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布「2018中國電視劇選集」,《換了人間》《勿忘初心》《大江大河》《歸去來》《天盛長歌》等23部電視劇上榜。上榜劇集題材各異,權威選集既是對2018年的盤點,也明確了政策指向。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布2018中國電視劇選集,《換了人間》《勿忘初心》《大江大河》《最美的青春》《歸去來》《正陽門下小女人》《戀愛先生》《天盛長歌》等23部電視劇上榜。
每年年初,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都會精選並公布上一年的中國電視劇劇集。2017中國電視劇選集中,《熱血軍旗》《雞毛飛上天》《我的1997》《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那年花開月正圓》《人民的名義》《我的前半生》等23部電視劇上榜。於業內而言,這既是回顧總結上一年度電視劇的參照系,也是把握主管部門提倡的電視劇創作路線的案例集。
在「2018年中國電視劇選集」中共收錄的23部作品中,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獻禮劇佔比近半,其中涵蓋《勿忘初心》《大江大河》《那座城這家人》《北部灣人家》《最美的青春》《歸去來》《黃土高天》《創業時代》《你遲到了許多年》《正陽門下小女人》《啊,父老鄉親》11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推薦劇目。此外,革命歷史劇《換了人間》,《那些年,我們正年輕》《樓外樓》《靈與肉》《莫斯科行動》等年代劇集,《美好生活》《愛情的邊疆》《戀愛先生》《老男孩》《娘親舅大》等情感劇以及《天盛長歌》《琅琊榜之風起長林》等古裝劇均上榜。
時值改革開放40周年,2018年的電視熒幕湧現了一批詮釋時代精神,紀念改革開放的獻禮劇,通過藝術的視角從不同領域與側面濃墨重彩地展現出改革開放40年的探索實踐和思想激蕩。其共同點是通過生動鮮活、真實感人的奮鬥故事,呼應了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這一時代主題,表現了人們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下創造美好生活的奮鬥故事。
《勿忘初心》講述「將軍農民」甘祖昌始終牢記參加革命的目的和承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毅然從高位請辭,攜帶妻兒回鄉帶領父老鄉親開發虎形嶺,修水庫,建發電站、水泥廠、農科所的一系列故事;《大江大河》選取的三個不同的典型人物,三種不同的經濟形態,以小見大,用點帶面,講述了一批先行者在改革浪潮中不斷探索的故事;《那座城這家人》從改革開放40年中截取了8個重點年份的重大事件和小話題,隱在主線故事之下攪入人物命運和日常生活,喚醒觀眾的時代記憶;《啊,父老鄉親》講述了白坡鄉新上任的「一把手」王天生廉潔自律,敢於向貪腐勢力宣戰,並帶領著鄉親們致富奔小康的故事;《黃土高天》聚焦「三農」問題,從社會、生活、情感、文獻等層面提供了有細節、真實的文化體驗,呈現出了農村題材的「大視野」。
此外,《你遲到的許多年》《正陽門下小女人》《創業時代》等從「創業」故事切入,以小日常關照大時代。《最美的青春》《歸去來》等現實題材劇從不同側面講述了年輕人的青春奮鬥故事。如《最美的青春》以塞罕壩幾代造林人的先進事跡為原型,聚焦六十年代前後年輕人奮鬥的故事,完整地詮釋了塞罕壩精神;《歸去來》著眼於當代留學生精神面貌,「以小見大」地將家庭層面的具體狀況投射到社會問題中,從而進行更深刻的討論。
2018年主旋律劇集方面,注重以史感為核心,用新視角破題鋪陳,不乏凸顯時代關照的劇作。《換了人間》等一批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優秀作品,突出主流價值引領,為黨的十九大等重要時間節點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體現主流思想、貼近現實生活的現實題材劇集也在創新。《那些年,我們正年輕》《樓外樓》《靈與肉》《莫斯科行動》等年代劇集在對歷史文化進行形塑時選擇了一個小切口,除了有歷史感的高度還原,還有對現實精神的回應。此外,《美好生活》《愛情的邊疆》《戀愛先生》《老男孩》《娘親舅大》等情感劇在時代背景下鋪陳出的「生活流」敘事,在情感之外也回應了諸多社會話題,時時與觀眾產生著共情與共鳴的心理效應。
古裝劇側重以歷史為表關聯現實思考,包括《天盛長歌》《琅琊榜之風起長林》等劇集以主要人物的命運切入,劇作鏡頭精細,服化道古風濃鬱,主配角表演都有亮點,在同類劇集中質素突出。
能夠看到,2018年電視劇市場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的態勢,多部獻禮劇的出品使得現實主義題材迎來發展的春天,在延續「情感」線的基礎上,更追求內容的多元化呈現,打造屬於時代的優秀作品。
編輯:李頎 侯雯慧
【版權聲明】標註「原創」的文章系《廣電時評》獨家稿件,《廣電時評》編輯部保留所有版權;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或使用。
廣電時評已入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企鵝號、鳳凰號、搜狐號、百家號、網易號、北京時間等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