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武俠島,我是龍島主。
今天我們來聊一位鼎鼎有名的人物,為什麼說他有名,因為在金庸的武俠小說裡絕頂高手有很多,武學大宗師也不少,但是「劍神」只有一位,此人是金庸筆下唯一的劍神,他就是《天龍八部》裡的卓不凡。
卓不凡不起眼是因為這個角色設定出來就是作為主角的陪襯,所以他的命運頗為悲苦,少年時滿門被天山童姥所殺,後來在長白山奇遇得上古劍法,苦練三十三年,欲要報仇,結果被虛竹嚇退,此後就再也沒有他的消息。
其實卓不凡除了給虛竹當綠葉之外還承擔著一個作用,這個作用就是傳劍。
我們知道,在天龍八部裡用劍的高手以卓不凡為最,金庸花了不少筆墨去描述卓不凡劍法的超絕,甚至強調他有奇遇,可與虛竹交手時他的劍法都沒有施展,只是用的幾十年前本門的武功,這一點不符合金庸寫他奇遇的安排。
所以說卓不凡的作用沒盡,金庸對他還另有安置。
我們仔細一想就能看出來,卓不凡雖然心高氣傲,可也不是傻子,不然不會隱忍三十三年劍術大成才出來。
他敗於虛竹之手也是有一些自願的因素,一是虛竹武功確實高,試探之後他肯定能看出來,所以沒有強行去拼。
二是童姥還沒出現,他若是將底牌露了出來就不好對付童姥了,所以乾脆認輸看其他人動靜,等他知道童姥真的死了,他便有些意興索然,更不會再去爭強好勝露一手功夫。
我們看書中既然強調劍神得了上古劍譜苦練三十年,但在天山之上他自始至終都沒有施展出一招一式,王語嫣看到的不過是他以前一字慧劍門的武功劍法。
所以卓不凡藏拙是肯定的,他活了五十多歲心機肯定是有的,能忍三十三年等到三十六洞七十二島一起反叛時才出手,足以見之他的精明,所以天山上多忍一會也符合他的風格。
卓不凡下了天山之後去哪裡了,我們就要提到另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
此人也是金庸筆下的一位用劍高手,他的封號同樣獨一無二,他被稱為「劍魔」。
為什麼要說到「劍魔」獨孤求敗,因為他就是卓不凡的徒弟。
金庸花筆墨塑造出卓不凡,就是為了給獨孤求敗安排一位師傅。
射鵰三部曲寫于天龍八部之前,所以獨孤求敗這個人物先寫,卓不凡是後寫的。
以天龍八部的情節來看完全沒必要安排卓不凡得劍譜這件事,天龍也並不是一個劍的江湖,所以這個人物出現是有其他的使命,這個使命就是為了獨孤求敗。
獨孤求敗出現在神鵰俠侶中,按年代推算在射鵰之前,置于天龍與射鵰之間的這段時間裡。
獨孤求敗弱冠前與河朔群雄爭鋒,他的生活地在黃河以北這一塊,卓不凡呢,書中交代了他的活動範圍在河北,所以時間地點上兩人都有交集。
再看劍法,卓不凡的本門劍法就很了不起,很得王語嫣的讚譽,更重要的是他還有沒人見過的上古劍法,這劍法到底是什麼樣的沒人知道,就如獨孤求敗的劍法一樣。
所以,卓不凡最後下了天山回河北隱居,救了一個孤兒當傳人,這個孤兒就是獨孤求敗。
卓不凡從獨孤求敗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所以他弱冠以前就如此厲害,而卓不凡因為年級本來就大,在天山時就五十多歲,過了十幾年將劍法傳授完就去世,獨孤求敗年級還不大,所以後來他就自己走自己的路,才取名獨孤。
在師傅卓不凡的劍法基礎上,獨孤求敗再次創新,加入了新的領悟,從利劍到軟劍,再到重劍,再到木劍,直到最後的無劍,他終於成為一代劍魔。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感謝大家的閱讀,若有疑問還請留言!
相關文章
華山論劍原來因此人而起,他奪第一後卻棄劍深谷,終生與雕為伴!
王重陽為什麼突然仙逝,原來是被此人誤傷了,金庸寫得太隱晦!
獨孤求敗當年誤傷義士扔掉紫薇軟劍,原來傷的人竟是他!
(歡迎關注龍爺藝術,一個有意思的公眾號。)
請關注「龍爺藝術」,
聽龍爺侃些你想讀又沒時間讀的文化藝術!
龍爺藝術 ∣一個有用的公眾號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