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編劇朋友,有陣子沒見面了,聽說他最近時來運轉,藉助著網劇紅火的浪潮,徹底改善了經濟狀況。
從沒房沒車,到現在買了好車,房子也正在看樓盤中。對比過去,簡直是鹹魚翻身。
記得七八年前,我們曾經一起去看周雲蓬的演出,聽到《買房子》那首俏皮的歌時,別人都在笑,他卻一臉表情凝重。散場時,他十分認真地對我說,他一定要在北京買房,把他媽媽接過來住,然後再買輛SUV帶著媽媽到處去玩兒。
我始終記得他那個信誓旦旦的表情。
所以這次聽說他小有成就了,我就忍不住在微信上問他,「當初在星光現場外面說的話,你還記得嗎?都開車帶阿姨去過什麼地方了?」
他過了很久才回復我。我以為他是成功人士必須要假忙而已,後來他發語音解釋說,剛才帶媽媽去醫院了,沒顧上看手機。
他告訴我,他的媽媽幾年前得了類風溼,發展得比較快,兩年前就走路困難了,現在關節都有些變形。他不能帶媽媽四處去旅行,只能陪媽媽樓下花園坐坐而已。
「過去是想帶我老媽看看這世界,可是沒有錢,現在好不容易兜裡有仨瓜倆棗了,卻哪兒也去不了了。」 他說著,忍不住嘆了口氣。
朋友是在單親家庭長大的,他媽媽是普通工人,僅靠微薄的工資撫養他,很不容易。阿姨也沒去過什麼地方,飛機也沒坐過。他把媽媽接到北京的那次,是阿姨第一次坐火車。
他說,讀書時有一次,他和媽媽走在小區裡,看到一個小夥子給媽媽開車門,驕傲地對老媽說,「媽,這是我新買的車,帶您去兜風。」
當時他看到自己媽媽眼裡閃過的一絲感動和羨慕,他立刻說,「媽,以後我長大了,也買個大汽車,開車帶您去兜風!您想去哪兒都行!」
所以,他一直有一個願望就是開著車帶阿姨到處去玩,去看大海,去看山,離開灶臺和工廠車間,去看看不一樣的世界。
他是這麼想的,可是在前幾年,他收入很不穩定。因為缺乏安全感,所以他把全部時間都放在了工作和應酬上。他覺得自己力量太微小,又一心想出人頭地,所以他要多認識牛逼的人,要拓展人脈,混圈子。他有很多很多事要去應付,可就是沒空理他媽媽。
有時候媽媽的關心,在他眼裡都是添亂,「 您不知道我現在有多忙,哪兒有心情看您發的健康食譜!」 他和我描述著當時和老媽的日常對話。我聽了以後就樂了,怎麼感覺那麼熟悉呢?這種對話也分分鐘發生在我家啊。
總之,在那段看不到未來的日子裡,他潛意識裡覺得親情友情愛情都是可以忽略的。反正等老子有了錢,錢就可以帶來最大的溫暖,一切家人的夢想也可以被實現。我可以帶媽媽環遊世界,也會有大把美女來主動找我,友情就更不會少,富在深山有遠親嘛!
可就像他自己說的,現在兜裡有仨瓜倆棗了,卻沒有想像得那麼幸福。他開始懊悔,「當時隨便買個車,或者騎著三輪車帶我媽京郊遊都行啊,好過總把她一個人孤單地留在家裡。她又沒什麼朋友,也不跳廣場舞。那些年真的很孤單。」
人們總會期待一個完美的時刻,你走上人生巔峰,順便把夢想都實現了,一切都因為你的成功變得容易起來。
可是,往往沒有這麼一個完美的時刻。
等你有能力做什麼了,卻發現時機已經過去了,錢也買不回來那個時機了。
特別是對於親情和愛情。
不能等待那個所謂完美的時刻,追求事業不能以犧牲親情和愛情為前提。
我的偶像曾經說過,「人生就像是坐飛機,你往上走,往上走,你以為那些成功,還有所謂那些榮譽,就在那層窗戶紙,就是那個東西,你可以為此拋棄所有的友情,所有的愛情和親情。可當你真的捅破那層窗戶紙的時候,你發現對面還是親情友情和愛情。」
我們在外面奔波勞碌,忍氣吞聲,為的不就是能和最親近的人能分享幸福,分享喜悅,相互溫暖麼?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那就是多守護一些你的親情和愛情,不要因為追求遠處的窗戶紙,而忽略了身邊最重要的感情。
賺錢固然十分重要,關愛家人和愛人也很重要,兩者不應該是取捨的關係。
如果愛的人有什麼事情是很想做的,就從現在的條件出發,努力去幫他實現,不要等萬事具備的時刻再做。
時間是不會等人的。
文字源自|少女心001
背景音樂|咖啡少年-愛情來臨的話
「有了錢,也有你買不到的東西。」
你有故事
他有故事
誰他媽沒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