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艦級威力 Aurender FLOW 桌面型解碼耳放

2021-02-08 MAXDIGIT



一直發展家用HIFI數碼流系統的Aurender,Music Server及DAC方面都獲得好評,在前幾年日本《秋季耳機祭》展示第一款小型DAC FLOW,正式打入便攜市場。機能方面擺脫傳統便攜DAC的框框,希望從另一面討好玩家。



多平臺對應


操作鍵集中機側


先看外形,FLOW以硬朗的長方機身為基礎,機面為波浪面,加上圓型的顯示屏部分,形狀從方到圓、線條從硬到軟,設計上有清楚的層次。機身以鋁金屬製作,手感紮實,份量也十足,重達450g。機身按鍵的布局集中在右側,包含設定、播放控制等,音量控制在屏幕外面,以0.5dB級進調整,相當仔細。USB及光纖連接於頂部,USB模式可於選單內設定,而且仔細分為USB3.0、USB2.0、MacOS、iOS、Android等,配合不同平臺而設定,MacOS方面不需Driver,而Windows 7、8就需要裝Driver;手提產品方面,iOS產品主要透過Camera Kit連接,而Android也附上的MicroUSB OTG線便可,不過對應程度視手機而定,筆者手上的Sony Xperia Z2,測試時卻未能對應。此外,配件中包括圓頭–方頭的光纖線,對於Astell&Kern等手提機用家,不用煩惱線材問題,相當細心。


主要透過USB及光纖連接


mSATA容量擴充


只有6.3mm TRS輸出


輸出方面,只有一個6.3mm TRS耳機輸出,最高輸出為380mW@32ohms,不過在Variable輸出以外,也可用選單設定2V/5V固定輸出,配合附件6.3mm – RCA(F)轉插,可連接到其他擴音機使用,令FLOW變成座臺產品。DAC用上近年大熱的ESS9018K2M晶片,而USB使用XMOS架構,最高支持32bit/384kHz PCM、DSD128(DoP),機面也有Sample Rate的顯示。此外,機內還有一個特別賣點,開發團隊考慮到現時Notebook的硬碟都已是SSD,客量未必足夠存放歌曲,用家可自行裝上mSATA硬碟(最高支持1TB),用作外置Music Library,不過此機能只對應Windows及MacOS,也要視mSATA硬碟在OS上的對應情況。機身內置Samsung SDI 4,450mAh電池,可透過USB充電/供電,設定內可設定播放時停止充電,避免充電時造成幹擾,也令電池更為耐用,電池續航力為7小時,以效能來說算是不俗。


機內預留空間裝上mSATA硬碟


播放測試



透過Camera Kit及第三方Apps,可播放DSD(DoP)


試聽唱片:王若琳《The Adult Storybook》(DSD64)、蘇永康《So I Sing》(24bit/96kHz)

耳機:Sennheiser HD800、IE800、Ultrasone Edition 8 Ltd

訊源:MacBook Air、iPad Air、Astell&Kern AK120

格式:DSF、AIFF、FLAC

FLOW的輸出頗大,能應付300ohm的HD800外,由於背景寧靜,加上0.5dB的仔細調整,配上入耳式耳機也算理想。聽王若琳《Tikiville》,FLOW對氣氛的掌握不錯,帶出輕快跳脫的感覺,樂器的重量感剛好,同時頗為立體,而歌者的聲線顯得有活力,令人聽得更為投入。再聽蘇永康的《假使有日能忘記》,人聲明亮富穿透力,擴散並放大,像現場聆聽的感覺,樂器於後方展開,定位分明,而且有一定空間感,結他及弦樂的線條清晰而圓滑,自然沒有變得硬及刻板,低頻下潛不俗,低音結他的深沉感覺在這裡能顯示出來。最後比較幾個平臺連接,MacOS平臺下線條立體一點,而音場定位及包圍感較優勝;iOS有點接近,只是層次感輕微打折扣;光纖的聲音飽滿一點,低頻量感較多,然而音場相對較窄,當然這亦可能與訊源取向有關。


清楚顯示輸入的數據


總結


FLOW的定位有點有趣,明顯是針對Notebook而設,同時又想試試更便攜的平板/手機/DAP市場,當然本身表現也相當不俗,對歌曲氣氛的掌握很出色。建議有興趣而需要便攜的用家,不妨再試試配上Windows 8.1的平板,可發揮到各項特點,亦有一定流動性。


[適合哪一個的您]


愛聽不同錄音,重視氣氛還原的用家


便攜套具不俗保護性


規格

●DAC晶片:ESS Technology Sabre ESS9018K2M

●最高對應輸入:32bit/384kHz PCM、DSD128(USB)、24bit/192kHz PCM(光纖)

●數碼輸入:USB、光纖

●輸出端子:6.3mm TRS耳機

●耳機輸出:380mW@32 Ohms、320mW@60 Ohms、87mW@300 Ohms、43mW@600 Ohms

●輸出阻抗:0.06 Ohm

●總諧波失真:<0.0002%@1kHz、5.1Vrms

●動態範圍:Max 122dB

●訊噪比:118dB(耳機)、>107dB(XLR/RCA)

●使用時間:約7小時

●體積:80 x 137 x 28 mm

●重量:450g(不連mSATA)

●附件:USB 3.0線、USB 2.0線、OTG線、6.3mm轉插、RCA(F)轉換線、光纖線、便攜



連接相關的配件相當豐富


文章轉載自:


https://lyra.media/product_review/%E5%B7%A8%E5%BC%A9%E7%B4%9A%E5%A8%81%E5%8A%9B%E3%80%80aurender-flow/?__cf_chl_jschl_tk__=d86ad2803869fc01119cd22d801e8b3f1732b4b5-1590377315-0-AXPQhSppCU07BYDusiB0xuocgTpFTo8SwimCU9W_5tP7XO8SZHtMV_X6v8sJVmBHFSqbXHcM38wahVvxK1yNwSx_l0uwtPlqS3xY697lHkMXzMLJgSvZrCpvqrJYrpTjmJbxXuqL6nmkLHSPYKx1cEAv55Yxgj7o0yqv7BtrL2k0qJa0J1UQW3GtxCBD0SGvOuEajIIkivI_oCPnOPNsqEsYO0XBdEvfwNSg8vtlIiZz2zNQvK3OF4lv--Iv7qrEU7TSELX3H9kqv_-MICULhpUvfcjjCPVW3uw6MBfnV-_6ViR4nBf6BlOk03NdS7FTz9-TqueNEN5sRTYLs9VRw7m3E84Ej-mlTbYOioOnoQLl3VxhXTJsAIGgXSkY7bLRw1k6vGJW7vaJ6Y8nx7aVJ257nnW4wxvTzi_VqRaRmtY9WWqjs4PLdx-g8uALLpcG7A#divForm

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解碼耳放一體機點評
    」是近年來很多發燒友桌面聽音的主要玩法。它有兩個必要條件:1)帶至少一個數字輸入口,內部有解碼線路,2)內部有耳放線路,具備至少一個耳機口。要滿足這樣兩個條件才能稱其為「解碼耳放一體機」。除此外,有些器材帶模擬輸入(因此可以做純耳放)、有些器材帶模擬輸出(可以接其他放大器或有源音箱),這些額外的接口會增加機器的可玩性和功能,但只要滿足前面提到的兩點,就是一個基本的解碼耳放一體機了。
  • 桌面上的小炮,J.C Audio UDP-2解碼耳放一體機
    想想似乎是個必然,因為再HiFi的音效卡,由於推力不足的問題,您最終還是得上獨立解碼或者獨立耳放設備。本人算是個發燒愛好者,本著追求不要太多投入的玩兒HiFi以及不能佔用我太多桌面位置的原則入手了這臺J.C Audio UDP-2解碼耳放一體機,講真,這年頭玩HiFi的還真沒有多少人願意花1980元來買個一體機,因為它太便宜了,便宜得讓人有點懷疑它的水準......
  • 特輯 | 了解你的解碼 · 接口與用途 兼談10臺解碼耳放一體機(四)
    ,也正是很多桌面音響玩家需求的產品。其實,相對於傳統的Hi-Fi系統來說,這樣小型的桌面音響系統更受年輕玩家的歡迎,除了體積小巧之外,功能豐富也是他們選擇的重點,只需要一臺機器,就能作為家庭/桌面娛樂影音系統的中心。
  • 【隨身】小評韓國 Aurender Flow
    根據設置,flow在usb模式下也有不同的工作模式,默認情況下就是像lz這樣,播放聲音的時候,使用內置電池為機器供電,而當一段時間(大概幾秒鐘)沒有聲音之後,就會使用usb接口為自己的內置電池充電。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打開了使用asio模式的程序(比如像audition,cubase包括foobar這類的程序)的話,如果你不關閉,那麼flow就不會為自己充電,直到電池耗盡後關機。
  • 日本VGP2019飛傲第二次榮獲十二項大獎,兩個專業解碼耳放得金獎
    在播放器類、耳放類、耳機類、配件類四大類別中,飛傲共有十二款產品獲得金獎/受賞的獎項,其中Q5+AM3A、BTR3受到了專業評審肯定,榮獲耳放類金獎!1、3W-5W日元耳放類金賞:Q5+AM3A獲得了金獎的Q5是飛傲2018年推出的旗艦級藍牙DSD解碼耳放,搭載了雙AK4490EN DAC晶片,具有超強的解碼能力;採用Ti OPA1642專業晶片,實現專業級的音頻線路架構;採用XMOS USB Audio平臺
  • 更新了Cayin iDAC-6+iHA-6(全新i系列平衡桌面解碼+耳放)銷售渠道!
    以下是更新過的cayin品牌全新i系列平衡桌面解碼+耳放(iDAC-6+iHA-6)目前在中國大陸的實體店授權經銷商,想試聽西裝套的燒友們現在可以去這些經銷商處試聽啦
  • 【評析】非典型英國聲派,英國 音樂傳真 M1 HPA 甲類耳放解碼一體機
    表示它的解碼主要是為PC或MAC設計,也就是說它可以作為一個PC解碼耳放的桌面設備使用,用戶只需要一根A to B的USB線就可通過耳機輕鬆享受到好聲,而不需要再增加音源、線材的負擔,非常符合當下主流的聽音方式,音樂傳真M1 HPA就是這種類型的一體臺機。
  • 天龍DA300 解碼耳放一體機聽感
    一直有些朋友問我,2000檔有什麼解碼或者解碼耳放一體機子可以選擇,畢竟不是所有朋友的預算都是很寬裕的。這問題蠻為難的,因為玩HIFI這東西,一直都是大投入少回報,以前這價位,通常都是一些不入流的DIY產品提供選擇~不過現在發現,大家也慢慢提高了水平,降低了價格,最近2000檔也有不少東西可以選擇,比如雙木三林的套裝,還有這個DA300USB解碼耳放一體機……這個解碼耳放一體機是天龍公司出的,我也搞不清是屬於日本天龍呢,還是美國天龍,產地是在國內,設計是天龍公司還是國內未知
  • 華碩旗艦級DAC評測
    而另外一種方式則是使用外置解碼設備,其中帶有USB接口的解碼+放大器一體機也是相對來說比較經濟的選擇,被很多耳機玩家所喜愛。    解碼+放大器一體機擁有比內置解碼更大的自由性和便利性,同時也相比獨立外置純解碼系統更加節省開支,耳機用戶們很多都採用解碼+耳放一體機聆聽。
  • 逐漸改變的聽音習慣——Chord Hugo TT解碼耳放
    專注於此的Chord也在今年年初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桌面式解碼耳放Hugo TT。有關注Chord 產品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之前Chord推出過一款可攜式解碼耳放Hugo,而本刊當時也有同事撰寫了其評測文章。      關於Hugo系列的誕生,乃是源自John Franks三四年前的一次日本行。
  • 2020 年度盤點,說說我聽過的各種「藍牙解碼耳放」
    二、2020年我玩過的便攜藍牙解碼耳放盤點 1. Earstudio ES100(Mkii) 我買的第一個藍牙解碼耳放,ES100可以說完全改變我對藍牙解碼耳放「無音質可言」的看法,自此開始一發不可收拾。
  • Chord發布Hugo TT 2解碼耳放一體機
    Hugo TT是英國著名HiFi廠商Chord(和弦)的經典解碼耳放一體機產品,深受廣大耳機發燒友的喜愛。Chord發布Hugo TT 2解碼耳放一體機     Hugo TT 2內置新的artix7 FPGA晶片,該晶片是由Chord
  • 谷津U-3解碼耳放功放一體機試聽報告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這段時間基本在跟臺式系統打交道,這次拿到的又是一個臺式機——谷津U-3解碼耳放功放「三合一」一體機。一般來說,大多數的一體機都是解碼加耳放,谷津U-3在此基礎上又加了一個音箱功放,這對於同時擁有耳機和音箱的人來說是件好事,一臺機器全都搞定。
  • 【便攜】最佳可攜式解碼耳放30款(中)
    查看展會詳情所有觀眾可免費參觀【HIFI說 2020年3月報導】下面是國外知名網站《Headfonics.com》用家票選的30款最佳可攜式解碼耳放續前期報導:最佳可攜式解碼耳放30款(上)十一、ALO Audio Rx耳放
  • 音愛而聲 愛國者EROS解碼耳放讓好聲音不絕於耳
    耳放作為音樂發燒友必備的外設,雖然帶來更加完美的音質體驗,但笨重的身材也大大限制了享受好音樂的場景。而愛國者EROS打造的可攜式AM-1 HIFI解碼耳放,讓隨身攜帶成為可能,家裡、辦公室、地鐵、運動等各種場景下,都可以享受自然、純粹的好聲音了。
  • 鐵三角頂級解碼耳放HA5050H
    下面是我今年5月在德國慕尼黑Hi-End音響展上拍下的照片。它在鐵三角的攤位現場開聲提供試聽,感興趣的發燒友同樣不少。在5月份上海的亞洲CES消費電子展上,我又一次見到了它,同時得知這臺耽擱了2年的頂級耳放終於宣告上市了。日本設計師本人也專程來到了現場。
  • 高登GD-X II全平衡解碼耳放一體機人氣旺
    提到高登這個品牌,國內發燒友一定不會感到陌生,他們的臺式解碼耳放一體機產品可以說深受國內發燒友的認可和青睞。有意思的是,我們部門現在就有一臺高登的GD-X解碼耳放一體機。本屆廣州耳機展,高登帶來了GD-X II全平衡解碼耳放一體機以及多款經典型號,供現場發燒友試聽體驗。
  • 隨身的HIFI利器——cayin C5 DAC解碼耳放一體機
    隨身的HIFI利器cayin C5 DAC 解碼耳放一體機
  • Poke解碼耳放聽感體驗
    隨身解碼耳放,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早在iPod、MD時代,隨身耳放就曾今火暴一時。但是最後隨著iPod Classic、索尼MD的停產,作為隨身播放器附庸的解碼耳放也逐漸走向了沒落,曾今流行的隨身捆綁,在燒友中都逐漸成為了少數。取而代之的是各類的國磚、洋磚,它們替代隨聲聽加耳放的組合,逐漸成為了燒友們手中的寵兒。就在這樣一個隨身解碼耳放沒落的今日, Poke的出現又會為我們帶來什麼新鮮的體驗呢?
  • 參考級調音,無限潛力 樂圖S1便攜解碼耳放評測
    隨著隨身HiFi產品越來越便攜化,越來越多的人在出街HiFi聽音都選擇了更加輕量化的藍牙耳機、藍牙解碼耳放、可攜式解碼耳放等。當然,前兩者一直以來都因為藍牙連接的音質問題一直難以被追求極端的HiFi玩家所接受。因此,通過手機供電驅動的可攜式解碼耳放一直是這類人最為關注、也是最希望其能在音質上有所突破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