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有『多動症』的小學生!」讀完作文,男老師溼了眼眶

2020-12-22 瀟湘晨報

「多動症」,是許多父母和孩子耳熟能詳的一個詞。不少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有被口頭「診斷」為多動症的經歷——但凡調皮搗蛋或是學習不專心,爸媽批評時總會帶上一句:「你是有多動症嗎?!」

俞成效老師是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邱隘實驗小學603班的班主任。前幾天,俞老師在課堂上布置了一篇隨堂作文,根據關鍵詞,寫一寫自己的苦惱,要求寫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因為寫的是自己的感受,青春期的孩子又有不少苦惱要傾訴,文章寫得都很真實,俞老師也看到了孩子們對內心世界的剖析。

但最令俞老師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在作文裡自稱「得了多動症」的小男孩:

都是好動惹的禍

我是一個有「多動症」的小學生,不論走到哪兒我都是閒不住,坐不住。

中午,到了食堂,最(雖)然手在動著,可是腳就是痒痒(的),似乎想要自己跳一段踢踏舞。我強忍著,最終還是沒忍住腳,自己跳起舞。(結果)踢到了前面的XXX,被檢查人員發現,唰的一下,十分班級分沒了。

上副課時,不管室內還是室外,都管不住(自己)。上課時也因為做小動作而沒聽課,叫我回答問題時,「一問三不知」,導致成績上不去,作業全是叉,字寫不乾淨,每天作業重做,根(跟)個傻子一樣。現在每天去幾次老師辦工(公)室。

寫作業時,我的多動症又犯了,手不斷地做小動作,腳不斷地(抖)動,被XXX發現說:「XXX,你抖什麼抖,你當你是大老爺啊!」

第二天早上是周六,我媽要上一天的班,我爸要做早班,家裡只剩下我一個人。呆在家裡挺無聊的,不如找幾個同學玩會《王者榮耀》吧。於是,我叫上班裡的幾個大神一起玩。玩著玩著,多動症又犯了。走來走去撞到了餐桌,桌上的飯菜全都掉到了地上,碎了個西(稀)巴爛,導致家裡被我弄得一塌糊塗。回家肯定少不了一頓竹筍燒肉。

窗外的雨唰唰得(地)下著,狂風在怒吼,在咆哮,雨點重重地打在窗上。樹葉被吹掉了不少。我躺在床上,後悔地想著:都是好動惹的禍。

看完這篇作文,俞老師一時間百感交集——

要知道,這孩子雖然調皮,經常在課堂上坐不住,但並沒有被正式診斷為多動症。他之所以覺得自己「有多動症」,更多是被周圍人貼的標籤影響。

「有的孩子僅僅是注意力無法集中,或者比較調皮搗蛋,難以獨立完成作業,卻被簡單貼上諸如『多動症』的標籤,把孩子所有缺憾歸咎於此。好像有了這個結論,一切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俞老師分析,「久而久之,可能連孩子自己也接受了這個標籤。」

俞老師從一年級開始帶班,這個男生的確從小就挺調皮,寫作業時稍有空暇就忍不住撥弄指甲,玩文具,導致作業拖拉,質量不高。因此沒少受到老師的批評,父母的責備。

「孩子調皮、不聽話,是成長中很自然也很常見的現象,教育時自然引導就可以,我很不贊成『貼標籤』來解決教育中的問題。」俞老師說。

所以當他看完男生的作文時,第一反應是驚訝,但之後俞老師陷入了深深的自責和內疚之中:

「批改這篇作文之前,學生從沒和我談起過這個話題,我也沒想到他認為自己得了『多動症』。但是當我一字一句地把作文看完後,我的眼眶就溼潤了。作為班主任我很愧疚,可能之前師生交流還停留在表層,忽視了孩子們內心的需求,如果可以早點發現他的苦惱,就可以在他成長中更早地給予幫助。」

在俞老師看來,這個男生雖然不擅長交際表達,也不太與人交流,但其實很熱心:疫情期間主動拿來家裡的酒精給教室消毒,給班裡養著的小金魚準備飼料,這些小細節都讓俞老師記憶深刻。「大人們指責孩子為什麼不乖,為什麼總是作對,但就像男生作文裡寫的,其實孩子內心也是向好的,他們只是在成長中,很多時候還控制不住。」

「其實,無論是不是病理上的多動症,每一個特別的孩子,他們內心的真實世界,到底有多少人關心?有多少人其實避之唯恐不及,不願意或是不屑或是害怕去和這些孩子心對心地交流。」俞成效老師不無感慨地說,「他們的世界,或許我們真的不懂。」

男生的這篇作文,俞老師給出了95分,相比男生平時的作文成績,這的確是他的一個高分。「雖然文中有不少錯別字,但95分不是『鼓勵分』,這是他應該得到的成績,因為這篇作文寫得很真實,描寫也很到位。」俞老師非常認真地批改了這篇作文,完全以作文評改的標準來提出修改意見,撰寫教師評語。

「我就是要淡化他的這種意識,幫他撕掉這張標籤,讓他重新定位自己。」俞老師說,「不刻意去迴避,也不刻意去強化,通過無意識關注、習慣矯正等方式引導孩子走出負強化的誤區。」

作為寧波市婁冬芳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一員,俞成效老師一直很關注班級文化建設和特殊學生的幫扶。他所帶的603班有個十分溫暖的名字——「南瓜屋」。而在「南瓜屋」外面,還有個小小的「南瓜農場」,最近,俞老師就讓這個小男生擔任農場的管理員。

花木箱子裡幾叢小綠葉破土而出,密密挨挨擠在一起,這是男生精心照顧的小青菜。

「讓他去擔任管理員,照看蔬菜的同時,慢慢鍛鍊他的自控能力。」俞老師解釋了自己的用意,批改完作文後,他並沒有找來男生,直接做傳統的面談交流,而是以無意識關注的方式,慢慢幫孩子擺脫負面情緒。「等他開始發現自己的進步,我也會進一步溝通,引導他最終擺脫標籤。」

俞老師說,隨著孩子們年齡的增長,學業壓力的增大,他突然發現,有時老師們在匆匆前行的時候,卻忘了停下來觀照孩子的內心,忘了蹲下身去傾聽生命拔節的足音。

有感於此,俞老師在微信朋友圈發送的一則推文,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我發這個朋友圈,是希望更多的老師能夠一起來幫助這些孩子,希望社會能給這些孩子更多的寬容,當然,也是想時時提醒自己不忘教育初心。」俞老師說。

鹿姐姐順便給爸媽們做一個小科普,到底什麼是「多動症」:

「多動症」,學名叫「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兒童期常見的一類發育障礙。人群佔比 3%~10%,男女比為4:1。目前認為是遺傳、環境、家庭和心理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其具體表現,包括——

注意缺陷,常常在聽課、做作業時難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常因粗心發生錯誤,做事拖拉,容易丟三落四。

活動過多,小動作多,亂跑或攀爬,難以從事安靜的活動或遊戲,一天忙個不停。

行為衝動,做事不顧後果、憑一時興趣行事,為此常與同伴發生糾紛。學習困難,聽課效果、完成作業的速度和質量差,致使學業成績常常與其智力不符。

神經系統發育異常,精細動作、協調運動、空間位置覺等發育較差,少數伴有語言表達能力差等問題。

品行障礙,表現為攻擊性行為,或一些不符合道德規範及社會準則的行為,如說謊、逃學、離家出走等。

……

杭州下城區學能拓展培訓學校教學總監呂敏表示,孩子天性好動,但多數並不是「多動症」。即便真遇上這類情況,在醫院確診後,可以進行治療,也可以在專業機構進行幹預改善訓練。盲目給孩子「貼標籤」,會適得其反。

各位父母遇到孩子調皮搗蛋

請一定要「口下留情」

來源:升學寶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 杭州市周慧班主任工作室

【來源:半島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我是一個有「多動症」的小學生……讀完這篇作文,班主任溼了眼眶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 通訊員 杭州市周慧班主任工作室 戴欣怡「多動症」,是許多父母和孩子耳熟能詳的一個詞。不少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有被口頭「診斷」為多動症的經歷——但凡調皮搗蛋或是學習不專心,爸媽批評時總會帶上一句:「你是有多動症嗎?!」俞成效老師是寧波市鄞州區邱隘實驗小學603班的班主任。
  • 小學生作文《我的父親》,被老師誤認為在「開車」,爸爸瘋狂解釋
    01小學生作文《我的父親》,被老師誤認為在「開車」說起小學生,不得不說他們寫的作文,雖然遣詞造句有待完善,但經常另闢蹊徑,非常值得品味,最近,網上又有小學生作文「鬧烏龍」的事件。作文1:我想靜靜,我想退出這個江湖,我想到草原養牛,但只能養一頭,因為太多了,以我的智商怕數不過來——摘自小學生作文《我想靜靜》點評:為什麼非要養1隻呢?也可以養9隻,小學生的智商肯定可以數得過來個位數,怕不是懶吧!
  • 小學生作文《男人女人》火了,驚呆老師,網友感嘆:太有才了!
    一個家庭最好的教育,並不是父母有多大的成就,也不是掙多少錢,而是父親的陪伴,和母親的關愛。 2 作文《自我檢討》
  • 不好動也可能是「多動症」
    老師說,小麗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經常走神,還常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有時一節課需要提醒兩三次,建議家長帶孩子去醫院看看。很多家長對「多動症」的理解一般都是孩子太愛動,但這種認識並不全面。「多動症」的全稱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包含兩方面內容,一個是「注意缺陷」,另一個是「多動-衝動」。
  • 小學生作文《我家鄰居》走紅,想像力豐富,老師:有前途
    小學生走紅作文 1. 《我的鄰居》 這位小學生的作文內容主要寫的是我的鄰居,有很多人看到這個作文題目的時候會想到,這位小學生寫的一定都是一些很平常的事情,事實上並不是,我們只能說這位小學生的想像力真的是太豐富了。
  • 小學生「驚天作文」走紅,老師捧腹大笑,家長:別回家了!
    現在小學生的想像力是很豐富的,每次作文考試後,就會讓很多閱卷老師哭笑不得,家長看到之後,也是放出「狠話」:「等著回家挨打」。這篇文章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小學生寫的「奇葩作文」,讓我們大家來看看這些小學生是如何「作妖的」。
  • 是「活潑好動」還是「多動症」?
    提及多動症,許多家長的反應都是孩子精力旺盛一天動個不停,調皮又不聽話。殊不知,活潑好動並不等於多動,多動症表現多樣且難以辨別。開學以來,許多家長帶著小孩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問診,詢問自家小孩是否有多動症?看完此文,應該可以為你答疑解惑。
  • 如何預防多動症?杭州哪家醫院治療多動症?
    如何預防多動症?杭州哪家醫院治療多動症? 時間:2021-01-17 11:22:14 杭州復旦兒童醫院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兒童被多動症所困擾,如何預防多動症成了重中之重,杭州復旦兒童醫院科普:如何預防多動症?
  • 小學生作文現「神轉折」,「大膽嘗試」令人捧腹,老師:我太難了
    記不清從哪年開始,每年都會盤點一下今年的網絡熱詞,比如「十動然拒」、「男默女淚」、「人艱不拆」等,網絡新生代們腦洞更大,這也影響到了小學生。是的,你沒看錯,就單單看看小學生的作文吧,常常是「金句頻出」,搞不好就是下一個年度熱詞,他們在作文中的「神轉折」,經常讓閱卷老師發出感慨:我太難了!
  • 小學生作文《男人女人》火了
    深以為然,小孩子的很多想法總是奇奇怪怪的,讓大人們摸不著頭腦,不過靜下心來,仔細品讀他們的文章,聆聽他們的想法,總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今天我為大家準備了網絡上比較火的小學生文章,一起來欣賞一下。
  • 小學生作文《給媽媽的信》火了,感動眾網友,老師:孩子你長大了
    當然小學生的作文也很少有華麗的詞藻,因為他們才步入學習階段不久,並且小學低年級基本上都處於識字認字的階段,對成語、詞彙、寫作手法都是比較生疏的東西,但是這也不代表小學生就一定寫不出好的作文來。那些能夠打動他人的作文,也同樣是優秀的,出自小學生筆下則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 小學生作文特好玩,以老婆一詞為例,麥田老師教你怎樣玩轉一個詞
    很多小學生覺得寫作文好痛苦,怕上作文課,怕去寫作文。很多家長也覺得寫作文是小學階段最讓人頭疼的事情。在麥田老師看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在小學階段,作文是最有趣的,比別的學科都有趣,也是最好寫的,掌握了方法提分很快。
  • 小學生作文「我的理想」走紅,學生膽量過人,連老師也編排
    小學生作文「我的理想」走紅,學生膽量過人,把老師比喻成乞丐 小學生作文「我的理想」走紅,學生膽量過人,連老師也編排 這天老師也是按照其平時的留作業的情況,給小學生留了一篇作業,題目就是《我的理想》。
  • 小學生作文《掃雷》火了,一個字改變整篇文章意思,老師哭笑不得
    對於語文老師來說,最頭疼的事,莫過於教小學生寫作文了,不是字數寫得不夠,就是語句不通順,要麼就是寫錯別字,但是寫作文靠的是勤加練習和不斷積累,一時也急不得,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那些讓老師們和家長們哭笑不得的小學生作文吧!
  • 面對孩子的"多動症",不妨聽聽愛因斯坦的案例,從多動症到天才
    導語  作為父母,都會特別關注孩子的健康,這幾年來,"多動症"患者很多,這個病主要發生在兒童身上,父母都不希望孩子有多動症。    他在工作的時候,會的時間花在了思考、計算、調查,做實驗,才有了如此大的成就。  02、孩子有什麼樣的症狀才屬於"多動症患者"?  很多父母對"多動症"都有些誤解,孩子平時比較好動,父母就覺得孩子這是患了"多動症"。
  • 小學生作文《煩人的媽媽》,家長血壓上升,老師:00後黑話學一下
    小學生作文《煩人的媽媽》,家長血壓上升,老師:00後黑話學一下【導讀】而今,在網絡上經常可以看到許多奇葩的小學生作文,這些奇葩作文大多都有一個通病——態度不端正。在平日裡的寫作練習過程中,很多學生都僅僅是為了敷衍老師,因此到了考試的時候只能是書到用時方恨少了!
  • 宅家小學生,寫作文描寫親媽,讓語文老師笑噴
    近日在微博上看到一名語文老師貼出來小學生作文,不由令人笑噴。這名2年級小學生是這樣描寫親媽的:媽媽每天早起都要喝一大杯涼開水,我問她為什麼?她說「蕩滌一下靈魂」,我問為什麼,她說過了一晚上,靈魂可能被汙染。之後,她都會做一杯咖啡。我又問為什麼,她說喚醒一下靈魂。我說,然後呢?
  • 成都市兒童醫院治療抽動症,多動症有什麼害處?
    成都市兒童醫院治療多動症,多動症有什麼害處? 時間:2020-12-22 12:06成都中童兒童康復醫院 有些家長可能對多動症給孩子帶來的危害不是很清楚,經常會不以為意,其實多動症的發作給孩子帶來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甚至有可能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 小學生作文走紅,老師看了直言「我拜你為師吧」,網友:有才華
    小學生,一個非常可愛的群體,他們思維活躍,性格活潑可愛。我們可能都有一種感受,那就是在小時候,會想盡一切辦法得到別人的關注,特別在現在,孩子們因為父母沒有時間陪自己,他們需要變得更加堅強,自己給自己找樂趣。
  • 小學生作文「我的理想」,老師看後給了滿分:成功了不要忘了我
    作文是通過人的大腦思維與語言組織,以文字為載體,表達相應主題的一種記敘方式。一篇優秀的小學生作文,作文的主題要鮮明,思路要新穎,詞彙要豐富,句子更要精煉。如今很多小學生詞彙積累少,句子也不夠精煉,寫出的作文平鋪直敘,寡淡無味。但一些小學生就比較「聰明」,寫作文時往往會「腦洞大開」,不走尋常路,寫出讓老師和家長都哭笑不得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