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睡臥室父母睡廚房,一家四口擠24平小屋,網友:你憑啥生二胎

2020-12-23 兜媽愛叨叨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自從二胎政策開放後,兜媽就和兜爸商討要不要二胎,若是能夠給小小兜增添一個小妹妹,不僅可以激發他的男子漢氣概,還可以加速他身心成長。

可是,生二胎不是簡單的在桌子上添一副碗筷,這背後隱藏著很多現實的事情,譬如教育支出。

所以,兜媽一直不敢要二胎。

可是,兜媽在生活中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那就是窮人更喜歡生二胎,他們似乎不考慮時間、精力、金錢等問題,而這造成的現狀就可能有些悽涼。

兒子睡臥室父母睡廚房,一家四口擠24平小屋,真是越窮越愛生二胎

在蘇州,就有一家四口擠在24平米的房子裡,戶型是簡單的一臥一廳一廚一衛,若是3個人住,勉強能夠過下去,可是四個人住,生活質量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當然,這對父母內心還是愛孩子的,他們把臥室留給大兒子、客廳留給小兒子,他們自己睡在廚房。

這位父親把自己的生活日常拍成視頻傳到網上後,同時配文道:

我和妻子每隔兩天就要洗一次床單床罩,廚房裡沒有排油煙機,每次做飯煙都會把被褥、床單燻黑,就算打開門窗排煙也很難解決,不過坐在床上炒菜還是挺新奇的。

客廳只有13平米,而衛生巾是3平米,換算下來臥室和廚房加一起也就只有8平米。

正是生活在這種艱辛的環境下,兩個孩子的成長並不順利。特別是大兒子,性格內向、甚至有些自卑,不喜歡跟別人說話。

而小兒子住在客廳,連門都沒有,自己的隱私暴露無遺,這也導致他們都不喜歡說話,連跟父母溝通都成為一種罕見現象。

如果一間屋子小,但是裝修好,我們也就忍耐下去了。

但是,這間24平米的小房子,只是一個老式筒子樓,屋內長期沒有維修,牆皮都脫落不少,電線裸露在外面,非常危險。

現如今,這對父母也看到了當初犯下的錯誤,他們把小兒子送到了爺爺奶奶家,這樣家裡的活動空間太稍大一點。

網友看到這則視頻後,心中也是頗有感慨,紛紛在下面留言。

@小懶豬:我同事家裡還有十多年房貸沒還完,一家五口擠在兩居室,現在又要準備生二胎了,說不生二胎的父母都是自私的。以後她家老家都不會走,再生老二都住不開。

@願雲起時:這麼小的房子,一個人都住不了,何況四個。生孩子沒有錯,錯在搞不清自己的定位,你憑啥生二胎?

@大菠蘿:我一直覺得生孩子就好比女生的體重,八九十斤的什麼都敢吃,一百四五十斤的也什麼都敢吃,就那些一百斤左右的,啥都不敢吃。

果然窮人和富人都喜歡生孩子,像我這種中間人,還是算了。

那麼,為什麼窮人更喜歡生二胎?

窮人喜歡生孩子,可能是傳統思想在作祟

其實,窮人喜歡生孩子,不一定就是勇氣在鼓舞他們,而是他們在生二胎時沒有考慮過未來,只考慮到了過去。

在過去,老一輩人都有多子多福的傳統思想,那時候經濟落後,孩子那麼多都能養得起,何況現在?

生二胎沒有錯誤,但是心機不純會害娃

四川有一對夫婦,他們在15年的時間裡生下11個孩子,當被問到為什麼要生這麼多的孩子時,這位父親大言不慚道:

只要這些孩子,有一個有出息,我們家以後就會轉運,全家都過上好日子。

如果父母生二胎的目的不純,完全把孩子當成「工具人」,想指望他養活自己,那就是最大的錯誤。

生而不養,固然可惡。但是把孩子當成「工具」,這種可惡不亞於遺棄孩子。

所以,父母想生二胎,光有勇氣還遠遠不夠!

父母想生二胎,不妨先考慮自己的空餘時間

生完二胎,母親又要坐月子、又要照顧二寶,她還有沒有上班的時間?

如果母親上班後,老人又不在身邊,孩子誰來看管?

孩子自己在家,讓大寶照顧二寶,這種方法確實可行。

但是,孩子出生後沒有父母的陪伴,成長勢必會受到影響。

光有時間可能還不夠,金錢才是根本因素

許多窮人在生二胎時,都會拿老一輩人舉例,他們不也是生了一堆孩子嗎?誰說沒錢就不能生二胎?

這一點,我們可能無法徹底反駁對方,但是可以想到現在與過去的不同之處。

①現在的物價高、過去的物價低,而工資的變化沒有物價變化快;

②過去孩子可以沒有文化,大不了就去找師傅學一門手藝混飯吃。現在的孩子需要有文化,就算學手藝也會面臨工作崗位少、競爭大的壓力;

③過去家家戶戶都有土地,可以自給自足,而現在只有農村人有地,城市的窮苦人有地種嗎?

所以,現在的窮人生二胎時不能光想著過去,而要往前看!如果你生的是兒子,就要考慮結婚問題。就算生的是女兒,也要考慮各項支出,這些都需要錢!

有錢有時間只是具備生二胎的條件,大寶的想法也很重要

在導演細田守的電影《未來的未來》中,4歲男孩小君迎來了剛出生的妹妹,起初他不知道妹妹的到來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什麼影響。

但伴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發現父母原本對自己的愛,全部轉移到妹妹的身上,他覺得自己的愛被妹妹奪走了。

正是這一點,他開始變得討厭妹妹,於是出現了劇中最多的一句臺詞;

我不喜歡未來。

由此可見,父母想生二胎時,一定要跟大寶聊一聊,聽聽大寶的意見,否則二寶出生後,大寶沒有心理準備,就容易產生許多麻煩。

兜媽寄語

生二胎有勇氣就行嗎?不管是窮人、富人、還是中間人,都要靜下心來考慮自身和家庭條件,否則不光自己的生活質量會下降,孩子的成長也不好。

各位寶媽、奶爸,你們覺得24平的房子夠一家四口住嗎?對于越窮越生二胎的現象,你們怎麼看待呢?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韓國一家7口擠在100平貨櫃房,全家共用一個7平衛生間,真的擠
    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案例,是住在韓國的一家7口,夫妻倆辭去城市工作,回到老家自己搭建了一棟兩層的貨櫃樓房,現在和父母還有3個孩子7個人擠在這套100平的房子裡。
  • 4口人擠24平米小房間,網友:就這還敢生?條件艱苦該不該生二胎
    曾經有記者報導過,在一個24平米的小房間裡面,擠了一家四口人,廚房就當作臥室用,做飯甚至可以坐在床上,但就是在這樣狹小的空間裡,這對夫妻還是在幾年前生下了小兒子。大人可以忍受生活的苦,單少不更事的孩子無法理解:為什麼自家的房子和別的小朋友家的差別會這麼大?
  • 北漂十年,曬曬一家四口的40平小窩,廚房巴掌大,客廳當臥室!
    和老公整整在北京漂了10年,終於花幾百萬買下了一套40平的小房子,太不容易了!搬入新家那天,我真的忍不住流淚了,算是喜極而泣吧!沒在北京漂泊過的人可能理解不來吧,在北京有個自己的窩真是很難!給大家曬一曬我們四口之家的40平小窩!
  • 韓國一家7口,蓋棟2層貨櫃樓房,共用一個7㎡衛生間,看著真擠
    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案例,是住在韓國的一家7口,夫妻倆辭去城市工作,回到老家自己搭建了一棟兩層的貨櫃樓房,現在和父母還有3個孩子,7個人擠在這套100平的房子裡。房子不小,但是住的人多了,每個人的活動空間不足15平,全家人共用一個7平的小衛生間,廚房亂糟糟的,父母兩人分床睡,想想也是一言難盡。韓國一家7口,蓋棟2層貨櫃樓房,共用一個7㎡衛生間,看著真擠。
  • 上海一家6口擠24平,女兒與28歲孫子同睡,上廁所只能用夜壺
    這次的研究案例是上海弄堂裡的一套居住著三代6口人的簡陋小屋,一起來看看。 一、房屋戶型分析 上海一家6口擠24平,女兒與28歲孫子同睡,上廁所只能用夜壺 這棟24㎡的3層樓房子承包著居住和店鋪兩項用途
  • 上海單親媽媽生女兒遭丈夫拋棄,4口擠15㎡娘家,帶寶寶睡沙發
    上海西邊一戶人家,全家四口人,女兒,外孫女,還有老伴。她們住在一幢老式的別墅裡,但她們住的房間從客廳隔開有15㎡。這個故事十分曲折,令人感動。 原本已經結婚的女兒小董,不需要跟父母擠在這麼小的房子裡,父母的生活就會好一點。
  • 應採兒首曬一家四口 曝隔6年生二胎理由 網友感嘆扎心:太真實
    女星應採兒和陳小春於2010年結婚,婚後生下大兒子Jasper,今年5月底再迎來二兒子Hoho報到,近日她首度在社群媒體公開一家四口全家福,並在陸綜分享懷二胎的心路歷程,更鬆口透露隔6年生二胎的真正理由。
  • 深圳爆紅「四胞胎」,姐姐卻只能睡廚房一張床?網友炸了!
    一家七口住在狹小雜亂的60平米房子裡經過設計師的改造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卻沒有了姐姐的房間…這兩天一期裝修節目引發網友熱議是父母偏心?還是設計有缺陷?各位來看看!父母的臥室只有6平米,因為放不下雙人床,夫妻倆被迫擠在一張單人床上。
  • 應採兒生二胎,幸福的一家四口,網友調侃:世上又多了個寵弟狂魔
    應採兒和陳小春的故事也許能夠給我們答案:這輩子遇見一個對的人,生下兩個健康可愛的孩子,願意為對方改變,去變成更好的自己,擁有彼此的日子裡,舒適平淡,處處卻蘊藏著不平凡的愛。5月29號,應採兒微博官宣:「一家四口,感恩。」網友們雖然感到驚訝,但還是紛紛送上自己的祝福,恭喜採兒姐和小春哥喜獲二寶。
  • 監控拍下一家四口睡姿,各睡各的,網友:爸媽是真愛,孩子是意外
    下面這對夫妻因為平時還未和兩個尚且年幼的孩子分房、分床睡,所以寶媽和老公商量後在臥室安裝了一個攝像頭,想用來觀察孩子睡覺時的狀況。然而一天寶媽在翻看前一天午睡的監控時卻發現,自己和老公兩人將對方當成是人肉抱枕,抱著睡得很香,而兩個孩子則是在一旁橫七豎八地趴在床上。其中大寶雖處於在熟睡的狀態中,但二寶卻是並沒睡著,像是「毛毛蟲」一樣滿床滾來滾去。
  • 姐弟倆擠25平複式睡上下鋪,生活毫無隱私,爆改後把父母接過來住
    姐弟倆擠25平複式睡上下鋪,生活毫無隱私,爆改後把父母接過來住高二的孩子不僅學習壓力大,而且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所以小娟特意把弟弟接到公寓一起居住,以便好好照顧弟弟。不過25平的房子,兩個人居住真是太憋屈了。這個單身公寓層高4.6米,姐姐誰在上層,弟弟則睡在樓梯下面,就像「上下鋪」一樣,勉強也能睡得下,但是起居實在不方便。
  • 浙江的好酒店多,對二胎友好的更是超級多!
    西塘良壤酒店 基礎房型就有榻榻米給二胎睡 最近很火的設計酒店西塘良壤,二胎住最基礎房型即可哦,大床2米*2米,榻榻米1.8*0.9米加被子免費變成一張床,一個孩子跟大人睡,一個孩子睡榻榻米。 早餐1.2米以下兒童免費,因為房間夠大,再加一張嬰兒床也可以。
  • 二胎將生,劉璇讓5歲兒子單獨睡一間,應採兒對jasper寬鬆
    同樣都是二胎媽媽,二胎將要生了,劉璇和應採兒卻有著不同的態度。二胎將要來了劉璇是一個奧運冠軍,從小就非常自律並且能吃苦。她把這一套用在了兒子的身上。用劉璇的話來說,她只用了三分之一不到的嚴厲。說直白一點,相比自己在體校的自律,她對兒子已經不算嚴厲了。
  • 「空間魔法師」史南橋暖心回歸 再度挑戰38平六口之家的極限改造
    本期節目來到了上海嘉善路,居住著六口之家僅38平的裡弄房,「空間魔法師」史南橋為成功改造空間壓縮到極致的房型,再度施展精湛技藝攻克改造難題,打造「魔法之家」。 廚衛共用同一空間 38平裡弄房承載四代「丁」家情 這一期的《夢想改造家》來到了上海嘉善路一間38平的裡弄房,這間不大的房子住著一戶丁姓六口之家,年齡最大的爺爺已經86歲,年齡最小的女兒剛剛5個月大,逐年增長的房價,讓一家六口只能擠在這空間狹小的房子裡蝸居。
  • 11㎡擠一家4口,睡覺床咯吱咯吱響,媳婦不敢過夜
    毫釐必爭的蝸居小黃一家3口,就擠在上海淮海中路的這個11㎡小房子裡。加上進門的媳婦,就是一家4口,狹小的空間,晚上睡覺翻個身床就咯吱咯吱響,沒有隔音,旁邊睡著父母很尷尬,小黃媳婦甚至都不好在家裡過夜,考慮搬出去租房住。
  • 港版蝸居:40㎡擠下一家五口,新婚夫妻住11㎡隔斷房
    怎麼睡?柜子上掛個帘子,就是個標準的「上鋪」了嘛。港版《蝸居》,看完有治癒「嫌棄房子小房價高」之奇效。回頭看看自己90平的三室一廳,甚至會頓生豪宅之幻覺。畢竟,在衛生間裡炒菜,洗衣服,晾衣服,都是他們的生活常態……
  • 應採兒生下二胎,一家四口大秀幸福,網友:娛樂圈最佳愛情典範!
    5月29日,20:24,香港女星應採兒在個人社交平臺上官宣自己生下二胎,並配文稱:「一家四口,感恩」,簡單的一句話卻難掩再次當母親的喜悅之情,同時也透露出十月懷胎的辛苦!隨後,老公陳小春也甜蜜轉發「辛苦啦老婆大人,媽媽真偉大。」
  • 應採兒首曬一家四口合照 隔6年才生二胎理由太扎心
    女星應採兒和陳小春於2010年結婚,婚後生下大兒子Jasper,今年5月底再迎來二兒子Hoho報到,近日她首度在社交媒體公開一家四口全家福,並在綜藝節目中分享懷二胎的心路歷程,更鬆口透露隔6年生二胎的真正理由。
  • 一家五口擠在18㎡拖車小屋中,半平米不敢浪費,生活格外精緻!
    僅18㎡的空間能住下一家五口?是不是聽起來就有些不可思議?但偏偏有這麼一對夫妻,帶著三個女兒住進了18㎡的拖車小屋中,過著簡單又自由的生活!拖車小屋的內部風格,其實更偏向於那種波西米亞風格,帶點兒復古感,但又非常現代,大面積的民族風花紋裝飾,讓拖車內顯得格外精緻。一進門的位置,是一套開放式的廚房,臺面是夫妻二人最得意的設計~白色櫃體加胡桃色的臺面,讓櫥櫃整體顯得簡約又高級。水槽還特意用蓋板蓋上,日常不用的時候,可以多出一塊臺面空間。
  • 一家三口蝸居北京10平房子,家裡沒有衛生間,卻塞了上萬本藏書!
    一家三口蝸居北京10平房子,家裡沒有衛生間,卻塞了上萬本藏書!沈女士的家與北京王府井購物中心遙遙相望,並且毗鄰金寶街,在北京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擁有一套地理位置絕佳的房子。儘管如此二人也只是睡在一張宿舍大小的上下鋪中,連相互之間翻個身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沈女士的兒子七歲了,他的床就在父母的上面,也就是這張床的上鋪中。床上放著他的一些小玩具和學校的課本,一家人睡在這樣的一張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