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都看過我去年寫的一篇文章《莫道女兒嬌》,這篇文章完完整整地記錄了我和我的弟媳雪兒從相識相知,到相護相惜,然後我又費盡心思讓她嫁給了我弟弟的整個過程。
有人曾說我,你就是霸道,你弟弟娶個媳婦還非得是你喜歡的。
我驚呆了,關鍵是我弟弟也喜歡啊。難不成找個跟我相看兩相厭的,那我還回不回娘家了?
聽的人恍然大悟,對哈,每個家人都要相互喜歡,日子才能過著有滋有味。
話不多說,我上一張照片,是我弟妹18歲的時候在她娘家照的。當然,那個時候她還沒婆家呢。
我沒有雪兒以前的照片,這一張是我在她的文章裡偷來的,左一是雪兒,右邊是她的姐姐和哥哥。
嗯,她18歲這一年我一直在盤算怎麼讓她和我弟弟相識相戀,我在給我弟弟找媳婦這件事上是個頗有心機的人。
雪兒和我弟弟結婚以後,就在天津開了一家麵食店,主要就是做各種各樣的餅——油酥餅,糖酥餅,蔥花餅,雞蛋餅,手抓餅等等等等。
他們兩個是2008年結的婚,這一幹就是將近十年的時間,他倆每天都起早貪黑就忙活。這期間,他們所在的市場著過一次大火,他們的鄰居是做快餐的,油鍋起了火,瞬間殃及了左鄰右舍。
當時一聽說外面著火的時候,他們倆就跑到鄰居那裡救火,自己的東西什麼都沒往外拿,可是市場蓋的簡易門頭房都是易燃板材,很快火勢就蔓延開了,我弟弟的麵食店也被熊熊大火包圍。
店裡的幾十袋麵粉,製作食品的案板,賣餅的展臺,還有四臺電餅鐺,一臺電烤箱,幾桶植物油,這些東西全在裡面根本搶救不出來。
當聽到別人說裡面的煤氣罐燒一會兒就會爆炸的時候,我弟弟一下就衝進大火裡面去取煤氣罐,當時門口的塑料牌匾已經燒化了,滴在我弟弟的脖子上,將他燙傷了,就這他還是衝進去了,他怕萬一煤氣罐真的爆炸,會引起更大的災難。
我弟媳一轉頭的功夫就找不到我弟弟了,著急地大聲呼喚我弟弟的名字,但是怎麼也喊不到我弟弟,她一著急也啥都不害怕了,也一頭扎進了大火裡。
我弟當時正拎著兩個煤氣罐往外走,我弟媳不知道哪裡來的力氣,一隻手搶過一個煤氣罐,另一隻手和我弟弟共同拎住另一個煤氣罐,就這樣把我弟弟急急地從火裡拖了出來。
我弟弟出來後想起錢和手機等都還在店裡面,又想衝進去,被我弟媳給死死地拽住了。
然後他們就那麼站著,眼睜睜地流著淚看著那一排門頭房被燒毀,大火過後,他們剩下的只有被拎出來的兩個煤氣罐,和他們身上的圍裙,還有被燒的一堆連銀行都不給換的硬幣。
再後來市場又開始重建,這次市場重建用的是防火材料,市場在兩個月以後就把門頭房重新建好了,兩個人重新置辦一切設備,東山再起。
然後一直幹到今年春節的前幾天,把店轉了出去,因為我弟媳生二胎的預產期到了。他們這一幹就幹了九年多。
這九年多來,他們一個餅一個餅地做,起早貪黑地忙活,在零售的同時也給學校的食堂,機關單位的食堂,還有一些飯館,提供餅來做主食。
小本小利的小買賣,靠的就是勤快,他們經常在夜裡三點左右起床,和面做餅,在早上七點之前開著麵包車到各個單位把貨送過去。
接下來就在市場上賣,他倆由於實在踏實,顧客幾乎天天在店門前排長隊。
她們一忙就一大天,經常在晚上十點之後才收攤。
就這樣,在這九年期間,他們在我們鎮上買了套底商,當時是因為到處都進行舊村改造,到處拆遷,就想先買套房,萬一我們村裡拆遷了,我父母可以帶著孩子過去住。如果我們村裡不拆,那以後就把房子租出去,也不至於閒置。
到現在我們村裡越修建越好,根本沒有要拆的跡象,在鎮上買的那套樓房早就被一個飯店租用。
就在買了這套樓房兩年以後,他倆又在天津買了一套住宅。
這期間我弟媳有兩年總是腳後跟疼,鑽心地疼,疼得特嚇人,她總懷疑自己長了骨刺,去醫院檢查啥也查不出來。
後來請了一個幫工,有幫工的那段時間,弟媳不那麼累了,腳後跟疼的症狀漸漸消失了,然後她自己恍悟,這是累的。
可是幫工不好請,幹一段時間就不願意幹了,做麵食需要起早貪黑,好多人吃不了這個苦,給再多工資都不願意受這樣的累。
也是這期間,我弟弟在用機器切餅絲的時候,切斷了自己的一根手指。
我不知道我弟弟當時是怎樣的疼痛,我是當年春節回家的時候才看到,當時心疼的我就掉淚了,我說:「以後你倆別幹這一行了,幹別的。」弟弟說:「沒事,手已經好了,不疼了,我們兩個都初中畢業,沒有多高的文化,也沒有其他手藝,就幹這個吧,雖然辛苦勞累,但是這麼多年有很多固定客戶在支持著,心裡也踏實。」
是的,我那個時候冥思苦想了好長時間,想給弟弟和弟媳謀個其他職業,但是我想不出來,的確如弟弟所說,這些年他們攢下的那些忠實客戶,是他們生意最穩定的收入來源。
可是我心疼他們倆,太辛苦太累了,在我眼裡他倆給我的感覺就像我的兩個孩子,需要人疼需要人保護,可是他們早已年過而立,撐起了屬於自己的天空。
我弟弟小我兩歲,從小我們倆感情就很好,我曾在我的文章《過往》裡寫過我和我弟弟的故事。
我和我弟弟從小一起長大,在一起玩,一起吃飯,一起上學,一起做作業,一起幫爸媽幹活,我們倆也打架,打架的時候只要爸媽衝過來要揍我們,我們就一起跑。
還有,我們有時候也一起打別的小孩,反正誰敢欺負我弟弟,我就直接上去把他撂倒,就算比我大的孩子我也不怕,我和弟弟一起上。
從來我和弟弟一直是形影不離,一前一後,永遠在一起的樣子。
第一次分開,是我到鎮上念初中了,要在學校住校。弟弟在村裡上五年級天天回家。
那個時候我們每周還是一天半休息日,就這樣,學校還規定我們每個周六的下午還要再上兩節課才能回家。
每到周六這一天我就歸心似箭。因為想爸媽,想弟弟。以前天天在一起,現在一周見一次,中間想家想得有時要哭。
我剛上初一時,每個星期都帶一籃子饅頭,一瓶鹹菜,還有兩塊錢零錢買熱水喝。後來學校裡條件好些後,給學校的食堂交糧食,然後在食堂打熱饅頭吃。
剛去的時候熬一個禮拜下來,感覺腸子裡空的要命,就想回家吃好吃的。
其實那個時誰家裡都窮,好吃的無非就是在家喝熱粥,吃白菜湯,這樣也比在學校裡就著鹹菜啃冷饅頭喝熱水要好的多。
那次我騎著輛破自行車,行了十幾裡路,快要到家的時候天就擦黑了,弟弟一直在村後的路口等著,見到我以後歡欣雀躍地迎上來喊姐姐。
其實,之前弟弟一直喊我名字的,尤其是我欺負他的時候,更是一口一個靜地叫,說我不像姐姐,不讓著他,什麼事情都愛跟他爭。
在我上初中的第一個禮拜,我回家的時候弟弟就喊我姐姐,不喊我靜了,當時我還挺不好意思答應的。
那天我和弟弟回家後,我跟媽媽念叨,我想吃地瓜,我想啃玉米棒子。那個時候地瓜都在地裡還沒收,一般都是下了霜以後再從地裡往外刨。玉米正嫩著,煮了以後啃著吃正香甜。
媽聽了以後跟我說,地瓜給你準備好了,一會給你蒸上。想啃棒子明天去地裡掰去。
就這樣說著笑著我們進屋了。
後來發現我弟弟不知道跑哪裡去了,我以為他出去玩了,沒有在意。
後來天黑透了,我開始擔心了,熊孩子還不回來,躥誰家裡玩去了?我站在門口高聲喊了幾聲也沒人應。然後我就我家附近轉悠著找。
過了好大一會,我看見遠處走來一個黑影,走一步唰啦響一下,等人影走近些,我小心地問:「誰呀?幹嘛地?」
「姐姐,我。」竟然是弟弟。
我急忙迎上去,弟弟側背著一個筐,那筐太高太沉了,他每走一步,筐底就碰一下他的腳脖子。
我急忙把筐給他拿下來,筐上面是一捆鮮玉米秸稈,被弟弟折斷後整整齊齊碼在上面。筐裡裝了十來穗鮮玉米棒子。
我簡直是太感動了。
我心疼地責怪他說:「天都黑了你還往地裡跑,咱家棒子地又離家那麼遠,明天咱再去掰也行呀。
弟弟嘿嘿笑。
我又說,你把棒子秸稈留在地裡多好啊,還一起背回來,多沉啊。
弟弟又嘿嘿一笑,說:「牛愛吃。」
我摸一下他的腦袋,誇他:「你真疼你姐和咱家的牛啊。」
那年我12歲,弟弟10歲。
從那時候開始,我每個禮拜都要節省下七八毛錢,周六的時候買包方便麵帶回家,給弟弟當零食吃。
從那時候開始,我更有了做姐姐的樣子。
弟弟十歲時給我掰棒子背的就是這樣的筐
多少年以來我總感覺我是家裡最大的孩子,有什麼事情我可以去扛,後來慢慢才發現,弟弟真的長大了,有時候我這個當姐姐的根本為弟弟做不了什麼。
弟弟和弟媳每年的春節才會回家,每年,他們兩個也就春節那幾天才能休息,近十年如一日。
我每個月都會回老家待幾天,我弟弟的女兒一直在家裡跟著我爸媽生活,我不知道別人有沒有這種感覺,當姑姑的對侄子和侄女的喜愛一點都不亞於對自己的孩子的喜愛。
這些年我對我侄女怎麼也疼不夠愛不夠,比對自己的兒子還寵,只要我回去她就愛跟我一起睡,每次我回去的路上都會接到她好幾個電話,一直問我到哪裡,還有多少分鐘到家,一遍又一遍,我這個當姑姑這麼招孩子待見,心裡自然美的不要不要的。
弟弟他們兩人的勤懇和踏實,是我家裡生活穩定安寧祥和的基礎,我見過一些年輕的啃老族,好吃,好喝,好玩,不顧及父母的勞苦和能力,天天想著讓父母來為自己改善生活的。
我爸爸一直在食品廠上班,我媽媽一直照顧著我侄女的起居,我弟弟和弟媳一直都踏實肯幹,一個簡簡單單、普普通通、不吵不鬧、穩穩定定的家庭,凝聚了全家人的付出。
今年終於等到我弟媳生二胎了,他們終於肯把店轉了出去,可以休息一下了。我在寫了《添丁》以後,正在坐月子弟媳看了,他們倆都覺得把生活記錄下來的感覺真好,於是,他們小兩口也在電腦上註冊了一個公眾號,記錄他們這些年來走過的路,記錄他們生活裡的點點滴滴。
有一天在弟弟的朋友圈裡偶然看到他倆寫的文章,我由衷地說:「寫的真好,我就像在眼睜睜地看著你們在走以前的日子。」
我看著他們倆寫的文章,在他們的回憶哭,也在他們的回憶笑,為他們倆現在的踏實幸福感到欣慰。
日子就是這樣,苦中有樂,樂中有酸,酸中帶甜,太甜的時候還地撒點鹽,他們倆寫的文章就像他們做的餅一樣有滋有味。
弟媳說,哪有姐姐你說的那麼好?那麼平淡的文字怎麼會有人喜歡?
我說,這個世界如此喧囂,如此忙碌,在閒暇之餘人們最需要的就是這樣地方,安靜下來,讀一讀生活本身的樣子。
所以我今天在這裡放個大招,將他倆的公眾號公布於眾。
大家可以長按識別以下二維碼,關注他倆的公眾號——悠揚的生活小調。看看如此樸實的兩個人,都寫下了哪些故事。
我再放一張他倆的照片,讓大家看看當年他們結婚時的容顏,我弟帥得跟明星似的,我弟媳美得跟妖精似的。關於他們現在的生活照我這裡沒有,大家可以去他倆的公眾號裡找。說一句,我弟弟長得跟我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