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90年代治安有多差,就不知道現在有多幸福

2020-12-22 品質中國

九邊

1

大背景

從現在回頭看,中國在1978年之後可以明顯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大概是1978到2000左右,這段時間整體的風格就是混亂而野蠻的生長。

第二個階段大概在2000年到2008年,中國玩上了外貿,每年出口這一項給GDP貢獻30%以上,依託我國巨大的人口紅利(計劃生育和全民教育),製造業差不多在那個時期爆發式地增長。

第三個階段就是2008年到現在,外貿開始減弱,網際網路經濟崛起,慢慢轉向內需和基建。

不過咱們今天重點講第一個階段的90年代,儘管80年代更亂,不過那時候我還沒記事,體會不太深。

當時社會由計劃經濟轉向了市場經濟,幾乎衝擊了每一個人,在這種大潮下,無人可以倖免,天天都發生一堆天方夜譚的事。

當時大家都很迷茫,人人都嚮往體制,但是體制的坑就那麼多,一些游離在體制之外的人腦袋別褲腰帶上各自突圍,有的變成了悍匪,有的變成了企業家。

把企業家和悍匪放在一起似乎不太合理,不過在那個年代,這倆行業差不多,不怕冒險、置生死於度外的人去從事這倆行業,所以那個年代出來一堆知名悍匪,也培養出來了一堆企業家,除了拼多多美團字節系這樣比較年輕的公司,我國現在知名的那些企業,比如幾個姓馬的,還有電信巨頭什麼的,基本是在八九十年代起家的。

那時候,大家都不太知道未來在哪,只能是各自突圍,而且天天都有各種神話,教師的工資一年才兩三百,中科院的研究員工資七八百,但是有人在南方賣假鞋一天能賺好幾千,大概相當於現在有人一天可以賺上百萬,而且這些人往往還都是些不入流的貨色,強烈的利益刺激下,越來越多的人再也坐不住了,不少人開始了一波接一波的折騰。

再加上那些年正好是香港電影和金庸古龍泛濫時期,很多年輕人心態越來越不健康,這個不是我瞎說的,人民大學有篇博士論文,那個博士不怕辛苦,採訪了大量的當時入獄的人,發現基本沉迷香港電影和武俠小說,並且沉浸其中,說是看了小說和電影改變了人生觀什麼的,倒也不是說看武俠帶壞了年輕人,而是說那玩意對小鎮青年的觀念衝擊很大,被槍斃前都輕生死輕律法。

而且中國以前民間有大量的槍枝,直到1996年才禁槍(實際上徹底完成禁槍要到2000年左右),在那之前,民間不但有大量的火銃、鳥槍、三八大蓋,漢陽造等等,還有不少半自動,兩廣和福建地區還有大量的製造土炮經驗,兩村械鬥的時候經常會把土炮搬出來,兩廣械鬥的事我們將來也可以講,歷史悠久場面勁爆。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有個納悶的地方,當時領導是出於什麼考慮讓民間擁槍呢?

這個主要是和當時背景有關,建國那會兒匪患嚴重,到處都是國軍散兵遊勇,後來國府大量向中國大陸空投特務,而這些特務特別喜歡攻擊政府、學校、攔路搶劫什麼的,所以那會兒農場,司機,學校老師都有配槍。

而且那時候搞民兵,隨時準備應對世界大戰,最多時候民兵高達3000萬,民兵都是配槍的,天量槍械流落民間,直到後來發生幾個特大案,上層才痛定思痛,考慮到「三戰」也打不起來了,才在1996年下達了最嚴苛的禁槍令,不過真正徹底完成收繳,要持續到2000年。

比如這次《除暴》裡的那個原型張君,這人早年把《少林寺》看了很多遍,並在平時仔細模仿,為後來從事暴力犯罪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並且在1991年就持槍搶劫了一個香菸批發店,嘗到打家劫舍的快感後一發不可收拾。

然後從1991年到2000年,他們團夥輾轉重慶、湖南、湖北、雲南,到處持械打劫故意殺人,打死28人,打傷20多人,打劫了500多萬,考慮到稀缺性,那個時候的500萬頂現在幾個億的購買力。

直到後來張君被文強抓到後給槍斃了,不過文強不是個好同志,滅了一個黑幫,自己又成了多個黑幫保護傘,2000年被判了死刑,唯一可惜的是,文強這貨是被注射死的,應該槍斃這貨才對,後腦勺挨一槍才能完成救贖。

多說一句,前段時間我在微博詢問到底怎麼槍斃,經驗豐富的微博網友給出了具體的操作步驟,認真學習了下,受益匪淺,說是各省不一樣,有的打心臟,雙手反綁的時候會在心臟附近打個結,到時候瞄著那個結開槍,有的地方打脖子和腦袋連接處,反正不會這樣打後腦勺,容易打的滿地都是:

2

90年代的江湖

如果說有什麼東西是90年代特色,那無疑是路匪。當時路匪有多猖狂呢,我找到了1993年山西省的一份文件:

1991年以來全省(山西省)共立車匪路霸案件7435起,其中搶劫案件3501起,盜竊案件2723起,流氓、傷害案件596起,殺人案件166起,哄搶案件77起,其他案件26起。

我記事大概在1994年左右,從記事起,就對那個鋸掉槍管的獵槍特別印象深刻,那時候就叫「噴子」。大概長下圖這模樣,不過沒這麼好看:

鎮上的司機們每次出去跑運輸(我們那邊有煤礦,車是礦上的),都是一堆人一起出發,出發前把噴子放到車裡,司機們在車座旁邊搞了個類似現在擱水杯的東西放噴子。而且子彈也是農民們自己搞的,裝上土製的鐵砂和黑火藥,近處開一槍殺傷力非常恐怖。

更魔幻的是,當時如果碰上劫匪,你當場把他射殺,不但不用負法律責任,還可以去領賞。

這事我一度以為自己記錯了,前年回老家,專門問了下我親戚,他當年就是跑車的,他說那不很正常嘛,你知道你二叔他連襟吧,一把鐵鍬舞的虎虎生威,幹翻四個路匪,打死一個,獎勵了2000塊,他的養豬場就是那1500塊起的家,我說剩下那500哪去了?說是買了個自行車和縫紉機錄音機給他家小子結婚了。

寫文章的時候我進一步查證了下,中央電視臺竟然報導過湖北的這一舉措,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面對這類問題的無奈。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納悶了,司機們很有錢嗎為啥要在路上打劫司機呢?。

事實上在八九十年代,司機們是個非常牛逼的職業,當時家裡有輛車非常長臉,那時候司機的工資非常高,我有個大學同學,在上海有幾千平米的房子,他爸以前就是當司機的,在九十年代末竟然收入過萬,現金流充足,先知先覺在上海屯了不少房,後來一拆遷就發了。要知道,那時候上海房價也在一兩千,國企普通工資三四百,大家感受下。

而且當時大家做買賣,不像現在可以隨時轉帳,都是隨身帶著大量現金,一劫一個準,所以打劫這種高風險的事才有人做,不但有人做,而且遍地生花,全國到處都是。

最過分的是,當時有不少人手裡沒槍,心裡發慌,於是跑去部隊或者政府搶站崗哨兵的槍,用搶來的槍到處作案。所以大家看上世紀的大案要案,經常看到他們先殺幹警,然後搶槍,再去作案。

如果手裡沒槍,又實在是找不到槍,那也有辦法。以前村裡的人都掌握製作黑火藥的技能,我小時候我們那邊農民經常玩炸藥。

在上世紀貴州,農民孟永富在鐵路上埋了炸藥,炸翻了重慶開往南寧的293次列車,當場炸死六人,炸翻了三節車廂,他乘亂打劫,搶了不少錢。後來費了很大勁,才把這人抓獲。

當然了,炸列車是一件基本死路一條的操作,畢竟出了這麼大事,政府不可能不管,只要投入大量資源查,經驗豐富的各路老刑偵們一頓查,基本能查出來,查出來就是個死。

所以當時最時髦的玩法,就是手持刀槍,上了火車後挨個搜身,畢竟客車上每個人多少都有點錢,打劫客車能提供穩定現金流。所以當時有個著名言論,說是「每個火車都是一個流動的銀行」。

那時候大家出門習慣性把錢縫在內褲上,以至於現在某寶上賣的內衣還有裝錢的兜,我看評論區有人說那個兜是用來幹嘛的,裝印度神油的嗎?一看就是年輕人,沒經歷過風雨,只知道神油。

但是你知道把錢放那裡,劫匪們不知道?他們比誰都知道,打劫的時候直奔那個兜,場面往往非常尷尬。

而且那時候最亂的就是各種車站,而車站裡最亂的,就是廣州站,不少人說起廣州站,就好像現在大家說起中東差不多。哪怕都2000年了,地攤上還賣那種小冊子,叫什麼《廣州站生存指南(已更新最新反扒技巧)》,或者《如何避免被飛車黨打劫》。

說到「飛車黨」,年級稍微大一些的都知道,就是一個摩託飛奔而過,摩託上伸出一隻手,抓到啥搶啥,這種事太過頻繁,甚至一度改變了當時很多人的生活習慣,比如大家走路都不會靠近馬路,挨著牆走,防止飛車黨打劫。這倒是有點像羅馬人,羅馬後期治安太差,大家都靠左走,右手空間大,可以隨時拔劍防身。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納悶了,那啥,罪犯這麼猖狂,難道沒人管嗎?

當然不是了,當時不但管,而且真是拿命管,那些年每年不說警察,鐵路的乘警受傷犧牲都得好幾百,每年抓好幾萬扒手,這還是乘警們的戰績。

而且搶劫的那夥人往往是窮兇極惡啥事都能幹出來的,經常又有人數優勢,那時有個中央批示的案件,九名東北悍匪在列車上打劫乘客時,兩名乘警趕到,為了防止誤傷乘客沒敢開槍,雙方一頓肉搏,最後乘警被刺倒地,匪徒搶了手槍和財物後揚長而去。這事後來震驚中央,專門批示,很快就抓到了這夥人。

為啥要強調他們是「東北悍匪」呢?因為一般的悍匪都是在本地溜達作案,只有東北那邊當時本地競爭太激烈,散布到全國作案。如果山西人在山西做了案,就不用強調「山西悍匪」嘛,外地的才需要強調。這事就說明了東北人當時已經開始勇闖天涯了。

其他的也都差不多,那些年警方的傷亡也非常大,後來乾脆把一部分軍隊改成了武警,專門打擊悍匪。

而且悍匪跟警方之間的周旋不是幾天幾月,有時候會持續十幾年,比如著名的「中俄國際列車大劫案」,講的就是1993年5月,4個悍匪團夥洗劫了中國到俄羅斯的一個列車,專案組那一年就抓到七十多人,三十多人被槍斃或者無期。其中一個主犯一直到2006年才被抓到,整整逃了十三年,還是沒躲過。

還有著名的勞榮枝,她身上背著7條人命,逃了20年,最終在2019還是被抓到了,大家可能覺得她長得還湊合,這女人當初就是個美女胚子,經常用色相吸引受害人,躲公安那幾年,也是在夜總會陪酒,屬於風月場所:

多說一句這女人,這人明顯有反社會人格,她對象出去找別的受害人去了,她竟然跟一具被他們殺死的屍體睡一張床,竟然能睡得著,天生的殺人犯。而且公安部的公開聲明裡說她和男友「殘忍殺害」了七人,用詞非常嚴謹,非常殘忍,大家沒事不要隨便去查,

3

狂歡落幕

其實中國治安最差的時期,應該是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末已經開始好轉了,到了2000年之後,效果非常明顯,一方面是1996年把槍收回去了,從此誰家有把槍本身就是犯罪,民間的槍枝保有量迅速下降,到現在幾乎已經鳳毛麟角。沒了傢伙事兒,犯罪效率迅速下降,幹起犯罪的事來也就無比的心虛。

不過最重要的是,2000年我國加入世貿,開始了我國的外貿時代。無數年輕人去南方搞生產,生產出來的東西賣到了國外,外貿拉動了經濟和就業,待業青年的數量大幅下滑。

從那以後,農村年輕人進入社會後,第一反應是去南方打工,將來娶媳婦,而不想著去闖幾年江湖,幹幾個大案,將來做大哥或者搶夠錢退隱江湖。

而且新技術也得到了普及,比如電視在中國完成普及後,犯罪後逃脫難度已經開始明顯上升。新聞聯播天天潛移默化的「案例教育」,強行灌輸「天網恢恢」,不少小年輕很早就放棄了行走江湖的想法。

再加上刑偵手段的大幅提升,作案後想逃脫的概率越來越低,僥倖心理沒了。

多個角度起作用,犯罪率直線下降。畢竟犯罪分子去打劫,並不是為了刺激,主要還是覺得有一定概率逃脫,幹一票爽好多年那才是他們的夢想。現在事實告訴他們,犯了大案後幾乎沒有逃脫可能性,敢出來作案的人也就大幅下降。

到了這些年,隨著攝像頭和基因技術的普及,破案這事本身已經成了一個「成本問題」,如果需要,可以調集龐大的團隊進行排查,幾乎沒有破不了的案,對於命案基本破了。

文末總結下。

考慮到這麼大國家,我國治安現在基本上已經做到了全球之冠,這一方面是經濟進步的原因,不過不是唯一原因。人均收入比中國高,但是治安比中國差的國家有的是,說明經濟問題並不是關鍵問題。

我覺得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這幾十年來,從上到下,大家都在試圖解決問題,而不是看著問題逐步惡化,然後想著跟問題一起過日子。大家看現在印度的那些問題,其實我國以前大部分也都有,不都克服了嘛。

所以還是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要發展經濟,給大家出路,大家沒正經事可做很容易走歪路。另一方面也要嚴厲打擊犯罪,提高犯罪成本,如果搶劫之後還不會受到懲罰,那勤勤懇懇幹活賺錢的人就成了腦殘,整個社會的價值觀也就崩了,大家都去搶,那社會也就完蛋了。我國正是因為對這兩件事拎的很清,所以治安環境一直在變好,大家也就不用再去經歷文裡這些魔幻的事了。

相關焦點

  • 二號頭目:不知道90年代治安有多差,就不知道現在有多幸福
    第三個階段就是2008年到現在,外貿開始減弱,網際網路經濟崛起,慢慢轉向內需和基建。  不過咱們今天重點講第一個階段的90年代,儘管80年代更亂,不過那時候我還沒記事,體會不太深。  當時社會由計劃經濟轉向了市場經濟,幾乎衝擊了每一個人,在這種大潮下,無人可以倖免,天天都發生一堆天方夜譚的事。
  • 不知道港島以前有這麼多炸彈,就不知道今天港島生活有多幸福
    這兩天去刷了一波《拆彈專家2》,褒貶不一,很多影評人吐槽邏輯性差,其實倒不是邏輯性差,是因為很多人沒了解內裡的原因。港島其實是真有很多遺留炸彈,既有有島國的,也有美帝的。很多小夥伴就問,是不是去玩就要擔心被炸啊?大家來讀讀,自然就會答案是什麼。先來講講為啥會是這樣。
  • 不清楚八九十年代治安有多惡劣,就不會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第3階段就是奧運會之後到現在,這個時期外貿開始下滑,網際網路經濟崛起,經濟轉向內需和基建。八九十年代,魔幻的江湖風雲而繼父要說的故事是發生在第一階段,也就是八九十年代的事。繼父從小生活在城鄉結合部,年輕的時候到處籌錢買了輛拖拉機,開始拉水泥跑運輸。
  • 親身經歷告訴你:美國的治安有多差
    美國治安差我相信我不多說大家都明白,今天我講兩個我開Uber遇到的一男一女兩個故事。先講女的,六月份我開白班的時候大概下午五六點鐘下班時間,接到一個單,去某大商場門口接人。距離不遠,我開車過去也就五分鐘時間。
  • 《除暴》背後原型有多兇殘?那個年代有多暴力?文強抓的他
    而同時吳彥祖的演技讓我們感受到了那個年代的暴力有多可怕。這部影片能過審,實屬不易。而我們都知道90年代的中國,正值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我們享受著經濟發展的暢快的同時,在社會上也有負面的一面,那就是在這個監管最薄弱的時期,社會不穩定並伴隨著各種惡性暴力案件發生,每年都會出現很多各種各樣駭人聽聞的大事,對社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響,而張君團夥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 90年代悍匪有多囂張?《除暴》給出的答案殘忍到不敢想像
    消息發布不久,相關話題便被熱切的網友衝上熱搜趨勢,可見大家對這部電影有多期待。作為今年唯一一部警匪題材的電影,有很多看點的《除暴》確實值得期待。講述90年代警匪故事的《除暴》,除了布景、道具還原當時的環境外,人物也是有原型的。吳彥祖飾演的悍匪,原型之一就是十大悍匪中的張君。
  • 90年代的日劇,不知道放在現在還有市場麼
    不知什麼時候起,日劇式微了,現在好像也沒多少人觀看日劇了吧,不過,說實話,在90年代,那時基本都是日劇的天下,小編也順應潮流看了一些,今天就來說說那時候我們看的日劇,看看如果放到現在,還有沒有市場,還會有人看麼?
  • 騷年:從王者到吃雞,你不知道有多幸福!
    我也試圖讓自己「沉迷」於現在的遊戲之中,找回曾經的感覺,但是很難。     現在,掏出6G運行內存手機,連上微信,單幹或者邀約好友或者組隊陌生人,開著或者關著麥,聊著天或者不聊天,在休閒的午後或者在寂靜的深夜,隨時隨地,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打王者或吃雞,殺時間,殺流量,殺精力,直到盡興而止。
  • 演技不輸周潤發的萬梓良當年有多紅?現在終於知道了
    演技不輸周潤發的萬梓良當年有多紅?現在終於知道了在香港電影裡,出演老大的演員中,大概以周潤發萬梓良飾演的最多最好也最著名。兩人都是有著大哥風範的人物,和周潤發同臺氣場能不輸的人沒有幾個,但是萬梓良絕對算得上。
  • 沒吃過幾千年的苦,你都不知道現在燒飯有多幸福
    當時的廚房條件那叫一個差,直接在室內就燒柴起灶。為了一串烤羊肉串,小wifi都快燻成了肉乾。 第四站,魏晉南北朝。 南北朝時,《齊民要術》中收錄的烹飪手段,已經有生吃、醃製、風乾、羹臛、雜燴、燉煮、蒸、煎、炒、釀、烤、炮等。
  • 沒有進過急救室,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幸福
    後來才知道, 他高血壓,那天喝酒太多,腦出血了。朋友做手術第二天,我去醫院看他,他一臉大難不死的樣子,很激動地說:「沒死過,永遠不知道活著這麼幸福。」「突然就覺得腦門一懵,渾身惡寒,瞬間眼前白茫茫的一片,兩腿發軟,好像被人抽了魂一樣。想伸手拉一下旁邊的人,一點力氣都沒有。」他說,這是他「瀕死」時的最後體驗。
  • 有了李榮浩的對比,才知道作為謝霆鋒的學員有多幸福
    因為上一季的《好聲音》小編喜歡的學員出局之後就沒再關注了,也不知道最強戰隊誕生之後,後面的賽制,不過資料顯示今年的《好聲音》已經從去年的15期縮減至12期了,也就是說剩下的已然不多了,用馬伊琍的那句話來套,就是且看且珍惜!今天我來來說說導師的那些事!這一季的四位導師,李健應該算是一位「老油條」了!
  • 當年的「四大天王」究竟誰最火,細數你不知道的90年代!
    其實在不同地域,四人的地位和受歡迎程度也是不盡相同的,粵語在大陸大部分地區有其局限性,只有沿海地區最流行,因為廣東這邊粵語是大多數地區的母語。所以國語歌唱的多的劉德華和張學友相對受歡迎程度比郭,黎二人更高!
  • 巔峰時期的周杰倫到底有多紅?你不知道三年二班的同學有多幸福
    相比之下,永久地躺在我們的紅心歌單裡,佔據了無數人青春的周杰倫,反而低調得多。除了偶爾開個演唱發MV短暫地上會兒熱搜,熱搜榜單很少見到他的名字。是周杰倫不紅了,比不過這些鮮肉小生了嗎?大家都知道周杰倫紅,那他究竟有多紅?巔峰期的他又紅到什麼地步?
  • 90年代,對於陳凱歌來說,事業有多輝煌,情場就有多燦爛
    更讓人困惑的是這樣完全不符合邏輯的劇本居然讓陳凱歌投拍了,真是不可思議。難怪連夫人陳紅都看不過去了,送給夫君一把梳子,提醒他多梳頭,保持清醒。回看陳凱歌90年代之前拍攝的作品,那可真算得上是他人生當中的高光時刻
  • 上個世紀的「滾石唱片」有多牛,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知道了
    經常掛科的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將來會有多牛。 他生在北投一家瓦斯行,笨得連高中都考不上,14歲時遇到吉他,才找到人生方向。在民歌運動感染下,李宗盛主動找到明新工專的幾個人,加入「木吉他合唱團」,拿到了「金韻獎」組合冠軍。不過運動鼎盛之際,他還不配擁有姓名。那時他最顯赫的身份,是民歌手鄭怡的男朋友。
  • 90年代的臺灣歌手有多厲害
    在此之前很少有年輕人去關注伍佰,但即使是這樣他的歌依舊是耳熟能詳的經典。 就像是在劇集中聽伍佰歌的男女主一樣,在那個年代,伍佰的歌影響到了很多年輕人。他那獨特的臺客搖滾,極其有感染力的演唱現場甚至成為了臺灣地區樂隊史上的一個奇蹟。
  • 憑啥學生就不敢穿緊身褲?真不知道現在的少女緊身褲有多流行
    前幾天我看見一個中學女生去商店裡買褲子,店裡的服務員為她推薦了一條緊身牛仔褲,說是今年最流行、最時髦的款式,穿著非常漂亮,女學生拿起來看了又看,最後又不舍的放了回去,服務員問她為啥,她說穿這樣的褲子,媽媽看見還不被打死……現在的家長都什麼邏輯,憑啥學生就不敢穿緊身褲,現在的少女緊身褲那麼流行?
  • 當明星到底有多賺錢?90年代的毛阿敏,偷稅就有200萬
    國家的晶片被人掐了脖子,很多人都在問,為什麼我們的晶片發展不起來?很快就有真正的科研人員出來發聲說,科研人員的待遇太差了,是啊,當科研人員的工資都不足以養家餬口的時候,又怎麼能專心學術、攻克科學技術難題呢?
  • 不減肥,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帥/美
    不減肥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帥!娛樂圈的例子比比皆是!第一:羅志祥羅志祥以前是超級胖,所以自卑、不愛說話自然而然學習成績也不好坐到最後一排沒人理。在某一年的暑假已經自己的境況自己非常想減肥並堅持了下來,然後新開學的時候以至於他們班所有人都沒有認出他來,還以為是轉學生,知道是他之後都驚訝不已,也是從這時候開始漸漸有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