劇就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以換得觀眾對人生的思考,珍惜眼前,珍惜我們能夠擁有和踏實追求的東西,我想,這正是《美國往事》能夠代表的意義。好電影能激發我們思考人生,而這種思考如此樸實無華,不加矯飾,更是現今很多文過飾非的電影作品難以望其項背之處。
許多時候,一朵矜持的花,總是註定無法開上一根沉默的枝椏。於是,一段故事在那個夏日戛然而止,再也沒有後來。也許這就是愛情最原本的樣子。
影片給我的最大的觸動是本文的題目——自由、勇敢、承擔,男人是這樣煉成的!
自由。匈牙利詩人裴多菲在1847年創作的一首短詩《自由與愛情》中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當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唐君毅先生曾說:「人當是人,中國人當是中國人,現代世界的中國人當是現代世界的中國人。」我竊以為,一個人活著,人當是人的第一步,便是做一個自由的人,不僅僅是人身的自由,更是精神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和靈魂的自由。
勇敢。影片中華萊士最後上刑場之前,有一段這樣的人物獨白:「我非常害怕,賜予我力量去面對死亡吧。」好的電影,裡面處處是真實的人性。真正的勇敢,不見得全都是轟轟烈烈,像華萊士這樣真誠的面對,「直道而行」,在我看來才是真實的勇敢,有血,有肉,有溫度。
承擔。承擔的背後是使命感,沒有使命的承擔是硬抗乃至是死扛,一個人活著要有價值感和使命感,否則極容易浪生浪死,隨波逐流,湮沒於滾滾紅塵之中,承擔的力量才是一個人、一個男人真正成熟的力量。
自由的心,勇敢的心,承擔的心,這不恰恰是我們每一個人,我們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們很需要擁有的品質嗎?而這也不僅僅是一種品質,這本身就是一種底層能力和硬核技能啊,這也是一個男孩成長為男人的必經之旅。
我曾經在《理想國》裡看到柏拉圖和別人來爭辯什麼是正義。
「他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堅持正義,終生不渝。」
我當時只覺得可笑,真有這麼傻的人嗎?冒著天下的怒火、利益,去做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這樣的人得有多大的勇氣?
直到我看到《辛德勒的名單》,才知道真有這樣的人。原來這樣的正義之士居然在清醒看到利弊時,會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冒天下之大不韙。
辛德勒是一個偉大的人,他一步步被激發出了至善、正義。就像是斯泰恩說的那句「救人一命如同救了全世界」。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有一種鳥兒是永遠也關不住的,因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
影片中有這樣一句話:體制化是這樣一種東西,一開始你排斥它,後來你習慣它,直到最後你離不開它。想想看,我們的身體已經有多大一部分被體制化了?我們對夢想與追求的渴望就在我們自己心中,只是懼怕去觸碰他罷了。如果你被體制化了,不是別人的緣故,而是你自己缺乏追求夢想的勇氣和自信。
無論到了什麼年齡,我相信每個男人的童心都未曾泯滅;
無論經受多少風雨的洗禮,我相信每個男人心中都還存有一片靜寂之地。
如今的世界是否是你幻想中的未來,今天的你是否是你兒時迫不及待想要長大的你。
看完這部影片,我相信每個真正的男人都會心有所觸因為你知道再也回不到那個天真無邪的年代,再也做不回童真單純的自己。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人性的倒退,秩序的破壞。人類文明的進程往往夾雜著無限的痛苦,如同人生歷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
伯格曼的電影《第七封印》,被認為是世界電影史的經典之作,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之一。它奠定了伯格曼作為世界著名導演的地位,構建了現代電影中的哲學語境,和批判性思考場景。但也因為如此,這是一部被影迷稱之為,看第一遍和看第一百遍之後。
每當我看伯格曼的電影,讀他的傳記,我總有一種感覺,生命的體驗,從視覺到觸覺,從感官到心靈,都得到了極大的延伸和衍生。原來,匱乏的從來不是這個世界,而是我們自身。死亡也從來不可怕,可怕的是對死亡的恐懼,所滋生的膽怯和懦弱,局限和狹隘。
喜歡小編的推薦歡迎點讚留言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