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鄭爽和馬天宇的新劇播出,收視率創新低,觀眾質疑鄭爽的演技,鄭爽回應頗有些自暴自棄的感覺。
網友們都說,演員不在意演技,就別幹演員了,甚至有偏激的人在網上眾籌鄭爽退圈。
於是,鄭爽又開啟了三天一熱搜的模式,不得不說鄭爽的熱搜體質也是沒誰了,回應演技是錯,秀恩愛是錯,做什麼都是錯。
鄭爽男友為了保護女友,主動自嘲自己是軟飯王,本以為可以用開玩笑的方式替女友解圍,沒想到又被罵上熱搜。
鄭爽粉絲也很無奈,張恆只是自嘲而已,為什麼有人上綱上線開啟全網黑,他們已經自己創業開公司了,非要拆散人家小兩口嗎?
其實我覺得鄭爽之所以走到這一步,完全是她自己作的,偶像要樹立積極努力的正面形象,鄭爽卻像極了敢愛敢恨的鄰家女孩。
2009年,鄭爽、張翰主演《一起去看流星雨》,鄭爽因這部大熱電視劇一炮而紅,她和張翰的cp組合也深入人心。
一次採訪中,鄭爽單方面承認與張翰熱戀,戀愛期間鄭爽不好好拍戲,經常翹班去看張翰,為了能配得上他,鄭爽不惜去整容。
整容後的鄭爽,容貌大變,被拍到表情僵硬,笑起來嘴巴都是歪的。
後來張翰參加完《花兒與少年》,鄭爽又單方面宣布分手,第二年鄭爽也拍攝了《花兒與少年2》,或許是觸景生情,剛出國的她就在計程車裡崩潰大哭,令人心疼。
2
鄭爽的第二段感情是和胡彥斌,雖然她沒有正面回應,但是被拍到了約會石錘。
可是網絡暴力實在太強大了,那段時間黑粉們對他們的組合叫做,美女與野獸,意思是他們不般配。
胡彥斌是音樂才子,他怎麼能忍受網絡上天天嘲笑他的生活,漸漸的這段感情也無疾而終。
分手後,鄭爽寫了一本書,紀念這段感情,足以可見鄭爽是個重感情的姑娘。
鄭爽的第三段感情,是奔著結婚去的,他們因工作而結緣,戀愛後的鄭爽也是大大方方承認戀情。
自從戀愛以後,鄭爽顏值回春,整個人都變得輕鬆快樂起來。
鄭爽給男友投資了一家科技公司,從選址到裝修、請員工、運營,鄭爽全程參與。
本來兩個年輕人開公司創業,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可是在噴子們眼裡,就變成了富婆與軟飯王的故事。
鄭爽和張恆秀恩愛,評論區很多酸溜溜的留言,鄭爽耿直回應秀恩愛,又出現了大面積脫粉的現象。
就連路人粉的我都看不慣了,人家情侶之間秀恩愛怎麼了,人家合夥開公司是她自己的血汗錢,礙著誰了嘛?
電影《我不是藥神》有句經典臺詞,這個世界有一種病無藥可治,就是窮病。
在我看來,比窮病更可怕的是見不得別人好。
3
講個我自己真實的經歷,十五年前,我應聘到了家鄉有名的重點小學當老師,我媽很開心,逢人就宣傳。
有一次,我媽在家樓下遇見我初中同學小z,然後提到這件事情,沒想到小z氣得直跺腳。
小z酸溜溜的說,你們家肯定是靠關係進去的,我去面試居然被刷下來,我還是班長,她成績那麼差,怎麼可能應聘得上呢?
接下來,無論我媽如何解釋,小z就是聽不進去,她堅信我們家走後門了。
我媽氣得把這事告訴我了,我笑了笑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這讓我想起螃蟹定律,漁民都知道,一隻螃蟹要蓋簍子,一群螃蟹反而不用蓋。
因為一隻螃蟹很容易逃走,可是兩隻或者更多螃蟹,無論哪只螃蟹想爬出去,其他螃蟹都會伸出把它拉下來。
就好像創業初期,第一個買你東西的人,永遠是陌生人,而第一個質疑你能力的人,永遠是身邊人。
這點我感同身受,學歷不高的我寫作大概有十餘年了,共發表了二百多萬字,然而唯一不認可我的人,就是親戚朋友。
但我不想去解釋什麼,因為三觀不同無需爭辯,時間能證明一切。
所以我也想勸勸鄭爽和張恆,不回應就是最好的回應,你們過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對鍵盤俠最大的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