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胸肌,要懂得這些技巧!
總覺得120cm的胸圍遙不可及?幻想著自己終有一天能成為超級英雄,可是自己的胸肌怎麼練都不夠大。沉下心來,也許換個角度重新了解你的胸肌,認識你的胸肌,你會獲得新的突破!
關於胸肌的知識,你可能不知道的有:
胸肌的訓練中,在最基礎的訓練動作上加上變式,效果更強烈,刺激更深;
臥推中,完成1RM負重超過80%的動作能夠充分擠壓收縮每根肌纖維;
調整握距可以刺激鎖骨端的胸大肌,調整臥推的軌跡可以刺激胸肋骨端的胸大肌,兩者都有助於最大化發展胸肌;
在進行臥推前,加入幾個彈性帶做阻力的伏地挺身,可以激發肌肉的活性,從而提高臥推的表現;
對於刺激胸大肌,擊掌伏地挺身會比寬距伏地挺身更有效果;
因為在蝴蝶機上進行飛鳥,胸大肌在持續的張力下,比起純粹用啞鈴做飛鳥,效果要更好。
讓胸肌充滿動力
你也想擁有超級英雄般的胸肌嗎?那麼先要找到對胸肌刺激最有效的訓練模式。
儘管很多小夥伴們相信,最基礎的練胸動作就足夠讓胸肌練大。但你還需要增加一些新的技巧,從而獲得更加強壯厚實的胸肌。
胸肌訓練的5個技巧
1. 平板槓鈴臥推一定是最重要的訓練動作。槓鈴臥推可以讓你完成最大的推的負重,意味著胸肌可以獲得最全面的刺激。雙手握距在兩隻食指間有大約60到80釐米的距離。如果你不能準確地找到這個握距,可以握在標準桿兩端花紋上。
2. 無論胸肌是強是弱,一定要練上斜臥推。上斜臥推的斜板調在介於大約30到50度之間。臥推中加入上斜臥推,是這個動作能更有效地刺激上胸肌。握距設置為與肩同寬,或者設置為標準桿平滑和花紋交界約一個拇指的長度。
3. 使用彈力帶進行伏地挺身。把彈力帶繞到背後,雙手各執一端。彈力帶為位於上背部,否則彈力帶會纏住你的手肘。
4. 孤立動作儘量做更多次數,從而獲得更充分的泵感和肌肉撕裂。全程訓練蝴蝶機夾胸、龍門架繩索上斜夾胸、啞鈴飛鳥等,這些孤立的訓練動作都可以很好地刺激胸肌,而且讓胸肌保持處於肌肉張力下,讓血液充分流進肌肉中。
5. 蝴蝶機夾胸可能是最有效訓練胸肌的孤立動作。保證目標肌肉處於持續的張力下是增肌的關鍵。與龍門架繩索上斜夾胸和啞鈴飛鳥不同,哪怕是雙手合緊在做頂峰收縮時,蝴蝶機夾胸都可以讓你在整個運動過程中保持持續的肌肉緊張。
訓練計劃
訓練動作 組數 次數
平板寬握臥推 5 4-6
上斜臥推 4 8
彈力帶窄距伏地挺身 3-4 10
蝴蝶機夾胸/繩索飛鳥/啞鈴飛鳥 2-3 12-20
胸肌每個部分都各有不同嗎?
如果想認真把胸肌練厚練大,你需要認知胸肌,胸肌主要由兩部分組成:鎖骨端起的胸肌,和肋骨端起的胸肌。
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們協同訓練,但兩部分肌肉的結構和功能稍有不同。想讓整個胸肌一起發展,你需要調動起這兩部分肌肉的功能性。
上胸肌
鎖骨端起的胸肌也被稱為「上胸肌」。這部分的肌肉起於鎖骨端,穿過胸部,末端附在上臂上。
你會發現,體脂低、分離度很高的健身愛好者,鎖骨端起的肌肉和肋骨端起的肌肉中間有一道槽,這樣看起來,兩者好像是分開的肌肉。
上胸肌的發達程度會影響到胸肌的飽滿程度。
因為上胸肌起於鎖骨端,所以上胸肌完成高於水平面的訓練動作才能獲得更強烈的刺激。而且,上胸肌受到肩水平內收的動作的刺激更高,即手臂將負重從身體兩側推至頭頂位置的動作。
研究發現,在無視板凳的角度問題,窄距臥推可以讓上胸肌獲得更強烈的刺激。
胸肌中部/下部
肋骨端起的胸肌也被稱為「胸肌中部/下部」。這部分肌肉覆蓋幾乎整個胸骨,末端位於上臂。
有些人會把這裡稱為胸肌中部,甚至有些人會稱為胸肌下部,它由6到7個不同的大肌肉纖維組成,這些大肌肉纖維相互重疊,呈扇形排列。它比上胸肌的大得多,約佔整個胸肌的75%。
它起端位於胸肋骨,所以一般訓練動作為做肩水平內收。當然,它內收的最低位不僅僅是與軀幹水平,當手臂下放至低於軀幹水平位置時,還會加強內收對肌肉刺激的效果。
胸大肌是怎麼運作的?
胸肌,或者更準確來說是胸大肌、連接著胸骨、鎖骨以及肱骨。
雖然胸大肌屬於胸部肌肉的其中一部分,但訓練它實際是用到進行肩部移動的動作。找個時間用心體會下,使用蝴蝶機飛鳥、或者啞鈴飛鳥,你會發現胸大肌在做肩水平內收時最為活躍。
無論是力量訓練中的臥推,還是任意角度下的伏地挺身,你都只會用到肩水平內收,或者外加一點肩關節伸展。
胸大肌屬於什麼類型的胸肌?
其實,對於胸大肌的纖維類型的研究,並沒有很多數據可以參考。研究指出胸大肌佔最大比例的是II型(快肌)的肌纖維。有些報導認為胸大肌有大約65%的快肌纖維,而有些研究報告認為胸大肌有58%的快肌纖維。
關於大小重量對I型(慢肌)和II型(快肌)肌纖維的增肌作用影響的研究是有限的,而多數研究報告指出,認為大重量低次數的訓練對II型(快肌)肌纖維的效果更佳,而小重量高次數對I型(慢肌)纖維的效果更佳。
不能忽視臥推
只要是胸肌訓練,臥推都是不能忽視的。負重大於80% 1RM的臥推可以刺激到幾乎每根胸肌的肌纖維。
雖然傳統臥推對胸肌很有幫助,但下面幾點注意事項可以更好地幫助你榨乾你每一根肌纖維:
改變不同的握距和板凳的角度來刺激上胸肌和下胸肌,這有助於最大限度地提高整體胸部成長。
寬握臥推著重刺激下胸肌,而窄握臥推針對更多的是肱三頭肌和上胸肌。
平臥或者調整到下斜15度的平板凳用以訓練下胸肌,對於上胸肌來說,上斜角度大約在30到50度之間。
堅持要做伏地挺身
研究發現,伏地挺身中使用彈力帶給胸肌帶來的肌肉活性不亞於臥推,經過長期測試,還能提高臥推的力量。
雙手抓住彈力帶兩端,另一端捆在背部,然後再進行伏地挺身。
所有技巧都來源於實踐,也要運用到實踐。只要不斷地磨練自己,在訓練中找到方法,就能突破你的訓練障礙,面對艱苦的訓練,隨時隨刻做好準備,才能把自己練得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