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曹晶瑞)飼料輸送、投餵全部智能化管理,無需人工餵食,豬舍內環境參數自動化調節,保證生豬最佳生長環境。如遇生豬進食異常,通過智能化分析,能幫助飼養員第一時間找到原因對症下藥……5月9日,新京報記者從平谷區獲悉,位於平谷區東高村鎮的新希望智能化養豬場已經開工建設,預計今年9月底竣工投產。
平谷智能化養豬場開建,預計今年9月投產。平谷區委宣傳部供圖
平谷區是農業大區,按照《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功能定位,承載著首都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功能,正在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示範區建設。新京報記者從平谷區了解到,新希望北京智能化豬場是平谷區引進的由新希望集團投資建設的智能養豬項目,該項目佔地272畝,總投資5.28億元,項目投產後年產生豬12萬頭,是集科研、生產、培訓、參觀、環保、安全於一體的智能化、數位化、現代化、聚落式發展的綜合性養殖基地。
「生豬養殖產業正在經歷『精細化、設施化、智能化』的變革,特別是在豬場建設、環境控制、智能化飼養等方面,跟以前傳統的養豬業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態、安全、智能、高效是智能化豬場的最大亮點,我們把設施可視化、餵養自動化、監控智能化以及循環農業等技術應用到養豬環節,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養殖風險。」 該項目負責人宮敬利介紹稱。
新希望北京智能化豬場示意圖。平谷區委宣傳部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豬場內各項參數由智能終端進行統一管理,飼料輸送和投餵等環節不需要人工餵食,全部使用智能化設備,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某隻生豬出現進食異常,利用豬臉識別就能快速關聯它的生長信息、免疫信息、實時身體狀況等,通過智能化分析,幫助飼養員第一時間找到異常原因並對症下藥。豬的排洩物經過無害化處理後成為沼液還田,用於改良土壤成分,促進當地生態發展。
項目建成後,平谷區將依託智能豬場項目,有效利用農村閒置土地,帶動周邊村民發展種養一體化的家庭農場等模式,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服務首都現代化農業發展。
新京報記者 曹晶瑞
編輯 唐崢 校對 李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