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小編看到綜藝《新生日記》節目中,應採兒二胎剖腹產過程曝光,雖然是二胎,但因為高齡分娩,躺在手術床上的應採兒更加緊張害怕。
但這一次,意外的是,陳小春全程陪在他的身邊,幫她拍攝視頻記錄
要知道生Jasper的時候,應採兒也安排他給自己拍視頻。
沒想到他進產房看了一眼地上的血就暈過去了,什麼都沒拍到,什麼忙也沒幫到...
反倒要產床上的應採兒安慰他...就這件事情,應採兒怨了7年,他也記了7年,克服了7年,終於在這一次陪著老婆一起迎來了新的生命。
採兒緊張的時候,陳小春就握著她的手搓來搓去,安慰她,讓她寬心。
如果說,每一個孩子和母親都是生死之交,那對於高齡產婦來說,更承擔著更多的風險。
母子平安背後的心酸恐懼,你根本想像不到。
01
生孩子就是「鬼門關」
就算已經2020年了,醫學發展已經非常迅速。但是,生孩子仍然會有生命危險!
對於女性來說,最佳生育年齡是24~28歲,超過35歲,就屬於高齡產婦。
「高齡產婦」四個字,意味著更多的風險,相比較適齡妊娠女性,高齡妊娠的各種併發症概率提高了2-4倍,糖尿病、高血壓、流產、早產、羊水栓塞……
幾乎每一位高齡產婦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和風險:
馬伊琍曾自曝生二胎時一直孕吐,吐到生才停止,一胎時瘦得像個「難民」;
孫燕姿40歲懷二胎時,腰酸肋骨疼,腳腫動作慢;
大S二胎生子時,因為體力不支和腹部絞痛,止痛藥物又過敏,一度缺氧昏迷,被推進ICU搶救;
程莉莎談及,自己年齡偏大,但想要二胎,不得不在肚子上打了100多針,造成身體內分泌嚴重失調,引發精神抑鬱。
在世俗的眼光裡,女人生孩子是天經地義,女人職責所在,且不說,生孩子是個人自由,很少有人會關心女人生孩子可能面臨的風險,尤其是對於高齡產婦。
【▲懷孕時母親內臟器官被胎兒擠壓而移位】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大約每天有800多名婦女死於妊娠或分娩有關的併發症,2013年,有28.9萬婦女在妊娠或分娩期間以及分娩後死亡。
高齡產婦生孩子無異於在拿生命與死神做賭注,一隻腳已經跨進了另一個世界,一隻腳在這個世界。
02
精神上的崩潰和無助
生產時肉體的疼痛可以修復,但是,精神上的崩潰和無助才是最讓人致命的。
因為產後激素水平的不穩定,再加上日夜顛倒帶寶寶餵奶,事業上停滯不前,如果再碰上婆媳的矛盾和丈夫的不夠體貼。產後的一兩年,對於女人來說,才是最難過的。
中國精神科研究協會曾做過這樣一個調查,高達80%的媽媽都曾有產後抑鬱的傾向,其中接近1/3的人被確診為產後抑鬱。
經常會碰到男性對待自己的老婆產後抑鬱,會十分嗤之以鼻。會覺得都是什麼抑鬱!都是女生太矯情了~
產婦抑鬱會出現精神疾病,嚴重的更會危機到生命。
對一個女人來說,最辛苦的不是帶孩子,不是處理各種家庭瑣事,而是,自己所有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理所當然這四個字太可怕了,它會毀滅掉一個女人的的希望,多少媽媽,半夜獨自餵奶,獨自帶娃,深夜裡情緒崩潰。但是,這些她們一個人都得咬牙硬抗...
03
「為母則剛」就是道理綁架
小編記得看電影看到過一句經典臺詞
「當一個女人結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就意味著生活的起點,也意味終點。」
太多女人,生了孩子就有了各種標籤,所有人都覺得為母則剛,可是誰想到是孩子和家庭,硬讓一個小女孩成一個不畏世俗的女人,成了一個無所不能的超人。
所謂的「為母則剛」,我覺得根本就是道德的的綁架,我們不得不披上鎧甲,可是這背後更多的卻是無數母親的無助和無奈。
養育孩子,照顧家庭,從來都不是女人一個人的事情,是需要夫妻兩個人齊心協力,共同打造的。
希望所有的男性可以用自己厚實的肩膀承擔起家庭的重任,多體諒妻子,夫妻間相互包容。成為女超人的前提,請先讓她做一個幸福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