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嘯天
一、陰差陽錯的全球票房冠軍
有生之年,伍迪·艾倫的影片居然拿到了全球票房冠軍。
日了狗了麼?還是騙人的?
是真的!數據不會說謊。
替伍迪·艾倫達成盛舉的影片就是《紐約的一個雨天》。
其實,這個冠軍,儘管數據實實在在,但讓人啞然失笑。因為,這個全球冠軍是在疫情之下獲得的,勝之不武。目前,全球影院絕大部分依舊處於關門狀態,僅有韓國、挪威少數等地的一些電影院選擇了開業。
據Box Office Mojo的數據顯示,於5月3-9號一周期間,《紐約的一個雨天》在韓票房超過33萬美元,「勇奪」全球票房冠軍。在挪威部分影院上映的《1/2魔法》則以1.7萬美元「屈居」亞軍。冠軍是真的,卻又當不得真,這真是有些搞笑了。
不知伍迪·艾倫獲得自己勇奪冠軍的消息時,是滿意呢?還是哭笑不得呢?
讓人歡喜讓人憂的《紐約的一個雨天》,是一部命運多舛的影片。
《紐約的一個雨天》早在2017年底就已完成拍攝,由於忽然掀起的Metoo運動,伍迪·艾倫性侵7歲養女的指控被舊事重提,主演過艾倫影片的格蕾塔·葛韋格、麗貝卡·豪爾和提莫西·查拉梅等多位曾與之合作的影星紛紛發聲,與之劃清界限,宣布捐出片酬。《紐》片受到直接影響。
早在2016年,亞馬遜影業時任總裁普萊斯邀請伍迪·艾倫籤署了製作四部電影的合作協定。2017年,普萊斯因性騷擾事件被停職,隨後宣布辭職。2018年6月,亞馬遜影業決定廢除與艾倫的合約,並拒絕發行他的新片《紐約的一個雨天》。
被亞馬遜雪藏之後,是獨立發行商拯救了這部電影,該片於2019年9月18日起在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和德國上映,當年10月3日在中國香港上映過。之後,因為疫情,各地都中斷了上映。直到韓國重開電影院後,再次上映了本片。迄今,已獲得約2090萬美元的票房,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績。
票房足以證明《紐約的一個雨天》的品質。從打分情況來看,一點都不差的,在水準線之上。比《藍色茉莉》稍微差一點,但絕對是艾倫影片裡《藍色茉莉》之後最好的一部,比《咖啡公社》《摩天輪》《無理之人》《魔力月光》都要好。
二、這部片到底在講什麼?
1.老樹新芽
《紐約的一個雨天》最讓人吃驚之處,在於一個83歲的老頭,拍活了感情懵懂狀態的少男少女們。而且,極盡還原。給人的感覺,這就是青春少年應有的感情煩惱。
他讓人一下就想到了《請用你的名字呼喚我》。
《紐約的一個雨天》與《請用你的名字呼喚我》之間的關係,不只是都使用了「甜茶」 蒂莫西·柴勒梅德來主演這一層關係。還在於後者的故事同樣出於一位老年人之手,憑《請用你的名字呼喚我》獲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的詹姆斯·伊沃裡當時已年近90歲,卻寫出了一位少年的初戀情懷。對人物拿捏之準,令人想不到編劇的年齡居然如此之大。
看過《請用你的名字呼喚我》的人,都會被甜茶的清純甜美所打動,被他所經歷的感情衝擊所打動。儘管是同性之愛,但依舊虐得觀眾心肝顫抖,是一個值得謳歌的愛情故事。
《紐約的一個雨天》的愛情就沒那麼純粹了。伍迪·艾倫也不會去拍一部小清新的故事,作為知識分子,他有自己的觀點,對社會上層人士的批評一如既往。
《紐約的一個雨天》,就這樣,看似一個極簡的愛情故事,背後卻折射出了諸多社會弊病,讓人側目。
這個故事裡的人物,尤其是艾麗·范寧飾演女主,不僅不清純,還很婊,簡直是新一代渣女的代表。至於「甜茶」 蒂莫西·柴勒梅德在片中的表現,則有些模糊,遠不如《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那麼好。
先來看一下表面的故事吧。
(以下為劇透,不喜者請直接跳到第三部分。)
2.一代渣女的誕生
阿什莉(艾麗·范寧 飾)與蓋茨比(蒂莫西·柴勒梅德 飾)是一對年輕的情侶,他們就讀於一家貴族大學,是校友兼戀人。這天,他們選擇到紐約度假,過下雙人世界,參觀下博物館及畫展啥的,雅致又有情趣。
阿什莉作為校報的記者,帶了一個小任務,就是要去採訪一位已過巔峰期的文藝片導演羅蘭德·波拉德(列維·施瑞博爾 飾)。
按計劃,這個採訪也就十幾分鐘的事,就是例行公事,問幾個問題,萬一能回答點內幕,就更好了。
這天的天氣很不湊巧,下雨了。這即是,紐約的一個雨天,電影片名的來源。
等阿什莉見到了導演波拉德,結果導演被她的青春氣息給迷住了,說要給她一些獨家新聞。阿什莉當然很開心,波拉德導演進而邀請她去參加自己影片的內部觀摩會。影片的編劇泰德·大衛杜夫(裘德·洛 飾)等人也會參加。 阿什莉當然更開心,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
原本的幾十分鐘的採訪時間就這麼被拖長了。阿什莉就給蓋茨比打電話說明了情況,並告訴他這個能夠拿到獨家新聞的機會實在太難得,必須要去。你看我比香港記者跑得還快,說不好可以整個大新聞呢!
蝴蝶的翅膀,就是這麼煽動了起來。之後發生的事,就徹底脫韁了。一個見證阿什莉人品的時刻,到來了。
在試影室內,影片剛演了一部分,導演波拉德就開始發飆,並與編劇泰德發生了分歧,波拉德說這片簡直太垃圾了,簡直就是臭狗屎,實在無法再看下去了。隨之,甩袖而去。
泰德覺得波拉德簡直不可理喻,影片明明不錯嘛。阿什莉也覺得影片不錯,她甚至覺得這部帶有典型波拉德風格的影片簡直是一部傑作。泰德非常開心阿什莉這麼說,就想帶上她一起去說服波拉德,不要再改了,就這樣好了。泰德覺得波拉德正在氣頭上,自己作為老熟人,說的話他應該聽不進去。而阿什莉可以代表普通觀眾的心聲,更何況還是個漂亮的姑娘,波拉德應該會聽進去。
採訪時間,就這麼再一次變長了。
那邊廂,蓋茨比等得不耐煩,於是想一個人跑去博物館參觀。結果,路上他偶遇到了自己的老同學陳·提利爾(賽琳娜·戈麥斯 飾)。然後,兩個人一起去看了畫展。在那裡,陳告訴他自己一直都在暗戀著他。眼看著,舊情就要復燃。看吧,偶遇老同學並不是什麼好事,因為這很容易拆散現在的感情。
花開兩朵,繼續說阿什莉。她坐上了泰德的汽車,一路去尋找波拉德。
結果,波拉德沒有找到,泰德意外撞見自己的老婆(麗貝卡·豪爾 飾)正在與自己的好朋友偷情。泰德氣憤至極,無法再帶阿什莉去找波拉德,就地與老婆撕逼。他給了阿什莉一個片場地址,讓阿什莉自己去找他。因為,波拉德心情一不好,就會去片場瞎逛蕩。
阿什莉於是就自己去了。波拉德果然來過片場,但現在又不在那裡。阿什莉只得到處亂闖,希望能夠找到波拉德。
結果,她闖進了一個排練室,撞上了當紅大明星弗蘭西斯卡·維加(迭戈·魯納 飾)。那情景,分明就是小迷妹突然遇到了心愛的偶像。阿什莉激動到語無倫次,聊到電影,甚至把黑澤明都當成了歐洲人。維加表示阿什莉是他見過的女記者中最漂亮的,他很喜歡阿什莉,問願不願意跟他一起去參加個聚會。
看來,渣男的套路,即便是大明星,也是一樣的,就特麼不能來點新鮮的麼?可是,傻白甜就喜歡這一口啊,也是沒有辦法。
偶像不是隨時都能遇到的,遇到了還能有機會跟隨他去參加聚會,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任何小迷妹都不願意錯過。阿什莉也不會,她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甚至,她還表示自己沒有男友。
片場永遠都有大批狗仔,在蹲坑捕捉任何可能發生的八卦。當維加帶著阿什莉從排練室內走出,奔向維加的豪車時,一批狗仔圍了上來,並想當然地把阿什莉當成了維加的最新女友。在記者們的攝影頭之下,阿什莉上了電視,以維加新女友的身份。正好,這一幕被蓋茨比看到了,立即,心堵得像吃了一大把蒼蠅。
蓋茨比帶著陳去博物館看畫展時,還不期而遇撞上了自己的姑媽。瘟神一樣,躲都躲不過。
姑媽告訴蓋茨比,他的媽媽正辦了一場盛大的宴會,既然蓋茨比來了,那就帶著女友阿什莉一起來參加。必須要來的!
蓋茨比在電視上看到了阿什莉上了維加的車,新司機當然幹不過老司機,他覺得自己被甩了。
蓋茨比心情鬱悶,就去酒吧裡喝悶酒。結果,遇到了一位應召女郎蒂芙尼(蘇琪·沃特豪斯 飾)。蒂芙尼問蓋茨比要不要為你服務下,收費500塊。蓋茨比說,別尼瑪500了,給你增加10倍,5000願不願意幹?
蓋茨比說,我不要你賣身,也不用你賣藝,就跟著我去裝下我的女友,去糊弄一下我媽媽就行了。反正,你這麼漂亮,這差事你幹得了。
接一個等於接10個,蒂芙尼當然樂意了。於是,她就跟著蓋茨比去了。
不過,蓋茨比的媽媽(切莉·瓊斯 飾)可不是省油的燈。當她看到蒂芙尼的第一眼,就立即看穿了她不是阿什莉,只是一名雞。
蓋茨比的媽媽隨即趕走了蒂芙尼,然後叫上蓋茨比,兩個人來了一場母子對話。其實,也不是對話,而是訓話,是媽媽對兒子的一番教育。
這堂課,讓蓋茨比極為震驚,一下顛覆了自己的認知,世界觀碎了一地。
至於他媽媽都說了什麼,暫且按下不表。我們來看看阿什莉在幹什麼?
阿什莉在維加參加的那個聚會上,遇到了波拉德。正好要找他呢,居然在這裡遇到了,那簡直太好了。波拉德說,你給了我靈感,也改造了我,我決定不改了,我喜歡你!
然後,波拉德直奔主題,問阿什莉願不願意跟他私奔,他說阿什莉給了他新生,帶給了他動力,願意帶她一起去隱居。
她還遇到了編劇泰德,繼續拉著她喋喋不休。而且,他也想跟阿什莉私奔。這特麼都什麼人呢?
天呢,泰德的主演居然是裘德·洛。裘花啊,簡直認不出來!
波拉德與泰德都是糟老頭子,壞得很。
一下子被眾人追,還都是大咖,對阿什莉來說,這個選擇很簡單,當然更願意跟的是維加,那可是偶像啊,年齡正當年,渾身都散發著荷爾蒙的氣息。
於是,阿什莉跟著維加去了他的家。
阿什莉很清楚自己來這裡會發生什麼。畢竟,孤男寡女,獨居一室,當然要發生點故事,一起做愛做的事。
就像所有的小迷妹,在偶像面前,會失去所有的理智。至於男朋友,見鬼去吧。能與偶像發生關係,那是多麼求之不得的事。甚至,恨不得全身都長滿窟窿。很多國產迷妹,對於彭于晏、肖戰等偶像,大概也是這種心態。
不過,當阿什莉被維加剝去了外套,正要繼續往下剝的時候。門鈴卻不合時宜地響起了。
叮鈴鈴~!好刺耳啊。
不僅刺耳,還更嚇人。因為維加的媳婦回來了!
明明出差了,結果卻提早回來了。
這特麼誰受得了。讓偷情怎麼還能繼續下去?
阿什莉只能灰溜溜從後門溜了出去,身上只穿著小內內。還好,外面正在下雨,門口掛了一件雨衣,被她順手拿去,披在了身上。
好容易,等阿什莉摸到了酒店。蓋茨比也已經從母親那裡受到了再教育,三觀更迭。
阿什莉說什麼都沒有發生。她是對的,真的沒有發生。不過,本來應該發生的,沒發生才是意外。但畢竟沒發生是事實,還可以繼續做她的文藝小清新。
兩個文藝小清新然後計劃,一起去體驗老式的馬車服務。
在路上,嫩司機蓋茨比突然下車了。他說他想通了,不要再回大學了,就此留在紐約好了。當然,這也是向阿什莉告別,意思是兩人的感情就此結束了,該分手了。蓋茨比,轉身而去,留下原本一臉傲嬌的阿什莉。
蓋茨比,去了另外一個地方。在那裡,陳正在等著他。一份新戀情,就此開始。
而阿什莉,一個現代小渣女就此誕生了。
三、伍迪·艾倫的微言大義鉤沉
愛麗·范寧演的好極了,將一個隨波逐流見風使舵的新時代渣女演得絲絲入扣,甚至多少還有點用力過猛。
伍迪·艾倫是一名文藝導演,他的用意也不會只停留在表現一位渣女的誕生這個層面。他想要述說的,當然還有更多。
實際上,塑造出阿什莉這樣一位非常形象的渣女,已經是一項很了不起的成就。而且,伍迪·艾倫也善於表現女性角色,他一共貢獻出兩個奧斯卡影后,分別是凱特·布蘭切特(《藍色茉莉》)及黛安·基頓(《安妮·霍爾》),還兩次助黛安·韋斯特拿下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子彈橫飛百老匯》與《漢娜姐妹》)。如果不是Metoo運動,艾麗·范寧在《紐約的一個雨天》的表現,足以拿到一個奧斯卡表現獎的提名。
上面說過,男主角「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的表現則中規中矩,不算太出挑。幾乎就是年輕的伍迪·艾倫的翻版,一副鬱郁不得志的模樣。艾倫的大部分影片裡的男主角,基本上都是在演他自己。從服裝到神情,都是如此。
通過艾麗·范寧飾演的阿什莉,將新一代年輕人的狀態演活了。
而通過列維·施瑞博爾飾演的導演波拉德及裘德·洛飾演的編劇泰德,伍迪·艾倫又將美國文藝圈的上層人士進行了一番辛辣的諷刺。導演自己才華不行,但把妹技術絕對一流,口口聲聲地說自己一直愛著自己的女人,結果轉身就要帶嫩草私奔。還有大編劇泰德,自己老婆跟自己好友偷情,把他氣的夠嗆,他的反應看著也是正常人該有的憤怒。但是,他自己本來就睡了很多人,對自己的老婆又何嘗忠誠過。而且,一轉身,他又開始向阿什莉示愛。這就是他的不對了,分明就是個超級大渣男,良心簡直餵了狗。找個嫩妹,難得就可以救活你的那點才情,騙鬼啊!
再就是迭戈·魯納飾演的當紅演員,仗著自己的模樣不錯,還有響噹噹的名氣,想睡誰就睡誰,草粉毫不客氣。自己老婆剛剛離家,就開始約妹子了。還真把自己當羅志祥了。
諷刺完了演繹界的編、導、演之後,伍迪·艾倫又把矛頭一轉,指向了美國的上遊階層。
本文開篇就說了,「甜茶」飾演的是一個富二代蓋茨比,他從來沒有因為錢而犯難過,從小到大,他接觸的全是上遊階層在從事的,上貴族學校、繪畫、彈琴、看畫展、出入高檔宴席,全是上遊階級的生活本分。這樣繼續下去,待到大學畢業,蓋茨比也將會繼續混跡於上遊階層,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但他的母親,與蓋茨比的一番對話,徹底震驚了他。
他的母親直接告訴他,她年輕時也曾經是一個雞。主動為蓋茨比的父親進行服務,然後日久生情,摩擦出了感情,兩個人結了婚,生下了蓋茨比。而且,蓋茨比的爸爸能夠起家,也是用了他媽媽靠賣肉賺來的錢做成本,然後一步步發展成企業家的。
蓋茨比媽媽為了讓自己兒子不再吃苦,於是從他一生下來,就按照培養貴族的方式去教育他。看起來,蓋茨比的媽媽幾乎就成功了。蓋茨比也從來沒有思考過自己家裡的錢都是怎麼來的。
就這樣,幾代人的生活,幾個圈層的內裡,都被伍迪·艾倫扒下了皮,赤裸裸地展現在了觀眾的面前。看著華美的袍子,裡面卻爬滿了蚤子。
而引發這一切的,不過是紐約的一場雨。
這是典型的蝴蝶效應的應用,伍迪·艾倫已經使用過多次。但你明明知道他的套路,卻還是心甘情願地入他的圈套,並看得很受用。
這就伍迪·艾倫牛逼的地方所在,用一個很小的切入點,卻由點及面,擴散成一個還算波瀾壯闊的群像畫卷,每個人還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當然,伍迪·艾倫的缺點大家也都明白,就是臺詞實在太多了,甚至推動故事情節轉換的,也不是情節而是靠臺詞。伍迪·艾倫的電影被譽為「話癆片」,也即如此來的。
也沒辦法,伍迪·艾倫的影片基本上都不會大賺,以至於投資人對他的資金投入都很有限。而這有限的資金,又有大部分被用來組建卡司上。他幾乎每一部電影,使用的都是最當紅的演員,而且是那種既有顏值又有演技的演員們。
剩下的錢只能靠精打細算,這也使得艾倫在拍片過程中,能用臺詞表現的故事,就儘量用臺詞來說了,而不是花錢去搭背景,去做特效。
能明白就好,反正伍迪·艾倫的影片,還是值得看看的,總能給人一些警醒,帶給人一些思考。
以他的年紀,再一年一部,也不可能拍的更多了。看一部少一部,能看的,就還是看一看吧。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