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獁新聞·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吳淨淨
即將與鄭州影迷相見的黃曉明,這次是帶著作品前來——憑藉電影《烈火英雄》中江立偉一角,黃曉明入圍本屆百花獎最佳男主角提名。這是他第一次來鄭州,為此,東方今報也送上了一份「見面禮」:以「霸屏」2040平方米「中州之眼」的陣勢來歡迎他。昨晚「黃曉明點亮中州之眼」後,粉絲們也驚了「好豪華的禮物」、「排面滿滿,江隊值得」。而說到這次鄭州行,黃曉明在接受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的獨家專訪時,笑言很想嘗嘗胡辣湯,如果有機會他還想「去少林寺轉轉」。
關於提名
這是對所有消防工作者的褒獎
雖是第一次來鄭州,但因為有親戚在洛陽,小時候還去過龍門石窟,所以黃曉明對河南一直很有親切感,所以來之前,他已經想好「菜單」:「我對胡辣湯還挺感興趣的,日常要健身,早餐一定要吃好」,當然如果有機會,他還想去少林寺轉轉。其實不止是與河南有淵源,黃曉明同金雞百花也是緣分頗深。他曾2次斬獲最佳男主角獎,3次入圍最佳男主及1次最佳男配。這一次,憑藉電影《烈火英雄》中江立偉一角,他與周潤發、張涵予、張譯、肖央共同入圍本屆百花獎最佳男主角提名。說到這次入圍最佳男主角,他坦言「感到非常的榮幸,因為我覺得這不是對我個人的肯定,而是對所有消防工作者的褒獎。」他覺得,作為演員,能通過《烈火英雄》這個作品以及江立偉這個角色讓更多人認知、熟悉消防員這個群體,了解到他們真實的工作生活狀態,就是最大的意義所在了。
《烈火英雄》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黃曉明飾演的消防隊長江立偉,內心曾因工作失誤受到極大創傷,當再次面對嚴峻火情時,他毅然選擇了重返「戰場」,最終保護了人民群眾的利益。這是一個內心情感複雜且具有多面性的角色,當他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時,就堅定表示「無論如何一定要演」,不僅因為這個角色的深度,更是因為他對於消防群體的密切關注。為致敬和撫恤812天津大爆炸中傷亡的消防指戰員及家屬,黃曉明還設立了「真心英雄」公益項目,實際走進消防隊伍當中為他們送去關懷和幫助,這也使得他對消防人員這個群體感同身受。
為了從外形到身心都靠近消防員,在開拍前一個月,黃曉明就開始進入消防隊體驗生活,和消防隊員們同吃同住,從那時起,他就當自己是江立偉了。一起訓練,穿裝備、爬梯、扔水袋、接水袋以及消防演練等等,他全程跟著練,因為他不想把「英雄」詮釋得臉譜化、程式化。種種付出都化成了動人的表演,電影中,觀眾看到的是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角色,也是一個平凡又偉大的人物。最終,《烈火英雄》不僅收穫了17億的票房,黃曉明也通過江立偉一角收穫諸多好評。
對於觀眾的稱讚,黃曉明坦言,作為演員能夠演繹出讓大家喜歡的角色,真的非常開心,「未來也會繼續努力,多多嘗試既擁抱市場又有藝術價值的作品」,他也請大家期待他的新角色,「如果快的話,明年就可以與大家見面了」。
關於電影
它的魅力永遠無可取代
出道多年,黃曉明有不少口碑頗佳的作品,《大漢天子》、《中國合伙人》、《風聲》、《無問西東》、《鬢邊不是海棠紅》、《八佰》……當然也曾因判斷「失誤」而接了不少讓人吐槽的戲。他自省接戲時會礙於人情,也坦承走過一些彎路,但他全都坦然接受,他曾說過,演員有義務和責任挨觀眾的罵。接觸過黃曉明的人,給出的幾乎都是正面評價,為人厚道,對家人寵愛,對朋友仗義,對工作人員大方又貼心,所以看他被誤解被調侃,身邊人會替他委屈,但黃曉明自己已從「承受」變成「接受」,他說過「作為公眾人物,對於每次做的事情,不管是正確或者是錯誤的選擇,都要為此承擔後果,也有責任和義務讓觀眾來評說你對與不對,當然也包括挨觀眾的罵」。記得《琅琊榜之風起長林》開播前,也曾質疑不斷,他接受猛獁記者採訪時說,不會因為這些就不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因為我畢竟不是為別人活著,不是活在別人的嘴巴裡,我還是想跟喜歡的團隊合作,接我喜歡的角色,不管別人說什麼,還是自己開心最重要」。
這幾年,黃曉明的電影和電視劇作品口碑都相當不俗,《無問西東》、《鬢邊不是海棠紅》、《八佰》……他用實實在在的作品擺脫了演技的爭議,也在表演過程中,再次體悟到電影的魅力,「電影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它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把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和想像顛覆或者擴張。有時候一部好電影,它可以讓你看到你這輩子都無法身處的另一個世界,我覺得這也是電影無法被替代的魅力所在。」而作為演員,能夠在拍攝電影的過程中,去體驗另一個人的人生,感受另一個人的經歷和故事,他覺得,這也是一個奇妙又有收穫的旅程。
工作之餘,他也很愛「閱片」,不拘泥於特定的類型,只要是好電影他都會去看,不過有一部片子他看了好多遍,那就《阿甘正傳》,「阿甘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可能有的人正在低谷徘徊,有的人正在艱難地爬山,但是只要不放棄,對自己的夢想熱愛並堅持,相信事情總會有變好的那天」。事實上,他也是用阿甘精神激勵著自己,如今,他放慢了腳步,學會了拒絕,也習慣了等待——他在等待一個自己真正喜歡的角色。
爆料、維權、尋找、求助,請撥打東方今報新聞熱線16603712315、(0371)65830000,歡迎您隨時向我們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