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量子密鑰」專利曝光 我們離用上量子通信有多遠?

2021-01-18 天目新聞

天目新聞 記者 曾楊希

華為入局量子通信有了「實錘」。近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被授權公開「一種量子密鑰分發系統、方法及設備」相關專利。據專利摘要,該系統有助於降低量子密鑰分發的複雜性和降低成本。

作為一個新興領域,量子通信解決的首要問題不是信息傳輸,而是通話安全問題。隨著相關研究不斷推進和成果加速應用,量子通信離普通人已越來越近。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量子通信相關專利摘要 圖片來自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

華為重磅專利曝光

劍指降低量子密鑰分發成本

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的物理特性在信息傳遞時,保證通信安全。如通信行業專家張弛所言,量子通信首要解決的不是通信問題,而是通信加密問題。

在量子力學中,「量子疊加」理論是指量子就像具備「分身術」,可以同時處於多種狀態和多個位置。不過,一旦去觀測它,其多個狀態、多個位置就會發生改變。這種「不可被觀測」的量子狀態,讓量子通信可以做到不能被竊聽。

現代信息安全體系的核心要素是密鑰(即密碼學中的一種參數,用於保障信息安全)。量子密鑰由量子信息技術產生,其隨機性和保密性得到量子力學的理論保證。

華為這一授權公告號為CN108737083B的專利描述了一種量子密鑰分發系統,主要包括第一通信設備、第二通信設備、第三方系統、第一測量設備和第二測量設備。

量子密鑰分發系統的示意圖 來自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

光子是光的量子態。根據專利描述,在這個系統中,第一通信設備發送第一光子,第三方系統發送第三光子,第一測量設備將用於確定二者接收位置和接收時刻,滿足預設模式後生成第一接收響應。

與此同時,第二通信設備發送第二光子,第三方系統發送第四光子,第二測量設備用於確定二者接收位置和接收時刻,滿足預設模式後生成第二接收響應。

此後,第一通信設備、第二通信設備在接收到第一接收響應和第二接收響應後,分別根據光子的相位確定比特值,並將確定的比特值保存為共享量子密鑰。

該項發明專利申請日為2017年4月24日。這一專利被行業媒體稱為「重磅」,將助於降低量子密鑰分發的複雜性和降低成本。

星地量子通信網絡示意圖 圖片來自《自然》官網

我國已建成廣域量子通信網

相關技術躋身全球領先

近年來, 在量子通信領域,我國「量子衛星」「京滬幹線」等設施和項目陸續開建,相關技術研究不斷取得新進展。有專家表示,我國量子通信技術已躋身全球領先地位。

在量子通信領域,量子密鑰分發主要通過光纖和自由空間兩種信道實現。早在2016年8月,中國科技大學潘建偉團隊主導的「墨子號」量子衛星就成功發射,實現了衛星對地面站的高速量子密鑰分發。一年之後,全球首條量子通信加密光纖鏈路——「京滬幹線」正式開通。

通過「墨子號」,研究團隊成功將衛星與地面的量子密鑰分發距離拓展到2000公裡,相應的地面站俯仰角跨度可達170°,幾乎可覆蓋整個天空。

「京滬幹線」則通過32個中繼節點,將北京、濟南、合肥、上海的地面量子網絡連接起來,在2000公裡範圍內,實現了量子保密通信。記者前期從中國科技大學了解到,經過兩年多的安全性測試,潘建偉團隊驗證,「京滬幹線」可以抵禦目前已知的所有量子黑客攻擊方案,可支持1.2萬以上用戶同時使用。

近年來,在「京滬幹線」與「墨子號」相連基礎上,潘建偉團隊成功構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相關研究近日登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雜誌。

研究結果顯示,2019年初,基於該網絡,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建立了跨越2600公裡、從北京至新疆的量子密鑰分發信道,實現了電力通信數據加密傳輸,首次從工程上檢驗了星地量子通信開展實際業務的可行性。

相關成果也表明,通過地面光纖和衛星兩種方式,全球量子通信網絡有望實現。

量子密話定製SIM卡晶片 中國電信安徽公司 供圖

量子通信產品在安徽試商用

我們離量子通信產品並不遠

在網際網路時代,隨著人們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意識的提升,量子通信大有用武之地。在應用層面,已有量子通信產品揭開神秘面紗。

今年新年伊始,量子通信技術在安徽省邁出民用重要一步,中國電信推出行業內首款量子安全通話產品「量子密話」,並徵集用戶,邁出試商用的步伐。

記者從中國電信安徽公司了解到,「量子密話」使用特定量子安全SIM卡,通過天翼量子APP得以應用。產品支持作業系統為9.0及以上,同時具備NFC功能的安卓客戶端,也就是市場上的主流安卓機型基本可以使用。

「用戶通信雙方在中國電信指定營業廳線下在辦理『量子密話』業務後,通過APP撥號盤或聯繫人撥打量子安全通話,即可體驗量子通信服務,能滿足各級人員外出辦公、出國旅遊、涉密行業內部辦公等場景保密通信需求。」中國電信安徽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早在2017年,國盾量子已經與中興通訊合作推出過全球首款商用「量子加密手機」,通過安裝量子安全TF卡,在全網通或WIFI環境下,用戶之間可以實現基於量子安全的密話、密信功能。

去年5月14日,三星聯合SK電訊也發布了全球第一款5G量子智慧型手機Galaxy A Quanyum,搭載的專用晶片可保證信息不被洩露。

遙想32年前,人類歷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在實驗室誕生,線路只有32釐米,如今,量子通信漸漸成為觸手可及的現實。隨著技術突破與應用更新,我們離用上量子通信並不遙遠。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量子科技到底是什麼?
    我們當下所說的量子科技已經是第二次量子革命了,當前量子科技主要包括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測量三大領域。按照官方的定義,量子計算以量子比特為基本單元,通過量子態的受控演化實現數據的存儲計算,具有經典計算無法比擬的巨大信息攜帶和超強並行處理能力;量子通信利用微觀粒子的量子疊加態或量子糾纏效應等進行信息或密鑰傳輸,基於量子力學原理保證信息或密鑰傳輸安全性,主要分量子隱形傳態和量子密鑰分發兩類;量子測量基於微觀粒子系統及其量子態的精密測量,完成被測系統物理量的執行變換和信息輸出,在測量精度、靈敏度和穩定性等方面比傳統測量技術有明顯優勢
  • 前沿|潘建偉:量子通信不會取代現有通信方式 量子計算正從「玩具...
    潘建偉:儘管量子通信是一個新興領域,但它並不是要取代現有的通信方式,恰恰相反,它將以一種新的途徑來大幅提高現有信息系統的安全性。現代信息安全體系的核心要素是密鑰,只要確保密鑰安全,就可以保證加密信息的安全。在傳統保密通信中,至今還沒有能嚴格證明其安全性的方法。
  • 被外國科學家們「覬覦」的量子通信,我們發展到了什麼階段?
    量子通信又登上全球競技臺,在全球物理學家還沒搞清楚量子力學的時候,我們已經發射了全球第一個量子衛星 墨子號。在量子領域我們做到了獨步全球,讓很多西方物理學家求分享,感慨自己國家為什麼不發展量子通訊。那這個量子通訊到底是什麼?
  • 換張SIM 卡就能用上「量子密話」?中國電信的新服務是黑科技還是...
    要辨別中國電信這次推出的量子密話到底是黑科技還是偽科學,首先我們要對量子、量子密碼、量子通信有個大致概念,雖然量子的概念多有耳聞,但是大多數非專業人士對於量子的概念仍舊停留在淺薄的印象中。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量子不是一個東西,也並非是某一種微觀粒子的名字,而是一種狀態。
  • 量子保密通信技術發展及應用前沿報告2020
    近年來,我國在基於光纖網絡的量子保密通信技術和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技術方面開展了系統性的深入研究,在量子保密通信技術實用化和應用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並在金融、電力等相關行業領域成功開展了應用示範,總體上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 換張SIM 卡就能用上「量子密話」?中國電信的新服務是黑科技還是...
    要辨別中國電信這次推出的量子密話到底是黑科技還是偽科學,首先我們要對量子、量子密碼、量子通信有個大致概念,雖然量子的概念多有耳聞,但是大多數非專業人士對於量子的概念仍舊停留在淺薄的印象中。 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量子不是一個東西,也並非是某一種微觀粒子的名字,而是一種狀態。
  • 無條件安全通信方式到來,「量子密話」開始試商用
    此前,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志勇在2020年底召開的中國電信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明確,未來5年將為1000萬+移動終端用戶提供量子安全通話服務。 從「墨子號」升空到「九章量子計算機原型」問世,雖然量子技術已是熱度不斷的「網紅」,但對很多人來說,它仍處神秘之地,包括量子通信。
  • 通過《三體》中的智子,我們聊一下什麼是量子通信
    看到這,很多朋友可能已經猜到了,今天我們要說的是羅輯與三體世界對話的工具,智子!作為三體在地球上的全權代表,智子可以輕易地鎖死人類文明,可以製造出被人類科技所無法理解的神跡現象,還可以監聽地球上每時每刻發生的事情和對話,最後智子化身智慧機器人,代表三體世界統治了一段時間的地球。在幾個光年的尺度之下,三體是怎樣實現信息遠距離的實時傳輸的呢?
  • 瞬間通信:量子網絡即將成為現實?-瞬間通信,無延遲,量子網絡,量子...
    「延遲」這貨一直是我們在通信過程中最不願意碰到的東西之一,有什麼解決它的辦法呢?可以實現瞬間傳輸的量子網絡為我們提供了一條途徑。最近由世界各國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創造了新的量子數據傳輸記錄,讓構建全球量子網絡成為了可能。
  • 中國量子通信領先世界,主要用途有哪些?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從嚴格意義來說目前這個階段並不能稱其為量子通信,而是一個量子加密的通信服務,通過量子技術對通信進行了加密,所以這次公布的量子通訊網絡,更確切的應該說是量子密鑰的分發網絡,可以看作是未來量子通訊加密這種一個加密部分。
  • 神州信息攜手國盾量子、國翔辰瑞成立量子通信合資公司
    合資公司致力於成為中國領先的量子通信產品及行業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將依託國盾量子的核心量子技術打造符合市場多元需求的量子通信產品,藉助神州信息與國翔辰瑞的行業市場和專業信息化產品能力,面向量子通信骨幹網、城域網、行業專網等領域提供量子通信設備,並為政府、金融等行業客戶提供量子通信解決方案及相關服務。
  • 中國量子通信再迎裡程碑,衛星加密傳輸從天而降
    在我國「墨子號」量子衛星的星地輔助下,科研團隊以量子糾纏為基礎,在全球首次完成了利用衛星中繼、達到上千公裡地面站間量子密鑰的分發,相比於以往地面沒有可信中繼的密鑰分發距離上,再次上升了整整一個數量級。而且本次量子通信能在量子衛星不完全受控的局面下,利用物理原理本身實現通信安全。
  • 運營商密集布局量子通信,應用創新築牢網信安全之基
    中電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鄭家升表示,量子通信手機在功能上與傳統安全手機類似,其不同點在於結合了用量子信息技術製備的量子密鑰,依託通話密鑰,可實現從主叫手機到被叫手機的端到端加密,通話的語音信息即使被其他人捕捉到也無法獲得真實內容,進而提高通話安全性。
  • 量子科技有何特別之處,為何能成為下一個科技界「新寵」
    ,國內初創公司較少,有實際產品的也僅有合肥的本源量子和深圳的量旋科技兩家公司。但是近年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也都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科技企業也相繼出臺量子計算研究計劃。由於目前人類還沒有掌握先進的操縱量子比特的技術,因此量子計算機也尚未走向大規模應用,但其應用前景巨大。
  • 中科大實現首個自由空間測量設備無關量子密鑰分發
    記者12月26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院士團隊與清華大學王向斌、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尤立星等人合作,首次在國際上實現基於遠距離自由空間信道的測量設備無關量子密鑰分發 (MDIQKD)。這項成果不僅實現了將MDIQKD從光纖信道拓展到自由空間信道的突破,也開啟了在自由空間信道中,實現基於遠距離量子幹涉更複雜量子信息處理任務的可能。
  • 量子通訊原理到底是什麼詳細資料分析
    ,分別是由華為和中興的手機改造來的,而與原版手機最大的區別就是中國電信以及國盾量子作為了這兩臺手機的屏保識別,所以說的這麼深奧,他跟咱們現在使用的量子通訊智慧型手機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另一種應用最廣、發展勢頭正猛的是間接通信方案,也稱為量子密鑰分發方案。它有兩個信道:一個是經典信道,使用普通的有線或無線方法發送密文;另一個是量子信道,專門用於產生密鑰。每發送一次信息,通信雙方都要重新生成新的密鑰,即每次加密的密鑰都不一樣,實現了報文發送的「一次一密」,並且在密鑰發送的過程中還可以檢測有無偵聽者,所以它可以在原理上實現絕對安全可靠的通信。
  • 不可被破解的「量子網際網路」,離我們還有多遠?
    編者按:2020年7月美國政府宣布了建設量子網際網路的藍圖。這份報告稱,基於量子力學的通信系統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技術前沿之一」,科學家計劃藉此建立一個「幾乎不可破解的網絡」。能夠更安全地控制和傳輸信息的量子網際網路目前處於發展初始階段,未來將對科學、工業及國家安全相關關鍵領域產生深遠影響。
  • 【星際每周關鍵詞】谷歌發布會&引力波&英偉達GTC&麒麟970&量子通信
    【麒麟970】華為「麒麟晶片媒體溝通會」在北京召開。【量子通信】中國開通全球首條量子通信幹線;中科曙光發布全球首款量子通信雲安全一體機。【麒麟970】華為「麒麟晶片媒體溝通會」在北京召開。【量子通信】中國開通全球首條量子通信幹線;中科曙光發布全球首款量子通信雲安全一體機。
  • 「量子+生活」產品,幾乎都是騙人的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金賢敏告訴記者,儘管生命現象中有不少可能存在量子效應,比如生物導航、光合作用,但由於這些現象太宏觀,實驗非常困難,「在實驗室中尚未能夠實現的,怎麼就在市場上大行其道?判斷一個商品是不是量子的,就是要看它有沒有用到量子的相干性、疊加性,如果沒有用到,它就不是量子產品。」
  • 中國科技|量子通信手機來了
    導語:根據中國經濟網報導,近期,中國電信在天翼智能博覽會上向公眾展現出了兩臺量子通訊手機樣品,並預計最遲於今年年初正式推向市場。 量子通訊手機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