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宮崎駿神話世界折射出的深刻的現實意義

2021-01-18 胖娛胖樂

《千與千尋》是由宮崎駿編劇並執導,該片於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映,後於2019年6月21日在中國正式上映。

影片主要講述了10歲的少女千尋與父母一起從都市搬家到鄉下。沒想到在搬家的途中,意外卻發生了。他們進入了湯屋老闆魔女控制的奇特世界,千尋的爸爸媽媽因為貪吃而變成了豬。千尋為了救爸爸媽媽,經歷了很多磨難。在這期間,她遇見了一個既聰明又冷酷的少年——白龍。在經歷了很多事情之後,千尋終於救出了爸爸媽媽,也拯救了白龍。

影片用一個童話的世界,表達了深刻的現實意義。最終,影片榮獲第25屆日本電影學院獎的最優秀作品獎、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金熊獎、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動作長片獎和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亞洲電影獎等眾多大獎。

該動畫中所顯示的日本民族的特色是影片的一大看點。從思想上來說,該動畫也跨越了國界,帶給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以心靈上的慰藉。很多人僅僅從親情的角度解析該片,無疑這是單一的、甚至是膚淺的。下面,我將從鏡頭語言、構圖技巧、主題思想三個層次由淺入深的解析一下影片的藝術魅力。

鏡頭語言:三種鏡頭的綜合運用,使影片呈現出了豐富的美感和獨特的層次感,烘託了氛圍,表現了人物情感構圖技巧:豐富的構圖技巧,在細微處渲染了影片的故事性,使情節扣人心弦。也豐富、深化了故事的主題,還調節了畫面的氣氛主題思想:三重內涵的闡釋,揭示了影片豐富的內涵,給觀眾帶去多樣的思考,引領觀眾回歸自然、童真和自我

01、鏡頭語言:三種鏡頭的綜合運用,使影片呈現出了豐富的美感和獨特的層次感,烘託了氛圍,表現了人物情感

影片對於種鏡頭的綜合運用,使得影片最終呈現出了豐富的美感和獨特的層次感。下面,我就來就三種鏡頭一一進行分析。

①特寫鏡頭

在千尋在湯館的外牆上攀爬的時候,影片運用了特寫鏡頭。此處,導演將鏡頭對準了千尋的腳步。因為害怕被湯婆婆逮住,千尋的腳步十分的匆忙,因為可以著力的地方很小,千尋多次差點摔下去。

此處的特寫鏡頭,恰當而生動的表現出了千尋的慌亂和擔心。對於表達人物情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調動了觀眾緊張的氣氛。

②中景鏡頭

在影片中,導演也多次運用了中景鏡頭。而且,還在鏡頭中同樣採用了仰視和平視等不同的拍攝手法。比如,劇中有很多次是白龍在拉著千尋在奔跑,此時採用的就是平視的中景鏡頭。而在白龍拉起受驚的千尋的手的時候,則採用了仰視的中景鏡頭。

影片對於中景鏡頭的運用,很好的表現了人物動作的流暢感,也突出了人物當下的情緒變化和起伏。對於刻畫人物的動作和各種形態都有很好的助力作用。

③遠景鏡頭

在影片中,導演多次運用了遠景鏡頭。而且,還在鏡頭中分別採用了仰視和平視等不同的拍攝手法。比如,當千尋乘坐的電車在水中緩緩的行駛的時候和展現錢婆婆居住的那個小屋子的時候,都採用了平視的遠景鏡頭。在千尋和白龍穿過湯館的巷子的時候,對於巷子的拍攝則採用了俯視的遠景鏡頭。

影片對於遠景鏡頭的運用,將人物所處的整個環境的風貌全面的展現了出來,生動的表現出了人與環境的關係。與此同時,也利用對環境的描寫,突出了影片想要表達的氛圍,更突出了人物的情緒。

在我看來,影片正是通過對這三種鏡頭的綜合運用,恰如其分的展現了人物當時的精神面貌,調動了觀眾刺激的觀影感受,也很好的烘託出了影片的氣氛。對於刻畫人物性格和揭示人物關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02、構圖技巧:豐富的構圖技巧,在細微處渲染了影片的故事性,使情節扣人心弦。也豐富、深化了故事的主題,還調節了畫面的氣氛

畫面的構圖是一種不動聲色的視覺語言,每一幀都包含了創作者的良苦用心。影片《千與千尋》就有很多構圖的奧妙之處。下面,我就具體的分析一下其構圖技巧。

①三分構圖

忙碌了一天的千尋,於憑欄處坐下,一邊吃著晚飯一邊欣賞著遠處的海上風景。這裡的鏡頭只給了千尋三分之一的畫面,其餘留下三分之二處的水天交映作了「留白」處理。夜幕降臨,海風拂過,遠處的海上列車漸行漸遠,會駛向何處呢?

這或許正是千尋此時的好奇,也是觀眾感知到的千尋的情緒。這裡的三分構圖細膩深刻的刻畫出了千尋當時內心的迷茫,巧妙的向觀眾傳達出了人物情感。

②框式構圖

千尋第一次去找湯婆婆的時候,與身材高大的蠶神一同乘坐了電梯。鏡頭定格在了這樣一個場景上:電梯口自然而然形成了一個框架,將千尋與蠶神框在其中。畫面中瘦小的千尋只能畏縮在一旁,與蠶神巨大的體型形成了反差。

此處框式構圖的運用,可以感受到千尋作為人類的渺小和單薄,而這種框式構圖背後也暗示她開始融入湯館這個生存環境中了。

③左右完美對稱的構圖

《千與千尋》中有關於古城樓的一幕中,鏡頭定格在了一盞燃盡的枯燈上。畫面以燈臺為中心,構成了完美對稱的畫面。周圍散落的枯葉則營造出衰敗已久的環境氛圍,暗黑的背景中有一束陽光的斜射,讓畫面在分割出的明暗之間找到了微妙的平衡。

當千尋第一次乘電梯去找湯婆婆籤「勞動合同」時,經過了一個「可怕」的樓層。一眼望去,細長的走廊仿佛沒有盡頭,房間構造簡單工整,兩邊的房間一模一樣,呈現了完美的左右對稱。再加上光影投射出客人的各種形態,打破了沉寂的空間,讓影片的氛圍活躍了起來。

左右對稱的構圖方式,富有工整的美感,配合色彩明暗的變化,完美的展現了影片神秘、陰暗的畫面基調。對於刻畫這樣的畫面下的人物情感也產生了強烈的對比作用,反差之下使得人物刻畫更顯深刻。

④左右不完全對稱的構圖

湯婆婆與白龍對峙時,兩人呈現了一左一右平分畫面的態勢。其中湯婆婆所佔畫面的面積,卻明顯要大於白龍。其實這裡的眼神對視的細節也很有料。湯婆婆說到:「把你大卸八塊也無所謂嗎?」小白用自己異常堅定的眼神已經給出了答案。

當無臉怪吃下好幾個妖怪和成堆食物後,身體也開始變得無比的龐大。而此時,千尋小小的身形在無臉怪面前,就像是一道微不足道的「小菜」。不過這種表現方式有趣的地方在於,龐大的無臉怪卻在渴望得到千尋的認可。在情感上來說,他反而是「弱小」的,因此畫面其實並未失衡。

不完全對稱的構圖方式,不僅暗示了人物之間力量的懸殊差異。也利用比例上的失衡,在情緒力量上尋到了協調。不得不說,這樣的構圖細節讓整個畫面和人物表現力更加的出彩。

言而總之,影片通過豐富的構圖技巧,在細微處渲染了影片的故事性,使情節扣人心弦。與此同時,也豐富、深化了故事的主題,還調節了畫面的氣氛。

03、主題思想:三重內涵的闡釋,揭示了影片豐富的內涵,給觀眾帶去多樣的思考,引領觀眾回歸自然、童真和自我

影片具有豐富的內涵和意義。要想體會影片的多重含義,需要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登高望遠。下面,我就簡單的截取三個角度來分析一下影片的內涵。

①人與自然的和諧

人們對於影片的解讀首先是在人與自然的層面。千尋是真善美和自由的代表,她的身上具有自然的屬性。而油屋,則代表著現代的景觀:環境汙染、人們享樂,具有許多反自然的因素存在。千尋在油屋的見聞和她的故事,實際上就是一個人與自然不斷和諧的過程。

而最後,千尋在油屋這個地方,不僅的成功的生存下來,還完成了對於父母和白龍的救贖。結局的部分,千尋代表的自然世界與油屋代表的現實世界完成了高度的和諧共處,深化了影片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主題。

②童真的讚歌

影片對於童真禮讚的描寫中,無臉男是一個最好的例證。無臉男整日戴著面具,其實他指代著一種人格。在一個冷漠、封閉的現代環境下,無臉男只是一種形態的存在。隨著油屋對他的汙染,他的主體意識只能被隱藏,最後始終以假面來示人。

在油屋這個烏糟糟的世界中,沼底才是無臉男最後的歸宿。而只有在最親近自然的地方和面對千尋的時候,無臉男才放下了自己所有的偽裝,不斷的靠近千尋代表的純真。

千尋的女孩子形象具有一種極度的純潔感和博愛的力量。於是,代表著「無汙染人格」的千尋,便成為了油屋世界的一股清流,也成為了拯救無臉男和當下世界的重要力量。此處,體現的正是影片對於童真的重視和禮讚。

③尋求自我

縱觀《千與千尋》整條故事的主線,其實就是一段千尋不斷尋回「自我」的過程。當千尋進入神隱之地的時候,其實也就象徵著她回溯到了嬰兒時期。在白龍未餵千尋藥丸的時候,千尋的身體正在逐漸褪色,這實際上就象徵著一種她自我的「遺失」。而面臨全新的環境,千尋的哭鬧的應激反應,也像極了一個初生的嬰兒。

在這樣的主題之下,白龍其實是千尋的一個鏡像。在白龍的指引下,千尋不斷尋回了自我。她通過後天的學習,不斷補全了自己的性格和觀念。在油屋裡,千尋懷揣著自己的名字,尋回了屬於自己遺失的部分,並在社會規訓和自然洗禮之後得以重返人類的世界。

而湯婆婆奪走他人的名字,實際上就是一種對於個體身份的異化。油屋裡,青蛙和蛞蝓由於長期使用著湯婆婆給予他們的符號而忘記了自己的從前,這就象徵著一種原本的自我符號的消亡和自我重新認識的過程。名字的丟失,也代表著一種「自我」的丟失,消失了自我,便永遠無法返回以前的世界。

在我看來,影片通過豐富的藝術手法,表達了厚重的、多樣的主題思想,帶給了觀眾各種各樣的人生的思考,引領觀眾摒棄現實社會對心靈的汙染,最後回歸自然、童真和自我

總結一下:

導演曾多次表示,影片不單單要為孩子帶去娛樂,而是帶去一場心靈的洗禮。 導演傳達了關於愛和美好的主題,也更相信憎恨的最後是和解。 影片不僅僅只是一首簡單的讚歌,每個人都可以在裡面找到了自己的故事。

本文正是從鏡頭語言、構圖技巧、主題思想這三個層次由淺入深的解析了影片的藝術魅力。希望,每個人在現實生活中都可以保持真我,贏得自在。

相關焦點

  • 揭秘宮崎駿電影鮮為人知的故事:虛擬是現實的鏡子,折射人生哲學
    「電影是每個時代客觀現實社會的一面鏡子,而每部影片背後反應的問題都是亟待人類對生活、乃至世界的思考。」宮崎駿和他的作品集距今已經過了整整35年的時間,吉卜力工作室數十年如一日不忘初心,致力於向世界傳遞夢與狂想,創作了《千與千尋》、《龍貓》、《天空之城》等一系列不朽佳作,共盛產34部作品
  •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有些情節,長大後才能看懂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有些情節,長大後才能看懂第一次看《千與千尋》是在小學時,大概是在動畫頻道看到的。已經不記得當時是什麼樣的感覺,也不記得劇情,只是特別的喜歡白龍。後來再一次觀看,已經上高中了,當時終於理順了全部的劇情,也有了一定的感觸。
  • 宮崎駿之《千與千尋》
    眾所周知《千與千尋》是日本大師宮崎駿的佳作,這部電影主要的內容講述了:一個少女千尋因父親變成豬後為了救回父母開啟了一場人生奇妙的旅途,認識了一個異世界裡的白龍和無臉男。動漫裡的場景讓我們見識到了日本綺麗的神話故事,驚嘆宮崎駿的奇思妙想。一. 好奇貪婪的人性《千與千尋》最初的故事開始於千尋的父母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走進了另一個世界,他們聞到了香噴噴的食物就迫不及待地坐下來吃東西,站在一旁的千尋一直不停地勸他們:爸媽你們不能吃別人的東西。
  • 宮崎駿人物誌:《千與千尋》為什麼能獲獎?宮崎駿在用動畫救國!
    宮崎駿一生獲獎無數被稱為動畫大師,其創作的《千與千尋》更是獲得影視界最高榮譽「奧斯卡金像獎」也是一個改變我人生觀念的人,他筆下的《千與千尋》為什麼能提名奧斯卡?他的動畫又是怎樣影響著千千萬萬的日本年輕人?下面將為你揭秘宮崎駿的傳奇人生!
  • 深度解析《千與千尋》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執導的動畫影片,該影片主要講述了千尋一家誤入詭異的另一個世界,千尋成功解救爸爸媽媽的故事,早年《千與千尋》於2001年上映,是宮崎駿進入21世紀的第1部神作,以304億元的票房成績,位居日本電影第1位,雖然之前大熱的《你的名字》,全球票房成績超越了《千與千尋》,
  • 宮崎駿動畫,《千與千尋》中的無臉男,究竟存在怎樣的現實隱喻呢
    宮崎駿動畫,《千與千尋》中的無臉男,究竟存在怎樣的現實隱喻呢宮崎駿老爺子的動畫電影,相信我也已經不需要多說什麼,尤其是他的作品《千與千尋》,可以說是他的集大成之作,獲得了無數的榮譽,而宮崎駿本人也在晚年得到了奧斯卡終身榮譽獎,這個獎項對於亞洲來說
  • 18年後再看《千與千尋》,才知道宮崎駿為什麼了不起
    這就是宮崎駿老爺子厲害的地方。出自他之手的動畫,不僅可以靠紛繁的想像力、精益求精的畫技讓人嘆服,更能讓我們沉浸在他營造出的唯美童話世界裡,並且在其中找到和現實世界的聯結,與故事裡的角色產生共鳴。為什麼宮崎駿的作品總能打動我們,他是如何創造出自己的童話王國的?有一部2016年的紀錄片,記錄了宮崎駿因身體原因宣布退休之後,700天的生活。
  • 從人物塑造、日本文化和主題呈現解讀宮崎駿大作《千與千尋》
    電影講述了女孩千尋與父母不小心闖進一個詭異的世界,父母因為貪吃變成豬,千尋為了救父母在湯屋打工發生的一系列的事情。有人評價這是宮崎駿最好的一部影片,有人說十年後重看只想大哭。作為一部廣受好評的電影,《千與千尋》的魅力究竟在哪裡呢?下面我將從「人物塑造、日本文化和主題呈現」三個角度來解讀這部電影。
  • 日本漫畫聞名世界,大師宮崎駿的動漫中,這五部是最經典的嗎?
    也不知道為什麼日本會有那麼多有名的漫畫大師,他們的構思和創作能力都非常的特殊,之前聞名世界的漫畫家已經漸漸的步入年邁了,但是直到現在還有一些新的漫畫家出現。新東西固然是好,但是曾經的回憶也是沒有辦法抹去的。那麼在動漫迷的內心中都有哪些動漫是一直都無法忘記的呢?是《名偵探柯南》,還是《海賊王》、《火影忍者》、《千與千尋》、《龍貓》、《天空之城》、《起風了》,抑或是七龍珠?
  • 《千與千尋》工作量1.5倍,宮崎駿經典《崖上的波妞》即將上映
    繼去年《千與千尋》後,大師宮崎駿經典作品《崖上的波妞》首登中國大陸大銀幕,即將上映。電影曾斬獲日本2008年度票房第一,堪稱宮崎駿「工作量最大」的影片。該片採用「純手繪」作畫,累計超17萬張手稿,是《千與千尋》工作量的1.5倍。宮崎駿創作這部電影的初衷,「希望人們看後能愛上這個世界」,恰與當下「渴望美好幸福」的願望吻合。電影所傳達的「愛上這個世界」的主旨,契合人們希望告別陰霾的觀影氛圍。儘管距離在日本初次上映已12年,這一美好寓意仍未過時。
  • 《千與千尋》背後隱藏的大結局,它代表了什麼意義你們知道嗎
    我是從小看著《千與千尋》長大,一直將它當做一部溫馨的童話來看,卻沒有想到故事背後還有如此深刻的意義。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在誤入迷蹤時得遇白龍,也不是所有的長輩都能一如鍋爐爺爺在夜裡給你蓋好棉被、還有嘴硬心軟的玲、離開湯屋就回歸善良的無臉人…很多變化都是不可逆的一部看了無數遍的電影!一起再來看一遍吧!千與千尋是主人公在兩個世界的不同名字。喻示著兩個不同性格的千尋。
  • 品味宮崎駿:《千與千尋》,神隱少女的故事,你看懂了嗎?
    日本動畫界有一位神級的人物,從上世紀開始至今,為世界奉獻出了諸多經典之作,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有他一席之地,這位大師就是宮崎駿。對於動漫感興趣或者是從事動漫製作的朋友,都會將宮崎駿作為自己的榜樣,因為在動漫這個行業裡,宮崎駿真的太偉大了。
  • 喜歡宮崎駿的一定要看!紀錄片《宮崎駿:十年一夢》官網免費上線
    近日,日本乃至世界人民都家喻戶曉的動畫大師宮崎駿的個人紀錄片《宮崎駿:十年一夢》已經在日本廣播公司NHK的官網免費播出,並且官方還貼心地配了中文字幕,能夠讓中國的宮崎駿的粉絲們也能如期觀看。《千與千尋》劇照宮崎駿對於日本人民,乃至整個亞洲整個世界都很有名,他所創作的一系列形象至今還會有各種周邊產品生產。
  • 《千與千尋》:這些深刻寓意,你絕對沒看懂
    《千與千尋》背後的秘密 5月9日,宮崎駿的經典力作《千與千尋》確認引進中國內地,中文海報隨之曝光。 01 巧妙的時代背景設計 《千與千尋》上映時間為2001年。 製作是在2000年2月到2001年7月, 真正意義上跨越了兩個世紀。
  • 淺析《千與千尋》中的三個人物以及現實意義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結果,而在於你歷經的過程,以及時過境遷,已然無法忘懷的那些人,那些事。豆瓣9.4評分的影片《千與千尋》,於2001年在日本上映,並於2019年六月在中國各大影院重映,是全世界唯一同獲奧斯卡,金熊獎的動畫電影。這部影片也是至今在日本票房收入最高的。
  • 永不停止的宮崎駿,永遠的經典:《千與千尋》
    片子裡,它在神秘世界和現實世界的交叉處。 它有兩面,一面看著現實,一面通往神秘。它就在分叉處,看著千尋進入到另一個世界,待再次出來時,小石頭人身上已長滿青苔。 3 | 你好呀,白蘿蔔神
  • 除了《千與千尋》,好看的宮崎駿動畫電影還有這些
    明天(6月21日),《千與千尋》就要在中國上映了。宮崎駿動畫電影的畫風清新浪漫,別樹一幟,電影故事內容及意義也較為深刻。這期小U就為大家介紹幾部宮崎駿經典的動畫電影,供大家欣賞。1. 《千與千尋》Spirited Away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 《宮崎駿動漫電影合集》資源百度雲盤下載
    也不知道為什麼日本會有那麼多有名的漫畫大師,他們的構思和創作能力都非常的特殊,之前聞名世界的漫畫家已經漸漸的步入年邁了,但是直到現在還有一些新的漫畫家出現。新東西固然是好,但是曾經的回憶也是沒有辦法抹去的。那麼在動漫迷的內心中都有哪些動漫是一直都無法忘記的呢?是《名偵探柯南》,還是《海賊王》、《火影忍者》、《千與千尋》、《龍貓》、《天空之城》、《起風了》,抑或是七龍珠?
  • 《千與千尋》心情不好的時候好喜歡看宮崎駿的電影,真的很治癒
    心情不好的時候,喜歡看看影視劇放鬆放鬆心情,尤其喜歡勵志又暖心、畫面唯美的動畫類電影,比如宮崎駿的電影作品,真的很治癒。我經常會在難過迷茫的時候看看,心情好、心情不好的時候看看,每次看完都感覺心裡平靜好多,好像在平淡無聊、』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又重新點亮了心中幸福的希翼。
  • 宮崎駿的動畫世界,陪伴我們成長
    隨著去年《龍貓》上映之後,今年6月21日《千與千尋》也終於登上了中國的大熒幕。十八年了,有生之年終於可以在大銀幕上欣賞宮崎駿的這部經典之作,而當初看這部影片的那群孩子們,都已經過冒險闖蕩成長為大人們。經典之作值得細細品味甚至反反覆覆的觀看,而每看一遍都會有異於往日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