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師德十佳」候選人風採展示

2021-01-10 澎湃新聞

在各二級單位民主推薦、班子討論、公示的基礎上,根據同行評審專家評議反饋、教學評價反饋、畢業生跟蹤調查反饋等方面進行綜合評議,推薦以下15位教師作為校第十四屆「師德十佳」評選候選人。

序號

姓名

推薦單位

1

王萬竹

經濟與管理學院

2王 雷

數理科學學院

3呂憶農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4朱育丹

化工學院

5莊海洋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6劉 睿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7劉學軍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8江 凌

食品與輕工學院

9李振江

生物與製藥工程學院

10李鴻晶土木工程學院

11趙金輝城市建設學院

12郝麗麗

電氣工程與控制科學學院

13姜天玥

藥學院

14錢才雲

建築學院

15霍峰蔚先進材料研究院

資料查閱:

如需查閱具體申報材料,請憑相關證明在工作時間與吳老師聯繫,電話:58139291,地點:明正樓401。

投票方式:

進入南京工業大學官方微信,查閱相關推送條目,選擇您所贊同的候選人進行投票。

如尚未訂閱南京工業大學官方微信,請搜索微信號「NJTECH1902」或「南京工業大學」添加「關注」,進入「查看歷史信息」,按上述步驟操作即可。

友情提醒:

每個微信帳號只能投票一次(註:必須在有效投票數統計時間內)。

有效投票數統計時間:截止12月14日18:00。

1

經濟與管理學院 王萬竹

「不忘初心,勇於創新,兢兢業業,立德樹人。」

王萬竹,女,中共黨員,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教師第二黨支部書記、營銷系主任。

王萬竹老師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都嚴格要求自己,育人中謹記「傳道、授業、解惑」,教學中努力探索創新,科研中緊跟國際管理研究趨勢。深耕教學,領銜構建了創業型大學營銷專業項目式教學體系,將真實項目嵌入課堂,將最新科學研究成果與基礎知識相結合。採用問題導向教學法,培養學生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鑽研大數據時代的「教」與「學」,針對每個學生特點,實施精準化培養。堅持教學反思,並且記錄在冊,形成文字資料,通過朋友圈、公眾號等方式公開分享。愛生如子,力求將思政教育融於專業教學,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學院某專業進校時有57名同學,大二開學時只剩下47名,前10名全部轉到其他專業,班級裡瀰漫著「失敗」的氛圍。她鼓勵學生「不拋棄、不放棄、『做』中學」,全面推行教學創新,「做」中「找到自我、認同自我、發展自我」,最終該專業剩下的同學在學科競賽中碩果纍纍,讀研率為該專業歷史最高。一名普通教師,堅守三尺講臺,秉持立德樹人,育天下桃李,讓四季如歌!

近五年來主要獲獎情況:

2016年,第三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人文社科組三等獎

2018年,第三屆西浦全國大學教學創新大賽三等獎

2018年,指導的學生獲(新加坡)全球品牌策劃大賽中國地區選拔賽一等獎和全球品牌策劃大賽金質獎

2019年,獲「南工英才教學名師支持計劃」資助

2020年,任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客戶關係管理》主持人

2

數理科學學院 王雷

「十年光陰獻杏壇,櫛風沐雨育人才,為霞滿天情更暖,默默耕耘待花開。在教育的道路上,躬身踐行,為人師表,關愛學生。以嚴謹治學的態度,求真務實的精神,在探究物理之美的路上,書寫無悔人生。」

王雷,男,中共黨員,數理科學學院副教授、物理實驗教學中心主任、物理系副主任。

王雷老師牢固樹立「為人師表,求實創新」的教育理念,堅持不懈地奮戰在本科教育一線,主講5門本科課程,近5年本科課堂教學近1400學時。在教學中,教育學生夯實基礎、創新實踐,重視理論知識在工程實踐中的應用,通過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學科競賽、第二課堂、課程設計、小班教學等教學活動,不斷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挖掘學生的創新潛力。多次指導學生在全國大學生光電設計競賽、江蘇省高校大學生物理與實驗科技作品創新競賽、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中獲獎。近5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3項,主持全國光電教指委教育教學熱點難點、教育部產學協同育人在內的各級各類教改項目8項。

近五年來主要獲獎情況:

2018年,校第十屆青年教師授課競賽三等獎

2018年,「江蘇省高校第一屆基礎物理實驗教師上好一堂課」競賽三等獎

2018年,獲院「創新實踐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19年,指導的學生獲第十六屆江蘇省高校大學生物理與實驗創新競賽三等獎2項

2020年,在第十七屆江蘇省高校大學生物理與實驗創新競賽中,2項獲「優秀指導教師」稱號,指導的學生獲2項二等獎

3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呂憶農

「厚其棟,能任重,敬其業,善於教……他是國內一流的電鏡專家,更是熱愛教學、滿懷仁愛之心的專業課教師。不同的崗位,同一份初心,不斷用踏實、嚴謹、熱情詮釋著負責任敢擔責能幹事的奮鬥精神。」

呂憶農,男,中共黨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現代分析中心常務副主任、博士生導師。

在近40年的教師生涯中,呂憶農老師始終遵循教育初心,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不計名利,甘為人梯。主講的《材料現代測試方法》是材料學院學生的必修課,在課堂上談笑風生,知行並重,把握進度,掌控全場,被學生譽為「課堂上的大將軍」。格物致知探究教育規律,嚴謹治學育出桃李芬芳, 如今已經培養了近百名碩士生和博士生。在擔任院領導期間,推行「研究生+本科生」組會制度,積極探索課程思政建設。注重青年教師的引導,通過聽課、上課、磨課等幫年輕教師尋找到符合自身的教學方法,努力讓每一位年輕教師都獲得專業成長。作為全國知名的電子顯微分析專家,他治學嚴謹,一絲不苟,能夠準確把握科技前沿,主持40餘項各類縱橫向項目,科研到款300多萬,發表論文150餘篇,獲授權專利10餘項。

近五年來主要獲獎情況:

2014年,指導的學生獲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優秀畢業設計(論文)三等獎

2014年,材料學院黨委榮獲「江蘇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時任學院黨委書記)

2015年,獲「校優秀校友工作者」稱號

4

化工學院 朱育丹

「立德樹人守初心,言傳身教擔使命,堅持『學生插翅、導師增智』,陪伴學生共成長。」

朱育丹,女,中共黨員,化工學院教授、教師第二黨支部書記、化學化工實驗教學中心副主任。

朱育丹老師作為青年教師,以傳承時鈞精神為己任,以優秀教師為榜樣。承擔多門課程教學任務,是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化工熱力學》的骨幹教師,該課程系時鈞院士率全國之先開設,是面對化工專業公認的最難教和最難學的主幹課程,通過開展「貼近生活、走近生產、接近科研」的三「近」教學創新,結合科研專長將分子模擬融入教學,受到學生歡迎,獲校授課競賽一等獎等多項教學獎勵。擔任本科生班主任及專業導師,定期組織學習研討,激發學生科研興趣,提升科研參與主動性,指導學生多次獲獎;擔任研究生導師,在課題設計、實驗開展、論文撰寫中,全程悉心指導,與學生共成長。先後主持國家級項目3項,參與重點/重大項目3項,以身示範,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緒,激勵學生一起攻堅克難,使學生堅定科研報國之心。

近五年來主要獲獎情況:

2015年,指導的學生獲校優秀本科畢業論文

2016年,獲「校教書育人先進個人」稱號

2016年,獲「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

2017年,獲「校巾幗文明標兵」稱號

2020年,指導的研究生獲校優秀碩士畢業論文

5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莊海洋

「自走上大學講臺的那一刻起,始終牢記『教書育人』的光榮使命,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地奮鬥在高等教育和科研第一線,一直秉承『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做事』的人生信條。」

莊海洋,男,中共黨員,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教授。

莊海洋老師在師德方面,以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言傳身教,以強烈的愛心和責任感教書育人;在專業方面,有比較淵博的知識,掌握課程的科學體系和教學體系,對課程內容深鑽細研;在教學方面,善用教學藝術,注重啟發誘導,激發學習興趣;在學術研究方面,堅持開展教學和科學研究,並使二者相輔相成。多年來,始終堅持「以德為先,以德服人」的做人準則,在教學和科研方面都嚴格要求自己,爭做一名優秀的大學教授。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省重點研發計劃和面上項目等省部級項目5項,出版專著2本,發表論文一百餘篇,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各1項。

近五年主要獲獎情況:

2016年,教育部優秀成果二等獎,指導的研究生獲校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201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指導的研究生獲校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2018年,指導的研究生獲國家研究生獎學金、校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2019年,獲「中國地震學會優秀碩士生指導教師」稱號,指導的研究生獲國家研究生獎學金、中國地震學會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校優秀畢業研究生」稱號

2020年,獲「校優秀本科畢業設計指導教師」稱號,指導的研究生獲國家研究生獎學金、「江蘇省三好學生」稱號,指導的本科生獲校優秀畢業設計

6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劉 睿

「創新創業融入教學實踐,潛心育人詮釋使命擔當。以德立學,科教育人,用知識與責任灌溉學生的心靈,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倡導者和踐行者,當學生成長成才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劉睿,男,中共黨員,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劉睿老師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授業解惑、傳道立德,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做貼近學生心靈的良師益友。兢兢業業奮鬥在本科教學一線,始終把教書育人作為第一責任。主動磨鍊授課技能,勇於開展教學創新,從「高度、寬度、自由度、參與度、趣味度」五個維度入手構建教學新範式,在江蘇省級、校級教學競賽中屢獲佳績。主編「十三五」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教材1部,入選「南工英才教學名師培養計劃」。積極開展基礎研究,主持科研項目國家級3項,省部級7項,企業橫向7項,發表SCI論文100餘篇,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1項。堅持「科教協同育人」理念,指導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項目16項,獲創新創業類競賽獎項13項,為學校創業型大學建設培養人才貢獻力量。

近五年來主要獲獎情況:

2016年,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獎(教育研究類)三等獎

2016年,中國農藥工業協會農藥創新貢獻一等獎

2018年,江蘇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師授課競賽二等獎

2019年,指導的學生獲江蘇省普通高校本科優秀畢業設計(論文)三等獎

2020年,指導的學生獲江蘇省「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

7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劉學軍

「執教二十餘載,講臺是你的聖地,學生是你的至愛。不忘初心,傾心執教;為人師表,牢記使命;治學嚴謹,潛心研究,這些都是你的真實寫照。」

劉學軍,男,中共黨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副院長。

劉學軍老師長期工作在教學第一線,以教書育人為己任,盡職盡責,教學質量評價連續為優秀。積極指導學生參加各類競賽和創新訓練計劃項目,近年來,有14名學生獲得多項國家級和省級獎勵。研究生培養中,充分調動研究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指導的研究生於2015年、2017年和2018年分別獲得國家獎學金。牢記教書育人的使命,不僅關心學生的學業,更注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經常利用課堂、座談、專業宣講等場合指導學生在理想信念、學風紀律、專業知識等方面全面發展。近10年,負責了國家、省部級以及企業科研項目30餘項,累計科研經費1000多萬元;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積極將科研成果融入教學實踐,指導多名本科學生參加科研院所實際項目的開發。

近五年主要獲獎情況:

2016年,指導的學生獲得第五屆「中國軟體杯」大學生軟體設計大賽決賽二等獎

2016年,獲「校教書育人先進個人」稱號

2017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8年,指導的學生獲得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國家二等獎

2020年,中國特種設備檢驗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8

食品與輕工學院 江凌

「十年如一日,厚積而薄發!人生猶如長跑,我們都有自己的節奏!」

江凌,男,中共黨員,食品與輕工學院研究員、教師第一黨支部書記、院長助理、博士生導師。

江凌老師秉持「以身作則,與事必躬親」的育人理念,不忘教育初心,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先後3次獲校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獲我校首個食品領域的國家級和省級人才項目資助,主持國家級科研課題8項以及校教改課題重點項目3項,研究成果獲國家獎1項、省部級獎3項;堅持科研反哺教學,引領學生「學以致用」,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先後擔任3屆新生班主任和1屆大學生菁英人才「學術創新導師」,帶出省先進班級1個,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20項(3項獲國家級立項),指導的研究生1人獲省優碩、5人獲國家獎學金,畢業生多在中糧研究院、金斯瑞等名企就職;授課5門,3次獲校教學評價前25%(均名列學院第1)。

近五年主要獲獎:

2016年,獲「校教書育人先進個人」稱號

2018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4/6)

2018年,獲「江蘇省優秀專業學位碩士論文指導教師」稱號

2019年,獲「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進個人」稱號

2020年,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第三層次人才考核優秀

9

生物與製藥工程學院 李振江

「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他盡心盡責,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他負重前行。他用知識的力量推動個體的進化,用科研的魅力演繹生命的精彩。從教室到實驗室,從講臺到實驗臺,三十五載春秋變化,唯有教書育人的初心和立德樹人的使命永恆。」

李振江,男,中共黨員,生物與製藥工程學院教授、副院長。

「教師的事業始終必須是對人的一生負責任的一個事業。」從教三十五載,這句話是李振江老師一直遵循的工作信條。重視本科教育,面向新生開設專業導學課程,講專業前沿,談職業規劃,培養新生專業興趣、專業認同感和專業能力。堅持每年在教學一線擔任本科生課程主講,指導學生本科畢業論文和各類學科競賽並多次獲獎。重視第一和第二課堂的融合聯動,堅持將思想政治教育、高尚人格養成融入學術培養,鼓勵並指導學生積極參與第二課堂活動,力求知行合一。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抓學術,一絲不苟;對學生,關愛備至。資助困難生生活費,幫學生買健康險,是學生口中「老李」的家常便飯。

近五年來主要獲獎情況:

近5年,指導的6名研究生獲江蘇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近4年,指導本科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3項獲國家級項目資助

2019年,指導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獲省級重點項目資助,入選2019 「優培計劃」(擬參加2021年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

2020年,入選南京工業大學研究生「名師名導百人計劃」(首批)

2020年,主編的《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教材獲2019年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教材立項建設名單(新編教材)

10

土木工程學院 李鴻晶

「我們無法阻止地震的發生,但能夠通過自身努力保護生命、減輕災害,這是一份執念,也是畢生追求。二十年辛勤耕耘,傳道授業,只為更多的土木建築能夠安然屹立。」

李鴻晶,男,中共黨員,土木工程學院教授。

李鴻晶老師以立德樹人為己任,始終在教學和科研第一線努力耕耘,每年都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課,從未間斷。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堅持與時俱進,及時引入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先後引入「工程抗震三字經」、「工程抗震千字文」、地震模擬振動臺實驗觀摩、計算機仿真模擬、結構創新大賽等內容。嘗試新教學模式改革,將學生手機轉變為教學工具,大幅提高了課上與課下教、學互動。以抗震精神為主線、以課程知識點為基礎,引導學生努力學習,培育追求真理、遵循規律、求真務實的科學理念和踏實嚴謹、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品質。近5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支持項目1項、面上項目2項,發表學術論文42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6項。

近五年主要獲獎情況:

2016年,指導的學生獲校優秀畢業設計

2019年,主講課程獲校重點核心課程建設項目立項

2019年,主講課程獲校「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建設項目立項

2020年,主講課程獲校一流課程建設項目立項

11

城市建設學院 趙金輝

「十八載堅守講臺、堅守初心,方知教育之道在於傳道授業解惑,在於言傳身教、以德育人、潛移默化。用一份樸實真誠、潤物無聲的關懷,教育和陪伴學子成長。」

趙金輝,男,中共黨員,城市建設學院副教授。

趙金輝老師從教十八年來堅持「德才並重」的培養理念,通過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堅信每個同學都有優秀的閃光點並加以引導;教學中注重教學方法,先後主持和參與各級教改項目5項並積極融入課堂,教學效果良好;以「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作為自我要求,確立「邊學邊幹、邊幹邊學、終身學習」的觀念,積極承擔科研項目服務社會,同時將科研融入育人工作,身體力行與同學們一道搭建裝置,開展試驗探索,2013-2020年連續8年指導大學生創新課題,多個項目獲得國家級、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立項,指導學生獲2018中美青年創客大賽(南京賽區)優秀團隊獎等多項獎項,指導的本科生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2篇、授權專利2項,指導的研究生以第一發明人申請專利1項、獲校優秀碩士論文1篇、發表SCI論文和核心期刊論文10餘篇。近年來,先後主持各類項目3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近30餘篇,授權國家專利7項,主編和參編教材著作2部,主編和參編標準2部。

近五年來主要獲獎情況:

2016年,校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17年,獲校「張家港市政府獎教金」

2018年,指導的學生獲2018中美青年創客大賽南京賽區優秀團隊獎

2019年,指導的研究生獲校優秀碩士論文

2019年,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劃「科技副總」

12

電氣工程與控制科學學院 郝麗麗

「潛心育人是你的追求,率真樂觀是你的標誌,嚴謹細膩是你的風格。精彩的課堂,開啟學生智慧的竅門;精心的點撥,點亮學生心靈的明燈。勤勉工作,無私奉獻,為電氣人才培養做出應有的貢獻。」

郝麗麗,女,中共黨員,電氣工程與控制科學學院副教授、院智能電網研究所所長。

郝麗麗老師自二十年前如願成為一名高校教師起,秉持「教書育人,師德為先」理念,時刻以生為本、牢記仁愛與責任,在學生知識積累、能力提升、價值觀養成上潛心不倦,幫助他們扣好人生的扣子,全心全意做好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在教學上,不斷創新方式方法,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指導學生團結合作設計、研發工程項目,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積極開展課程思政,運用特高壓交直流輸電、新能源發電等國家重大工程引導學生投身國家電力事業。曾作為系主任帶領教師開展了電氣工程專業評估、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專業、省品牌專業、國家專業認證和學科碩士點申報和建設等工作,為電氣工程專業建設奉獻才智。指導的學生多次在全國大學生競賽、畢業設計中獲獎。指導國家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1項,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4項。近5年,主持國家、省部級縱向項目7項,橫向項目16項,科研到款350萬元,發表論文30餘篇,公開及授權發明專利12件。

近五年來主要獲獎情況:

2016年,校第九屆青年教師授課競賽二等獎

2017年,獲校「南工晨星獎教金」

2017年,指導的學生獲第十屆全國大學生電工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

2017年,指導的學生獲第八屆江蘇省大學生機器人大賽二等獎

2019年,指導的學生獲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電工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

13

藥學院 姜天玥

「春風十裡,潤物無聲,守護學生的尋夢之心,走進學生的成長心路,成為學子尋夢之途、築夢之業的引路人。」

姜天玥,女,中共黨員,藥學院副教授、教師第三黨支部書記、院長助理。

姜天玥老師以深厚專業素養和無限創新熱忱奮戰在本科教學一線,開拓性設計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教學思路,形成獨特教學風格,細膩靈動,深入淺出,深受學生喜愛,其教學理念受邀採訪並刊登於校報,並獲江蘇省微課競賽二等獎。充分把握教書育人的第二課堂,創建開放發展的前瞻性模式,把豐富的實踐素材引入教學,先後展開了「關注安全用藥」「打造藥苑植物園」等師生共建主題活動,與學生們攜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勇於創新,率先垂範,以科研促教學,著力培養學生至誠報國的理想追求、開拓創新的進取意識、嚴謹求實的科研作風。指導的學生多次在畢業設計、大學生創新實踐中獲獎。2015年以來入選藥學會青年託舉工程、江蘇省優青、省「六大人才」等多項省部級高層次人才計劃,主持7項國家、省部級項目。

近五年來主要獲獎情況:

2016年,獲「江蘇省本專科優秀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教師」稱號

2016年,獲校「南工晨星獎教金」

2018年,校優秀招生宣傳聯絡員

2019年,獲「校教書育人先進個人」稱號

2019年,獲「校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14

建築學院 錢才雲

「四十五載春華秋實,十餘年教海揚帆,恪守『師者』之責,探尋施教良法,因材施教,培養創新,『思者』方能應變,亦唯有『思者』方能興邦。『師者』亦務須勤於自勵,不斷進取研習,方能勝任『師者』之位,不負『師者』之實。」

錢才雲,男,中共黨員,建築學院教授、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錢才雲老師以「嚴謹治學、因材施教——引『生』思考;勤於自勵、提升自我——促『生』成長」為師德格言,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思想,開拓教學思路,把先進理論和科學方法運用於教學之中,使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了解到最新發展方向,提升學生自主探究、勇於創新和團隊協作的能力。懷揣「仁愛與責任」的教育理念,多次擔任校、院「菁英人才學校」導師,指導的學生多次獲國際競賽獎、國家獎學金,優秀學生幹部等榮譽稱號。每年精心組織本科生、研究生開展多場學術論壇,進行多校國際聯合教學活動等,在有效提升學生專業綜合素養的同時也拓展了大家的國際視野。主持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7項,城市建築設計項目30餘項;獲「錢學森城市學金獎」提名獎3次,中國建築與藝術「青年設計師獎」金獎,各類競賽「優秀指導教師」10餘次,國際、省部級獎20餘項;發表SCI/SSCI及專業核心期刊論文30餘篇;指導研究生獲省科研創新計劃項目4項,省優、校優碩士學位論文3篇。入選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教師培養對象、「省333工程」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兼任中國建築學會地下空間學委會理事、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風景環境規劃設計學委會委員、南京市科技諮詢專家等,利用專業知識積極進行社會服務。

近五年來主要獲獎情況:

2016年,指導的學生獲亞洲設計學年獎銀獎、中國人居環境設計學年獎銅獎及優秀指導教師獎2項

2017年,獲校「南工精英九思獎」

2018年,指導的研究生獲校第二十屆科技論壇賽分論壇優秀論文一等獎、總決賽二等獎,獲「科創之星」稱號

2019年,獲第九屆錢學森城市學金獎提名獎及獎金

2020年,指導的學生獲校優秀本科畢業設計、校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江蘇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各1篇

15

先進材料研究院 霍峰蔚

「年華似水,歲月飛逝,回首相視,竟已在教育行業耕耘了十個年頭。先後接觸了不同的教育體系、不同的科研理念,但在每一個與學生為伍的日子裡,都以真心和真情相待!」

霍峰蔚,男,無黨派人士,先進材料研究院教授、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霍峰蔚教授,從教十餘年,從國外到國內,始終堅持以老一輩教師為榜樣、與同輩優秀教師相交流、鑑青年教師展活力的原則,博採眾長,不斷提高教學水平。通過引入多元化的教學和交流學習體系,探索出線上線下並舉的教學模式,該模式不僅融合了項目調研、實驗方案設計、課題匯報等自主學習內容,還包括「翻轉課堂」、實驗操作、會議交流、出國學習等實踐環節。在課堂教學上,以故事教學為先導,注重課堂教育的高階性、創造性和挑戰性;在科研培養中,建立學生工作進展全英文匯報體系,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科研創新項目,和國內一流大學開展聯合組會,掀起一場場酣暢淋漓的頭腦風暴。指導多名學生參與國家級大創、江蘇省大創、IAM研究生學術論壇等活動並獲獎。近5年,獲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等10餘項科研/人才項目,累計獲批科研經費2500多萬。已發表SCI論文120餘篇,授權專利6項,公開專利30餘項。

近五年來主要獲獎情況:

2016年,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指導教師獎

2017年,江蘇省研究生科研創新計劃項目指導教師獎

2018年,指導的學生獲江蘇省研究生優秀畢業論文

2018年,指導的學生獲校博士研究生優秀畢業論文

2018年,院「第三屆IAM研究生學術論壇」最佳指導教師獎

往期推薦

慕了,慕了!有才又有顏,這是什麼神仙小姐姐!口譯員、抗疫志願者、扶貧青年,看這位「寶藏暖男」的熱血青春!聽!這是南京工業大學!

▌黨委宣傳部融媒體中心 ▌

來源 | 黨委教師工作部

封面| 吳協翰

原標題:《第十四屆「師德十佳」候選人風採展示》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常州最美法院人」候選人風採展示(七)
    「常州最美法院人」候選人風採展示(七) 2020-10-25 0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朵拉少兒舞蹈藝術】第十四屆「校園之星」全國青少年藝術風採展示活動山東總決賽榮獲佳績!
    2021年1月3日第十四屆「校園之星」全國青少年藝術風採展示活動山東總決賽舞蹈專場正式拉開帷幕,最奢華的舞美燈光!
  • 「常州最美法院人」候選人風採展示(二)
    「常州最美法院人」候選人風採展示(二) 2020-10-20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營、煙臺、濰坊篇|尋找「最美鄉村女致富帶頭人」 候選人風採展示
    尋找「最美鄉村女致富帶頭人」候選人風採展示東 營 篇01呂 寶 花尋找「最美鄉村女致富帶頭人」候選人風採展示煙 臺篇01先後榮獲2019年山東好人、第七屆煙臺市道德模範、萊州市「巾幗建功」先進個人、萊州市「三八」紅旗手、萊州市創業女能手等榮譽稱號。04王 玉 玲王玉玲,1972年12月出生,海陽市洪源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煙臺市第17屆人大代表。
  •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圓滿落幕
    2020年12月6日,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頒獎晚會在廣州友誼劇院舉行,廣東省政協副主席薛曉峰及相關部門領導出席活動,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汪一洋發表致辭。頒獎晚會通過精心編排,將獲獎作品的精彩段落匯聚成一晚的華彩篇章,讓臺上臺下一同重溫了和本屆藝術節相伴走過的美妙時光。
  • 東華理工大學舉辦第一屆「泰豪之星」暨第二十九屆「校園十佳大學...
    中國教育在線訊  12月17日,東華理工大學舉辦學校第一屆「泰豪之星」暨第二十九屆「校園十佳大學生」終評大會。泰豪集團公司副董事長李華,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劉雲海出席大會並致辭。他表示,評選活動力求選樹一批同學們身邊的榜樣,挖掘一系列在學生中立得住、叫得響、傳得開的先進事跡,希望同學們向著「泰豪之星」校園十佳大學生的目標奮發努力。  會上,15名候選人按照抽籤順序上臺,就自己在校期間的思想認識、學習表現、社會實踐、特長特點、評優獲獎等方面的情況依次通過PPT講解、VCR短片展示和現場問答等形式展現。
  • 奮進新時代,展示新風採 | 「希望教育杯」四川省第二屆中小學青年...
    9月8日,2020年「希望教育杯」四川省第二屆中小學青年教師風採大賽文藝匯演暨頒獎典禮在四川託普信息技術職業學院舉行,為期兩月的比賽圓滿落幕。、為國育才的新風尚、新風貌,隆重慶祝第36個教師節,教育廳舉辦了「希望教育杯」第二屆中小學青年教師「奮進新時代,展示新風採」大賽。
  • 第十四屆全運會會徽與吉祥物揭曉
    8月2日,第十四屆全運會會徽「禮天玉璧」和吉祥物「秦嶺四寶」在西安明城牆南門廣場正式亮相。第十四屆全運會將於2021年在陝西省舉行。 這是發布會上展示的第十四屆全運會會徽(8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李一博攝新華社西安8月2日電(記者姚友明)第十四屆全運會會徽「禮天玉璧」和吉祥物「秦嶺四寶」2日晚在西安明城牆南門廣場正式亮相。8月2日,第十四屆全運會會徽「禮天玉璧」和吉祥物「秦嶺四寶」在西安明城牆南門廣場正式亮相。第十四屆全運會將於2021年在陝西省舉行。 這是發布會上展示的第十四屆全運會會徽(8月2日攝)。
  • 線上雲練兵線下增技能 第十四屆海澱區商服技能風採大賽圓滿收官
    日前,由海澱區商務局主辦、區商聯會承辦、區精神文明辦、區總工會以及區婦聯協辦的第十四屆海澱區商業服務業職業技能風採大賽系列活動圓滿收官。據悉,本屆風採大賽以《北京市提高商業服務業服務質量提升「北京服務」品質三年行動計劃》為導向,結合防疫常態化要求,6月-11月期間,分別開展以「商業新主播知識普及和技能引導」、垃圾分類、國際貿易為主的線上課堂,以「拿手好菜」、垃圾分類知識競賽、「假如我是掌舵人」演講比賽、服裝服飾搭配以及婦女職工才藝展示、安全生產觀摩等線下競賽賽事,開啟線上授課、線下競賽的創新模式
  • 「十佳民警」候選人丨 劉守成:始終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
    從2016年底開始,按照兩年一屆的頻次,牡丹江市公安局「十佳民警」評選活動已歷三屆,一大批有勇有謀、無怨無悔的公安民警先進典型湧現出來,他們心繫群眾利益、一切為了人民,他們打擊違法犯罪、守護城市安寧,他們衝在抗疫一線、築起堅強屏障……他們是雪城公安的優秀代表。
  •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圓滿落幕 文藝女神閃耀南粵舞臺
    經過10多天的角逐,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圓滿落幕。近日,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頒獎晚會在廣州友誼劇院舉行,廣東省政協副主席薛曉峰及相關部門領導出席活動,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汪一洋發表致辭。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為宗旨,積極探索,不斷創新,先後舉辦了大型舞臺藝術作品評獎、美術作品評獎、小型舞臺藝術作品評選、十佳舞臺新秀評選、大型旅遊演藝作品評選、小劇場作品展演、基層院團特邀展、第十七屆廣東現代舞周等八大板塊活動,集中展示了近三年來全省藝術創作和演出的優秀成果,推出了一批新人新作,展現了廣東文藝的繁榮景象
  • 崇明舉行教育系統第四屆師德標兵評選活動
    東方網 舉報   2019年上半年,崇明區教育黨工委、崇明區教育局開展了「崇明區教育系統第四屆師德標兵
  • 2019-2020年度「十佳社團」風採展示
    年度十佳社團 Dance power街舞社在過去的一年中參與了中秋晚會、百團大戰、義賣、快閃等大型校園活動,並多次代表學校展示雙十風採。這裡擁有著強大的帥哥美女陣容,更有家庭般的溫馨。我們以音樂為舟,以節奏為槳,用舞蹈展示青春的活力和激情。加入我們,Dance power never ends!
  • 【教師風採】錫林浩特市蒙古族教師合唱團積極備戰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合唱節
    連日來,錫林浩特市蒙古族教師合唱團抓緊排練,積極備戰7月19至25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合唱節。合唱團的成員們以集體排練、聲部排練等形式,認真地進行演唱訓練。張博士對此次合唱團出徵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合唱節將要合唱的歌曲《駝鈴》和《KRUHAY》進行了指導。同時對由16名團員組成的即將參加民謠組比賽的小團演唱曲目《八駿贊》、《牧歌》和《步調》進行了專業指導。
  • 十佳「校園小歌手」風採展
    曾獲得榮譽:       2014年上海國際音樂舞蹈藝術節金獎;       2015年第十二屆「星星火炬」中國青少年藝術英才(全國)聲樂專業小學A組銅獎,浙江省賽區選拔賽聲樂專業小學A組銀獎;       2015年第十二屆《德藝雙馨》中國文藝展示溫州選拔賽榮獲聲樂少兒A組金獎;       2015年《最美童聲最美的歌
  • 我區舉行慶祝第35個教師節暨第五屆「通州好老師」事跡展演活動
    我區舉行慶祝第35個教師節暨第五屆「通州好老師」事跡展演活動 發布時間: 2019-09-08 22:10:02 信息來源: 區新聞信息傳播中心
  •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圓滿落幕 《深海》《紅頭巾》獲大獎
    2020年12月6日,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頒獎晚會在廣州友誼劇院舉行,廣東省政協副主席薛曉峰及相關部門領導出席活動,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汪一洋發表致辭。頒獎晚會通過精心編排,將獲獎作品的精彩段落匯聚成一晚的華彩篇章,讓臺上臺下一同重溫了和本屆藝術節相伴走過的美妙時光。
  • 第十四屆文博會展示別樣陶藝——柴燒
    第十四屆文博會中全國工藝美術精品板塊,依然展示反映中華傳統文化的工藝美術精品。工藝美術精品板塊以「弘揚工匠精神,傳承中華工藝」為主題,設置了書畫文房、陶藝文化、文化紀念品、玉石文化等4大主題展區。
  • 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綻放」泉州,展現多元文化風情——
    11月8日晚,在燈光交織轉換中,40多名表演者手舉各國國旗進入舞臺中央,伴隨著動感音樂揮舞起來,現場氣氛迅速被點燃……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就在這場名為「海之夢」的大型演出中拉開帷幕。 本屆亞洲藝術節以「情系亞洲,逐夢海絲」為主題,凸顯亞洲風情、海絲風情,體現國家水準、閩南(泉州)特色,共設表演藝術、視覺藝術、文化交流對話、文化之都魅力、網絡亞藝節、主題公園活動等六大板塊。
  • 第十四屆中國心理學家大會閉幕 全國500多萬人在線觀看
    駐馬店廣電融媒記者 馬洪恩 喬建豪  8月25日,歷經三天四晚不間斷的分享、討論和交流,第十四屆中國心理學家大會在駐馬店勝利閉幕  副市長馮玉梅等為第二屆全國心理服務為十佳案例頒獎  市政協副主席李萬順等為第二屆全國心理服務為優秀案例頒獎  本屆大會嘉賓執行主席孫時進教授為最佳師範案例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