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是思維的翅膀,想像是藝術的殿堂,可以說,沒有想像就沒有藝術的創作。人類多少年前,想像自己能夠像鳥一樣飛翔在藍天上,與是人們發明了飛機,製造了滑翔機;夜空月光皎潔,人們開始想像月亮的故事,於是人們製造了火箭,登月去發現真實的月球……
想像可以傳達孩子無限的天真浪漫的想像和豐富多彩的情感,提高孩子們的觀察能力。跟其他寫作一樣,要寫好一樣事物,都需要仔細地觀察才能寫得細緻、到位,寫作的過程正是教給孩子怎樣觀察的過程。以想像為載體的寫話除了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以外,還鼓勵孩子們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把世界變化成自己幻想的世界,在寫話訓練中培養和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孩子有話可說,有話可寫,在寫話過程中體會母語的魅力。寫話的過程就是一個運用母語詞彙及提煉文字的過程,孩子們只有積累大量的詞彙,熟練運用母語,才能在詩中準確無誤地傳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還能激發孩子對母語、對閱讀的熱愛。
二年級的孩子會學習《黃山奇石》這篇課文。第二至五自然段每段各介紹一塊奇石,具體介紹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這幾塊奇石的 神奇有趣。這幾段都介紹了奇石的名字和形狀,但每段寫法各有不同。有的段落先介紹名字,再說形狀,有的則相反,這樣避免了重複單調。第四段用過渡句承上啟下,使段落之間更連貫緊湊。一塊塊本無生命的石頭,被作者描繪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
孩子可以模仿《黃山奇石》的寫法,創作片段: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隻天狗。它一動不動地趴在山巔。每當夜幕降臨,這隻天狗就呆呆地望著月亮。它是被二郎神貶下凡間來的哮天犬嗎?它這麼認真地望著月亮,一定是在思念自己的好朋友玉兔吧。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
還有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對「猴子觀海」進行了再創作。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隻猴子。它就是一個筋鬥能翻十萬八年裡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孫悟空護送唐僧取得真經以後聽人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就一個筋鬥翻到了黃山。黃山風景如畫。孫悟空想: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吶。它被黃山秀麗的風景吸引,就留在了黃山。孫悟空兩隻胳膊抱著腿,一動不動地蹲在山頭,望著翻滾的雲海。時間久了,它又重新變回了一隻石猴。這就是有趣的猴子觀海。
在學習課文後,讓孩子進行模仿寫作是自行創作的基礎,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孩子對寫話的興趣。模仿,也是學習,在模仿寫話的過程中,插上想像的翅膀,自由地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