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許鞍華導演的《第一爐香》入圍威尼斯電影節。
海報上赫然出現一個恍若隔世的名字——梁洛施。
有關這個名字的故事聽了很多年,但她今年也不過32歲而已。
12歲入圈、16歲出道、19歲懷孕、22歲為李嘉誠次子李澤楷生下3個兒子、22歲與李澤楷分手。
短短10年,梁洛施仿佛走完別人大半個人生。
表面上看,梁洛施和吳佩慈一樣:都生了孩子,也都在豪門門口徘徊多年進不去。
因為紀曉波消息不斷,吳佩慈也順帶著被人經常提起。
而且吳佩慈最近又因一句「不容易」,引發大面積多版本的猜測。
實際上,哪怕刨除坊間傳聞的「紀曉波出於個人考慮」,梁洛施和吳佩慈在本質上,也有很大區別。
當初梁洛施被楊受成看好時,對方是想將她培養成張栢芝接班人的。
有一說一,她倆除了長相,還有很多其他地方相像。
同樣一言難盡的原生家庭、同樣早早輟學踏入社會、同樣叛逆、同樣老天爺賞飯吃;
同樣在18歲時年少成名、同樣在2008年斷了自己原本風光無限的星途。
但梁洛施又不像張栢芝。
畢竟她只是演藝圈的一顆「流星」,後來圍繞她的故事也基本都和李澤楷有關。
梁洛施是中英葡混血,隨了母親梁樂瑤的姓——因為沒資格隨父姓。
她的父親是澳門望族「殷理基」的後人,母親則只是一家賭場的發牌員。
母親未婚生女,梁洛施出生半年後父親去世,所以她的身份也一直不被父親的家族認可。
也就是說,梁洛施雖系出名門,卻沒有過一天相應的生活待遇。
後來在一次採訪中,梁洛施回憶起自己的童年。
她的描述,讓人想起《情深深雨濛濛》的依萍:
小時候最深的印象就是跟媽媽到父親那邊要生活費,他們不給我們錢,給我們白眼看。
我們真的很窮,窮到我沒有錢上學,書也念不下去了。
靠賭場工作養活梁洛施和姐姐,母親的生活壓力可想而知。
脾氣暴躁、管教嚴厲等各方面原因,也讓梁洛施越來越叛逆。
從小學開始,她的行為就很出格,後來更是因為被記過32次而被除名。
總之,她連小學都沒能畢業。
12歲那年,梁洛施才得知有關自己身份、父親的信息。
也才明白那些年受過的白眼和鄙視,究竟為何。
沒有得到幸福美滿的家庭,梁洛施卻得到姣好的容顏。
她本來就是混血,再加上個子很高,12歲就169cm。
走在街上就被星探發掘的她,可能從那時起就意識到:美貌,是她的資本。
緊接著,梁洛施就主動將自己的照片,寄給當時最火的娛樂雜誌。
她也求仁得仁地登上了封面,並引起楊受成的注意。
楊受成想籤梁洛施,曾一度遭到梁母的反對。
但梁洛施自己卻鐵了心要嘗試別樣人生,當年還為了順利籤約謊報年齡+1歲。
從這個小風波足以看出:梁洛施目標明確,也會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行常人不敢行之事。
那時的她也才僅僅12歲而已,也連帶著謊報年齡這件事,觸犯了僱傭條例。
楊受成很生氣,但又捨不得這麼好的苗子。
於是他找來業內最牛的各種人士,教梁洛施唱歌、跳舞、演戲。
表面上看,這是一個「貧窮少女遇貴人」的橋段。
但別忘了:楊受成終究是商人。是商人,就不會做虧本的買賣。
名為「楊受成」的命運,也和其他一樣——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娛樂圈充滿玄學,「造星」更是如此。
從梁洛施的角度來說,她很幸運。
梁洛施蓄勢待發的時候,當時最火的張栢芝正忙著談戀愛。
事業上的一手好牌也被張栢芝任性地到處甩,連把她視為己出的向太都表示失望。
楊受成也看準這個「天賜」的時機,趁勢推出方方面面都像張栢芝的梁洛施。
於是,「張栢芝接班人」這6個字,也就成了梁洛施的出道標籤。
後來,英皇在梁洛施身上砸的錢,也盡數得到回報。
16歲那年,她就拿獎拿到手軟。
17歲的時候,梁洛施就已經搭檔陳柏霖主演《蟲不知》。
從貧窮少女到偶像明星,梁洛施感受到不一樣的人生,卻沒聽到英皇打算盤的聲音。
18歲那年,梁洛施出演英皇為她量身定製的電影《伊莎貝拉》。
電影名,就是梁洛施的英文名;
電影故事線,也吻合梁洛施的人生背景。
最終,梁洛施憑這個「流浪女孩尋找父親」的故事,一炮而紅。
一句說過無數次的話:出名要趁早,是一句適配率極低的「真理」。
這背後要有殷實的家底、沉澱的教育、極大的自持,還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外因。
以上這些全具備,也不一定可以早出名。
但哪怕短了哪一條,都需要另外幾條很長才行。
彼時的梁洛施,恰巧一樣都不佔。
在名利場初露鋒芒的梁洛施,因不滿於英皇對她要求的「乖乖女」,成名不久就提出解約。
解約理由:英皇的壓迫和不平等,還逼迫她去陪酒而她不願意。
等到合約擺出來,大家才發現:英皇不僅一下簽了梁洛施將近20年,還將找老師、買衣服、租房子等費用,都算在她的頭上。
不到16歲的梁洛施,已經欠了公司好幾百萬。
這些本金,她要還清。
連帶著公司投資時所抱有的希望和期待,她也要還清。
具體多少錢?後文有數字。
英皇把她當商品,她想做個正常人。
對立的過程是:17歲的梁洛施和大她21歲的已婚音樂人陳輝陽戀愛,且多次被拍到照片。
後來梁洛施開始和公司對抗,無心工作不說,還放記者個鴿子,通告也一個個地拒不參加。
霍汶希怒了,直接就把梁洛施雪藏起來。
由熱變冷,梁洛施也瞬間清醒。
一邊是不僅不幫她解決經濟問題還火速抽身的陳輝陽,一邊是欠下巨款的同時還要背負母親和姐姐的生活。
迫於無奈,梁洛施每月只能從公司借錢。
一瞬間,她又變成最開始的窮女孩。
這也是前面提到「殷實家底」的原因之一——沒人託底、沒人撐腰,就只能不回頭地向前走,連人性的資格都沒有。
最終,梁洛施選擇向公司道歉,並以多籤4年為代價,換回一份事業。
4個月後,梁洛施復出,這一次她變得聽話乖巧,而且所有事都聽從公司的安排。
但一個人骨子裡的叛逆,又豈是說沒就沒的東西?
再者,從她和公司對抗的原因和態度可以看出:過於理想主義,不想做工具人,想被人看見、了解甚至保護,也是她的軟肋之一。
說「軟肋」是因為:這樣的人根本不會憑空出現。
可當比李輝陽厲害很多的李澤楷出現時,她再一次義無反顧地拋棄事業奔向愛情。
他們相戀一年後,李澤楷不僅親自上陣暗諷楊受成,還請出頂級律師團隊幫梁洛施坐鎮。
雙方劍拔弩張,開庭前48小時卻突然庭外和解。
據傳是李澤楷親自出馬議和,並花費2億為梁洛施換來自由身。
多金、體貼、有保護她的能力、還能出面幫她解決問題——李澤楷,完美地契合了梁洛施所有標準。
可當時的梁洛施,才19歲。
外人能將她對愛情的輪廓畫個大概,她自己又知道多少感情方面的道理?
2009年4月,20歲的梁洛施在加拿大生下大兒子。
李嘉誠為這個孫子取名「長治」,這張合影也刷遍全網。
2010年,梁洛施又生下一對雙胞胎兒子。
2011年初,梁洛施突然發表分手聲明。
外界的傳聞版本眾多,可信度卻都隨著時間流逝慢慢趨近於0。
回過頭看輿論畫風,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大眾對豪門,有著超強的「包容性」。
就像吳佩慈和紀曉波,生了四個孩子嫁不進去的吳佩慈經常是素材和話題。
圍繞紀曉波的關鍵詞,卻基本只和經濟有關係。
可很多人忽略了一個既定事實:「婚姻」在豪門,本就不純粹。
最開始,梁洛施或許和吳佩慈是一樣,想嫁給喜歡的男人、想嫁進豪門。
但豪門裡的規矩,卻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
梁洛施一位閨蜜曾透露:和李澤楷在一起後,梁洛施連參加一次朋友聚會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批」。最後的時間、地點,也只能由李澤楷決定。
低眉順目,向來不是梁洛施能做到的事。
如果可以,當初安心待在英皇,將自己的事業送上頂峰,不是更好?
而且生完孩子的她,只能圍著三個孩子轉。
另一邊的李澤楷卻事業蒸蒸日上,出差成了日常。
有媒體說過,梁洛施因為受不了這種苦悶生活,主動提出分手。
李澤楷還給過她半個月時間,讓她冷靜下來想清楚。
最後的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梁洛施去意已決,李澤楷還她自由。
前面說了,愛情和感情不是一回事。
和婚姻、生活,就更不是一回事。
婚前看愛情,婚後看現實。
梁洛施沒變,生活狀態變了——當初想要的在保護中自由自在,如今只剩下保護。
有人或許能接受,但梁洛施不能。
至於李澤楷為什麼不結婚,那就是豪門深諳之道:愛情和婚姻,從來不是一回事。
之前寫過幾次吳佩慈,所以今天在文章裡只是簡單說說。
吳佩慈表面看上去很簡單,心思欲望一眼到底:
喜歡名媛生活、喜歡生孩子、喜歡刷存在感......
但她多年來無視外界的聲音,甚至在一對一採訪中都可以笑意盈盈地裝聽不見,這何嘗不需要強大的心理?
沒有誰好誰不好之說,也不存在誰的標準高或低。
只是吳佩慈很幸運地找到了,而梁洛施還在等待、尋找一個更對的人,或一個更好的自己。
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