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又對了,世界首張黑洞照片公布!

2021-02-15 超級數學建模

黑洞是宇宙中最緻密

也最神奇的天體

經過漫長的等待,在全球200多位科學家的努力之下,世界上第一張黑洞照片終於出來啦。

發布會中,公布的照片長這樣下面這樣,圓圓的,紅紅的,好像還有點糊。

發布會公布黑洞照片

這張照片要怎麼看呢?讓超模君帶你去看一下。

知識點一:黑洞本體看不見

↓ ↓ ↓

知識點二:周邊的紅色是經過處理的

↓ ↓ ↓

知識點三:光圈是非對稱的

↓ ↓ ↓

知識點四:這張照片是拼湊出來的

↓ ↓ ↓

最後,最重要的是,愛因斯坦百年前(1915年)提出的廣義相對論,通過這次照片證明,它是對的!

假如你想知道更多關於黑洞的知識,可以點擊下圖,查看昨天超模的首圖文。

今天,作為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出爐,它的歷史意義毋庸置疑是要出現在以後的教科書裡的。

為了紀念這個歷史時刻,相比於科普知識,超模君更想帶你去再次了解一遍人類在發現黑洞過程,那個漫長而曲折的故事。

雖然黑洞這個名詞是20世紀才提出,但是早在18世紀末,英國物理學家約翰·米歇爾和法國數學家拉普拉斯就曾預言過這種神秘天體的存在。

1783年,米歇爾在英國皇家學會做了一場報告,他提出了一個觀點:有可能存在一種引力強到連光也無法從其周圍逃逸的天體,也就是所謂的「暗星」。

無獨有偶,1796年,數學家拉普拉斯所撰寫的《宇宙體系論》中也指出了存在暗星的可能性。

拉普拉斯

那米歇爾與拉普拉斯所說的暗星是個什麼概念呢?讓我們從一個簡單的思想實驗說起。

如果你站著一座高樓的樓頂,沿水平方向扔出一塊石頭;過一段時間後,這塊石頭就會落回地面。然後,你越發用力地扔石頭。隨著這塊石頭的初速度不斷增大,它落回地面的時間也會越來越晚。如果你給這塊石頭的初速度超過了7.9km/s,它就不會再落地了,而會像地球衛星一樣繞著地球旋轉。這還沒有完,因為你還可以繼續提高石頭的初速度。如果這個初速度超過了11.2km/s,它就可以掙脫地球引力的束縛並離地球而去。這個能掙脫地球引力束縛的速度,就是地球表面的逃逸速度。

一個天體表面的逃逸速度,只取決於這個天體的質量和半徑。如果天體的半徑固定不變,其表面的逃逸速度會隨著天體質量的增大而增大;反之,如果天體的質量固定不變,其表面的逃逸速度會隨著天體半徑的減小而增大。

也正是這個非常簡單的逃逸速度,催生了暗星的概念。可惜這個暗星理論提出沒多久,就遭到了當頭一棒。


要解釋暗星理論遭遇了怎樣的打擊,我們需要先介紹一個困擾人類好幾百年的超級難題:光到底是什麼東西?


關於光的本性,史上曾經出現過兩大學派:其中一派是以牛頓為代表的粒子說,認為光由某種堅硬的粒子構成;另一派是以惠更斯為代表的波動說,認為光是某種介質的波動。

但由於牛頓的巨大威望,在整個17世紀中,光的粒子說佔據了上風。也正是基於光的粒子說,米歇爾和拉普拉斯才把逃逸速度和光速聯繫在一起,進而提出了暗星理論。


但19世紀初,英國著名物理學家託馬斯·楊做了一個實驗,把原本高高在上的粒子說打入了萬丈深淵。

託馬斯·楊

這就是著名的楊氏雙縫實驗。

讓一束光,從左到右先通過一個有一條狹縫的擋板S1,再通過一個有兩條狹縫的擋板S2,最後照到一個接受屏F上。從理論上講,如果光真由粒子構成,由於中間那兩條狹縫的遮擋,右邊的接受屏上將只會出現兩條狹縫形狀的亮線。


不過在實際做實驗的時候,託馬斯·楊發現在被擋板遮住的區域內,同樣出現了很多明暗相間的條紋。

換句話說,光並非一直走直線,而在行進的過程中發生了拐彎。這就不是粒子能做到的事了,必須是波才可以。換言之,楊氏雙縫實驗發現了一個只能用波動說、而不能用粒子說來解釋的現象。

這對暗星理論而言也是一個大噩耗。因為引力只能作用在光粒子上,而無法作用於光波。

既然理論不能成立,拉普拉斯也在1808年,他對《宇宙體系論》進行了再版,並且刪掉了所有關於暗星的內容。

 

從那以後,暗星理論早已被人遺忘在歷史的垃圾堆。

但在20世紀初,故事又發生了反轉。

當時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和愛因斯坦發現,同樣存在必須用粒子說、而不能用波動說解釋的現象。

也就是光其實既是一種粒子,又是一種波,這就是所謂的波粒二象性。


1915年12月,一位叫卡爾·史瓦西的天文學家注意到《德國科學院院刊》上的一篇文章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理論,那就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卡爾·史瓦西

廣義相對論有一個最核心的方程,叫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而且此方程非常複雜。愛因斯坦本人也無法找到它的精確解……

史瓦西一下子就對這個公式感了興趣。只花了幾天的時間,就快刀斬亂麻地找到了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的一個精確解,那就是著名的史瓦西解。

史瓦西解描述了一個有質量、無轉動、無電荷的球對稱天體,其周圍的時空具有怎樣的幾何特徵。

基於這個史瓦西解,史瓦西又發現了一件意義重大的事情。如果一個質量為M的球形天體,收縮到一個特定的範圍以內,光就無法再從它的表面逃逸。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球形天體的半徑小於一個特定的數值,它就會變成一個連光也跑不出去的太空監獄。

這個特定的數值就是所謂的史瓦西半徑,其大小為R=2GM/c^2。

其中牛頓引力常數G=6.674×10^{-11} N·kg^{-2}·m^2,而光速c=2.998×10^{8}·m/s。

如果把太陽的質量(即1.989×10^{30}kg)帶入此公式,可以算出太陽的史瓦西半徑約為2954米;如果把地球的質量(即5.972×10^{24}kg)帶入此公式,可以算出地球的史瓦西半徑約為8.869毫米。

也就是說,如果太陽的半徑縮小到2954米,或者地球的半徑縮小到8.869毫米,就會變成連光都能囚禁的恐怖監獄。

史瓦西的發現讓沉寂了100多年的暗星理論得以復活。一個天體要是坍縮到史瓦西半徑以內,就會變成一顆永遠也看不到的暗星。

但是愛因斯坦和愛丁頓堅決反對這樣的可能性。

他們認為,史瓦西解只是一場純粹的數學遊戲;在真實的物理世界中,根本不存在半徑小於史瓦西半徑的天體。

按照愛丁頓的說法,一定存在某種機制,阻止天體塌縮到史瓦西半徑以內。

由於愛因斯坦和愛丁頓的巨大威望,很長一段時間,這種看法都是天文學界的主流。


前面我們有說到,米歇爾和拉普拉斯管這種太空監獄叫「暗星」。

到了20世紀中葉,天文學界則稱它為「引力完全塌縮天體」。

但許多人認為,這兩個名字都不夠理想:前者不夠清晰,而後者又過於拗口。

在1967年底的一次學術會議上,來自是美國著名物理學家約翰·惠勒首次把這種連光都逃不出去的太空監獄稱為「黑洞」。

約翰·惠勒

這個名字,很快就以它的簡潔和神秘,得到了世界各國天文學家的認可。

但法國天文界卻死活也不同意,因為他們覺得黑洞這個名字過於色情

有了名字以後,黑洞的研究變得越來越熱門,最終成為了天文學最大的熱點之一。

人們利用理論物理的工具,對黑洞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而這些研究後來又極大地促進了理論物理的發展,於是才有了今天發布的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

參考資料: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09188024392029#_0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

轉載請在公眾號中,回復「轉載」

超模君準備了一些數學思維好物,免費送給大家

點擊圖片,就有機會領取 

選購正版數學科普好物

相關焦點

  •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有可能看不清?!
    先平復一下激動的心情,北京時間今天晚上21:00,首張黑洞照片即將面世!
  • 凝視深淵: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正式公布!再次證明愛因斯坦是正確的
    有 6 場國際新聞發布會安排在了這一天,在這些發布會上,我們見證了人類有史以來所拍得的第一張黑洞照片的公布。 美國東部時間 4 月 10 日上午 9 時(北京時間 10 日 21 時),事件視界望遠鏡組織(Event Horizon Telescope Collaboration, 以下簡稱 EHT)在美國華盛頓,比利時布魯塞爾、智利聖地牙哥、中國上海和臺北、日本東京等世界六地同步發布這張人類期待已久的照片。
  • 黑洞照片來了!愛因斯坦說對了!
    北京時間2019年4月10日,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發布!
  •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來了!附直播入口!
    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今晚公布!我們可以看到黑洞的真容了!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將宣布一項與超大質量黑洞照片有關的重大成果,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即將在全球六地同步發布。在揭曉照片之前,小編和大家科普一下知識!真實的黑洞到底什麼樣?真的有黑洞嗎?照片怎麼拍的?
  • 黑洞原來長這樣!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曝光
    黑洞原來長這樣 !全球首張黑洞照片,臺灣時間今晚晚間9點7分(美東時間早上9點7分)曝光,包括臺北在內共6座國際城市,同步曝光這張令全球觀眾屏息的神秘照片,也象徵臺灣和全世界頂尖科學家聯手,豎立人類歷史的重要裡程碑。
  • 深度 | 首張黑洞照片誕生!霍金黑洞理論終獲證實
    第一張黑洞照片,5500萬光年外的梅西耶87(M87)剛剛,全球六地(比利時布魯塞爾、智利聖地牙哥、中國上海和臺北、日本東京和美國華盛頓)同步召開全球新聞發布會,事件視界望遠鏡(EHT)發布了位於巨橢圓星系M87中心的黑洞照片,這也是有史以來首張黑洞照片。這項發現不僅讓我們首次一睹黑洞真容,還讓人類在引力極強的極端環境中驗證廣義相對論。
  • 黑洞那麼多,為什麼M87最先亮相?| 5位科學家熱評首張黑洞照片
    就在昨天,北京時間 2019 年 4 月 10 日晚上21點 ,人類歷史上的首張黑洞「靚照」在全球刷屏。華麗亮相的M87星系黑洞。圖片來源:EHT這張來之不易的照片,是由全球眾多研究團隊共同合作,耗時兩年,從世界各地望遠鏡獲得的海量數據中「衝洗」出來的。這項意義非凡的研究成果一經公布,就立即在世界範圍引起了轟動。
  • 黑洞: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面世直播全程回顧
    黑洞: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面世直播全程回顧| 圖片來源:Jason Dexter (左) and Kazunori Akiyama (右)黑洞也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言的一種產物。目前在銀河系中已發現20多個黑洞X射線雙星,它們的黑洞質量大約是太陽質量的5到20倍。
  • 紀念 | 愛因斯坦逝世64周年,「黑洞」照片送給了他一個最不想要的禮物!
    1999年,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讓愛因斯坦糾結不已的「黑洞」  人類發布首張黑洞照片     2019年4月10日晚9時許,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多地天文學家同步公布首張黑洞真容。
  • 今晚9點,人類首張黑洞照片來了!附直播入口!
    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今晚公布!我們可以看到黑洞的真容了!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將宣布一項與超大質量黑洞照片有關的重大成果,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即將在全球六地同步發布。在揭曉照片之前,小編和大家科普一下知識!真實的黑洞到底什麼樣?真的有黑洞嗎?照片怎麼拍的?我們一起去看看!……
  •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來了!附直播入口~
    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今晚公布!我們可以看到黑洞的真容了!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將宣布一項與超大質量黑洞照片有關的重大成果,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即將在全球六地同步發布。在揭曉照片之前,小編和大家科普一下知識!真實的黑洞到底什麼樣?真的有黑洞嗎?照片怎麼拍的?
  •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來了!附直播入口
    Emmm……好像沒有但今晚例外我們將見證歷史的誕生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今晚公布還是一張衝洗了兩年的照片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黑洞?黑洞是理論上,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言存在的一種天體。它具有的超強引力使得光也無法逃脫它的勢力範圍,該勢力範圍稱作黑洞的半徑或稱作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
  • 世界第一張黑洞照片公布!看完後網友的騷操作來了,哈哈哈
    北京時間4月10日21時,全球六地(比利時布魯塞爾、智利聖地牙哥、中國上海和臺北、日本東京和美國華盛頓)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首張黑洞照片。
  • 人類拍攝的首張黑洞照片,5500萬年前的影像
    事件視界望遠鏡(EHT)項目組和中國科學院今晚9點07分共同在上海天文臺發布由EHT「拍下」的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這意味著人類成功獲得了超大黑洞的第一個直接視覺證據黑洞首次露出真容!話匣子對發布會進行了全程直播採訪出乎不少人的意料這次公布的照片並非來自於距離我們最近的位於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A*即大家口中的「銀心黑洞」而這次鏡頭對準的是室女座星系團中超大質量星系
  • 比黑洞更大的是腦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公布後,被網友玩壞
    北京時間4月10日晚9點許,全球六地(比利時布魯塞爾、智利聖地牙哥、中國上海和臺北、日本東京和美國華盛頓)同時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首張黑洞照片
  • 晨讀 | 首張黑洞照片背後,中國貢獻如何?
    那現在這張照片出來了——雖然像我這樣的普通人,看著如此模糊的畫面,很難相信說這是用了兩年時間耗費這麼大心血才搞出來的一張黑洞免冠照。但是在內行專家們看來,這已經足夠用來作為黑洞存在的直接證據。那這就牽扯到一個問題了:你怎麼證明你拍出來的這張就是黑洞本尊?
  • 蔣澈 | 關於黑洞:愛因斯坦又對了?愛因斯坦「不在乎」!
    ▲ 為了這張甜甜圈一樣的照片,人類的目光飛馳了5500萬光年作者 蔣 澈 (清華大學科學史系博士後)
  • 愛因斯坦黑洞理論飽受爭議,2019年的照片被質疑,黑洞不存在?
    愛因斯坦自從提黑洞理論後,轟動了整個科學界,目前人類仍然在探索愛因斯坦提到的黑洞理論,它在宇宙中似乎極為詭異,就連光速無法逃脫它的吸引。截止到目前為止,人類還無法直接觀測到它的存在,黑洞理論提出後飽受質疑,他們認為黑洞理論只是一個猜想罷了,可是在2019年的時候,各國科學家聯手拍到黑洞照片,讓大家對黑洞有個新看法。黑洞並不存在?不過伴隨而來的是各種猜測,如何證明拍攝到的一定是黑洞呢?
  • @愛因斯坦,我們看到黑洞了!(有圖有真相)
    北京時間今天(4月10日)晚上21:00,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面世!
  • 史上首張「黑洞」照片曝光!在這顆星球最美的天文臺凝望星空!
    史上首張「黑洞」照片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