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黃「勇三郎」王伯當,史上忠義之人.

2021-02-13 掌上內黃

有這樣兩個內黃人,一文一武,在隋末農民起義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一個名垂青史,儘管遭遇曲折離奇,卻被譽為「千古第一諫臣」,此人名魏徵

另一個則湮沒無聞,以悲劇收場,此人名為王伯當

魏徵的故事,眾所周知,青史有名,歷史課本上書寫有他的輝煌篇章,這裡就不再一一贅述。魏徵其家在內黃縣城南二十裡魏寨,向北距離不到30裡的潭頭村就是王伯當的故居所在。

王伯當原名為王勇,因排行第三,又驍勇好勝,被時人冠以「勇三郎」的綽號。伯當是王勇的字,後因《隋唐演義》等小說演繹下多以王伯當稱呼,原名反倒被人遺忘。內黃鄉間相傳「七裡潭頭王伯當」,意思是說王伯當曾住在內黃縣城西北七裡的潭頭村。

王伯當生於何時,史書未有記載。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他一定比李密要小的多,因為李密是王伯當的老師。據《內黃縣誌》記載以及民間傳說都稱王伯當是李密的學生,所以王伯當終其一生才會對李密忠心耿耿,不離不棄。

李密出身名門,文武雙全,少時便有才名。在追隨楊玄感反隋失敗後,李密逃跑後躲藏在淮陽郡,化名劉智遠招收徒弟講學,因其收徒不講究高低貴賤,所以出身市井的王伯當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成為了李密的學生,遇見了從此改變他一生命運的貴人。但是沒過幾個月,李密按耐不住悶悶不樂的心情,寫了一首反詩《淮陽感懷》,詩成後大哭大叫,異於常人。有人把這事報告給淮陽太守趙佗,趙佗派人大肆搜捕,李密發覺後就隻身逃走,於是這段師徒之誼便匆匆結束。

幾年後,隋末農民起義愈演愈烈,翟讓在東郡韋城瓦崗寨(今滑縣南)起義,稱瓦崗軍,王伯當則在老家內黃一帶成為一支義軍首領。恰逢李密走投無路,在投靠翟讓的路上發現曾經的學生王伯當也成了義軍首領,便勸說一同投靠瓦崗軍。王伯當二話不說便聽從了李密的建議,認李密為主一起投往瓦崗寨,從此兩人的歷史軌跡又交叉在了一起。

王伯當作戰勇敢,箭技超群,位列瓦崗五虎將(分別是羅成、秦叔寶、單雄信、王伯當、程咬金),是有名的神箭手,據說連「門神」秦瓊的射技都是王伯當所傳。在《隋唐演義》中,王伯當在瓦崗寨排行第六,「隋唐十八英雄」第十七位;在《說唐演義全傳》裡王伯當列「隋唐十八英雄」第十四位;在《興唐傳》中,王伯當位列「隋唐十六傑」第十四位。由此不難看出,王伯當的武力是相當不俗,是不折不扣的英雄。

影視形象上的王伯當

王伯當盡心輔佐李密,先後在伏殺隋軍名將張須陀之戰與攻打裴仁基之戰中,立下了赫赫戰功,沉重打擊了隋軍主力,壯大了瓦崗軍。然而屢次的勝利使得李密飄然自得,剛愎自用,昏招頻出,大好局面一朝盡毀。

在王伯當老家一帶曾流傳有「王伯當三勸李蒲山」的故事。李密父親李寬曾為隋朝的上柱國,封蒲山郡公,李密也曾承襲父爵為蒲山公,在瓦崗寨時成立蒲山營以為精銳,所以民間又把李密稱為「蒲山公」或者「李蒲山」。瓦崗軍大頭領翟讓讚賞李密的指揮才能,一度曾打算將首領位置讓與李密,但由於心腹部眾反對而擱置,卻導致與李密的矛盾不可調和,李密在有心人的勸進下,一門心思想奪權。然而王伯當卻認為應以大局為重,不可輕殺翟讓,以防瓦崗軍內部破裂,一再勸誡李密不可貿然行事。李密一意孤行,設下鴻門宴,伏殺翟讓,收其部眾,看似一統瓦崗軍,卻為以後的分裂失敗埋下了伏筆。李密殺翟讓以後,瓦崗軍四分五裂、迅速瓦解,後來在與王世充的洛陽攻防戰中,曾經的翟讓舊部單雄信、邴元真等叛變,導致李密大敗,走投無路,幾欲自殺,王伯當挺身而出,抱著李密痛哭,並勸阻說可投奔李淵,至少不失王爵之位。李密道:「將軍族眾,豈可捨棄與我同行?」王伯當說:「知遇之恩大於天,願護恩師西去。」遂捨棄族眾保護李密投靠李淵。歸唐後李密被封為邢國公,王伯當被封為左武衛將軍,但當慣了首領的李密不慣於屈人之下,無時不刻不再幻想著東山再起。恰逢李淵讓李密去黎陽招撫舊部,讓王伯當隨行,李密覺得是一個好機會就答應了。誰知道還沒走一半,李淵又改主意下旨召回。李密認為是李淵要除掉自己,於是決定叛唐。這時王伯當連連勸阻,但是李密就是不聽,還以為王伯當有貳心。王伯當慷然說道:「既如此,願隨同往,生死相陪,以報知遇之恩。」於是在明知下場可悲的情況下,還是決定跟隨李密走到底,誓死相隨。最後在逃亡的路上被唐軍盛彥師伏殺,首級也被傳送於京師示眾。

影視形象上的王伯當

王伯當選擇以忠義待人,完美的詮釋了士為知己者死的壯烈與忠貞。但由於歷史的局限總是以成敗論英雄,由於李密的失敗,王伯當也被連累的不顯於史,被史家刻畫的很是不堪,認為其識人不明卻忠貞不二乃愚忠也,缺乏識時務為俊傑的意識,缺少永遠跟著強者走的覺悟。以至於王伯當的老家人也深以為恥,提及唐朝內黃俊傑多以魏徵代表。

直到明朝時,這種情況才得以改變。明朝嘉靖年間編修的《內黃縣誌》,稱讚隋唐英雄王伯當為內黃忠義之冠、義薄雲天。其中記載「伯當初從翟讓,所謂眾人畜(欺負、壓迫)我眾人報之耳。其後盡心於李密,可謂不以存亡易慮矣。然既從密歸關中密封邢國公,伯當亦爵為左武衛將軍,則固唐之臣也。稠桑之舉,天命人事,明知無成,而反覆黨叛,駢首誅鋤,豈忠志之士所為哉?為傳失其倫矣,今改編雜記之內,亦不沒其遺事焉爾。」從上文中可以看出,王伯當的內黃老鄉也對他這種「義薄雲天」的行為持有異議,視為不可為而為之。所以不願意為王伯當這樣有名的人單獨立傳,認為那樣有失倫常,最後只好把他編入雜記之內,以免後人忘掉他的往事。

郵票上的王伯當

王伯當死後葬於何處,史書無相關記載。但在王伯當的故鄉潭頭村西南半裡曾建有王伯當墓,1955年農業合作化前墓冢猶存,1958年大躍進時期,生產隊為改良鹽鹼地,墓冢才被破壞。據當時的社員說,出土的墓誌記載:「潭頭村乃伯當故裡也」。又據該村老人回憶,圍村寨門曾嵌牌匾「伯當故裡」。由此可見,王伯當故裡為內黃縣馬上鄉潭頭村當是不爭的事實,「勇三郎」王伯當不愧為內黃史上忠義之人。

影視劇中的王伯當忠義形象,建議wifi環境下觀看

來自:內黃旅遊

【掌上內黃】承接,商業合作,信息發布

手機號:131 404 12580

相關焦點

  • 勇三郎王伯當,八馬將新文禮頭號剋星,先娶他妻子,後又槍挑他妹
    看到「勇三郎王伯當,八馬將新文禮頭號剋星,先娶他妻子,後又槍挑他妹」這樣一個標題,熟悉隋唐相關小說的朋友,應該不會感到太陌生,但多少也會冒出幾個問號,王伯當挑了新文禮的妹妹新月娥,這在《興唐傳》裡是明確介紹的,可是娶新文禮的妻子,又該從何談起呢?正因為王伯當不是那種人,受新月娥事件的影響,才搞得他和李密,跟瓦崗兄弟們離心離德,怎麼還能娶八馬將的媳婦?更談不上是新文禮的頭號剋星吧?
  • 王伯當:忠臣不侍二主,別人笑他愚忠,李世民反誇他真正忠義之士
    在他的心裡,忠、義才是守身之本,為忠義而死才是他的宿命。他叫王伯當,為護李密而被亂箭穿身而亡。很多人說他愚忠,但李世民卻誇他為忠義之士,為什麼?說起隋唐英雄,大家都想到的是隋唐英雄傳裡響噹噹的人物。如秦叔寶、三把斧程咬金、天寶大將宇文成都、銀錘太保裴元慶等,但對王伯當,是當真不熟悉。
  • 女怕嫁錯郎:特別是嫁給「三郎」的女人,全都保不住命,正好三個
    第一個不幸的女人叫新月娥,她的三郎是王伯當,這對短命鴛鴦的故事,主要體現在隋唐小說中。因為瓦崗軍攻打虹霓關,守將新文禮力大無窮,神勇難擋,本來讓瓦崗軍難以前進,誰知新文禮的妹妹新月娥看上了敵營的勇三郎王伯當,所以主動提出,說如果王勇可以娶自己為妻的話,她就會勸兄長投降,並且獻上虹霓關。
  • 隋唐仨「三郎」:一人忘恩負義,一位多情寡義,最重義的他害全家
    第一位「三郎」就是王伯當,王伯當的故事在小說中,跟正史相比,差別不算特別大,作為瓦崗虎將,最後為李密盡忠竭義,是個可以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他的三郎源頭,是在小說中有「勇三郎」的綽號。那麼,他跟標題中的誰相對應呢?在老樂看來,就是忘恩負義。
  • 小說三大「三郎」:一個愛美人,一人恨佳人,還有一位被嬌妻救命
    看到「小說三大三郎:一個愛美人,一人恨佳人,還有一位被嬌妻救命」這樣一個標題,大家會不會產生一個疑問,最近老樂怎麼喜歡研究起「三郎」來了?這次說的三大「三郎」都有誰啊?此前聊過勇三郎王伯當對新月娥的無情,李家三郎唐玄宗對楊貴妃的無奈,孝義黑三郎宋江的坐樓殺惜,眼下又要說誰呢?所謂的不懂憐香惜玉的倆人,應該是宋江和王伯當吧?這麼寫有什麼意思?
  • 她被稱為隋唐第一女將,曾想嫁給王伯當,為何卻被一槍挑死
    之後在戰場上認為遇到自己的愛情,卻被心上人一槍挑死。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正所謂,不打無準備之仗,新月娥在與羅士信交戰之前,早就想好了如何迎敵之策。而剛交戰了兩個回合,新月娥就故意逃跑,而羅士信看到此時落敗而逃的女將,怎麼能夠放過,就騎馬去追,結果掉進新月娥早就挖好的陷阱,當場斃命。而徐茂公又派混世魔王程咬金迎戰,結果沒戰幾個回合,程咬金就被新月娥生擒。而新月娥不光生擒過程咬金一員大將,曾經還生擒過李如圭幾名大將。這也足以表明,新月娥並非一般女流之輩。
  • 忠義仁勇 重情尚義 張宇先生限量作品《忠義千秋》正式發布
    津雲新聞訊:弘揚關公忠義精神,促進民族偉大復興。10月25日,第六代泥人張——張宇先生最新創作的作品《忠義千秋》在泥人張美術館舉行發布儀式。  關公,從義傾三國的名將,到祠堂遍九州的「關帝」,代表了中國人自古以來,以重情、尚義,為人之根本的道德觀。  張宇先生認為,關羽的忠、信、義、勇的精神正是當代人們值得學習的精神,所以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創作,能向大眾傳遞這一積極的能量。2018年張宇先生以關羽為創作題材的作品《武聖》亮相達沃斯會議,2019年《武聖》又在日本早稻田大學、武藏野大學等多地巡展。
  • 白衣神箭王伯當:在隋末亂局之下,依舊保留著一顆忠肝義膽之心
    王伯當起義後結識了李密,李密當時是朝廷的一級通緝犯,他前幾年夥同隋朝開國功臣楊素之子楊玄感發動兵變,結果以失敗而告終,李密在押往隋煬帝行宮的途中越獄逃跑。後來李密思來想去,準備投降農民起義軍,最開始他找到郝孝德、王薄。但是這些農民起義軍都怕李密樹大招風,萬一收留他招來隋軍主力不是自取滅亡嗎。
  • 鄭州市內黃商會暖愛中原慈善活動內黃行!
    助學圓夢,愛心傳承 ---鄭州市內黃商會暖愛中原慈善活動內黃行2020年12月31日上午,值此冬陽送暖,辭舊迎新的美好日子裡,鄭州市內黃商會暖愛中原慈善活動捐贈儀式在內黃縣特殊教育學校舉行,內黃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牛國莉,縣教育局局長張軍出席捐贈活動。
  • 威靈惠勇公周倉大將軍的忠義故事
    其形象為身材高大、黑面虯髯的關西大漢,關羽千裡尋兄之時請求跟隨,自此對關羽忠心不二;在聽說關羽兵敗被殺後,周倉也自刎而死。在《演義》及此後的各種民間傳說中,周倉均以關羽護衛的形象出現,在各地的關帝廟中,關羽神像的兩側也經常供奉周倉、關平(關羽之子)的神像。周倉,字元福(古典京劇《收關平》、《走麥城》中字元福)山西省平陸縣人。
  • 【根在內黃】曾經發生在楚旺的古代英雄故事
    長大後,才知道這幅圖就是京戲中有名的《霸王別姬》圖,那個低頭垂淚,揮劍自刎的美人就是千般柔情、萬般嫵媚的虞姬;而畫中那個悵然的花臉將軍便是氣拔山河的蓋世英雄項羽。更想不到的是,內黃縣楚旺鎮曾經為項羽的軍旅生涯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的一世英名連同楚旺古鎮一起永久地留在了內黃的記憶中——「破釜沉舟」這個在中國軍事史上的著名典故,便發生在楚旺。公元前207年,諸侯紛爭的年代。
  • 武士道中的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缺少一項,難成武士
    武士道的要求最主要有幾個方面: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義」是武士準則中最嚴格的教誨,要求武士必須遵守義理和道德。「勇」要求武士具備敢作敢為、堅忍不拔的精神,同時要有高強的武藝。 武士如果成為武士,這幾項武士道精神,不能領會,那將不是一個合格的武士。
  • 鬍鬚勇在香港的地位解讀,香港14K鬍鬚勇傳奇故事「一」
    曾任國民黨第93師連長的葛肇煌奉命到廣州,把一些小的幫會改組合併為「洪發山忠義會」。 當時的開堂地點在寶華路14號,所以又稱為「14」號的人。「14」號進駐香港開展反共活動,來香港後加上了一個「K」 字(註:Karat的縮寫,意為純正堅硬)。
  • 「勇三郎」和「最強大腦」,學生們更喜歡哪一個?
    比如在一起校園盜竊案中,劉雄通過視頻展示了教室內的安防盲點,同學們也一點即通,積極參與互動,「貴重物品不亂放」「明白了,以後離校一定關好門窗」「對,還有不能隨意把我們的課程表告訴不認識的人,如果我們去上體育課,教師不就空了嗎?」此外,劉雄還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和校園霸凌對學生們進行了著重提醒。
  • 關公文化歷久彌新 忠義仁勇助推偉大復興
    本報記者 劉素清 實習生 張航報導「山西運城是關公故裡,因『鹽運之城』而得名
  • 河南內黃辣椒價格多少錢一斤?12月25日河南內黃小辣椒報價
    原標題:河南內黃辣椒價格多少錢一斤?12月25日河南內黃小辣椒報價   安陽內黃:   20年新炕椒:   新一代:8.70-8.80元/斤   三櫻椒:7.00元/斤左右   子彈頭:7.50元/斤左右   天問5號:7.50-7.60元/斤
  • 猛將不敵四猛妻:一位三個楊六郎不敵,一位鐵心嫁王伯當卻被挑了
    王懷女。《興唐傳》中王伯當的未婚妻,猛勇無比。她是新文禮妹妹,三十還未出嫁,瓦崗攻打新文禮時,新文禮重傷不能出戰,新月娥代兄出戰,她一出戰,連擒包括程咬金在內的瓦崗九將,計斬殺英雄羅士信,跟王伯當打時,她一眼就看上了。王伯當打不過她,但她不想傷王伯當,把王伯當引到僻靜之處,說如果王伯當答應娶她,她便放了被俘的瓦崗將,然後獻城投降。王伯當答應了,但在新月娥獻城投降時,王伯當二話不說,上去一槍就把新月娥挑了。
  • 忠義尚武,國人的神聖使命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成王敗寇,優勝劣汰,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是大自然殘酷的叢林法則。古往今來,概莫如是。中華民族是從硝煙戰火中走出來的英雄民族。在愛國情懷中提煉出的忠義精神,是中華民族最具活力的精神基因,是尚武精神最高境界的文化表達。忠義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之根,中華文明之魂。
  • 瓦崗五虎將中,秦瓊、單雄信和王伯當的選擇不同,結局也大不同
    李密成了皇帝之後,就開始大張旗鼓攻城略地,他們的第一戰就是臨陽關,而臨陽關總兵正是天下排名第十的好漢,自然不是一般人能打得過的,況且他還有一個坐騎叫做呼雷豹,更是了得。程咬金與尚師徒交戰,不過幾個回合就被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