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城預測:《索爾之子》有望摘金棕櫚大獎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寫在前面的話

  今年的19部競賽片,是筆者參加的四屆坎城主競賽單元中,優秀電影最少的一年,部分入圍影片全無藝術風格各異的競技味道,令坎城選片人備受質疑。其中,格斯-範-桑特的《青木原樹海》、法國女導演薇拉莉-鄧澤裡的亂倫題材影片《瑪格麗特和朱利安》遭到媒體瘋狂的吐槽和差評,《故事的故事》、《邊境殺手》儘管製作精良,但明顯的商業片外殼讓它們顯得不合時宜,而諸如南尼-莫萊蒂、是枝裕和、保羅-索倫迪諾、雅克-歐迪亞、歐格斯-蘭斯莫斯等名導的新片,儘管也保持了一定水準,但都未能超越他們過去最著名的作品,備受期待的競賽單元新人米歇爾-弗蘭克、史蒂芬-布塞、約阿希姆-提爾等也沒有貢獻強有力的黑馬作品。

  今年競賽單元最大的驚喜便是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其次備受好評的是匈牙利導演拉斯洛-傑萊斯的處女作《索爾之子》和美國導演託德-海因斯的女同性戀題材影片《卡羅爾》,賈樟柯的《山河故人》亦被認為是金棕櫚獎的有力競爭者。可以說,兩部華語競賽片一同摘得獎項,可能性非常大。

  SCREEN雜誌每年都在坎城製作場刊對競賽片進行評分,今年場刊邀請的影評人來自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一位泰國影評人,他們的評分體現了影片的基本質量和歐美主流影評人的態度,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對觀望者造成影響,但對於評委最終決定的影響並不大。截止到5月23日晚,18部競賽片的場刊評分已經出爐,《刺客聶隱娘》和《卡羅爾》均獲得3.5分(滿分4分),並列第一,《山河故人》則與《索爾之子》獲得2.8分,並列第二位。而在一份根據美國、法國、德國、阿根廷等七家場刊和媒體的競賽片綜合得分排名中,《刺客聶隱娘》高居榜首,《卡羅爾》位居第二,隨後的排序是《我的母親》、《索爾之子》、《山河故人》、《龍蝦》、《市場法律》。

  上述是本屆競賽片在口碑上的情況,而最終獎項的決定權仍然在9位評委手上,就過去的經驗來看,評委們討論獎項的過程分為兩種,一種是就每個獎項單獨進行討論,這建立在評委們相對認真和追求盡善盡美的基礎上,每個獎項選出的都會是單項上的最佳人選,而另一種討論過程可能是先選出7部必須拿獎的影片,然後根據不同特點來均分獎項。所以,金棕櫚的歸屬偶然性非常大,演員獎可能也會為平衡影片而選,最佳劇本和評委會獎則更多近似於鼓勵獎。

  再看評委,主席科恩兄弟本身就是兩個人,一旦以投票方式決定獎項歸屬,會佔有優勢,而以他們一貫相對強勢的個性來說,他們的意見和偏好佔有最重要的地位。而其他評委大多屬於歐美國家,加上主席,用英語拍電影的評委佔了5人,蘇菲-瑪索、澤維爾-多蘭說法語,蘿西-德-帕爾瑪是西班牙人,相對於其他英語系評委會處於弱勢,馬裡音樂家Rokia的話語權可能不高,但容易受到平衡和照顧。

金棕櫚或花落處女作《索爾之子》

導演拉斯洛-傑萊斯有望憑處女作《索爾之子》摘下金棕櫚大獎。

金棕櫚大獎:《索爾之子》

評審團大獎:《刺客聶隱娘》/《卡羅爾》/《山河故人》

評委會獎:《我的母親》/《年輕氣盛》/《流浪的迪潘》

  在影片獎項方面,應該在上述七部影片中誕生。由於今年佳作比較少,評審團很有可能趁此機會做出一些大膽、革新的選擇,剛剛更換主席的電影節組委會相信也樂見其成。《索爾之子》已經在今天率先獲得了費比西影評人大獎,該獎項也是金棕櫚的另一風向標。該片雖然是一部處女作,但它具有兩大優勢,一是在風格上非常搶眼,全片採用淺焦點的過肩景別,運用運動長鏡頭聚焦跟隨男主人公,隨著男主人公的來回走動,製造一種壓迫式的緊張感,令觀眾在這種急促的情緒之下對片中環境背景產生更多殘酷想像,可謂是以非常統一的電影語言和視聽風格,還原二戰時期的人間地獄;二是猶太人遭納粹屠殺的題材,儘管多年來層出不窮,但給觀者帶來的震撼依舊不可小視,有小道消息稱,評委多蘭和米勒觀看此片時泣不成聲,而主席科恩兄弟本來就是猶太人,可謂是佔盡天時地利人和。

  處女作摘金棕櫚並非首次,為人熟知的是史蒂芬-索德伯格就曾以處女作《性、謊言、錄像帶》獲得金棕櫚獎,而今年或許也是一個適當而頗具說服力的時刻。

  另一種可能性,則是華語電影圈更為期待的結果,即早已登上大師殿堂的侯孝賢能憑藉《刺客聶隱娘》登頂成功。不過令人擔心的依舊在於歐美系評委的想法,畢竟他們對中國古典歷史文化缺乏理解,個性也大多比較自我,僅靠意境徹底徵服他們,並不是那麼容易。相比而言,賈樟柯的《山河故人》在情節表達上比較清晰,前後呼應的人生悲愴感容易走心,但在風格層面衝擊力就不及《聶隱娘》和《索爾之子》了。

《索爾之子》導演亦為最佳導演熱門

《麥克白》導演賈斯汀-庫澤爾將對最佳導演發起衝擊。

最佳導演:拉斯洛-傑萊斯《索爾之子》

備選:賈斯汀-庫澤爾《麥克白》/約阿希姆-提爾《猛於炮火》

  假如《索爾之子》未能獲得金棕櫚獎,那麼最佳導演歸屬於拉斯洛-傑萊斯是非常合適的,該獎項最重視導演風格的展現,而《索爾之子》的最突出特點就在此。而最後一天登場的《麥克白》儘管易被評委忽略,但導演賈斯汀-庫澤爾處理莎士比亞著作改編時,無論是場景的構建還是顏色的使用,下了極大的功夫,結尾大戰時用紅色濾鏡處理的血色沙漠,幾乎令人窒息。

  《猛於炮火》導演約阿希姆-提爾則善於將意識流的想像空間灌注於劇情中,來展現人物私密的情緒,這部電影也繼承了他在《奧斯陸,8月31日》中的清冷風格,不過由於人物線索增多,顯得有些凌亂。

《年輕氣盛》雙男主均有望擒獲影帝

《年輕氣盛》中麥可-凱恩、哈威-凱特爾表現出色,有望衝擊影帝桂冠。

最佳男演員:麥可-凱恩/哈威-凱特爾《年輕氣盛》

備選:文森特-林頓《市場法律》、蒂姆-羅斯《慢性》

  男演員方面,歐美評委一般會比較重視資深演員,《年輕氣盛》中的麥可-凱恩和哈威-凱特爾都是著名的老戲骨,而該片的成就恰恰是因為兩人厚重的氣度和精湛的演技,表達出人到暮年黃昏時,對生命的慨嘆、對信仰的迷失。此外,文森特-林頓在《市場法律》中極具生活氣息,蒂姆-羅斯在《慢性》中冰冷節制的表現,均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趙濤力戰奧斯卡影后布蘭切特、歌迪亞

趙濤有望憑藉《山河故人》中的精湛演技摘得影后殊榮。

最佳女演員:凱特-布蘭切特/魯妮-瑪拉《卡羅爾》

備選:瑪麗昂-歌迪亞《麥克白》、趙濤《山河故人》

  《卡羅爾》除了導演精湛成熟的技巧之外,最大亮點是兩位女演員的演繹,布蘭切特身為奧斯卡影后,本身就剛柔並濟,氣場極強,魯妮-瑪拉則放大了自己精靈可愛的一面,使兩人在影片中顯得非常登對。而最後二人對視時的複雜眼神,極其精準地展現了在男權社會,一對女性戀人決心攜手面對人生的深情和自豪,令人潸然淚下。

  另一位奧斯卡影后瑪麗昂-歌迪亞已經是連續第四年衝擊坎城影后,身為「法蘭西玫瑰」的她在《鏽與骨》、《移民》、《兩天一夜》中演繹了多個類型的角色,有多層次的出色表現,卻始終欠缺一些運氣,今年她的好運或許也沒有來臨,《麥克白》被放在最後一天放映,處在這個位置要想贏得獎項戰勝對手,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唯一的可能性是在其他對手的影片獲得了最高獎項,她或許能被加入考慮範圍。此次飾演麥克白夫人,歌迪亞的表現依舊驚豔,綻放出古典風情和韻味,也詮釋出心狠手辣的麥克白夫人內心脆弱的一面,尤其是一場獨白戲,恰到好處地說明她依舊是當代最出色的女演員之一。

  趙濤在《山河故人》三個年代的故事中均有出現,賈樟柯也明顯在這個人物上投入了最多的情感,尤其是首尾呼應的兩段舞蹈,讓趙濤成為影后的有力競爭者。

義大利國寶導演新片或獲劇本獎

義大利國寶導演南尼-莫萊蒂此次可能會獲得最佳劇本作為安慰。

最佳劇本:《我的母親》

備選:《流浪的迪潘》/《市場法律》/《山河故人》

  劇本獎近年來有淪為鼓勵獎的趨勢,獲獎者往往不一定是從劇本角度選擇的,只是未獲大獎的一種補償,所以七部重要影片都可能落到這個獎賞。其中,《我的母親》的劇本自然而紮實,主人公的導演身份也直接讓許多情節來源於創作者自己的生活,其中對好萊塢演員的諷刺帶來非常幽默的觀賞效果。

  本文系鳳凰娛樂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侯孝賢坎城獲獎
    05月25日 16:02在本屆 坎城電影節所有競賽片中,《聶隱娘》與《卡羅爾》並列獲得3.5分最高分評價,被多家外媒視為金棕櫚的最有力競爭者。 - 侯孝賢摘坎城最佳導演獎 賈樟柯《山河》一無所獲 新華網陝西站
  • 坎城金棕櫚錯過《聶隱娘》
    ——侯孝賢(第68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得主)北京時間今日(25日)凌晨2時,臺灣導演侯孝賢憑藉《刺客聶隱娘》摘得第68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侯孝賢也成為了繼王家衛和楊德昌之後,第三位獲得該獎項的華人導演。侯孝賢的獲獎感言非常簡短,「這對我是很大的鼓勵,拍電影是不容易的事,尤其籌資更不容易。感謝劇組人員,演員舒淇、張震、編劇朱天文等。」
  • 他們靠這部電影摘得第一枚坎城金棕櫚,有望引進,你期待嗎?
    寄生蟲電影獲得了2019年坎城金棕櫚最佳影片大獎,很多人很關注這部電影,寄生蟲電影講了什麼劇情?寄生蟲電影好看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寄生蟲電影導演奉俊昊是韓國知名導演,今年才49歲,執導了很多知名的影片《漢江水怪》、《母親》、《雪國列車》、《玉子》
  • 第71屆坎城電影節閉幕,《小偷家族》爆冷摘金棕櫚
    法國當地時間5月19日晚,隨著主競賽單元的各個獎項在電影宮的盧米埃爾廳一一揭曉,為期12天的第71屆坎城電影節落下帷幕。第七次來到坎城的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終於憑藉作品《小偷家族》摘得最佳影片金棕櫚大獎。美國導演斯派克·李(Spike Lee)憑藉《黑色黨徒》(BlacKkKlansman)獲頒「第二名」評委會大獎,黎巴嫩女導演納迪·拉巴基(Nadine Labaki)的《迦百農》(Cafarnaúm)獲得「第三名」評審團獎。是枝裕和憑藉作品《小偷家族》摘得最佳影片金棕櫚大獎。
  • 羅馬尼亞電影驚豔坎城 導演有望再獲金棕櫚獎
    除了克裡斯蒂安·蒙吉以外,另外一位羅馬尼亞導演克裡斯汀·普優的新作《雪山之外》也獲得了相當不錯的口碑,普優的新片也被認為有望參與獎項的角逐。從目前的走勢來看,今年坎城電影節亞洲電影陪太子讀書的局面也已經鐵定形成,歐洲強勢美國攪局的局面,已經成為今年坎城的主流,在幾部金棕櫚大熱門影片之中,除了美國導演吉姆·賈木許的《帕特森》以外,另外幾部電影均是來自於歐洲製造。
  • 獨家預測:第71屆坎城,到底誰能登頂金棕櫚?
    不過要說的是,場刊評分的高低與坎城電影節最終結果並沒有直接的關係。比如,第69屆坎城電影節上,獲得場刊3.7評分的《託尼·厄德曼》沒能摘得大獎,反而是平庸且爭議大的《我是布萊克》《只是世界盡頭》拿下了前兩名,雖然遭到噓聲一片,但也說明主導結果的依然是九人組成的評審團。
  • 奉俊昊新作《寄生蟲》坎城摘金棕櫚
    《寄生蟲》頗具懸疑感的海報繼2018年坎城把金棕櫚頒給日本電影《小偷家族
  • 侯孝賢:我對坎城電影節給予我的肯定,給予充分的肯定
    ◀本次坎城電影節場刊評分。預測金棕櫚獎的一項重要標準,近幾年坎城確實喜歡給口碑好的金棕櫚,這是確保藝術市場繁榮的手段之一。評審團大獎《索爾之子》拉斯洛·傑萊斯Fulvio Risuleo《水痘》『其它獨立獎項』凡爾根獎 Tamás Zányi(音效)《索爾之子》
  • 奉俊昊眾望所歸摘得金棕櫚,本屆坎城令人心服口服!
    奉俊昊的《寄生蟲》拿到了韓國電影的第一個金棕櫚大獎,《大西洋》爆冷拿下評審團大獎,《好萊塢往事》失意,每一項都值得大書特書。阿布戴·柯西胥在發布會上今年的坎城絕對不令人失望,妥妥的電影大年!場刊評分最高的《寄生蟲》順利拿下金棕櫚大獎,而21部主競賽單元電影,有12部的評分在2.5以上!這比例,歷年罕見。
  • 《小城二月》獲短片金棕櫚獎!丨坎城落幕
    5月28日晚,第7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完美落幕,曾兩度摘得坎城影后的伊莎貝爾·於佩爾在現場演唱了生日歌,祝福坎城電影節70周歲生日快樂。
  • 坎城專題>金棕櫚雙煞科恩兄弟
    當然,這種預測說到底只是小編們「不負責任」的自娛自樂,旨在從一個相對輕鬆的視角,為讀者提供一個預習坎城機會。過去24年裡,科恩兄弟一共八次入圍主競賽,獲三次最佳導演(1991年《巴頓•芬克》、1996年《冰血暴》、2001年《缺席的人》),一次金棕櫚(1991年《巴頓•芬克),一次評審團大獎(2013年《醉鄉民謠》),是目前為止得獎次數最多的導演。
  • 剛剛得到坎城金棕櫚大獎的《小偷家族》,很可能會在中國公映呢
    恭喜是枝裕和桑,他的新作《小偷家族》拿到了今年坎城的最高大獎金棕櫚獎這是是枝裕和第五次入圍坎城主競賽單元,前四次分別是《距離》、《無人知曉》、《如父如子》、《海街日記》2013年與《如父如子》主演福山雅治及兩位小演員在坎城《如父如子》拿到了那年的評審團大獎和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 《索爾之子》:金球獎的最佳外語片為什麼會是它?
    匈牙利電影《索爾之子》贏得今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該片之前曾獲頒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此次金球得獎,不但是匈牙利電影第一次拿到該獎,問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呼聲也愈來愈高
  • 索爾之子
    「你的電影,『索爾之子』,是一頭怪物。一頭必要、連貫、有益、無辜的怪物。」 — — 《擺脫黑色》[1],哲學家、藝術史學家喬治·迪迪·于貝爾曼[2]《索爾之子》[3]是匈牙利導演拉斯洛·內梅什[4]的電影長片處女作,也是扮演索爾的演員蓋薩·勒赫裡希[5]時隔幾十年後再度登上大銀幕的首部作品,這部影片在登陸坎城電影節斬獲評審團大獎[6]後,便一路高歌猛進,並最終為匈牙利第二次摘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長片的桂冠。
  • 歷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影片全紀錄
    歷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影片全紀錄
  • 《稻草之盾》角逐金棕櫚 大澤隆夫笑談坎城槍擊
    《稻草之盾》角逐金棕櫚 大澤隆夫笑談坎城槍擊 時間:2013.05.2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姬忠鵬 分享到:
  • 坎城電影節 | 2018年獲獎名單出爐,小偷家族獲金棕櫚
    北京時間05月20日凌晨,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閉幕,各項大獎塵埃落定。
  • 亡者徘徊於世《索爾之子》
    但事實上儘管兩條情節線都具備單獨成篇的戲劇張力,兩者的並置也有其對比用意,《索爾之子》一片在劇情上並無獨到過人之處,它之所以能獲得2015年坎城影展的評審團大獎與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乃至各大好評,除了題材政治正確外,其實要歸功於視頻的高度形式化:淺焦攝影、圍繞的聲響與跟隨者的步伐。
  • 【首映現場】第6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落幕《聶隱娘》喜獲大獎
    第6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落幕,侯孝賢憑藉《刺客聶隱娘》獲得最佳導演,雅克·歐迪亞執導的《流浪的迪潘》則獲得了最佳影片金棕櫚大獎。Laszlo Nemes - 評審團大獎 - 《Saul Fia》 (Son of Saul) © AFP
  • 女同性戀電影捧起"金棕櫚" 影帝影后獎項引小爭議
    法國導演阿布戴·柯西胥新片《阿黛爾的人生》在第66屆坎城電影節一放映,就贏得媒體、觀眾和影評人一致好評。在北京如大多數媒體預測的一樣,昨日凌晨的頒獎禮上,金棕櫚大獎果然被授予了這部講述女同性戀故事的電影。中國導演賈樟柯的《天註定》獲最佳編劇獎,科恩兄弟執導的《醉鄉民謠》獲評審團大獎。《過往》女主角貝熱尼絲·貝喬獲封坎城影后,《內布拉斯加》男主角布魯斯·鄧恩摘得坎城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