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中國的網際網路江湖,先有BAT三足鼎立,後有TMD後浪居上。
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底,滴滴估值為3965億元左右,美團點評2987億元左右,字節跳動在2124億元左右。巔峰時期的滴滴曾一度將TMD另外兩家字節跳動、美團點評遠遠甩在身後。
但如今,不過三載,滴滴已逐漸露出疲態。據媒體報導,截至2020年,美團點評市值飆至萬億港幣,字節跳動最新估值一路水漲船高至1500億美元,而滴滴最新估值僅為5000億人民幣左右。
相比之下,反而是另一家獨角獸拼多多,在成立三年內迅速上市,最新市值已超千億美元。新的TMD或許將改為字節跳動、美團點評和拼多多。湊巧的是,這三家公司在過去的幾個月分別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人事調動。變化之中,三家公司的二號人物不約而同被推向臺前。
張利東,41歲,字節跳動高級副總裁,今年3月接任字節跳動中國董事長,作為字節跳動國內職能線總負責人,全面協調公司運營,主要包括字節跳動中國的商業化。
王慧文,42歲,美團點評聯合創始人、S-team成員、高級副總裁,將於今年12月退出美團點評具體管理事務,正式退休。
陳磊,拼多多CTO,近日接任CEO一職,黃崢繼續擔任董事長。
字節跳動的「財神爺」張利東、美團點評的拼命戰神老王、拼多多的技術推手陳磊,三位二把手看似來路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都是曾跟隨老大一路出生入死,打過硬仗的兄弟。
如果不是這樣的人,老大又怎可放心將家業交出?不能共苦,怎可同甘?
如果說創始人代表了一家公司的基因與氣質,那麼一家公司在快速長大的過程中一定離不開二把手的扶持,兩人勢必在能力和性格上有所互補。多數創始人等到公司發展到後期,都會開始弱化自己的個人色彩,培養二號人物,做好接班的準備。
如今正直壯年的新TMD的二把手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有了各自不同的選擇,他們又會帶領公司去往何方?
01
多年積累的信任
才敢讓二把手擔起大任
任何一種選擇都是雙向選擇,一家公司的一二把手也是如此。他們或是因為對時局的判斷相同而走到一起,或是因為能力的互補而相互需要,然後逐漸積累起信任,從此將命運捆綁在一起。
關於張一鳴挖角張利東的故事,已無數次被人提起過。
那是2013年夏天,字節跳動成立的第二年。一進會議室,張一鳴就在一塊小白板上寫下了一長串複雜的計算公式,夾雜著「用戶量、點擊率、轉化率、單價、CPM、CPC」等詞彙。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裡,張一鳴都在向張利東推導這套公式。
傳統媒體出身的張利東其實並沒有完全看懂,但張一鳴列公式的行為給他留下深刻印象,「我第一次看見有人用公式的方式,給我推導廣告盈利模式。」
震撼中更多的是基於商業敏感和危機意識的惺惺相惜,時任《京華時報》副總經理兼廣告中心主任的張利東早已明白,此後的中國將是移動網際網路的天下。隨著4G的普及,內容分發將由圖文時代進入視頻時代,字節跳動在做的事情符合大勢。
同樣,對於當時的字節跳動來說,融資和變現是兩個極其緊要的任務,手握紙媒時代優質廣告主們的張利東,成為了張一鳴勢必要拿下的目標。
兩人一拍即合,不久後,張利東便正式加入字節跳動,擔任公司合伙人和高級副總裁,全面負責商業化業務。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商業化對於字節跳動的重要性,字節跳動當時只有三個核心職能部門:技術、用戶增長和商業化,分別負責留存、拉新和變現。而商業化團隊的規模是最大的,去年年初,該團隊人數已經多達1萬多人。
數據顯示,字節跳動2016年的廣告營收為60億元,2017年為150億,2018年到500億。2019年字節跳動總營收約為1200億(官方未確認),抖音的收入約為500億。
圖片來源:字節跳動微信公眾號
張一鳴非常信任張利東,早期幾乎所有頭條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都是由張利東擔任,目前張利東在36家(含註銷企業1家)企業擔任法定代表人。至今,張利東仍被認為是傳統媒體人中轉型最成功的人士。
作為拼多多的創始團隊成員之一,陳磊同樣很早就開始跟隨黃崢創業。作為13年的老戰友,兩人的關係既像是互相信賴的大哥和小弟,又像是裡外配合的將軍和排頭兵。
公開資料顯示,陳磊1996年獲得國際信息學奧賽冠軍後保送清華,2001年畢業於計算機系,之後去了美國公立大學三強之一的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深造,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2002年,黃崢從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畢業,來到同一個大學同一個系,和陳磊成為同學。根據公開資料,研究生期間,黃崢是陳磊當時發布論文最多的共同作者之一。
2007年黃崢從谷歌出走,回國創立3C類電商平臺歐酷網。不久後陳磊也回國,加入歐酷網擔任研發架構工程師。
三年後,黃崢將公司賣給蘭亭集勢,但保留了陳磊所在的技術團隊,再次創辦了電商代運營公司樂其網絡。
樂其吃到了淘寶紅利,賺到了快錢,但黃崢有更長期的規劃。他一邊繼續運營樂其,一邊又派陳磊帶著核心團隊去上海孵化了遊戲工作室,其開發的尋夢遊戲,在不久後成為公司最賺錢的業務。
資料顯示,陳磊於2010年擔任新遊地公司高級研發架構工程師兼CTO,兩年後新遊地正式更名為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這家公司便是拼多多的運營主體。
延續之前的打法,黃崢一邊運營遊戲,一邊將賺到的錢都投入了社交電商項目。2015年,黃崢先後上線拼好貨與拼多多,其中拼好貨獨立於上海尋夢,拼多多則在尋夢體系內,陳磊繼續擔任拼好貨的技術負責人。2016年,兩項目合併,陳磊成為拼多多的聯合創始人兼CTO。
此次黃崢卸任CEO後,仍然擔任董事長在幕後坐鎮,指揮陳磊向前進軍,一切似乎又與13年前並無二致。
美團點評的王興和王慧文也是類似,二王的人生軌跡早在清華大學成為室友開始,就綁在了一起。
2001年大學畢業後,王興赴美求學,王慧文留在中科院聲學所。在美國,王興見證了社交網絡的崛起,便拉著王慧文,和自己的中學同學賴斌強,一起創辦了校內網。
成立僅一年,他們便將校內網賣給了千橡互動CEO陳一舟,後者從日本軟銀融資4.3億美元,改名人人網,並於2011年上市。
賣掉校內網後,王興又一鼓作氣繼續創建了社交網站飯否和海內網,隨後又創立美團網。相比之下,王慧文創立的淘房網則顯得沒有濺起太多水花。
2010年底,淘房網發展遇阻,王慧文接到了王興打來的電話,掛掉電話後,王慧文帶著整個淘房網團隊加入了美團點評,二王再次合體。
對於王慧文加入後的功績,王興曾追憶稱:「2010年12月老王攜團隊參加草創時期的美團點評,成功會師,協助公司從『千團大戰』中鋒芒畢露;2013年,老王開創美團點評外賣,從只有兩個人開端,到一手締造了今日公司的中心支柱。」
要知道,2013年前後的美團網,本身就虧損得比較厲害,而王興還敢每個月拿出三個億來給老王燒美團外賣,其中的信任和器重可想而知。
另一個小細節是,王慧文加入美團網後,為了避免混淆,王興主動改稱「興哥(醬)」,將「老王」的稱號留給了王慧文。
02
跟隨老大一路出生入死
數次立功
老大與老二前期的磨合,或許能加深二者的默契,但只有真正在業務上有所建樹,才能坐穩二把手的位置。簡而言之,這三位二把手都手握公司的命脈:變現、技術、業務。
2013年,張利東加入字節跳動後,首次開始嘗試個性化推薦信息流廣告。
信息流廣告於2006年發源於Facebook,2012年鳳凰網才將這個概念引進國內,2013年騰訊新聞客戶端信息流廣告上線,算是國內最早推出信息流廣告形式的企業。
2013年頭條開始推信息流廣告的時候,業內人士普遍不看好,覺得手機屏幕小,不適合展示廣告。在當時的情況下,張利東拉來了第一個客戶——北京國美北太平莊店。
形式也很簡單,用戶刷到廣告後,點擊收藏文章,拿著文章去那家店買滿200元就可領取食用油,第一次試驗,最後只來了一百多人,但至少證明模式可行。
個性化推薦信息流廣告在之後的日子裡,成為字節跳動的殺手鐧。據騰訊《一線》報導,2019年字節跳動營收約1400億元,其中廣告收入約為1200億元,佔比達85.7%。此外,字節跳動在2018年的營收為500億元,其中廣告收入達到了400億元,佔比達80%。
從2017年的150億,到2018年的500億,再到2019年的千億以上,每年都保持幾何增速,與張利東的功勞分不開,內部稱其為「字節跳動」的財神爺。
隨著字節跳動加速短視頻的布局,網際網路視聽節目許可證顯得尤為重要。在山西人張利東的運作下,2017年年初,字節跳動通過收購山西一家名為運城陽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網站,曲線斬獲廣電總局和工信部頒布的《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運城陽光文化的法人代表隨後也變更為張利東。
除了這些硬仗以外,張利東的性格也被外界認為與張一鳴有所互補。一直以來,張一鳴的性格被稱為理性機器人,張利東卻多次公開「正面剛」騰訊和百度。尤其是2018年,是張利東罵戰最兇的一年。
那一年,字節跳動和百度從口水戰升級為訴訟戰,字節跳動宣布起訴百度不正當競爭。除此外,2018年張利東在微頭條上曾多次diss騰訊和馬化騰本人,語氣不乏冷嘲熱諷。
張利東微頭條截圖
2018年正是抖音發展兇猛的一年,張利東看似咄咄逼人,某種程度上確實為字節跳動帶來了一波關注。隨著公司的逐漸壯大,這兩年,張利東也逐漸熄了火。
陳磊則是少見的CTO「上位」。回望歷史,雖然馬化騰、李彥宏、雷軍、張一鳴、周鴻禕都有技術背景,但上一個真正在CTO位置上起來的網際網路大佬只有雷軍,曾在金山擔任CEO及CTO職位。
陳磊的技術背景是很過硬的。公開資料顯示,他曾在ACM SIGMOD會議,超大型資料庫(VLDB)會議等國際會議上和期刊上,多次發表數據科學、機器學習領域研成果。
在為數不多的公開露面中,陳磊也都以技術人的身份示人。近三年來,陳磊但凡現身演講,內容必和AI相關。
在陳磊看來,傳統的貨架式、搜索式電商多為集中式AI,屬於「人找貨」,與之相比,拼多多使用的分布式AI有機會沉澱更多場景數據,變成「貨找人」,即AI智能推薦,算法更關注用戶看到商品後的心理和行為,比如和朋友互動分享,而不僅僅是購物。
零售變革,技術永遠是第一位的,拼多多對技術的重視有目共睹。其財報顯示,2020年Q1,拼多多約6000名員工裡,60%以上為工程師;2019年拼多多研發費用高達38.7億元,比2018年提高247%,佔據總體收入的12.8%。其次,去年拼多多成立技術顧問委員會,請來了華人技術大咖陸奇領導相關工作,成為了當年一大新聞。
至於老王,有句話特別能證明他為美團點評所作出的貢獻——「哪裡有炮火聲,王慧文就在哪裡」。因此也只有老王的退休消息放出後,業內人士才會發出「仗打得差不多了,O2O行業格局已定」的感慨。
可以說,美團的大半江山,是老王陪著王興打下來的。先是帶領美團點評從「千團大戰」中殺出重圍,隨後又一手創建了美團外賣。2015年10月,美團點評和大眾點評整合完之後,美團點評從T型戰略逐步轉向餐飲、酒旅、綜合三大業務架構。到店餐飲事業群、外賣配送事業群和餐飲生態平臺被統一歸進餐飲,總負責人仍然是老王。
2017年12月,美團點評再次調整架構,老王擔任大零售事業群總裁,同時負責出行事業部,正式和滴滴展開競爭。至此,美團點評點評到店事業群、大零售事業群、酒店旅遊事業群和出行事業部四大業務體系,老王一人統帥其中兩個。
僅憑上述業務的變遷,也能想見美團點評從團購起家的近10年裡,老王所付出的心血。王興曾說美團點評是一家無邊界的公司。而這沒有邊界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王興這根定海神針把守核心業務,另一方面是以王慧文為代表的核心團隊放膽試探。
在老王的帶領下,他們在外賣、酒旅、打車、充電寶、共享單車、電影票、生鮮零售上不斷探索出路。如果說外賣酒旅撐起了這家公司約1.17萬億港幣市值的內核,眾多的試探則是在不斷擴大這家公司的邊界。
03
三位二把手走向何方?
一路走來,三位二把手已經走到了三個不同的岔口——老王即將功成身退;陳磊夯實基礎守住上市基業;張利東還要繼續主內,靜待公司IPO。
俗話說得好,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甚至還會偶爾犯錯,才更證明這個位置有多重要。
2019年1月20日凌晨,拼多多平臺出現系統漏洞,用戶可以領取100元無門檻券。有傳言稱,這一個漏洞導致大批「羊毛黨」一夜之間薅光拼多多200億元。
拼多多第一時間修復漏洞,同時向公安機關報案,並發表聲明稱實際最終資損或低於千萬元人民幣。即使是這樣,黑產能輕鬆利用規則漏洞薅走數千萬,表示技術算法驅動的拼多多還有很多功課要補,這也證明,陳磊肩上的擔子還很重。
而從字節跳動此次人事架構調整可以看出,在國內人口紅利和流量紅利逐漸消失的趨勢下,未來字節跳動將押注海外市場。對於國內業務來說,繼續做好變現,甩開競爭對手則是重中之重。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往往骨感。
字節跳動旗下的國際短視頻應用TikTok上周剛剛被印度政府明令禁止在國內使用之後,7月7日,路透社援引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Fox News上的採訪稱,美國正在考慮禁止部分的中國社交網絡應用在其國內使用,其中包括TikTok。
根據Sensor Tower去年的報告,TikTok在2019年全球營收到達了1.76億美元,佔其累計總收入2.47億美元的71%。美國是中國之外最大的市場,2019年收入3600萬美元。
若美國和印度一樣正式禁止TikTok,字節跳動的全球化必然受到重創。這樣一來,國內張利東和張楠面臨的壓力也會加大。
回到國內,整個廣告大盤也存在著不確定性。字節跳動的廣告收入增長快要「見頂」,抖音承其重擔。擁有信息流廣告、開屏廣告、熱搜榜、搜索頁、貼片等諸多廣告形式的抖音,如果繼續開拓廣告位,用戶體驗就會受到影響。
目前字節跳動的營收結構仍然以廣告收入為主,要想增加主動權,就必須做電商,在抖音形成購買閉環,豐富盈利模型。
據《晚點LatePost》報導,618前夕,字節跳動成立了電商事業部,重點發展抖音小店。該部門將作為與字節跳動、抖音、遊戲、Zero(教育及新業務)、商業化並列的一級業務部門,向字節跳動中國區CEO張楠和董事長張利東雙線匯報。
快手早在2018年6月就上線了快手小店,去年開始大力發展直播帶貨。雖然抖音DAU遠超快手,但抖音今年在電商板塊方面,壓力頗大。
如今,字節跳動正處於IPO前夜。抖音之後再無爆款,尋找下一個增長點,這樣的焦慮將長期盤旋在張利東頭頂。
對於美團點評來說,過去幾年老王和興醬已經多次討論過他的退休計劃,公司也為此一直在做準備。
對於年底退休的決定,王慧文的理由是一直以來都不能很好地處理工作與家庭、健康之間的關係。事實上,創業十年,每天都要面對不進則退的高壓,老王在過去幾年頻頻被媒體指出身體已透支。
據美團點評前員工回憶,對於王慧文來說,周六全天開會,周日半天高管會,每周留給自己的時間或許只有一個下午。但王慧文向外界和員工展現的,卻永遠是一副精力充沛、充滿激情的樣子。
柚子投資合伙人彭程曾稱,美團點評當時那麼多人,也就王慧文跟王興成長起來了。老王既懂線上又懂線下,現在大家普遍在新零售領域裡遭遇瓶頸,老王這樣的人才其實非常稀缺。他如果身體再好點,多幹幾年,市場應該會更精彩。
除了其自身原因,成立於2010年的美團點評,到今年正好十年,正是新舊交替的關鍵時期。
宣布老王退休的同時,美團點評已有相應的組織調整。據36kr報導,其一是宣布S-team引入兩位新成員:副總裁郭慶和副總裁李樹斌;其二是將老王分管的「用戶平臺」(統籌美團的用戶增長)和「基礎研發平臺」拆分重組,交接給新負責人;其三是將老王分管的「LBS平臺」下充電寶、兩輪、公交、地圖四項業務調整到美團平臺,由去年底空降到任的李樹斌負責。
這麼一來,有點培養完接班人再走的意思。但客觀來說,即使美團點評在2019年Q2、Q3連續兩個季度實現盈利,但今年5月,美團發布2020年Q1財報,再一次被疫情打回原形:外賣訂單同比下滑17%,酒店間夜量同比下滑46%,收入同比下滑12.6%。虧了近10年才盈利的美團,再次陷入虧損,一季度虧了16億元。
同時,美團外賣不賺錢這個問題至今沒有解決,即便是在20%的抽傭比例下。老王退休後,美團點評還將面臨來自新零售和供應鏈端的挑戰。
「這十年激烈精彩,不負年華。」老王在內部信中這樣寫道。
未來十年,這三位二把手及其帶領的公司又會如何,也同樣值得期待。
埃摩森人力科技集團是一家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為各行業客戶提供全周期招聘服務的綜合性智能科技人力集團,總部成立於2007年,坐落於上海徐匯區新概念大廈,2008年成立了中資企業服務部,擁有3000多名專業獵頭顧問。目前在全國40多個中心城市設有辦事處、總辦公面積達50000平米,致力於為全國範圍的網際網路、電子通信、金融、房地產、製藥醫療、廣告傳媒等12大行業的企業客戶提供優質的中高端人才招聘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