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門國產替代有望加速,江蘇神通迎核電重啟戰略機遇

2021-01-12 手機鳳凰網

——江蘇神通總裁吳建新專訪(上)

「我們要持續實施『科技興司』、『人才強司』戰略,順應智能化發展潮流,引領行業產品升級;拓展核能裝備業務,更好地服務涉核用戶;開發氫能閥門,服務涉氫領域;解決更多『卡脖子』問題,擔當起閥門國家隊應盡的責任,打造神通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品牌,創造受人尊重的百年神通!」新年伊始,江蘇神通總裁吳建新堅定地說出了自己的夢想及對公司的期望。

對江蘇神通而言,2020年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公司生產經營受到了較大影響,生產一度停滯。復工復產後,公司持續改進老產品和開發新產品,產品結構和市場布局不斷優化,二、三季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49億元、4.69億元,淨利潤5296.56萬元、6761.91萬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8.54%、72.46%。

自A股上市以來,公司業務布局主要涵蓋冶金、核電、化工三大領域,2019年順利切入核電乏燃料後處理領域並已累計獲得3.7億元設備訂單,在國產替代加速、核電重啟並加快建設的歷史大環境下,帶著2020年靚麗的業績,江蘇神通又將如何實現新的發展?

閥門國產替代勢在必行,江蘇神通欲進一步破局

「1981年進入閥門行業,2001年創立江蘇神通,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了四十年,見證了中國閥門行業從弱到強的艱辛歷程。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閥門市場,但閥門行業大而不強的局面依然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吳建新對閥門行業的發展有清晰的認識。

閥門應用廣泛,工作環境差異巨大,其工作壓力可涵蓋從 0.0013MPa 的超低壓到 140MPa 的超高壓,工作溫度區間可涵蓋從-270℃的超低溫到 1430℃的超高溫。不同的工作環境對閥門的性能和質量標準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導致閥門的品種和規格繁多,也造成了國內閥門市場格局分散的長期困局。

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9 年我國閥門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數量為 1809 家,但即使如江蘇神通、紐威股份這些頭部上市公司,市場佔有率也就1%左右,尚未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與國際巨頭如艾默生、費希爾、泰科等相提並論。

「我國高端閥門的設計、製造、生產和實驗測試能力同發達國家相比依然存在一定差距。高溫、高壓、耐腐蝕閥門和關鍵設備上的特種閥門仍存在一定的進口依賴。」吳建新表示。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19 年中國進口閥門金額為71.54 億美元,進口閥門的均價為6.99 萬美元/套,主要集中在中高端市場。

「可喜的是,閥門行業國產替代的步伐正在加速。」吳建新表示,一方面,閥門作為重要的機械基礎件,對於裝備製造業的振興十分重要,隨著《國務院關於加快振興裝備製造業的若干意見》等指導性文件的發布,我國中高端閥門市場的自主化有望持續進行。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關鍵設備閥門的自主可控、解決卡脖子問題變得尤為緊迫與重要,我國中高端閥門市場的自主化進程有望加快。另一方面,國內大型閥門企業已具備實力拓展產品線和市場覆蓋面,今年的疫情也將為行業調整加速,2020年以來江蘇神通的訂單金額增長迅速,困境會加速行業出清,大型企業將擁有更多市場份額。

「江蘇神通在進口替代的路上從來沒有止步。」吳建新說到,「在傳統行業冶金領域,公司蝶閥、球閥、盲板閥、杯形閥等主要產品市場佔有率達70%以上。在核電領域,我們是國內首批實現核電閥門自主化的企業之一,取得國內核電工程已招標核級蝶閥、核級球閥90%以上的訂單,實現了核級蝶閥、球閥產品的全面國產化。」

可以預見的是,中美貿易摩擦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我國製造產業國產替代進程,江蘇神通有望憑藉其在閥門行業的領先優勢,在閥門國產替代、解決卡脖子問題的進程中不斷提升市場佔有率,帶領中國閥門產業競技國際舞臺。

核電重啟帶來戰略機遇,江蘇神通謀定而後動

2019年漳州核電1-2號機組、太平嶺核電1-2機組獲批,被市場解讀為時隔三年後核電重啟的重大信號。當年江蘇神通核電事業部取得新增訂單4億元。2020年9月,總投資超過700億元的海南昌江核電二期工程和浙江三澳核電一期工程獲批,核電重啟再次成為市場熱點。根據規劃,業內人士預計我國核電建設有望按照每年6-8臺的速度持續穩步推進。

無疑,在此輪核電重啟中,江蘇神通是最大受益者之一。談及進軍核電閥門的初衷,吳建新至今記憶猶新:「核電閥門的故事要從2005年開始,當時一方面是國內傳統閥門市場趨於飽和,企業競爭壓力加劇,另一方面是核電站所使用的安全殼隔離閥為進口產品所壟斷。作為一個本土閥門企業,我覺得我們應該試一下,而且要花大力氣試一下,打破國外企業對國內核電關鍵設備卡脖子的局面。」

從材質的選擇到抗震試驗、抗輻照試驗、抗老化試驗,從零部件加工到樣機試裝和進行各種試驗,吳建新帶領技術人員不畏艱難逐個攻破,取得了可喜成績。2009年,公司成功研發百萬千瓦級壓水堆安全殼隔離閥、地坑過濾器,順利通過了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驗收。至此公司全面敲開核電閥門的大門,並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實現核級球閥、蝶閥的全面進口替代。

可以說,核電閥門是江蘇神通全力進軍高端閥門領域的試驗田。時至今日,江蘇神通所取得的成績也證明,只有堅定不移地沿著高質量發展、國產替代的方向奔跑,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在核電閥門領域打拼多年的吳建新,2016年瞄準核電乏燃料後處理環節,一舉在國內首個200噸乏燃料後處理項目中獲得8000多萬元訂單,2020年又斬獲近2.8億元訂單。對於2020年公司核電業務的全面開花,吳建新並不感到意外:「我們在核電閥門領域已布局多年,這個行業雖然受政策驅動,但中國發展需要核電,世界也需要核電,核電產業的發展趨勢是不變的。新建核電機組有望加速,這都是我們的機遇。」

2020年12月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為2021年的八項重點任務之一。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根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2050年核電裝機容量將增加到5.54億千瓦,較2020年增長近10倍。

申萬宏源分析師認為,碳中和背景下,華南省份普遍缺乏優質風電、光伏資源,核電利用小時數機動可控、資源約束較低、選址相對靈活、發電無碳排放,有望成為華南省份火電的理想替代,「十四五」期間核電審批有望加速,奠定核電「十五五」後的高成長。

有機構預計,一個百萬千瓦核電機組每年運行產生的乏燃料為25噸左右,我國到2025年乏燃料處理能力缺口將達1600-1750噸。單個200噸級商用乏燃料後處理項目中閥門潛在訂單規模在5-8億元,僅乏燃料後處理新增閥門市場空間已達40億元以上。另一方面,若以每年6-8臺新核電機組獲批建設計算,疊加存量機組的維保需求,每年核電閥門的市場容量可以達到50億元。

核電重啟將會給江蘇神通帶來戰略機遇,公司也為之做足充分準備。但顯然,這不是江蘇神通的全部,公司在冶金、核電、能源板塊,必定還有更多的事去做。手握大額訂單、在核電領域已然大放異彩的江蘇神通,還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國務院重啟核電審批 行業迎來發展機遇(附股)
    9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積極穩妥推進核電項目建設,是擴大有效投資、增強能源支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舉措。會議核准了已列入國家規劃、具備建設條件、採用「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的海南昌江核電二期工程和民營資本首次參股投資的浙江三澳核電一期工程。
  • 國內核電重啟在即 700億有效投資有望帶動行業整體復甦 相關個股...
    未來用電需求有望保持穩定增長。《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預計,今年年底我國在建核電機組將達到17臺以上,裝機容量1900萬千瓦以上。在去年核准的漳州和太平嶺核電已開工的基礎上,預計今年我國將至少再新開工建設4臺核電機組,核電新機組審批及開工有望實現常態化。
  • 國務院重啟審批核電項目,參與公司名單曝光,核電產業鏈站著46家A股...
    核電建設穩步重啟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後,世界各國對核電站的建設變得更為謹慎,我國核電審批進度開始放緩。自2019年以來,我國核電項目陸續開閘,打破了三年來的「零核准」記錄,穩步重啟。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能源結構仍以煤炭為主體,清潔優質能源的比重偏低。
  • PC國產替代加速
    純國產PC產品的陸續發布,已經悄然形成一股不容忽視的潮流。而在這股潮流背後,有著多方面的利好可以提供充足的推動力,讓PC國產替代的趨勢愈演愈烈。 首先,國產處理器、作業系統已經成熟可用。在國產PC領域,「缺芯少魂」問題已經可以宣告得到了根治。
  • 行業全面重啟,核電最具影響力盛會即將開幕,是這隻行業龍頭大股東...
    根據日程,我國核能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年度產業鏈盛會――「2020中國(煙臺)核能安全暨核電產業鏈高峰論壇」和「2020中國國際核電工業及裝備展覽會」,將於10月15日在煙臺市國際博覽中心聯袂開幕。作為戰略性高科技產業,以及我國能源結構轉型的關鍵組成部分,核電未來將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能源結構優化調整、深化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今年我國核電按下「重啟鍵」,產業發展進入全新階段。
  • 「短芯」問題殃及汽車行業 國產替代有望進一步加速
    「短芯」問題殃及汽車行業 國產替代有望進一步加速 2021-01-11 09:20:42 來源:財聯社
  • 功率半導體打造中國芯的突破口,華微電子踐行國產替代戰略
    我國擁有非常龐大的功率半導體器件需求量,更是行業內的消費大國,一直以來國內市場嚴重依賴進口,不過受到某種因素的影響和助推,國產替代進入快車道。華微電子作為功率半導體行業的龍頭企業,緊抓市場機遇,全面助力打造中國芯。   功率半導體產業鏈是本土半導體部分相對最成熟的環節之一,設計、製造、封裝、應用等發展積累豐富。
  • 異質結電池設備國產化進展加速 五股掘良機
    (原標題:【研報掘金】異質結電池設備國產化進展加速 機構看好這幾股)異質結電池設備國產化進展加速 機構看好這幾股根據光伏第三方機構Solarzoom報導,近日上市公司邁為股份召開HJT 2.0產品發布會,HJT產業鏈各環節的行業技術專家與相關廠商出席會議。
  • 核電累計裝機1億千瓦是小目標?
    上述國家基本以核電作為保障電力負荷需求的基荷能源。    內陸核電重啟可行否    我國核電在「十三五」期間並未得到更好的發展,因為福島核事故,國內曾經批准的一些核電項目也未能如期開工。關於核電人才的培養支出也非常巨大,因為幾個核電站何時復工遙遙無期,很多優秀人才已離開崗位,甚至離開了核電行業,給核電行業未來的發展蒙上陰影。那麼「十四五」期間到底要不要重啟內陸核電?對於已核准的內陸核電能否許可其復產、復工?
  • 國產替代概念獲驗證?中興通訊AH股大漲,還有哪些國產替代在路上?
    半導體方面,華為主導的國產化替代周期已經開啟,但當前華為以外的國產手機廠商核心零部件替代涉及較少,未來需要重點關注一部分增量信息。除此之外,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半導體的國產化替代有望進一步向上遊材料和設備遷移,以及技術壁壘更高的中高端半導體設計環節。因此,2020年相關公司中報或是驗證國產化進度的關鍵信息時點。
  • 信創行業加速!國產替代主線明確 國產伺服器首次進入大規模集採
    本次採購透露出的信號本次電信發布的集中採購項目透露出一個信號:國產替代已經進入到實質性階段。從2018年電信與2019年中國移動伺服器集採中標結果來看,華為、中興、浪潮中標數量較多,不過採購的伺服器以搭載Intel的CPU伺服器為主,並未明確採購國產CPU伺服器。
  • 施耐德電氣加速半導體國產化替代
    原標題:施耐德電氣加速半導體國產化替代   近日,華美
  • ...通訊2019年業績快報點評:國產雲視頻平臺蓄勢待發 一朝風起扶搖...
    原標題:會暢通訊(300578)2019年業績快報點評:國產雲視頻平臺蓄勢待發,一朝風起扶搖萬裡 來源:國泰君安本報告導讀:業績符合預期,公司精準把握時代脈搏加大國產自主雲視頻平臺研發,借力作業系統國產替代機遇,有望迎業績放量增長。
  • 國務院重啟核電審批!
    回復下面藍色關鍵詞獲取20套工程總承包管理培訓講義合集:總承包 / 建築業會計專屬學習資料包2020版:建築會計 / [最新精編]54套項目實施計劃規劃及管理方案合集:項目實施 / 30套工程項目成本管理資料(2019版):項目成本 / 建築業未來發展的9大趨勢麥肯錫深度報告:產業鏈 / 建築業PPT模板合集:ppt/ 「新基建 新機遇
  • 江蘇神通:股東風林火山解除質押約772萬股
    每經AI快訊,江蘇神通(SZ 002438,最新價:11.15元)7月20日午間發布公告稱,截至7月17日,股東風林火山又將其質押給中原資產的部分股份約772萬股進行了解除質押。2019年年報顯示,江蘇神通的主營業務為能源裝備行業、冶金行業、核電行業、節能環保行業,佔營收比例分別為:32.98%、32.58%、21.98%、7.88%。
  • 半導體國產替代有望加速,中芯國際被列入實體清單疊加稅務優惠
    從國產替代角度看,這是半導體設備材料廠商實現國產替代的一大機會。 核心邏輯 1、中芯國際被正式列入實體清單。上周五美國BIS正式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原因為中國「軍民融合」政策及中芯國際與中國軍工聯合體中重要實體存在來往活動。
  • 股東會直擊|健康元加速吸入製劑國產替代 布地奈德預計6月份以後上市
    期間,公司董秘趙鳳光表示,公司將加速吸入劑業務的國產替代。當股東大會現場投資者,就公司吸入製劑板塊提問時,健康元董秘趙鳳光表示,「公司2013年開始布局呼吸類製劑,接近『八年抗戰』,吸入製劑業務逐漸進入收穫期,將加速吸入製劑的國產替代。」成立於1992年的健康元,曾以一瓶「太太口服液」家喻戶曉。
  • 安石觀察:戰略重啟「雙溝」,「洋河」的「後浪」來了
    在此情況下,洋河股份又重新回歸「產品力」,堅持「產品主義」戰略,應該說,戰略重啟「雙溝」,這是洋河股份在繼2019年下半年推出升級版的「夢6+」之後,在系統發展和運營層面上的又一重大戰略和舉動,甚至,後者比前者更具價值和戰略性,也更有看點。 戰略重啟「雙溝」是洋河股份深入梳理和調整的必然之舉,是2.0版的「1+1>2」。
  • 中國重新啟動兩大核電項目,總投資超700億
    "核電行業終於迎來了小春天。"這可能是核電企業人員當前的心聲。據澎湃新聞報導,9月2日,我國核准了具備建設條件的海南昌江核電二期工程和浙江三澳核電一期工程,兩個項目總投資超過700億元。這不僅對核電產業鏈形成重大利好,還將加快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核電大國的速度。
  • 閥門周報:常州成立閥門智造學院、一工業閥門國際標準研討會在永嘉...
    航空與機械工程學院/飛行學院院長郭魂與江蘇省閥門工業協會秘書長盛根林為之揭牌,並與江蘇誠功閥門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雙河共同籤署校企共建協議。據悉,智能製造產業學院閥門學院將致力於閥門數字研發、數字工藝、數字車間、數字工廠、數字質量及智慧運營的新型管理模式的創新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