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公眾號:字母榜(ID:wujicaijing),作者:連冉,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百度應該為7月初艾斯吧那出鬧劇高興,因為這意味著貼吧作為一款社區產品還未完全被大眾拋棄,仍然有人將其視為精神家園的一隅。只不過有這樣想法的用戶越來越少了。
簡而言之,這是一個「臥薪嘗膽」的故事。有四個角色名為艾斯的動漫粉絲,長期共享一個貼吧。後來,人多勢眾的海賊王粉絲一度獨佔艾斯吧,但最近一位奧特曼粉絲利用貼吧規則競選新吧主成功後,把海賊王艾斯的內容全部刪除,並禁止再討論跟奧特曼艾斯無關的內容。
這當然引起了海賊王和其他艾斯角色粉絲的反彈,一番口水混戰之後,艾斯吧居然登上微博熱搜,成功「破圈」。
艾斯吧事件爆出後,類似的故事也被挖掘出來。有豆瓣網友發現,灌籃高手三井壽的粉絲至今還在守護著「小三」吧。三井壽外號小三,「小三吧」是他的粉絲貼吧。「總有不明真相的第三者去發帖炫耀自己搶人老公啊什麼的,擠兌原配,結果發現大家都在聊籃球,還說怪不得原配都守不住男人敢情都打籃球去了吧務還得不停地刪各種小三帖。」她感嘆,「這麼多年下來吧務都是真愛啊。」
像這樣的關注度,貼吧已經很久沒有「享受」到了。血友病吧被賣、魏則西事件後,貼吧在公眾視野裡的形象一度與負面掛鈎,命運坎坷,曾在百度工作五年的徐遠說起貼吧特別遺憾,「當初可是最大的中文社區,現在連一個主流的這種社區產品都算不上了。」
這次成為輿論焦點的艾斯吧,其實早就門庭冷落。在新吧主「臥底」艾斯吧的五年間,無論是艾斯奧特曼的粉絲還是海賊王艾斯的粉絲,都漸漸離開了貼吧,他成為新吧主的那次投票,只有1個人參與,這個人還很可能就是他自己。
現在,熱搜成為過去式,百度貼吧又回到了圈子裡,艾斯吧裡的確只有奧特曼粉絲的發言了,但回帖過百的,一整頁都沒幾個。
百度貼吧表示,「擁有17年發展歷史的貼吧並未退出歷時舞臺,貼吧一直擁有忠誠的用戶和高度的內容價值,近3億的活躍用戶、2000萬個興趣吧、強大的內容產出能力與高活躍度、強互動性,不僅在國內很難找到競品跟它抗衡,放眼全球也沒有一摸一樣的產品出現」,並得出了「貼吧是有其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的結論。
然而,據易觀千帆數據,今年3月,百度貼吧月活為3743.3萬,位列APP榜第101位,而去年同期,百度貼吧的排名為72位。
有網友慨嘆:「2012年中國網民數量5億,百度貼吧月活2億;2020年中國網民數量10億,百度貼吧月活連4000萬都沒有了。」
一
「如果貼吧能不那麼快地被廣告淹沒的話。」 脫口秀演員劉大仁可能不會拋棄貼吧。
2003年11月25日,百度貼吧上線——當時網際網路還處在早期,BBS以及基於BBS理念的網絡社區和網絡論壇在國內大受歡迎。
用如今貼吧負責人的話來說,依靠貼吧,百度創造了中文網際網路上最大的社區,任何用戶都可以就任何一個關鍵詞創建一個貼吧,並吸引其他人加入討論。理論上,這個社區是沒有邊界的。
依託百度搜索的平臺優勢,貼吧在眾多BBS網絡論壇一騎絕塵,吸引了十幾億用戶註冊。2006年,貼吧成為流量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中文平臺。
劉大仁喜歡打籃球,那時NBA不如現在這麼火,他印象裡,在貼吧很容易能找到興趣相投的人討論籃球,討論他愛的球隊,「所有人都是一個隊的粉絲,會有一種親近感」。
遺憾的是,好景不長。
2011年第四季度,加入貼吧由原先的吧主審核變為點擊關注即可。門檻降低,加入貼吧的人明顯增多,貼吧的活躍度提升。但同時,水貼泛濫起來,大量廣告帳號、機器人帳號湧入貼吧發布廣告、色情信息……
除了這些,因為混經驗水帖可以快速提升會員等級,新會員常複製粘貼發表同樣的內容,而這類貼的增加,又造成了用戶的厭倦與流失。
更過分的是廣告的泛濫。2012年9月,為推廣貼吧,貼吧推出廣告業務,主要有三種,分別為版頭廣告貼吧,主題列表頁廣告和電子詳情頁的廣告。
添加廣告不是什麼新鮮事,企業謀利也正常,但背負營收壓力的貼吧加廣告力度過大,不僅在觀感上降低了專業性,也讓用戶在瀏覽中生出厭倦與疲憊。
這讓曾經的深度用戶劉大仁對貼吧漸漸失去耐心,「當時貼吧對我來說已經不能像以前那樣正常使用,可能刷一會刷三個帖子,兩個都是水帖,還有一個是廣告。沒有正常人說話」。
貼吧能讓一群有相同興趣的人迅速集合在一起。現在也有很多人在努力做這件事,這有難度,但貼吧本來可以做到。「後來感覺貼吧完全不行了,也起不到交友的作用。它的平臺沒做好,失去了在大家心中的可信度,我覺得很可惜。」
劉大仁的印象是,對於貼吧官方而言,用戶體驗並不是他們考慮的第一位,商業性考量才是,這就必然形成廣告滿天飛的局面。
以上這些都還不是最壞的。貼吧自上線以來最嚴重的公關危機之一,出現在2016年的出售「血友病吧」事件後。
這件事可以追溯到貼吧在2015年3月推出的「貼吧合伙人」模式,這項為了變現而推出的舉措。用戶成為貼吧合伙人,即可擁有該吧的所有資源,以及刪帖、輿情監控、發起吧內活動等吧主的所有權限。
2016年1月9日開始,「血友病吧」被賣的消息開始在網上傳播,原吧主被撤,空降吧主花錢買下了經營權,一個病友們抱團取暖近10年的地方就這樣被「商業化」。隨後網友發現被賣的還有腦癱吧、不孕不育醫院吧等病友吧。貼吧和百度的形象跌到谷底。
3天後,百度發表聲明稱病種類貼吧全面停止商業合作。據《廣州日報》報導,1月14日,全國36家關注健康疾病類公益組織聯名向北京市工商局舉報百度利用競價排名等推廣方式,大量發布涉嫌虛假醫療廣告;此時,百度『貼吧合伙人』招募網頁也下架了。
徐遠記得,自此以後,貼吧在百度內部的聲量就一路下行。說起血友病吧以及之後的魏則西事件,徐遠有一點「怒其不爭」,「百度始終沒有重視起來,更多將其歸為個人行為,與平臺無關,堅持認為技術沒錯。」
每個貼吧都有的精品帖,本來一度整合了該領域最重要的資源。可惜貼吧急於變現,選擇的還是大量賣低質量廣告,買賣貼吧這種方式,敗壞自身形象的同時,更是損失了大量用戶。
貼吧負責人對字母榜表示,他們如今在不斷治理社區環境,採取反作弊,過濾、限流等措施,營造更加良性的貼吧環境。但貼吧用戶天然就有二手交易等內容屬性,所以不能一刀切,這都是需要面對的管理難點。
不過,在界面新聞今年6月的一篇報導中,可以看到的是「今年百度貼吧背負的營收任務特別重,而且還有變大的趨勢」,以及「貼吧差不多算是廣告最多的App了,但還在想辦法增加更多廣告位。」從賣廣告位的流量思維轉向用戶思維,貼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貼吧負責人告訴字母榜,他認為貼吧依然是年輕人的陣地,而年輕用戶群體的價值是巨大的。他們在這個平臺上創造內容、發展關係、形成文化,最後開發出一座又一座的數字城市,這裡面擁有巨大的想像空間與生態價值。
但數據顯示,貼吧在不斷流失用戶。怎樣留住老用戶,吸引新用戶, 這是百度必須解決的難題。
二
每個貼吧都有屬於自己的固有文化,變動會讓用戶失去歸屬感,失去對貼吧的興趣,流失就是這樣漸漸發生的。
「貼吧之父」俞軍當初的靈感來源於他搜索日誌時,發現很多人都在搜索同一關鍵詞,他就想如果把這些有共同興趣的人都聚在一起,就共同興趣進行交流,應該能貢獻更多網頁上沒有的信息。
在俞軍主導下,貼吧由此誕生:任何用戶可以就任何關鍵詞創建貼吧,撰寫相關信息,而其他人可以通過搜尋引擎找到它們。用他的話來說,「從這個意義上而言,百度貼吧可以成為無窮多個BBS。」貼吧也因此一度佔據著全球最大的中文社區的位置。
不過在2009年6月30日,俞軍就已經離開了百度,有評論稱「李彥宏損失了一半的百度」。當時,貼吧的流量已經佔到了百度的11%,僅次於搜索和MP3。
另一個和貼吧聯繫比較多的名字是陸奇。2017年1月17日,陸奇加入百度。而有媒體報導,在當年上半年的一次高管會議上,總裁兼營運長陸奇,對貼吧作出了「關、停、並、轉」的安排。
當時貼吧商業化進展緩慢,病種吧被賣的輿論陰影還懸在周圍,跟陸奇的「AI是百度的機會,All In AI」也貼合不上,就這樣被從未來的版圖上劃了出去。
不過隨後,針對這一報導,陸奇在公司內網發帖稱「貼吧要被關掉,這完全違背事實」。他還強調,貼吧在百度「夯實移動基礎,決勝AI時代」的一盤棋戰略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百度構建內容生態的鎖定型產品。未來,隨著戰略執行的深入,貼吧的價值將愈加凸顯。
但後來,也很少看到貼吧在陸奇對百度的領導中是如何凸顯價值的。而陸奇自己,也在加入百度的486天後就轉身離開。
徐遠的印象裡,陸奇並沒有那麼多精力去顧及到貼吧,畢竟,貼吧是老闆李彥宏一手打造出來的產品,還是做新的產品更適合他的新來者身份。
陸奇
況且,「在那時,對貼吧而言,樹已經倒了,沒有可挽回的餘地了」。
關於貼吧在百度內部的位置,貼吧負責人對字母榜的回覆很簡略:「在百度內部,貼吧與百科、知道等產品一起服務於搜索。我們也在努力探索更好的生存和運營方式。百度貼吧要做的是把對的事情一點點做起來,保持敬畏和尊重,這是關於用戶時間的競爭。」
三
如今,網際網路技術賦權意義上的網絡空間正在迅速衰減,已經處在一個相對停滯的階段。
在6000多款社交app中,貼吧再不是獨一份的存在。通過關鍵詞聚合相關領域人群的社交產品,還有豆瓣小組、知乎話題、微博話題……貼吧原有用戶早被分流了。
在劉大仁看來,不管是貼吧還是虎撲,都是以一個直男為主導的論壇,有些言論很蠢。他在貼吧、虎撲都跟人吵過架——在貼吧,常規操作是關小黑屋,除非發言影響特別大、特別惡劣, 才會被管理員再封號;在虎撲就不一樣了,如果發言惡劣,系統直接封號。還有知乎,給他的觀感也不太好,大V抱團,發言居高臨下,虛假編造的內容太多了……
有時候,劉大仁還是會懷念貼吧,懷念在貼吧裡的單純、真誠的氛圍。當時和劉大仁一樣混跡於貼吧的人大多在14歲左右到30歲,當中很大一部分是學生,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20多歲沒什麼事幹的年輕人。
那段時間,劉大仁天天刷貼吧刷的停不下來,當時在貼吧的那份歸屬感,他後來再沒在別處找到。在球隊貼吧裡認識到的朋友,現在還會聯繫,跟這些朋友聊天,有時也連帶讓他想起那段逝去的青蔥時光。
劉大仁最近在忙著刪帖,算上回帖,他的帖子得有5000多條,按照一天刪帖30條的上限,他得刪160多天。因為網際網路痕跡被扒翻車的人不少,他隱隱覺得貼吧記錄是個隱患。
離開貼吧後,劉大仁先是去虎撲玩了一段時間。虎撲早期被稱為國內籃球界的藏經閣和圖書館。當時的虎撲相對純粹,承載了劉大仁對籃球資訊的需求、討論籃球的欲望。在他的印象裡,虎撲應該承擔了大量的貼吧用戶——在厭倦貼吧大量的廣告與水貼後,他們發現了當時還相對簡單的虎撲。
後來,劉大仁也不怎麼在虎撲發言了。那時他關注的球隊,本來在貼吧就只有一小群人喜歡和討論,到了虎撲,那一小群人變得更小,更多的人是在討論整個NBA整個籃球界,用他的話來說,「沒有專屬的感覺了」。
誕生於2003年的貼吧伴隨著中國網際網路,曾風頭無兩,可以說是國內網際網路文化的策源地,網際網路很多梗都是從貼吧發祥的,「賈君鵬,你媽喊你回家吃飯」「我和小夥伴們都驚呆了」「不明覺厲」「我偷電瓶車養你」都是從貼吧流傳開來的。
貼吧曾經作為垂直領域愛好者的集大成者,滿足著許多人對獨特品類內容的需求和興趣,現在活躍的其他社區產品,從一定程度而言,是對貼吧功能的分而治之,徐遠感慨,如果貼吧一早能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與運營體系,建設穩定的內容生態,哪還有別人的機會?
就算是以前,用戶也不是對貼吧忠誠,而是對那個有著同好的小圈子忠誠,懷念貼吧的人更多是在懷念他們的圈子,但新的尋找同好的地方早就出現了。
在這次艾斯吧奧特曼粉絲的復仇之前,貼吧上次引起眾人的關注與討論還是在2019年5月。當時,許多用戶發現無法訪問在2017年之前發過的帖子。#百度貼吧2017年前的內容消失#也登上了微博熱搜,閱讀1.3億,討論2.1萬次。
5月27日,一則信息流傳開來:百度貼吧以前的數據全部恢復了。不少人激情留言,「爺的青春回來了」,但我們知道,青春它就是一種一去不回的東西。
參考資料
《「百度貼吧之父」俞軍談百度搜索和百度貼吧的產品方法論》,投資人說
《陸奇先生和他的百度新千億美金計劃》,騰訊科技
《移動生態事業群成立一周年:大刀闊斧改革,百度能否重回巔峰?》,界面新聞
《心靈、自我與社會》,喬治·H·米德(美)
《「李毅吧」的主體塑造歷程與中國網際網路群體主體性的變遷》,曾國華
本文來自公眾號:字母榜(ID:wujicaijing),作者:連冉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hezuo@huxiu.com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繫tougao@huxiu.com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