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島」臺灣的夜市地圖

2021-02-06 棠醬

相關閱讀

臺南美食地圖

前陣子一連寫了7篇的國家公園系列,再寫風景題材,感覺有些膩。那麼寫些什麼來調劑一下呢?今天就聊聊食物吧,比較輕鬆,也容易下筆。之前的一篇「臺南美食地圖」是我公號裡篇幅最長的一篇,有6000多字,可見提到吃,我就住不了口,靈感也如江水一般,滔滔不絕。那就接著上一次的話頭,繼續聊聊臺灣的美食,這次的主題是——夜市。

臺灣的夜市是一個神奇的存在,我想像不出世界上還有其他地方的人能比臺灣人更愛夜市。全臺灣的夜市加在一起,恐怕有幾百個。我曾思考過為何它可以如此蓬勃?結論是:天氣因素、人口密度和消費層次。

首先,臺灣的緯度和廣東差不多,夏天比較炎熱,冬天只要不下雨也不太冷,所以晚上的時候,大家喜歡出門吃吃東西逛逛街,這樣的生活習慣直接刺激了夜市的發展。其次,夜市集中的地方往往也是人口稠密的地方,商業規模定是與消費規模成正比的。再次,夜市上出售的物品和食物,價廉物美,不少老字號的店鋪經營數十年,品質很穩定,價格也適合普羅大眾,自然生意興隆。

之前兩次去臺灣,自然是逛了不少夜市 。我數了一下,排名前十的觀光夜市裡,我去了七個。聽著是很多,好像天天在吃夜市,但那兩次遊玩我待了一共27天,所以平均下來也就是幾天去吃一次,頻率剛剛好。

去過的幾個分別是:臺中的逢甲夜市,臺北的寧夏夜市、饒河夜市,高雄的六合夜市、凱旋夜市、瑞豐夜市和宜蘭的羅東夜市。榜單上臺北的「士林夜市」,臺南的「花園夜市」和嘉義的「文化夜市」我沒有去。士林是因為遊客太多;花園是因為臺南之行已經吃了很多家店,肚皮實在沒有空間留給夜市了;文化是因為還沒有去過嘉義——如果以後去阿里山坐小火車的話,可以考慮一下。

臺中:逢甲夜市

環臺的第一站就是臺中,所以在臺灣逛的第一個夜市就是逢甲夜市。這是一個綜合性的夜市,因毗鄰逢甲大學而得名。規模很大,四通八達,小吃、衣服、藥妝店等等都集中在一個區域。白天人就很多了,到了晚上更是熱鬧非凡。因為這裡的消費主力是大學生,所以食物的價格不能貴,而且最好有點噱頭,這樣才容易吸引年輕人。

在逢甲第一次嘗試了豬血糕(下圖圖左)。這是一種以豬血和糯米為主料的小吃,買來以後要兩面蘸一蘸花生粉,再撒上一些香菜。口感和想像中的不太一樣,甜甜的,完全吃不到豬血的腥味。當年流行的綜藝節目「康熙來了」裡曾有一段針對於豬血糕要不要加香菜的爭論,「老饕」邰正源超級不喜歡香菜,所以不加,除他之外的所有人都覺得應該要加。小S在說服邰哥的一段對話裡說道,「豬血糕加了香菜,那味道就一波波來。」對小S其他方面不做評價,但在吃的方面,她真的是很有資格去品頭論足。她在美食單元裡的表現,是我喜歡她的原因。吃東西總是實實在在吃一大口,讓人感覺很香,而對食物的形容也很有創意,很到位,不像一些主持人只會誇張地睜大眼睛說:哇!好好吃!

除了豬血糕,還嘗試了「官芝霖」的大腸包小腸(上圖右下)。這道小吃非常容易飽,所以我們當時是幾個人分享的,一人一口就夠了。外面是白色的糯米腸,裡面是一根香腸,都事先炙烤過,然後塗上一些調味放在一起。生意非常好,要排隊,看見前面有不少學生情侶,心想臺灣女孩子還真是實惠,約會願意選擇這麼接地氣的食物。

除了這兩樣印象深刻的以外,其他諸如乾貝燒、雞爪凍、烤蝦、關東煮……也都一一嘗試了一下。夜市的食物量比較小,真的蠻適合遊客的,可以每樣少吃一些,但是多吃幾個品種!一圈逛下來,吃吃逛逛,肚皮也飽了,運動量也夠了,不怕積食。

閒逛的時候看到這樣一則招聘廣告,當時的匯率是5左右,28000臺幣差不多是5600人民幣。雖然聽著還算不錯,但工作時間很長,所以找這樣一份工作賺的也就是個辛苦錢。但也側面說明生意應該是相當不錯的,僱傭得起這樣的夥計,老闆的利潤應該還可以。

生意可能不錯,但是競爭也非常的激烈。這是招攬顧客的指示牌,要僱專人站在路口展示,但是能有多少顧客能注意到就不知道了,從舉牌者們低頭玩手機的表現來看,顯然那個時段沒有顧客表示出興趣,請他們帶路。

臺中除了逢甲夜市,還有很多不錯的景點。比如女孩子們會很喜歡的「宮原眼科」,這個地方的名字非常具有迷惑性,不知道的人以為是什麼專科醫院,其實是一個很多店鋪聚集的區域,以冰激凌著名;彩虹眷村記錄了一段歷史,也非常值得去看一看;東海大學被譽為臺灣最美大學,裡面的路思義教堂為貝聿銘封山之作;另外臺中也被稱為「摩鐵之都」,摩鐵就是Motel,也就是汽車旅館的意思。在汽車旅館的發源地美國,它是為了方便公路旅行的過路者開設的簡易小旅館,在臺灣它被發展成了有主題的情趣旅館——非常有意思的變化。

臺北:寧夏夜市

寧夏夜市用一個詞形容就是「小而美」,街道不長,但全都是吃的,沒有其他的東西。對於喜歡逛街的顧客來說可能不太友好,但對於吃貨來說,這簡直就是天堂!我們在這裡嘗試了烤香腸、客家鹹湯圓、烤海鮮、裡脊肉卷三星蔥……不過印象最深的還屬「劉芋仔」的香酥芋丸。

別看人家店鋪不大,不過一兩個平方,但好歹也算作家族企業了。看板上的介紹說是幾個兄弟姐妹一起做的生意,三個人分工合作,非常有條不紊。因為質量穩定,所以排隊的人特別多,我們排了好久,最後點單數量比預計要多——這就是攻心術,誰花了那麼多時間也不會只買一個的。不過東西做的真心好吃,不知道是芋頭選得好,還是炸的火候到位,總之入口非常綿軟,剛出油鍋的芋丸,外皮又很脆。香香糯糯,是那種回家路上會忍不住想去吃的東西。另外還有加蛋黃和肉鬆的鹹味芋餅,味道也不錯。

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臺灣香腸很好吃,尤其適合烤。餡料裡加了酒和糖,所以味道甜甜的,又很香。香腸裡添加的肥肉是塊狀的,吃的時候反而比較有彈性,不會很膩。比起廣式的風乾腸,和四川的麻辣腸,風味更為獨特,適合喜好甜味的南方人。

客家人在臺灣是個特別存在。在多數人眼裡客家人比較節省,這似乎與他們漂泊不定,客居他鄉的歷史有關。客家鹹湯圓是我們出於好奇的嘗試,雖然上海也有鹹味的鮮肉湯糰,但畢竟和這個還不太一樣。看著白色和粉色的小圓子放在一碗用大量的蔥和蝦皮調製出的湯裡,這種視覺衝擊就好像一個走粉紅公主風的女孩,突然開始朋克打扮了。不過很可惜,它的滋味並不像它的外貌這這麼有記憶點,除了真的是鹹湯圓之外,我對它沒有額外的有關味覺的記憶。是否鮮?是否濃?——這些在我腦海裡已全無印象。

烤海鮮是夜市裡的標配,可能相對於水煮來說,烤的方法更容易讓食物保留一些自身的鮮味和水分,因為海鮮只要新鮮,真的是怎麼做都好吃。這兩隻蝦不是我們點的,我們點的是一份基圍蝦和一份烤生蠔,只能說,比以前上海吳江路的「小黑蠔情」要新鮮,要好吃一點。

我一直沒太搞懂為什麼三星蔥可以成為一道名產,不就是大蔥嗎?不過以它原料的名小吃還真不少,在臺北就有一個天津三星蔥手抓餅,生意好到要排隊一個小時才能吃到,我還真去排過,那次排了半小時吧。吃完覺得好像也就 ……還好。三星蔥產自宜蘭,在宜蘭的羅東夜市裡有一家也是常年排隊的三星蔥手抓餅,那家我就沒有排了,因為隊伍實在是太長了。寧夏夜市的這家不是手抓餅,是以蔥為餡,外面裹上嫩嫩的裡脊肉,烤熟之後淋上醬汁。想像中應該是很好吃的吧?但實際上也就一般。想嘗試它的原因是我以前非常喜歡「味千」的金針菇牛肉卷,這道小吃的造型讓我聯想到它,但顯然它們完全不一樣……

寧夏夜市旁邊就有一家「鬍鬚張滷肉飯」,在臺北也是頂頂大名。不過夜市兜完一圈是在是太飽了,實在吃不動了,而且在我的清單之上,金峰滷肉飯要比它更好吃一點。

臺北:饒河夜市

饒河夜市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目眩神迷。從捷運松山站出來走到夜市門口,只覺得眼前的燈光多得有些耀眼。夜市旁邊是一座慈佑宮,有超過250年的歷史,裡面貢奉著天上聖母的神像。因為這裡的市口很好,交通方便,所以香火鼎盛。不知道人們對於信仰的虔誠,是不是會間接影響到胃口,反正饒河街夜市有此地利之便,已經成為臺北僅次於士林的第二大夜市。

饒河街夜市的東西也非常多,大概有100多個攤位。從古早味的豆花,到藥燉排骨、蟹殼黃、楊桃汁……應有盡有。但這裡的當家小吃還是福州胡椒餅,這一點從排隊長度就可以看出來了。之前去過的朋友覺得胡椒餅也沒有什麼好吃,其實小吃是這樣的,在擁有眾多選擇的今天,單單從口味上來說,小吃不見得有什麼特別,但是它或許曾經與童年的舊時光相關,或者與一份幾近失傳的古老技藝相關,所以情感方面的附加值遠大於味覺本身。

胡椒餅以肉是主料,蔥、糖、鹽、胡椒粉作為調味,烤制的方法比較原始,是放在一個大桶的內部烤制而成。桶內的溫度不可能像烤箱那麼穩定,烤餅的人的力道也不可能一直那麼均勻,所以出來的胡椒餅多少會有點形狀上的差異和熟度上的不同。但這樣不那麼「標準化」的東西,反而是現代人生活中比較缺少的,所以會得到大家的追捧。工業化生產可以讓我們獲得在穩定條件下生產出的的穩定質量的產品,但這種產品,往往也缺少了一些有溫度的人情味。

而且這個胡椒餅,也讓我想到了上海的一種小吃,「老虎腳」。那也是一種麵食小吃,把一個麵團切幾刀,烤完之後的形狀據說是像老虎的腳掌。它的烤制方法和胡椒餅幾乎完全一樣,也是一個麵團往大桶裡面一拍——正是這一點讓我覺得十分親切。數年前最後一次吃到「老虎腳」,是南京路王家沙的小吃店,那裡的後門就有這麼一個一樣高的大桶。現在據說是沒有了,因為價格實在太便宜,賺不了什麼錢,而喜歡吃的人也已經老了,少了。而且味道上,也確實競爭不過那許多琳琅滿目的美味食物,它口感偏幹,也沒有餡,的確是略顯單調。在舊的時代,窮人們沒有太多食物選擇,一塊抹了糖的麵團烤一烤就屬於是好吃的食物,但現在人們的選擇太多了,它被遺忘也不無道理。如果說「老虎腳」是老上海時代的食物,與我的真實生活還並不相關,對於失去它這件事,還並不感傷。那麼市面上陸續退去的油墩子、粢飯糕、酒釀餅……則真的或多或少讓我覺得屬於自己記憶的一部分消失了。

高雄:六合夜市

(該俯瞰圖來自網絡)

如果說臺北的幾個夜市綜合了來自全臺各個地方的食物,高雄的幾個夜市則精於水果,專於海鮮——恰巧這兩樣又是我最愛吃的,所以這裡的夜市是我最為喜愛的。光是六合夜市,我前後就去了三次,在遊客當中也算是頗有心得的了。

跟寧夏夜市一樣,六合夜市是一條筆直的街道,兩邊都是攤位,再往深處是擁有固定門面的店家,以經營海鮮和炒菜為主。夜市入口有出售檳榔和烏魚子的攤位。我們曾好奇嘗試了一下檳榔,滋味苦澀,也不知道外面的葉子能起什麼作用,實在是領會不到其中妙處。烏魚子價格金貴,以配金門高粱為佳,至於味道嘛,我後來在臺南嘗試過了,還可以,醇香濃厚,但膽固醇和熱量都比較高,不宜多食。

上圖:葉子包裹著的檳榔

下圖:懸掛著的烏魚子

進了夜市以後,多數會被兩邊各色的海鮮攤頭吸引。高雄有地利之便,海產品非常豐富,也很新鮮,所以不用太費腦筋,隨便點一些就會很好吃了。海鮮的做法也比較簡單,多是鹽烤、白灼,滋味清淡,只品嘗天然的鹹鮮。

品嘗完海鮮,繼續往前走,你一定不會錯過「鄭老牌」木瓜牛乳,這也算六合夜市上最為傳奇的一家店鋪了。它是一家1965年就開始經營的老鋪,算來也有半個多世紀的高齡了。各種口味的牛乳一律50元臺幣一杯,以香濃美味的木瓜牛乳最為熱銷,算是逛六合夜市的標配了。它家門口牌子上的明星籤名跟合影照片頗具分量,這得益於臺灣媒體與夜市互相需要,互幫互助的娛樂生態。因為臺灣有很多的美食節目,主持人也經常出外景介紹各地美食,所以夜市攤位上掛幾幅藝人光顧時的照片,並不稀奇。但這家木瓜牛奶的規格似乎非常高,不僅有五月天阿信這樣的天團主唱,最為神奇的是還有一幅真人大小的馬英九人形立牌,手裡居然舉著跟我手裡同款的一杯木瓜牛奶。這個場景真的太魔幻了,我是滿難想像我們的領導人為一家小攤販站臺的。

吃飽喝足,接下來目光就開始追逐那些不那麼具有飽腹感的水果和小食了。第一次去臺灣的時候是冬季,而釋迦正是冬天應季的水果,一路上也算吃了個夠。釋迦以臺東出產的為佳,口感軟糯甜美。如果是奶白色的鳳梨釋迦,則會另有一股迷人的香味。價格也比較便宜,基本上是50塊臺幣一顆,合人民幣10塊錢。

除了釋迦以外,蓮霧、木瓜、火龍果和獼猴桃也是夜市裡的常見水果,似乎氣候溫暖的地方出產的水果總是特別好吃。比如蓮霧,口感清脆,口感像楊桃,但滋味更甜一點。

水果多,鮮榨果汁就多。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甘蔗汁。用來榨汁的甘蔗是青綠色的,甜度沒有紫黑色的那種甘蔗甜,但是正因如此,更適合入口。而且綠瑩瑩的一排擺在那裡,就自帶一股清涼。後來去了廣東的幾個地方,發現那裡的甘蔗汁也是綠色的,可見地理位置接近,原料也都差不多。

六合夜市上還有幾家我覺得值得推薦的店鋪。如果你恰巧都沒有試過,倒不防吃吃看。比如這種非常有創意的鳥蛋蝦燒,用的是一枚鵪鶉蛋,加上一尾蝦仁,烤熟之後別說吃了,聞著就很香。還有一家吃排骨酥湯的老鋪,同時也出售乾麵、肉燥飯等等。這樣的攤位衛生狀況似乎都有些堪憂,但一口滋味濃鬱的排骨湯下肚,又覺得店主應該是懂什麼法術,不然這樣一間小鋪的排骨湯就會做得這麼讓人難以忘懷呢?

攤主裡的帥哥美女也是很多。年輕人有的是幫家裡顧生意,有的是自己創業賺零花,自成一道夜市裡的風景。我跟朋友買了一些牛軋糖和冰箱貼,於是順帶就與這些年輕的攤主們聊了聊。至於當時聊的什麼,天長日久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對高雄人的淳樸熱情可是記得牢牢的。他們不像臺北的店主只顧忙著低頭做生意,不太和顧客搭訕。這一點地域差異,很像日本的關東關西。關西的大阪人也是以熱情聞名,一走進大阪的黑門市場,那熱情洋溢的叫賣聲和熱氣騰騰的氛圍,跟東京市場裡的簡直是天壤之別。

在夜市附近的藥妝店不可免俗的買了些面膜,然後提著走回賓館。有著美麗穹頂的地鐵美麗島站也在附近,在安排行程時可以一併遊覽。


高雄:瑞豐夜市

據說在六合夜市成為遊客必去之地以後,當地人就轉戰到瑞豐去了。可是怎麼能小看遊客的耳朵和鼻子呢?只要知道是當地人愛去的地方,遊客一定也想去試試。瑞豐夜市像個迷宮,不似六合、寧夏那樣一條街走到底,而是彎彎繞繞,兜兜轉轉,我們隨著緩慢前進的人群行進,眼睛不斷打量著周圍是否有中意的食物。

去瑞豐是第二次去臺灣時逛的,那會在美國待得久了,對一些地道的中式餐食很是想念,所以沒怎麼吃小吃,倒是在吃菜。第一道就是醬鴨,看著鴨子皮被調味料浸潤的鮮活色澤,想像它該是記憶裡的上海醬鴨的濃鬱。味道倒也的確很接近,適中的鹹鮮中略帶甜味,耳邊響起媽媽的叮囑:肉類是喜甜的,燒葷菜一定要多放糖。

這道蟹肉倒是很一般,已經全然記不得味道了。記得當時是在一間生意興隆的店面裡點的,周圍的人有人在吃蟹粥,有人點了炒蛤蜊,我突發奇想地點了一碟蟹腿肉,雖然蟹肉是現拆的,但鮮味不夠,又被下了猛料的燒法蓋過了原有的味道,所以算是一次比較失敗的嘗試。

相較而言,在另一家吃的燒烤就記憶深刻了。那家負責烤肉的是一個十來歲的小孩,火紅的炭火把他的臉照得紅彤彤的。燒烤攤子的生意很好,人一直不斷,小孩子一面擦汗一面頻繁的翻動肉串,旁邊負責收錢的是一個更小的小孩,一個母親模樣的女人偶爾從裡面的房間端了穿好的肉串出來。一個小小的燒烤攤,集結上了一家子人。辛苦嗎?一定的。但幸福嗎?或許吧。

滷味適合當夜宵,品種又多,滋味又足,配上一點啤酒,會讓那個夜晚覺得特別自在。掌管這個櫥窗滷味的是幾個妙齡女孩,年輕漂亮,生意自是很好。要點滷味的時候,眼睛腦子和嘴巴都要快:一份海帶一份豆腐乾還要筍尖鴨肝豬耳朵。說得慢了,唯恐後面的人等得不耐煩。

港式茶餐廳裡吃到好吃的菠蘿油當然不稀奇,但在夜市旁邊的店鋪裡居然也吃到很贊的冰火菠蘿油,這點讓我很驚訝。我們本來只是買來一個嘗嘗味道,分享一下。後來一口下去,就覺得太好吃,不夠吃,於是馬上回去排隊再買。吃到好吃的東西,心情是和愉悅的,我們得意地好像腳底裝了彈簧,一口菠蘿油,一口鹹檸七,拎著滷味,心滿意足地準備回住處。

人說「禍不單行,福無雙至」,此話顯然有失偏頗,像我們在這麼滿意的時刻,老天依然覺得還可以再多給我們一些。所以,在離地鐵入口十幾步距離的地方,我們又看到了這個菠蘿攤頭。大概是七十還是八十塊一顆吧,我們試吃了一塊,覺得味道不錯,於是買了一顆回去。攤主幫我們把菠蘿乾乾淨淨地剔好,再切成適合入口的小塊,末了再插上幾根牙籤方便我們回去吃,一整套流程下來也不過一分鐘,看得我們眼睛都直了。至於味道麼,這麼說吧,時隔一年多,某天和朋友談起菠蘿時,我們還記得曾經在高雄吃過一顆很好的菠蘿,特別甜,特別香,完全不澀。

高雄:凱旋夜市

凱旋夜市的經歷其實比較失敗。它離我們住的地方比較遠,去一次非常曲折,但到了地方發現夜市很冷清,顧客比攤主還多,而且我心心念念的土窯雞腿根本就沒有開張,真是一個大寫的「失望」。說到這個土窯雞腿還是來自電視上的介紹,當時被小S用的形容詞吸引了,「連蒜頭都很綿」。雖然我本人並不喜歡大蒜,但想像一下能連帶把蒜頭都弄得很綿,且沒有辣味,那一同烤制的雞腿肯定也是鮮嫩無比了。這種雞腿之所以好吃是因為強調了窯體的悶烤,加熱的木材以龍眼木這樣的果木為主,一則增加香味,二來這樣的木材硬實耐燒,有助於保持均勻的窯溫。

在尋覓土窯雞腿未果後,隨便吃了點什麼算是來過,不過味道應該也不是太好吃,所以連吃的啥我都不記得了。後來悻悻然奔去了瑞豐,在回程的時候,因為路邊沒有什麼路燈,黑乎乎的還有點害怕。因為這樣一段不太愉悅的經歷,所以幾乎連一張照片都沒留下,還是出地鐵時正好拍了一張,其中有一張「凱旋夜市」的指示牌算是讓這一段文字有張配圖。

宜蘭:羅東夜市

羅東夜市上有名的小吃有很多,包心粉圓、三星蔥餅、羊肉湯、宜蘭三寶冰等等。最為搞笑的大概就是包心粉圓了,這家店原本是一對夫妻經營,後因「理念不同」而分開,而他們各自經營了一家店,就開在面對面。如果不是這夫妻倆心比較大,就是這則商業故事太成功。

且不說這對歡喜冤家的故事,我覺得搞笑的成分還比較大。就粉圓本身來說,真是要味道有味道,要噱頭有噱頭。首先,粉圓很好吃,QQ的,很彈,很香,很糯。其次,粉圓外皮酒紅色,又裝在心形的器皿裡,女孩子肯定特別喜歡。這樣的店既適合姐妹淘,又適合小情侶,真是會做生意。最後,兩家店打擂臺但不交惡的營銷辦法,真的是很會挑動消費者的好奇心,不少人吃完老公家的,又去比較一下老婆家的,看看「理念」到底是有多麼不同,才會造成離婚?而且這兩家的店鋪招牌,一家粉色,一家紫色,好像也太搭了一點,放在一起看,居然很和諧。

天冷的時候,來一點當歸羊肉湯,真是又進補又暖身。我們看見一間店鋪門外坐滿了人,想來是一定非常好吃咯?於是也找了個位置擠一擠,像猴子一樣模仿周圍的人,也點了一份當歸羊肉湯。舊舊的藍白色碗碟很接地氣,羊肉湯的中藥味很濃,可見店主不玩虛的,捨得下料。羊肉湯入口居然很清淡,不會油膩,肉也燉得酥酥的,特別好吃。

廚房大概就在就餐區域不遠處,噴香的肉味直往鼻子裡噴,後廚清洗碗碟時叮噹作響的聲音,摻雜著老闆收錢找錢和招呼客人的聲音,整個就是一個熱氣騰騰。有的時候真是不太明白,這些看上去破破舊舊的小店,做出來的東西還真是蠻好吃的,相比之下,那些店堂明亮的餐館,有時反而讓人覺得滋味寡淡,恐怕是缺了這麼一點人間的煙火氣吧。

夜市裡除了食物以外,常常也有各種我們想像不到生意。比如這個,我到現在都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個玩法,當時就稀裡糊塗和朋友上了臺面,估計是十塊還是二十塊臺幣玩一局,大概8次機會摸8張牌,好像湊一對就有獎品之類的。結局當然是全軍覆沒,反正覆沒了也沒幾個錢。我們雖是出於好奇上桌的,但也不難看出人性之中的投機、嗜賭,但凡有一個機會可以以小博大,普通人很難放下好奇心去嘗試。理智些的小賭怡情,速戰速決;自詡聰明的一邊研究其中門道,一邊被拉進泥潭;而愚蠢的則無視自身資質,把命運完全寄託給運氣,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小小的夜市攤位,上演著鮮活的市井人情,讓書本裡不存在的東西立體了起來。世間的辛勞、奔波、人情、世故,都在這裡展現的淋漓盡致。作為旁觀者,入口的還不只是那一道道美味的小吃,恐怕還有五味雜陳的人生滋味。

相關焦點

  • 在「飽島」臺灣的小吃攤前逛吃逛吃
    臺灣又被人戲稱為「飽島」,不是沒有原因的。
  • 吃貨時代 「飽島」臺灣人氣早餐店大盤點
    在「飽島」的每一餐都很重要。臺灣早餐不僅限於便利店,一定要試試街邊的早餐店。現做的新鮮,選擇多,搭配好而且有營養。
  • 沒吃過這些小吃,你還敢說自己去過「飽島」臺灣?
    臺灣又被人戲稱為「飽島」,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這裡的小吃真的又好吃有多,只吃小吃,不但不用擔心吃不好,還會吃撐。
  • 臺灣:遍地美景+明知胖10斤又必吃的夜市,還有不得不逛的超市
    臺灣帶有一種輕盈的純淨之感,就如同臺灣偶像劇裡的少男少女,乾淨、溫柔、甜美。臺灣,讓西太平洋的風都帶有了青春的氣息,今日我們便來一睹祖國寶島風採。▲ 宜蘭縣境內最富庶的地方,是由蘭陽溪等河流衝積出來的蘭陽平原。這裡纖陌縱橫,田園景觀絕美。在宜蘭海外,龜山島像衛士一樣守護著蘭陽平原。
  • 潛伏在魔都的古早「飽島」美食,難道會沒你的菜?
    美食俯拾即是的寶島臺灣,有的是不愧於「飽島」盛名的小吃。滷肉飯、蚵仔煎、蚵仔米線、胡椒餅……這些在臺灣偶像劇中出鏡率頗高、饞哭大陸朋友的美食,夠「古早」才稱得上好吃。TO君從臺灣朋友處獲悉,魔都也偷偷潛伏了幾家正宗臺菜餐廳,臺灣師傅從海峽對岸帶來的風味,夠道地。
  • 臺灣美食地圖(收藏版) 原創
    於我,對臺灣的第一印象是小學課本中寫的一篇文章,是描述高雄的蝴蝶谷。說臺灣是寶島,是一個神奇又富饒的地方,有成千上百種蝴蝶。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挺好笑的。其實,臺灣不僅有蝴蝶,還有更多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臺灣美食坐標|首先,我給大家看下臺灣的地圖,很小,從左上的臺北到最南邊的墾丁,坐動車大概5個小時左右。
  • 美食 「飽島」臺灣人氣早餐店大盤點(上)
    在「飽島」的每一餐都很重要。臺灣早餐不僅限於便利店,一定要試試街邊的早餐店。現做的新鮮,選擇多,搭配好而且有營養。
  • 網絡票選十大臺灣夜市美食
    做法是將新鮮肥美蚵仔琳上調和太白粉與地瓜粉的粉漿,加上蛋、青菜下平底鍋以大火油煎,食用時再淋上特調的酸甜醬汁,細緻順嫩的口感味道香鬱,令人垂涎,是臺灣夜市相當普遍的一道小吃。也研發不同雞排的醃漬方法,如以蜂蜜為基底的蜜汁雞排,或是以中藥調味的雞排,是臺灣最夯的國民美食之一,也是夜市不容錯過的臺灣小吃之一。
  • 上海第一張夜市許可證,竟是發給臺灣夜市...
    上海的夜市以無組織無管理的形態遍地開花,屢禁不禁。在上海兩會上,韓書記指出「上海須下苦功夫成為活力之都」。因此,建議將臺灣成熟的夜市運營管理模式嫁接過來,做到疏堵結合,科學管理。點擊下圖,進入臺灣線上夜市臺灣夜市情況臺灣每個城市幾乎都有紅火的夜市,如臺北的士林夜市、臺中的逢甲夜市、臺南的花園夜市、高雄的六合夜市、基隆的廟口夜市等,都良性運行了幾十年,形成品牌和文化。
  • 歪果仁眼中的「臺灣」是這樣的!
    臺灣美妝個護店開了不少,如屈臣氏、康是美等,而很多女生最愛的還是實惠好用的面膜產品,臺灣本土品牌備受青睞!到處都會有的夜市臺灣夜市鼎鼎大名,全臺各地都有人氣夜市和代表性的小吃。歪果仁當然也不能免俗啦,要知道歪果仁幾乎個個都是夜店咖,不過來到臺灣,他們一定已經不想去夜店了!
  • 舌尖上的臺灣 | 尋覓夜市中讓人流口水的特色小吃!
    就連康熙來了都有美食單元推薦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推出美食地圖然後,節目畫面就變成這樣▼臺灣的小吃聞名在大江南北美食匯聚之地就在夜市走,跟著小編一起去臺灣的夜市看看士林大香腸可以算是士林夜市的獨有美食,也是臺灣夜市美食的標誌之一。新鮮的香腸,烤熟後切成片,肉汁濃鬱。附上精挑細選,辛辣夠味的蒜頭,簡直口齒留香。
  • 「上海擺地攤夜市地圖」火了,不過這不重要
    ↓↓一夜間,網友們都在問「擺攤了,我能賣什麼」昨晚起一張「2020上海擺攤夜市地圖記者留意到,上述地段中既有聞喜路、臨汾路、彭浦新村等早年申城知名度較高的馬路夜市,又有公園、地鐵口以及多個步行街等人流密集的區域。這份地圖可信嗎?↓
  • 【美食每刻】火爆臺灣的士林夜市小吃!不用遠足就在這裡~
    小編的同事「石景山迪麗熱巴」是個特別的「臺灣控」,青蔥歲月聽著S.H.E的歌、看著濃濃臺灣腔的偶像劇、跟著《康熙來了》一路走來的滿滿回憶,實在超難忘的!在從臺灣旅遊回來還念念不忘那裡的當地美食,不過福利來了!因為不用遠足寶島,就能吃到地地道道的臺灣小吃,因為鼎鼎有名的士林夜市「搬到」這裡來啦~!!!
  • 臺灣in象 | 歪果仁眼中的「臺灣」是這樣的!
    臺北故宮是大家來臺都不會錯過的一站。臺灣美妝個護店開了不少,如屈臣氏、康是美等,而很多女生最愛的還是實惠好用的面膜產品,臺灣本土品牌備受青睞!到處都會有的夜市臺灣夜市鼎鼎大名,全臺各地都有人氣夜市和代表性的小吃。歪果仁當然也不能免俗啦,要知道歪果仁幾乎個個都是夜店咖,不過來到臺灣,他們一定已經不想去夜店了!
  • 在臺灣環島自駕旅遊,順便在夜市探索美食
    首先說明,大陸駕照是無法在臺灣租車的,有公證件和翻譯件也不行,在租車時對證件審核還是比較嚴格的,如果你要在臺灣租車自駕,基本上只有一個途徑,那就是辦理香港駕照或者國際駕照,其實香港駕照是可以領取國際駕照的,但是領取國際駕照的方式很多,這就要提到IDP聯盟了,只要你有IDP聯盟國的駕照
  • 《青春夜佰味2》開播 打造中國夜市美食地圖
    節目總導演黎岱宏透露,節目將延續《青春夜佰味》第一季的清新風格,在一道道誘人的美食裡感受青春氣息,在一條條熱鬧的夜市裡品味人間煙火, 旨在打造中國夜市美食地圖。《青春夜佰味》第二季熱辣來襲 追尋夜市裡的煙火味道2019年播出的《青春夜佰味》第一季通過創新獨特的青春視角,真實展現在校大學生的樂天內涵,將高校風味賦予情感,在鋪天蓋地的美食紀錄片中脫穎而出,收穫滿滿,圈粉無數。節目不斷創造收視奇蹟的同時,也參與了中國電視星光獎等眾多專業獎項的角逐。
  • 無夜市不夏天!最全瀋陽夜市地圖來了,果斷收藏!
    城中有「彩塔」 城南看噴泉西市有「興順」 南市隱「奉天」你說這裡的夜市好吃的不少,他說那邊的夜市值得一逛,瀋陽這麼多的「網紅夜市」,到底要怎麼選?來來來,看小編為你送上攻略!超全夜市地圖已備好瀋北文化嘉年華聽說瀋北超級夜市來了,啤酒免費喝!什麼什麼?還在地鐵2號線莆田路出口,這麼方便?7月17日開市,必須得走起啊!奉天巷風情小街+特色小店,打卡拍照開懷暢飲兩不誤!奉天巷開業之初就展現出濃濃的網紅氣息。
  • 臺灣美食攻略:臺灣旅遊必去夜市之臺北華西街夜市
    這是第23篇文章臺北華西街夜市位於龍山寺附近,長度有352米,是臺灣第一座觀光夜市,也是一條將接到加頂蓋的半室內夜市,所以不論晴雨夜市內都是燈火通明。百年之前,「一府二鹿三艋胛」的風光使得這裡成為臺北市最具歷史性的名街。
  • 臺灣購物錦囊(六)夜市篇
    每個人心中的日月都不一樣,來臺灣你能在夜市探索鼎鼎大名的本地美食,配著超嗲聲調的熱情服務也一定會讓你讚嘆不已,但如果你只顧上吃喝玩樂到處逛逛,臨行前花上半個小時隨手買點手信就瀟灑回家,只能說你實在是錯過太多了!自由行陸續開通、往返機票比香港還白菜價,趁著大陸遊客尚未佔領全臺灣之前來感受一下寶島的購物風情吧!
  • 三十九個女人的臺灣行
    寄於巷弄的美食陳綺貞的小清新胡德夫的民謠101的臺北地標還是三毛的散文和席慕容的詩……臺北—臺中—嘉義—高雄—臺東—花蓮—臺北一路的兜兜轉轉捕捉了地圖上的每一次風和日麗臺灣的人文,是我們遇見的最美風景每個溫情小故事,串成了一路的小確幸無論是凌晨一點和陌生人面對面聊天還是熱情得讓人無法拒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