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是全球最大的玩具盛典 ——德國紐倫堡玩具展的舉辦時間,和前幾年一樣,我們也來到這裡尋找各種新鮮有趣的玩具產品。不過不一樣的是,今年我們舉行了公開報名活動,邀請普通讀者父母和我們一起來逛展。原計劃邀請兩位讀者,不過參與報名的熱情讀者數量遠超過我們的計劃。因此最後邀請了一共5名讀者來這裡:包括3名來自國內的讀者,和2名在德國的讀者。
一共5天的紐倫堡展還在進行中,各位受邀讀者也在一天2萬步的努力跋涉中。因為接下去要過年,所以估計完整的觀展報告要等到年後才能和大家就見面了。為了防止大家等的著急,我們今天請這5位先簡單的介紹了第一天逛展的初步心得。
先說兩句自己的感想:紐倫堡展上「中國勢力」真的越來越強大了,除了更多的參展商,更多的參觀者,也有更多的媒體來到了這裡。此外可喜可賀的是,今年的紐倫堡玩具大獎中,有一小半也被中國玩具品牌獲得,分別是創新組的深圳Bell,以及嬰童組的寧波Hape。
下面讓我們的5位讀者父母來介紹自己在紐倫堡的第一感想。
做為最早一批響應國家政策要二胎的媽媽,很幸運,如今我可以陪伴一個5歲半的兒子和一個2歲半的女兒共同成長。為了讓他們開心健康地成長我簡直操碎了心。海淘產品慢慢從奶粉,尿不溼變成了各種各樣的玩具,興趣愛好也從逛各大品牌網站變成了母嬰論壇。雖然我是個公認喜歡全世界範圍海淘玩具的媽媽,市面上暢銷的玩具不說百分百認得,可怎麼也能說出十之八九。但是當身臨紐倫堡玩具展上還是讓我震驚了。有太多太多沒有見過的高質量多類別的品牌玩具讓我詫異,突然覺得玩具原來涵蓋的範圍比自己知道的要廣闊的多。
粗曠地逛了一天玩具展下來,了解到評審會會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每年評選出獲獎及提名的玩具,這個獎項將會作為新的一年經銷商玩具售賣及消費者玩具購買的風向標,所以今天逛展我更多的把關注放在了今年獲獎及提名的幾款玩具上。
先簡單介紹2款。
0-3歲的獲獎玩具是Hape的魔法觸摸鋼琴,這是一款培養孩子音樂節奏的遊戲,這個木質鋼琴帶有3張樂譜,共有6首樂曲,有2種玩法,孩子可以根據樂譜上的顏色去對應鋼琴的顏色鍵盤,輕鬆演奏歌曲,也可以自己隨性去彈奏鋼琴培養對音樂的認知。這個品牌的玩具性價比還是很高的,它「且玩且學」的理念也觸動了無數家長的心。
3-6歲學齡前兒童的獲獎玩具是Bruder的汽車修理主題扮演組合,這是一家專門從事兒童角色扮演遊戲開發的公司,所有玩具都是選用優質塑料做成,車子造型逼真,車門可以打開,方向盤是可以轉動的。這種角色扮演類遊戲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鍛鍊了孩子的想像力和觀察力。
除了獲獎及被提名的玩具外還有非常多的值得推薦給大家的有趣的玩具,在接下來的幾天玩具展時間裡陸續介紹給大家的。
Everyone is a fan of something
業內首屈一指的紐倫堡玩具展今天如期而至,雖然她已經走到了70歲生日,但是對於國內的大多數人來說,這個久負盛名的展覽還是非常陌生。
簡單描述一下初次走進這個展覽的感覺,就像你站在一個標準的四百米跑道足球場中間,足球場的草坪和跑道上擺滿了各種玩具,擺放的密度大概等於晚高峰的北京地鐵一號線車廂。然後在這個足球場的外圍,又被若干個同樣大小的足球場團團圍住,每個球場上,都同樣密度的堆滿了玩具。
展館內有一塊巨大的展牌,上面寫著:Everyone is a fan of something.這是一句看起來很有道理的話,面對這麼多的玩具,給人的感覺似乎是我一定能找到我最喜歡的。但是當你真的初次遊走在數百萬件玩具的海洋中的時候,心態卻微妙的浮躁了起來。那些精緻的玩具,平常每一件拿起來,都可以唏噓感慨著把玩半天,今天卻像迷了心智,手裡拿著一件,左顧右盼的惦記著另外一件。注意力不停地被摩肩接踵的人群帶走,從至真至純的手工原木玩具,到流光溢彩的桌遊海洋,再到奢華的包下一整層樓的頂級玩具豪門,每一個都讓人不想錯過。於是成就了那句俗語:劉姥姥進大觀園。
迷離的狀態一直持續到了下午,在參見一爸本人的一刻,瞬間被其淡定,沉著,從容,老練的精神力影響並點醒,才意識到該把節奏放慢,慢到好像在溫暖從容的午後,我跟兒子窩在家裡打開一個全新的桌遊的那種感覺。順著這個思路,給大家先推薦三個個玩具。
氣球船——帶孩子玩水多了,給他買過好幾個氣球船,就是一艘木製或者塑料制的小船,上邊可以套一個氣球,氣球吹飽了氣,從船尾的氣孔排出,就可以作為動力前進。無奈這個想法很好,現實卻不給力,無論是浴缸還是泳池,都玩不成功。水面波動,氣球重量過大,要麼跑氣過快,要麼船直接歪倒。這款德國手工產品,跳出了船只能在水面玩的局限,將實木的船身底面打磨的非常光滑平坦,氣球吹鼓之後,放在桌面,玻璃面或者地板上都可以玩開。而且由於兩個光滑表面的氣密性,氣球跑氣不快,快樂的持續時間也合理。
手繪的紙房間——人都需要獨處的空間,孩子也不例外。一間小屋,可以讓孩子不受打擾的玩耍,甚至孩子可以用來平復哭泣激動的心情。「讓我一個人待一會」,這是種基本的權利。國外有樹屋,有擁有很多房間的別墅,可這些我們大部分人都沒有。對於一部分家庭來說,給孩子一個自己獨立的空間,太難了。這個紙房間正好是這個概念,造價不高,小空間,小帳篷類的理念,男孩女孩應該都非常喜歡。更妙的是,房間表面的留白,可以讓孩子自己塗色,貼紙或者繪製人物。
慢動作比賽機——我曾經組織過一大幫孩子一起在戶外玩慢動作遊戲,在設計遊戲的時候我預想的效果很好,但是在4、5歲的孩子身上,執行起來個體差異太大而無果。這個慢動作機可以帶在孩子頭上,按下按鈕開始播放音樂,你只要動作稍快,或者幅度稍大一點,它就會發出嗶~!的聲音,提示你停止前進。數秒後,音樂繼續,你才能繼續前進。設定一定的範圍,兩人或者多人來比賽,看誰能第一個用慢動作到達終點。玩具的原理,製作都不複雜,勝在理念。所以也一擊切中數十位德國專業評委的心,獲得了該屆展覽的大獎。
作為一個玩具愛好者,osmo和primo收藏級粉絲,HABA和PLANTOYS等木玩深愛者,十七年德國足球隊偽球迷,剛出紐倫堡火車站的時候看見迎風飄揚的「toy city」的紅白旗子,和對面的古城古堡,你們猜哪個更讓我興奮?
其實學生時候做兼職翻譯的時候參加過不少的展會,深知展會的苦累和混亂,但那是玩具啊!儘管有了預期,但隨性如我堅持了半天還是扛不住地決定改變策略。因為第一天下來從混亂到理清思路和計劃,依舊抵不過隨時被有特色的攤位吸引進去的打亂套路的結局。除了感慨「每種類型的玩具原來有這麼多牌子都在做啊!」以及在群裡看見別的小夥伴發的圖片頓生「好像感覺他們逛的都更加有意思?我怎麼沒看到」之外還大概有三個直接感受。
1.實物-玩之質樸:這次展覽主要是歐洲的玩具品牌,滿足了我對木玩和高質的熱愛,但也能很明顯的看出來不一樣的理念。歐洲玩具追求實在和規矩,除了娃娃們不是那麼貌美外,細節比較足的眾多本土娃娃屋品牌幾乎都是實木且簡單,有軌道、拼插、材料創新、馬卡龍色、看上去高檔厚實,與美國的花哨粗糙、與日本的極度細緻細節化都很不太一樣,更符合低幼的質感探索和對品質重視的家長(有收藏愛好的家裡有大房子的…),可能跟歐洲的一些如華德福蒙特梭利等比較火的教育理念歷史悠久有點關係。
2. 傳達-環保的清流:大到Steiff這種宣傳環保減少獵殺的大牌子,小到用紙板做可以坐至少兩年的簡易可調節Rialzoo的highchair,以及專做在自家廢舊紙箱上貼上可以變成飛機汽車等各種創意sticker,等等,在眾多實木玩具中算是一股清流了,還是很討喜的。
3. 實感-「特別的」中國面孔:說實話想給群裡小夥伴分享一些好玩的玩具照片,結果遭遇了一些非新品且沒標明不能拍照但人肉拒絕拍照、甚至無預約無名片拒絕入場的(法國品牌居多,非中國製造居多)挫折,體驗不是太好,聽說也許是他們還有些對中國人的歧視+害怕抄襲的複雜心理,無論什麼原因都還是有些不爽…也親耳聽到了幾個中國人討論參觀完玩具展想要怎麼做一個中國品牌…在大疆展臺前的自豪…由衷佩服臺灣品牌Qbi的設計…以及歐洲的點讀筆和早教機落後大陸很多代…等等,五味雜陳,真心希望咱們大陸能有更多經典好牌子出來。
初次來到紐倫堡,忍不住先去傾慕已久的日耳曼國家博物館打了卡,然後裝著一腦袋歷史飽飽地睡了一覺,養精蓄銳為次日的玩具展做準備。在玩具展開幕的第一天早晨,來自世界各地、滿坑滿谷的人都在向同一個方向移動,玩具展果然不負盛名,容納一百萬件展品和七萬名觀眾,卻絲毫不會讓人覺得擁擠。
我們的策略是第一天先走馬觀花地全部看一遍,但實際上看到有趣的玩具難免要賞玩,工作人員也立即過來攀談,結果到中午才逛了3個展館(一共12個展館),頓時有點糾結,走快了擔心錯過了什麼寶貝,走慢了又好奇前方還有什麼寶貝,一時間有點患得患失。
基於今天看過的玩具,總的來說,大部分玩具以前見過,但是今天卻一口氣見了太多同類型產品,毛絨、木質、拼插等等,同類型的產品有的設計更好,有的質量更好,有的產品系列更全面,同質化的競爭很激烈,以致於我最後不得不面對同一區域的玩具感嘆:你們長得真的很像!
我最喜歡的是遇到以前聞所未聞的玩具,先摸摸手感,再琢磨一下怎麼玩,然後讚嘆設計者的巧思,隨即強烈的佔有欲就會浮上心頭。大多數情況下,一眼就愛上的玩具價格通常是很不美好的,只能記到小本本上,默默地等一爸搞團購。當然,展會現場的玩具本身都是不零售的。
再講一個小插曲,今天我在低頭髮信息之際,居然有敏感的展商箭步衝過來說不可以拍照,一時間哭笑不得。展商們看到拿著手機的人便如臨大敵,讓人不免心下悽悽焉,明明絕大多數的玩具都是在中國生產,真希望咱們中國也能有很多優質的原創設計品牌。
接下來的幾天,我計劃重點看一看桌遊、拼圖、教育類玩具、繪本,以及今年玩具展提名和獲獎的產品。紐倫堡,晚安;玩具展,明天見!
我是住在德國已經三年多的ada,家有剛滿四歲的女兒和兩歲半的兒子。很幸運能成為一爸的受邀讀者來到仰慕已久的紐倫堡玩具展參觀體驗。
逛了一天下來的第一感受是,這個展覽真的是太太太太大了!12個展廳,每個廳都是無比的巨大,從早到晚走了一整天,還只逛了一小部分,其中不少攤位都還是走馬觀花來不及細看的。然後就是像跌進蜜糖罐一樣興奮,除了我認識的每一個品牌這裡都會有之外,還看到了太多以前沒有見過,沒有聽說過的產品和品牌。
特意沒有選擇去逛那些耳熟能詳的大品牌,就在展館各處轉悠,時不時一頭扎進一個小展位看看玩玩。發現原來一個簡單的平衡車/滑板車,就有這麼多不同的2in1,3in1的設計和品牌。磁力片,磁力積木玩具也是有各種各樣的設計理念和造型。原來除了teifoc,歐洲還有好幾家小眾迷你仿真磚搭建類的玩具品牌,而且都有好幾十年的歷史了。連我平時在德國見得比較多的木質玩具,在這裡都看到了好些不一樣的設計。還有好多比較大型的運動類玩具以及感統平衡類,一看就知道娃肯定很愛玩,以及不是適合個人家庭購買使用的,簡直望而興嘆。
另一個感受就是,體驗感和參與感真的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看圖片和視頻上的玩具介紹做得再好再漂亮,跟實際摸到和試玩的感覺完全不一樣。特別是一些毛絨和木質玩具,質感好的那些真的是一摸到就感動得熱淚盈眶(當然,很多價格也很感人)。還有某些搭建類,滾球類的,看它放在那裡其實感覺並沒有太被吸引,但是上手一玩就很欲罷不能。除了少數那些一看就特別精緻,特別抓人眼球的展位,其實還有很多展位展示著普普通通,設計和功能不是那麼fancy甚至不是那麼精緻的玩具(比如無數設計雷同,導致我嚴重審美疲勞的塑料小車和塑料搭建拼插類玩具)。不過想想,由於性價比和購買渠道等多方面的因素,其實它們才佔據了玩具的主流市場,並且娃們也會喜歡玩。生活的主旋律仍舊是平淡,只是偶爾有一些不一樣的波瀾起伏,而玩具亦是如此。
簡單的前線報導今天就到這裡吧,更多的內容,還要等我們的幾位爸爸媽媽繼續認真逛展總結之後再報告給大家。
預祝大家新春快樂。
更多和玩具有關的文章,可以點擊我們公眾號下方工具欄的【搜索文章】,在搜索欄裡輸入「玩具」來進入相關的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