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是一種動力,分享是一種激勵!
俗話說,「寒從腳下起」。冬天氣溫低下,腿部血管收縮,血液流速和流量顯著減少,不少人喜歡睡前用熱水泡泡腳。
正常人用合適溫度的熱水泡腳是有好處的,可以擴張足部動靜脈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熱水泡腳雖然舒服,卻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以下這幾類人要特別注意:
1
慢性病患者
對於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糖、心臟病、靜脈曲張等患者,或者低血壓、經常頭暈的人來說,不要用太熱的水泡腳或者長時間泡腳。用太熱的水泡腳或者長時間泡腳,會導致人體血管擴張,全身血液會由重要臟器流向體表,導致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會增加發病危險。
2
靜脈曲張患者
靜脈曲張患者用熱水泡腳時,腳踝部溫度升高,會增加局部動脈血的流量,但不能改變靜脈回流,甚至會加劇靜脈血管的擴張,加重靜脈血液淤滯和回流負擔,導致靜脈曲張病情加重。
3
足癬等皮膚病
患者
很多人誤以為泡腳能減輕足癬症狀,其實用熱水泡腳反而可能導致繼發性細菌感染。足部有炎症、皮膚病、外傷或皮膚燙傷者也不宜泡腳。這些患者在洗腳時建議用溫水,且要單獨泡以防止傳染等問題。
4
3歲以內嬰幼兒
足弓在兒童時期開始形成,如果常用熱水給小兒泡腳,足底的韌帶會變得鬆弛,不利於足弓的形成和維持,容易導致扁平足。此外,小孩容易發熱、愛上火,如果用較熱的水泡腳、發汗,會熱上加熱。
泡腳看似是一件簡單小事,其實暗藏了許多誤區,怎樣才算是正確泡腳呢?
【泡腳的正確打開方式】
牢記「6個字」:適溫、適度、適時。
1、溫度在40℃左右,具體根據個人調節;
2、水量沒過踝關節2-3釐米為佳;
3、泡腳以晚上9-10時為宜;
4、泡腳時間要在15-20分鐘左右。
【泡腳註意事項】
1、泡腳時間不宜太長。
2、水溫不宜太高。
3、飯後1小時內不宜泡腳。
除了泡腳,還需做好這幾點:
1、保暖。冬季護腿,要重防寒,燈芯絨、天鵝絨、羊毛質地的長筒襪或褲子以及冬靴都可用上,既保暖又美觀。
2、選擇適宜的運動。冬季可選擇快步走、慢跑等運動形式,運動時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熱身活動和整理活動。
3、褲子不宜過緊。穿太緊身的褲子活動一整天,小腿容易疲勞,可能會影響到下肢血液循環。
4、不要久坐。坐久了對腿部血液循環不利,每坐一個小時就站起來活動10至15分鐘。如果覺得腿部疲勞,可以躺在床上把腿翹高,讓腿部高於心臟位置,維持5至10分鐘,可以促進血液回流。同時也可活動踝足、小腿、大腿等部位。
5、按摩腿部穴位。按摩足部、小腿、大腿,可以有效地減輕疲勞,改善血液循環。足三裡、三陰交是日常保健常用穴,可以常做按摩。
綜合整理自長沙晚報、人民網-人民健康網、新華網,僅供學習交流之用!
學習健康管理科普知識,了解健康管理師考試資訊,歡迎關注健康管理師考前指導中心(lekaojiankang)帳號動態,讓我成為你考證路上的見證者與陪伴者,助你離拿證更近一步!
「閱讀文章」我們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