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回家的路上》如何尋找真人秀正向的價值落點?

2020-09-21 傳媒內參

傳媒內參導讀:作為一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以「真」引領著綜藝節目的形式創新。在這檔節目中,「真」是最大的特點,場景真實地變換、鏡頭真實地記錄、嘉賓真情地流露,幾乎沒有任何戲劇化的成分,一切以「真」為引擎。

來源:傳媒內參—主編溫靜

文/唐瑞峰

近兩年,真人秀視角逐漸從競技題材向生活題材轉移,內容更為垂直細化,模式更為靈活創新,淡化「遊戲性」、突出「紀實性」,正成為新一代真人秀的突出特點。

日前,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製作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已播出兩期。《走在回家的路上》淡化了人為的劇本設置,將更多主動權交給真人秀主體,以追求「紀實性」、「新聞性」、「真實性」的鏡像體驗,受到了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主流媒體的一致好評。

沒有刻意的渲染,無須過度的衝突,摒棄環節上的繁瑣,只有老友重聚的閒談,只有往事的回憶思念,只有簡單和質樸的情感……以紀錄拍攝手法,輔之真人秀的表達,將個人成長軌跡植入到宏大主題的敘事中,《走在回家的路上》這種具備紀錄片特徵的真人秀不僅實現綜藝節目內涵與外延上的雙重提升,也引發了觀眾深度體驗、強烈共鳴與現實思考。

將家國情懷融入「個人畫像」

實現節目與社會文化語境勾連

首期節目中,張國立特意選擇乘坐充滿時代記憶的綠皮火車,與昔日好友再次相聚。張國立在節目中坦言:人生就像兩條軌道,有時是筆直的,有時會出現許多岔路,面對選擇難免糾結彷徨,但回望時會發現,正是那一次次的轉折,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在第二期節目中,出生在武漢的徐帆對這裡有著深厚的感情。鏡頭記錄了她為紀錄片《冬去春歸》的配音內容,一聲「冬去春歸,這就是我的家」直抵人心。談起當年周圍前輩們對自己的照顧,徐帆更是眼眶一度溼潤,發自肺腑地稱:「這真是親人,都是因為有他們才有了今天的自己。」

每一個個體的成長軌跡,都離不開時代的潮流,也正是每一個鮮活的個體構成了時代的圖譜和脈絡。《走在回家的路上》以尋找「初心」為主題,以張國立、徐帆、姜昆、趙文卓等藝人的成長軌跡為線條,通過將其置身於往昔特定「家」的場景,記錄展現他們面對人生抉擇時的思考、選擇、態度和情感,進而展現出特定時代背景下個人命運的變化,找尋他們「回歸故鄉」的故事和「不忘初心」的追求。

更大意義上講,《走在回家的路上》以個體視角的表達取代了宏大的敘事主體,以普通人的「小情懷」 取代了 「英雄傳奇」式的「大情懷」,節目不僅記錄了個人的成長軌跡,更將個體命運與時代變遷進行勾連,以個體化的視角映射出祖國的飛速發展與時代的日新月異,讓個人成長與家國變遷實現同頻共振,進而實現節目與社會文化語境勾連。

比如,節目中,首批中國南極科考隊隊員們看到了《走向世界之極》影片中自己年輕時的風採,也與正在駐守南極中山站的隊員們進行了隔空連線,中山站成為了過去與現在的連接點:一面是人工搬卸水泥澆灌地基,一面是現代化「科技小鎮」;一面是依靠衛星通訊兩三個月才能和家人通話,一面是每天都可以連接WiFi上網……中山站目前的發展狀況離不開當年科考隊做出的深遠貢獻,也體現著我國科技水平的突飛猛進、新時代的偉大變遷。

「《走在回家的路上》不只是一檔真人秀,它以表達文藝工作者與故土、社會、國家的深厚羈絆,通過個體化視角展現國家的快速發展,謳歌新時代的變化。」人民日報評論稱。

而在光明日報看來,無需過多的言語或鏡頭的二次處理,《走在回家的路上》獨具匠心地用打動人心的真情和引發共鳴的人生故事將「歸途」與「去路」相勾連,讓文藝工作者走過的這一路見證了國家發展的過程,以此作為參照展現給觀眾,讓每個觀者都能感受到國家發展與時代的進步。

剝去「秀」的外殼 返璞歸「真」

以「紀實」手法打開「真人秀」新視角

一段時間以來,更高難度的任務設置,更大牌的明星卡司,更複雜的人物關係似乎正成為真人秀節目的「標配」。真人秀節目過度注重「秀」,忽視「真」,過度強調「衝突性」和「遊戲性」,忽視「紀實性」,其表達出的人物線、情感線、故事線的重複率越來越高,讓受眾也逐漸產生了審美疲勞。

真人秀節目想要獲得持續關注,應回歸創作思維,著力挖掘人物的真實情感,而取自紀錄片的紀實性手法與真人秀的融合,注重對紀實性元素的應用或許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切口,這也成為《走在回家的路上》這檔節目在模式上的最大創新。

剝去「秀」外殼 ,返璞歸「真」。紀錄片與真人秀兩種形態看似存在矛盾,但紀錄片和真人秀兩種形態在詮釋「真 」的價值內核上殊途同歸。一定程度上而言,紀實的拍攝手法讓真人秀剝去「秀」的外殼,返璞歸「真」;而「真人秀」的表達則放大了紀錄片的同場感、互動感和真實感。

正如光明日報評論所言,作為一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以「真」引領著綜藝節目的形式創新。在這檔節目中,「真」是最大的特點,場景真實地變換、鏡頭真實地記錄、嘉賓真情地流露,幾乎沒有任何戲劇化的成分,一切以「真」為引擎。

以強大的內核主題耦合兩種形態。相對於真人秀和紀錄片,紀錄片真人秀則需要節目找準定位和主題,節目流程的規劃則需要一個強大的內核做引領,獨特的主題也是這類節目能夠吸引觀眾的必要因素。

《走在回家的路上》主題明確,核心設置清晰,「家」即是這檔節目的核心訴求,圍繞「家」展開的內容和故事都能緊扣主題。張國立、徐帆、姜昆、趙文卓、于和偉、佟麗婭等文藝工作者陸續開啟歸「家」之旅,節目以「主題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細節化」的敘述邏輯,呈現出多元個體對「家」的多維度解讀。

以「真」為基石,以「秀」搭建敘事結構。《走在回家路上》以「紀實」的拍攝手法打開了「真人秀」的新大門,汲取了紀錄片的真實感和真人秀的互動感,進而形成有紀錄片特徵的真人秀節目。

一方面,真實的人物、真實的場景、真實的情感……通過真實的拍攝和記錄,《走在回家的路上》以「真」為基石建構起真實情感和人物成長軌跡,進而拓展了真人秀視野;另一方面,《走在回家的路上》以「秀」作為表達方式展現細節,進而形成反差和意外效果,形成持久的情緒共鳴和記憶,也能潤物細無聲地喚醒個體的家國理念。

展現多維度普世價值觀,

尋找真人秀正向的價值落點

《走在回家的路上》通過記錄多位文藝工作者的回「家」之旅,講述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情感,進而從多維度多角度詮釋回「家」的意義。可以看出,《走在回家的路上》並沒有直接給出「家」的答案,而是通過鏡頭的切換為觀眾構造一個出更為開闊的想像空間,觀眾也在節目中實現自我的觀察和審視。

正如人民日報評論所言,《走在回家的路上》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展示了個人與「家」的關係,即家在個體成長中產生的影響,以及成長之後再次「回家」的感悟。在節目中,「家」不再是一個固定的地方、一個記憶的片段,而是可視、可感、可觸的。個體從「家」中得到成長、尋找夢想,再次「回家」時又能夠回歸初心、重拾自我。

比如,已經播出的兩期節目中,張國立在鐵道旁徐徐前行,呈現出對「家」的第一種解讀,「家是初升的舞臺,從蹣跚學步走到了遠方」;而與好友重逢的徐帆則在憶往昔中,歡笑與淚水同在,這時候「家是重逢的思念,在笑聲中碰一杯時光」。

不去製造「模板」,多重維度展現真實的情感關係和意義,或許正是這檔節目背後體現的社會價值。而以「家」為核心訴求,《走在回家的路上》也實現了奮鬥精神、愛國精神、時代精神等多重維度的正向價值觀表達。

比如,首期節目中,當年首次建站的老隊員們,還與正駐紮在南極的第36批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員隔空相見。這是一次當年的開拓者與如今的接班者之間的「握手」,讓觀眾也真切感受到了南極精神,那就是:完成對祖國的承諾,不管你是拼搏還是奉獻,哪怕是你獻出生命,你都得去完成這一行祖國交給你的任務,「南極精神」也跨越時空在此刻傳承下去。

第二期節目中,作為武漢的「女兒」,徐帆參加了中國抗擊疫情紀錄片《冬去春歸》的配音工作,一起為這個英雄城市的復甦加油。在片場的拍攝間隙,她還特意叮囑劇組要準備蓮藕,用於在接下來的拍攝中製作排骨藕湯。她要在這部關於疫情的故事片中,借這個很有代表性的武漢美食,詮釋疫情期間千萬個武漢人民的生活。

當下,國產真人秀應進一步剝去秀的外衣,滿足觀眾真實體驗需求,用直擊人心的紀實性敘述角度,叩開受眾的心靈之門,而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綜藝節目亟待需要挖掘文化的精髓,繼承傳統、推陳出新,從這個角度上而言,國產真人秀僅有真實還遠遠不夠,節目立意的傳達還要求創作者需要詮釋出高於現實的精神內核。

正如光明日報評論所言,《走在回家的路上》以「真」作為節目創新的引擎,以個體與時代的連接作為思想升華的紐帶,以富有人文情懷與文化積澱的紀實影像表達嘉賓對家鄉、社會、國家的感想。《走在回家的路上》真正踐行和唱響了文藝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責任和擔當,在守護初心的同時不斷拓寬綜藝節目的表達空間。

近期熱文

相關焦點

  • 央視也出真人秀了,《走在回家的路上》定檔,姜昆佟麗婭不忘初心
    文/馬慶雲9月7日下午,央視綜藝的官方媒體平臺對外發布了真人秀綜藝《走在回家的路上》定檔訊息。這檔全新的央視綜藝節目,將於9月13日晚間9點央視綜藝頻道播出。而和定檔訊息一起發布的,還有幾位參與這檔真人秀綜藝的演員們。
  • 《走在回家的路上》明晚央視開播
    本報訊(記者劉桂芳)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製作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明日21時在央視綜藝頻道(CCTV-3)與觀眾見面,姜昆、張國立、徐帆、佟麗婭等文藝界人士將通過鏡頭講述他們的「初心之路」。
  • 《走在回家的路上》即將開播,張國立講述與鐵路的不解之緣
    《走在回家的路上》,將於9月13日晚21:00在央視綜藝頻道正式開播。《走在回家的路上》首期節目將跟隨演員張國立的腳步,回到他的「起點」,傾聽那些鮮為人知的年少往事,一同回顧他的「成長」之路。好友們又如何幫他解開心結?
  • 《走在回家的路上》即將開播 張國立講述與鐵路的不解之緣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將於9月13日晚21:00在央視綜藝頻道正式開播。節目以尋找「初心」為主題,邀請張國立、徐帆、姜昆、趙文卓等文藝工作者走上回「家」之路,探討奮鬥的意義,找尋夢想的初心。
  • 《走在回家的路上》將播 張國立講述與鐵路的不解之緣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將於9月13日晚21:00在央視綜藝頻道正式開播。節目以尋找「初心」為主題,邀請張國立、徐帆、姜昆、趙文卓等文藝工作者走上回「家」之路,探討奮鬥的意義,找尋夢想的初心。
  • 《走在回家的路上》開播 探尋綜藝新表達
    9月13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製作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央視綜藝頻道開播。首期節目中,演員張國立回顧了自己從鐵路工人成長為文藝工作者的蛻變過程。 《走在回家的路上》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展示了個人與「家」的關係,即家在個體成長中產生的影響,以及成長之後再次「回家」的感悟。在節目中,「家」不再是一個固定的地方、一個記憶的片段,而是可視、可感、可觸的。個體從「家」中得到成長、尋找夢想,再次「回家」時又能夠回歸初心、重拾自我。
  • 央視《走在回家的路上》即將開播 張國立講述與鐵路的不解之緣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製作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將於9月13日晚21:00在央視綜藝頻道正式開播。《走在回家的路上》首期節目將跟隨演員張國立的腳步,回到他的「起點」,傾聽那些鮮為人知的年少往事,一同回顧他的「成長」之路。
  • 央視綜藝頻道《走在回家的路上》張國立講述與鐵路的不解之緣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製作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將於9月13日晚21:00在央視綜藝頻道正式開播。節目以尋找「初心」為主題,邀請張國立、徐帆、姜昆、趙文卓等文藝工作者走上回「家」之路,探討奮鬥的意義,找尋夢想的初心。
  • 《走在回家的路上》將播 張國立徐帆姜昆加盟
    據悉,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製作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將於9月13日晚21:00在央視綜藝頻道(CCTV-3)播出。《走在回家路上》將以紀實視角全面解讀「家」的含義,從宣傳片中看,張國立、徐帆、姜昆、趙文卓、于和偉、佟麗婭等文藝工作者都將陸續開啟歸「家」之旅。
  • 《走在回家的路上》MV暖心上線 以文藝工作者的成長見證時代發展
    國際在線消息:「走在回家的路上,無論有多漫長。重拾昔日的過往,儘管我們都變了模樣,可年少的對方住在彼此心房……」今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製作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節目MV暖心上線,該主題曲由深受年輕觀眾喜愛的旅行團樂隊創作,旋律動聽,歌詞樸實無華,以輕鬆的節奏帶給人們對家的溫情和感動。
  • 央視《走在回家的路上》將播 張國立徐帆姜昆加盟
    中新網9月7日電 據悉,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製作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將於9月13日晚21:00在央視綜藝頻道(CCTV-3)播出。張國立劇照《走在回家路上》將以紀實視角全面解讀「家」的含義,從宣傳片中看,張國立、
  • 《走在回家的路上》開播 探尋綜藝新表達
    9月13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製作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央視綜藝頻道溫暖開播首期節目中,演員張國立來到了他曾經奮鬥多年的地方,回憶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再會人生路上的良師益友。節目播出後,不少觀眾表示,被節目中老友相會的溫暖畫面感動,也被南極科考隊員堅強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打動,稱讚節目真實自然,且溫暖治癒,是一檔值得「追」的好節目。
  • 《走在回家的路上》開播,探尋綜藝新表達
    9月13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製作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央視綜藝頻道溫暖開播。首期節目中,演員張國立來到了他曾經奮鬥多年的地方,回憶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再會人生路上的良師益友。節目播出後,不少觀眾表示,被節目中老友相會的溫暖畫面感動,也被南極科考隊員堅強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打動,稱讚節目真實自然,且溫暖治癒,是一檔值得「追」的好節目。
  • 邵兵《走在回家的路上》感悟愛與責任
    本周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製作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跟隨演員邵兵,走進公益救援組織「藍天救援隊」。而救援行動本身充滿了不確定性,生與死的選擇往往就在一念之間,在一次又一次的救援行動中,隊員們感悟生命的重量,探尋生命的價值。曾經什麼樣的選擇,讓現役隊員們不願提及?又是什麼故事,讓邵兵等人感慨頗深?
  • 于和偉《走在回家的路上》重回故鄉尋初心
    上周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製作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向觀眾展現了在平時生活中褪去主角光環、重新回到家人和恩師身邊,感情細膩又真實的于和偉。節目播出後,網友們紛紛留言稱平時舞臺上的大男主原來是如此接地氣,仿佛看到了自己平日生活中的影子,于和偉臺上臺下的人物性格反差感令人動容,此次回家傳達出的家的煙火氣和無可替代的溫馨感更讓人共情。
  • 央視綜藝《走在回家的路上》——回望前路,不忘初心
    9月13日21:00央視綜藝頻道將推出全新節目《走在回家的路上》,節目通過幾位明星嘉賓重走回家的路,在旅途中回憶初心,在記憶中探尋故鄉的溫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是央視製作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節目,節目通過對張國立、徐帆、姜昆、趙文卓、于和偉和佟麗婭回家之路的拍攝,展現一個真實的人,從出生到長大,再到告別家鄉一路的坎坷歷程,從畫面中尋找線索,在故事中探究初心。
  • 《走在回家的路上》主視覺海報曝光 以「家」為路找尋最初的美好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製作播出、央視綜藝頻道(CCTV-3)傾情打造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今日發布了節目主視覺海報。在海報中,以綠色的生態環境及不同地勢為主要視覺元素,山川河流的脈絡最終匯聚成一個「家」字,如同蜿蜒的山河路帶人們通往家的方向,令人思緒萬千。
  • 以紀實視角開啟心靈旅程,央視綜藝頻道《走在回家的路上》2020年...
    當我們走得太遠,不要忘了我們從哪裡出發。當我們走得太快,不要忘了我們為什麼而出發。1月2日晚20:30,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節目《走在回家的路上》先行篇首期節目將在央視綜藝頻道開播。
  • 一場由「家」及「路」的暖心之旅 |《走在回家的路上》評析
    ,《走在回家的路上》也進入了尾聲。《走在回家的路上》用最平凡的家常、最真切的語言、最平時的鏡頭,傳遞真摯的情感。「烏蘇里江來長又長,藍藍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開千張網,船兒滿江魚滿艙……」一曲富有時代氣息的傳統民歌《烏蘇里船歌》,不僅打開了姜昆在黑土地的成長記憶,還鼓舞他堅定不移地走在演藝之路上。
  • 記憶與愛同行《走在回家的路上》蔡國慶用歌聲守護愛的記憶
    七歲開始登臺表演、十歲發行第一張個人唱片、二十四次登上「春晚」的舞臺,提起歌手蔡國慶,觀眾都會想起那些由他演唱的歌曲:《北京的橋》、《常回家看看》、《365個祝福》等。本周五,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製作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將與蔡國慶一同回首過去,在記憶中尋找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