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今年我國宣傳活動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英文主題為「Globalsolidarity,shared responsibility」)。
「性感染的最小年齡才13歲,最大的86歲。」提到這兩個數字,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性病愛滋病門診主任孫麗君神情黯然。
也許有人認為這只是兩個極端的個例。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愛滋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韓孟傑根據掌握的情況,道出更令人憂心的現實。
「最近我們組織的一項調查表明,少數中學生在網上找『伴』,發生性行為。」韓孟傑說,老年人以農村的為主,特別是西南地區,性行為可能買個菜的錢就發生了,這些都為愛滋病的性傳播埋下隱憂。
「防控難度很大。」韓孟傑表示:儘管2019年我國報告的因吸毒傳播愛滋病的人數不到2000例,處於較低水平,但性傳播卻讓愛滋病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
九成多新診斷愛滋病感染者經性傳播感染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今天最新發布的「2020年預防愛滋病最核心信息」,其中顯示,近年來,我國新診斷報告愛滋病感染者中,95%以上通過性途徑感染,其中異性傳播約佔70%。
愛滋病毒是如何攻擊人體的?
愛滋病病毒本身並不會引起任何的疾病,但是它卻會破壞和削弱人體的免疫系統,讓我們慢慢失去抵禦任何疾病的能力,從而感染相應的疾病而死亡。
愛滋病毒主要攻擊人體的CD4細胞,由於它是個RNA病毒,潛進後會「自帶」工具酶進行逆轉錄(從RNA變為DNA),DNA潛進宿主細胞核,便永久性地插入到宿主染色體中。
CD4細胞被愛滋病毒佔領,成為愛滋病毒的據點,在「飼育」了大量病毒後一個又一個死亡。
從發現、識別、分離,再到摸清它的底細和路數,愛滋病毒「生命鏈條」的每一環似乎已經被盡數「破獲」。
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被發明出來,人們抓住了愛滋病毒的「命門」:只要抑制它的逆轉錄酶,不讓它逆轉錄為DNA進入細胞基因組,打斷關鍵一環,就能把「死神」拒之門外。
意想不到的事情卻接連發生。最為詭譎的是,愛滋病毒的變異。它的頻繁變異,不僅引發了耐藥,也讓愛滋病疫苗誕生變得愈發渺茫。
「雞尾酒療法」的聯合用藥克服了耐藥性的問題,第一次讓長期控制愛滋病成為可能,成為愛滋病的標準治療手段。人們欣喜地看到病毒載量一直在下降,直到檢測顯示「Negative(陰性)」,可是只要停藥一段時間,它又會捲土重來。
「復陽」成為治癒的噩夢,也使得愛滋病患者背負高額而長期的治療費用和治療副作用的沉重。
「長期治療的患者普遍遭受著慢性病的困擾,例如心血管異化以及有神經系統、腎臟、肝臟等問題,老年人也會承受嚴重的骨質疏鬆。」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感染科主任李太生李太生說,在「後雞尾酒療法」時代,引發慢性炎症、異常免疫激活是用藥物壓制病毒的代價,而愛滋病用藥能不能減輕或克服這些影響,目前成為其療效評估、新藥物研究面對的重要問題。
在臨床上,醫生可以綜合考慮患者臨床狀況、經濟狀況、用藥禁忌、不良反應等給出不同的「雞尾酒」方案。
在新藥物研發上,提升藥物療效、服藥便捷性、降低毒副作用是目標,目前集中於新靶點藥物與長效藥物的研發。例如,片劑、一周服用一次,這些都是好的進展。
愛滋病阻斷藥物有用嗎?
愛滋病阻斷藥,指的是在發生了高危性行為之後,用來防止HIV病毒擴散的藥。正確服用阻斷藥,並要連續服用28天,愛滋病阻斷失敗的概率大概為5/1000左右。
也就是說,發生了高危性行為,懷疑自己可能感染愛滋病病毒,在72小時內,服用阻斷藥,大概率是可以成功阻斷的。
在這個階段內,病毒還沒有從最初始的感染細胞擴散到其他的細胞裡面,這個時候及時併合理地用藥,可以成功防止病毒的擴散。
當然,這個時候藥物不會殺死病毒,但是病毒擴散會被有效地控制住,隨著時間的推移,初始被病毒感染的細胞會死掉,病毒又不會擴散到新的細胞,病毒就會從體內被清除了。
發生了高危性行為,懷疑自己可能感染愛滋病病毒,在72小時內,服用阻斷藥,大概率是可以成功阻斷的。(圖片來自網絡)
有一些病人可能在72小時後才成功服藥,這並不代表阻斷藥就沒有用了。雖然超過72小時,阻斷藥的效力降低,但是依然可以有效地抑制愛滋病病毒,對愛滋病的早期治療有幫助。
目前,感染愛滋病病毒後接受治療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在體內複製,延長患者生命,愛滋病已經變成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不可治癒、終生服藥、長期存活的慢性病,所以無需談艾色變。
本文來自:北京日報、科技日報、中國數字科技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