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吳昕賣娃娃的事又被拿到脫口秀大會上調侃,她表示這可能是她演藝生涯最有存在感的事。無奈和心酸溢出屏幕。
仔細回顧了事件始末,就是吳昕在二手平臺上60塊錢賣掉了 一隻玩具熊,只不過此熊非彼熊,乃是鍾漢良五年前在節目中送給她的。網友表示吳昕很過分,作為明星又不缺錢,實在不尊重送禮物的人。事後吳昕因此而道歉。而作為送禮人的鐘漢良,無辜躺槍上熱搜,發聲也不是不發聲也不是!
我們的身上,都有吳昕和鍾漢良的影子!
禮物的使命是「傳遞情感」,在禮物交接的那一刻,無論何物,作為禮物的角色已經完滿謝幕,情感已經由贈送禮物和接受感謝這兩個動作,流動到了彼此的心裡。在此之後,禮物最大的價值就變成了物品本身的使用價值,再被如何處理,理應由主人說了算了。送禮人瀟灑轉頭遺忘這件東西,才是一個完美的結局。
如果只能靠收藏禮物本身來維繫彼此的情感,未免這份感情太過沉重了!並不是每一件禮物都有實際的用途,也沒有哪一件禮物可以被使用一輩子。
吳昕只是做了每一個收過禮物的人想做而沒做的事、把它轉給喜歡又有需要的人,讓物品本身能夠流通起來發揮價值,難道不比堆在家裡落灰塵更好麼?
在送禮物和收禮物這兩個角色中,我們到底怎樣做,才能賦予禮物本該承載的美好呢?
《我們是真正的朋友》中,有一段四姐妹互選好禮物和爛禮物的遊戲。小s送出的好禮物最貼心,是一個經絡棒,無論哪個姐妹選中,都是對疲憊的身體最棒的呵護。範曉萱收到小s的爛禮物是一雙舊襪子,直接穿在腳上,是最暖心的舉動。
阿雅和範曉萱都投訴小s,送她的禮物不是送人就是找不到。但她們另外的一半話,透露了她們真實的關係。曉萱說「我知道你不care這些……我知道她的個性啊,她就是很不喜歡收禮物。」,阿雅接說「是啊,她會生氣你送她禮物……「這份「懂得」,才是她們之間最好的禮物,最好的感情催化劑,粘合劑。彼此都允許用對方喜歡的方式表達情感。
我們大學宿舍的姐妹們就直接定下規則,結婚生子每人份額一千塊。
我結婚的時候,大家直接問我想要錢還是要東西。那時候我剛好和老公吵架要什麼花色的床單,就跟他們吐槽了一番。結果一天晚上他們打電話喊我去新世界接貨,按照我和我老公兩個人的需求買來幾套床上用品,還有一些睡衣之類的,剩下的餘額放在紅包裡一併交給我。我當時感動到無語,覺得有姐妹懂我,又讓我老公被滿足,簡直太幸福了。
圖片來自網絡
後面的姐妹再結婚,大家都表示再也不想像置辦嫁妝一樣滿街買東西了,超級無敵累啊,就愉快地決定直接給錢,而大家也收得開心,畢竟有我這種需求的人並不多嘛。
真正的朋友會直接提出需求,也會直接表達是否接受!開心又暖心地滿足對方的願望,不給彼此帶來任何負擔。
說到結婚紅包讓我想到了另外一個故事。
圖片來自網絡
一次上門整理的過程中,女主從床下的褥子下面翻出了一個破舊的小布包,本打算直接扔掉的,但突然覺得眼熟。打開一看才想起來,竟然是婆婆當年給的結婚壓床錢!按照當地習俗,這是結婚必不可少的吉祥大禮!
可是這麼多年,卻沒被人想起過。如今平地翻出錢來倒是好事一件,可這塊破舊的紅色花布,真是怎麼看怎麼讓人難受,是帶毛邊破碎的那種……扔掉吧,婆婆的一番心意,一是怕老人家知道了生氣,二是自己也覺得內疚對不起老人;再壓回床下吧,就變成一件有意而為,卻又充滿無奈的事情。躺在上面,心裡總歸是怪怪的感覺。
直到我們整理結束,女主也沒有想好處理的方式,只能先收回到抽屜裡。雖然並不佔地方,卻始終是心裡的一塊石頭。女主感嘆,雖說是個送祝福的習俗,以後有人結婚堅決不能再送人家這個包袱了!
如果我們是真心送對方禮物,也請為對方想一想今後該對這件物品如何處置。但凡會給人家添麻煩的東西,還是不要送的好。或者你直接告訴對方,「我覺得很好,也希望你喜歡,但是如果沒有送到你的需求上,你隨意處理好了。你開心才是最重要的。」讓對方毫無負擔地接受你的心意,我們的情意才會更純粹,更長久。
人們習慣把情感賦予在物品之上,那何不讓禮物在交換的那個瞬間,把這種祝福的情感放大到最大;之後處置禮物的時候,學會把情感從物品上解離。
作為整理師,看到了太多被物品所累的故事。想真正做到客觀地看待情感與物品的關係,講真的,很難!需要通過整理大量的物品,對情感有過釋放和疏導,才能慢慢放下被束縛在物品當中的情感。那麼,我們到底怎樣送禮物和收禮物呢?
圖片來自網絡
了解對方當下的需求。如果關係親蜜,直接詢問就好了;如果還不太熟悉,正想通過禮物增進一下感情,那就側面了解對方的喜好以及真正需要的東西,再去挑選禮物。
如果你想看到對方收到禮物時真心的歡喜,就一定不要以自己的喜好挑選禮物!
推薦送一些好吃的,一起品嘗一起開心,讓美味留在心裡,直接避免了之後處理的環節;或者選擇無形的禮物,電子課程、演出票等,讓對方感受到你是在幫助Ta成長和豐富內心,一個真心為自己著想的人,誰會拒絕呢!當然一定附加上一句,「如果不適合或者沒時間,轉送給他人也完全ok噠,別浪費嘛。」
切忌不隨意贈送昂貴的禮物,適合對方的經濟情況,要留有禮尚往來的餘地。
第一時間打開禮物,表達你的謝意;當場使用禮物,傳達給送禮人你的接受和喜愛,讓Ta懸著心可以安放。
在使用過程中,隨時和送禮人交流使用感受,讓對方感受到Ta送的禮物真的在你的生活中發揮了作用。
不能繼續使用的時候,要再次對送禮人表示感謝。讓對方感受到被重視、被尊重,也讓自己能夠內心坦誠,心無掛礙地做你想做的事。如實表達物品本身已經發揮了它的價值,現在需要對它進行處置了,還請對方放心,我們的情意不會因為一件物品的消失而有任何淡化。否則讓對方傻傻以為你一直珍藏,你也像是心有愧疚、偷偷摸摸做一件壞事!禮物就變成你們了之間的一道屏障!
如果能給物品找到一個好的去處,那就再好不過了,這才是最好的結局嘛。
圖片來自網絡
禮物的一生,就是從「被送禮人挑選,到贈送、接受、使用、收藏,再到被處置的循環」。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因著一份真摯的情感,作為送禮人,給到禮物一個最好的起點;作為收禮人,讓禮物走好在你這裡的最後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