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小半年的劇荒之後,《虎嘯龍吟》就在這一周要出來填坑了,司馬懿勢力已經養成,三國定勢已經明了,曹丕身份已經轉換,諸葛臥龍已經走上仕途,司馬家的兩個兒子也都該出來見人了。
後三國的精彩的情節,《軍師聯盟》都故意留在了下篇。
一般,歷史劇或者名著,前有經典,後有翻拍,再重複前人的工作已經沒什麼意義了,如何致敬經典,從中創新,成了劇組製作方的主要著力點。小戲骨系列就是個很討巧的例子,從年齡層面做文章,名著背景做話題,創新手段做亮點,認真態度做基礎,好評滿滿。
同樣,《軍師聯盟》也在這點上討巧:大格局難以繼續有所超越,那就做小格局。儘管背景選在了亂世,角色選擇了爭議,但《軍師聯盟》中所表達的,更多的是導演,主角,或是編劇的人生觀。
比如司馬懿和諸葛亮的交鋒對比。
司馬懿是懂規矩,會玩兒規矩的隱忍之人,他對自己的自我意識可以因時而異,無限制地放低或是拔高,是和當下時代契合的完人,可為楊修牽馬,亦可為欲望殺戮。
孔明是守規矩且懂規矩之人,清澈如水,有司馬懿所欠缺的透明,司馬懿不停地在和孔明對話,也是在和自己對話,試圖弄明白窮其一生是為何。
孔明清楚,且專注。但劇中的司馬懿,可能並不清楚,也不會那麼專注。
於是便有了依依東望的自我拷問:依依東望,望的,是畢其一生,是時間,是人心。
也比如司馬懿的兩位夫人。
弱小的時候,和張春華是患難夫妻,強大的時候,和柏靈筠是朝堂知己。前半生都在為別人謀劃的司馬懿,在有了柏靈筠之後,發現也有人肯為自己謀劃,也發現了日益強大的自己在仕途和心理層面也都需要有這樣一種輔助。
這是劇中的司馬懿,但可能不是真實的司馬懿。反倒更像是製作方試圖表達的一種情感觀,一種患難與共,精神契合的靈魂伴侶。
再比如子嗣後代。
張春華曾說:師兒隨我,昭兒隨你。
曹操也曾說:將來的子桓,會比孤更嚴苛。
你的另一面,會變相展現在你的後代身上,這大概是製作方藉以表達的傳承觀念,便在《虎嘯龍吟》長廊中父子對望的鏡頭中展現了欲望的傳承,司馬昭的鷹視狼顧,正是司馬懿長久以來壓抑的野心。
導演的觀點,編劇的情懷,演員的角色理解,通過情節、情感滲透。人物情感,在一次次矛盾和現實衝撞中疊加爆發,有情感積累和沉澱的人物,多面且飽滿,就像碰翻兩盆棋子,有時候黑色蓋過了白色,有時候白色蓋過了黑色,而有時候黑色白色一樣多,人的好壞色彩隨之變化,如此往復,再開始了新一輪的矛盾糾結。
歸根結底,軍師聯盟的更深層次,是人生感悟。細節隱匿和暗線,都有種雞湯般的矯情。
上部的小龜多縮頭縮腦以護得自身周全,那是還未成氣候時,動不動就下跪的司馬懿。
曹操發怒,他跪。曹丕發怒,他跪,張春華發怒,他也跪。
下部的烏龜長大了,探頭了,龜殼也更大了,那是實力和恐懼都日漸強大的司馬懿。
最終,放歸了的心猿意馬,那是明白了為何依依東望的司馬懿,在最後和自己一生的和解。
也正因此,歷史背景細節也會為情感效果稍微讓路。完全契合歷史,就可能會在藝術表現上差強人意。影視作品,它本質是個作品,不是代替觀眾思考的工具,也不是標榜著歷史科普的教育紀錄片。影視化的好處在於,它讓有著已成形認知的人們,重新審視過往歲月和教材中所謂「反面」的角色,所謂「陰險」的人物,然後在某一點上恍然大悟:原來他也可以是這樣的。
除去觀點反思,能對得起大多數歷史角色,也是《軍師聯盟》博好感的原因之一。
有演員大咖參與的歷史劇,很容易出現主角獨大,光環過強的現象,也許會在不合邏輯的背景下出現一系列的個人英雄主義,也可能會出現主角人物過於飽滿,配角戲份不足、演技不夠、表現不走心等現象,陷入「一個人苦掙著一部戲」的尷尬境地。
還好,上部有荀彧,郭嘉,曹操和楊修,這些配角的光彩更甚司馬懿。
下部,也將會有諸葛亮,司馬師司馬昭兩兄弟,以及曹睿這個分裂的孤家寡人。
希望這些角色也如上部中的配角一樣出彩。
這樣的角色多元化,促使觀眾有喜惡站隊,矛盾的製造不僅在劇中的情節、角色、人物內心,也在三觀表現和觀眾認知方面,這是影視劇最大的情感共鳴點。矛盾使得如你我一般的普通觀眾為角色爭辯,差異化理解情節,重新思考事實道理和人生,而非嘻嘻哈哈看什麼是什麼般人云亦云。
一部劇,能讓人分離出跟風的爭執而獨立思考,就是有價值的。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在創作之初的立意便不是「歷史正劇」,在看司馬懿的前半生時,體現出來的是一種「混血傳統」,在歷史與藝術之間找到了利益交匯點,就有了市場。歷史正劇往往都有它的目標用戶群,《大秦帝國》的灰黑畫風和戰國時代的粗布麻衣也許阻擋了眾多電視劇顏控的潛在觀眾。古裝中宏大的亂世格局陡轉言情,無非是為了俠骨襯柔情,亂世襯溫情,鮮活角色飽滿人物,不至正史太過枯燥乏味,也更方便吸引對此類劇情有偏愛的看劇大軍,形成觀影大軍的流水席。
就像上部中備受爭議的情節:司馬懿的家長裡短,曹家兄弟的兒女情長。
走到中年,虎嘯龍吟中的司馬懿已不再需要隱忍,而是一個欲望膨脹、兇狠暴戾的家族老人,也許也不會再去奉行所謂要活出對錯的少年理想了。印象中,這才我略有耳聞的司馬懿。戰爭和孔明的出現必然不會再重筆墨描繪家長裡短,司馬懿的下半生,想必會更加精彩。
有更多悄悄話想跟我說?
歡迎搜索 微信號 bornrr 添加我的個人微信~
近期熱點
你好舊時光&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 / 韓劇 / 我的體育老師 / 熔爐 / 少年楊家將 / 漂亮的房子 / 獵場 / 南海十三郎 / 白夜追兇 / 小戲骨紅樓夢 / 那年花開月正圓 / 薦劇 / 摩登家庭 / 薛之謙 / 少年包青天 / 芭莎慈善夜 / 人間正道是滄桑 / 真的愛你 / 惡作劇之吻 / 琅琊榜 / 歡天喜地七仙女 / 張國榮 / 春風十裡不如你 / 瑪麗蘇 / 我的前半生 / 鬼吹燈之黃皮子墳 /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 / 軍師聯盟 / 我叫金三順 / 秘密森林 / 白玉蘭獎 / 逆襲之星途璀璨 / 歡樂頌 / 楚喬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