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校招生來說,儘可能多地招收高分段考生,似乎是永恆的追求。
就算是清華、北大這樣的國內最頂尖高校,每年的招生季節,也難免成為「隨大流」的一分子。尤其是爭奪各省文理科第一名,那是相當的激烈。當然,各省前十名考生,也是奮力爭取的對象。誰都不希望自己的最低錄取分數輸給了對方。
其他985、211高校招生,對高分段考生的追逐,雖不像清華、北大這麼劇烈,卻也在努力招收高分考生。錄取考生的高考成績越高,往往就代表著新生的基礎越好、素質越高、潛力越大。哪怕只是一個三本民辦大學,對優質生源也是有著迫切的期待。
但是,三本院校往往難以招收到高分考生,偶爾招到一個高分考生,校方往往會視為寶貝,拿最好的專業、最好的師資和最好的條件去培養。
日前,西部一所三本民辦高校就中獎啦,撿到一枚「寶貝」,一名632分的廣東理科生檔案投到了該校。要知道這樣的高分,足足可報多所國內的985高校啊。
這所三本高校呢,就是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友友些請注意,不是電子科技大學哈。作為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的隔壁鄰居,我看到這樣的高考志願「大烏龍」爆出來,不知道是該祝賀學校,還是該心疼那位廣東的高分理科生,內心很不是滋味。
《廣東省2020年本科生理科高分優先投檔線上投檔情況》第9頁上,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那一欄,清晰地寫到計劃招生31名,已投出1人,最低分632分。這一分數在此頁中僅次於北京大學醫學部的680分、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的652分、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的634分。很刺眼,當然也讓人很是無語!
從自家孩子上高中起,我就在嘗試著研究高考志願。去年的高考季,也為孩子的志願忙乎了好一陣子。廣東是高考大省,理科632分今年位列全省7539位,這樣的分數上國內的很多985大學,都是妥妥的。直覺告訴我,這名考生是在填報志願時,錯把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當成電子科技大學了。
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全國普通高校名單中,有不少985、211名校參與舉辦的獨立學院,比如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四川大學錦城學院、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等。若不仔細了解,很容易把這些院校誤認為是985、211名校本身。可事實上呢,卻是兩所獨立的大學,招生錄取分線更是有著天壤之別。
網上填過志願的人都知道,高校名稱都是內置在填報系統內,考生填報時只需查找目標高校,然後選中即可,不需要手動輸入校名。當你查找「四川大學」時,可能同時跳出來「四川大學」「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四川大學錦城學院」,選擇時稍不注意,或者填報後檢查不夠仔細,就極易搞混淆,從而錯把「李鬼」當「李逵」。
不難判斷,632分的廣東理科生就是犯了這樣的錯誤。632的高考分數,廣東省排名7539位,這樣的位次,對應歷年招生情況,填報電子科技大學較為科學。可是考生偏偏陰錯陽差,把電子科技大學填成了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
雖然後者校名多了「成都學院」4個字,可兩所高校錄取分線數的差別卻高達一百多分,對應的廣東省考生排位則更是差了十三四萬名。如果說這不是志願填報失誤,無論怎麼也是說不過去的。
有網友爆出廣東考生「葉若知秋」疑似本次烏龍事件主角,也是高考632分,並且還曾點讚過「廣東考生:選擇華南理工還是電子科技」的問題。若是屬實,「葉若知秋」犯下這樣的錯誤,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類似的高考悲劇在2017年的浙江省,就曾上演過兩例。一名考出了637分的考生,擬報四川大學,結果誤填了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另一名646的高分考生,擬報同濟大學,卻錯報成同濟大學浙江學院,把「李鬼」當成「李逵」,不但鬧出了高考錄取的笑話,也折騰著自己的青春和人生。
招到理科632分這樣的高分考生,三本民辦學院當然是熱烈歡迎、笑逐顏開、如獲至寶。可對考生來說,卻是大大的不幸。
廣東考生高分低就,擺出「大烏龍」,網友的評論也炸了鍋:「怎麼這麼不小心呢」「拿志願當兒戲嗎」「這下腸子都悔青了吧」「活該,這下好了,復讀吧」……
網友說得沒錯,考生現在應該腸子都悔青了!根據高考錄取規則,這名廣東考生被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錄取沒有任何懸念。不過呢,歷史經驗表明,三本民辦學院撿到了這樣的「寶貝」考生,往往也留不住,幾乎都會退學復讀。
對廣東這名632分的考生而言,大錯已經造成,能選擇的只有兩條路,要麼就在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繼續讀下去,要麼退學復讀、來年再戰高考。無論選擇哪條路,務必痛定思痛,吃一塹、長一智,讓自己的人生儘可能少一些不必要的折騰!
(圖片源於網絡,若有不妥,聯繫速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