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 21: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世界上最長的路是騙子的套路
讓善良的你走著走著一不小心
就掉進了騙子的陷阱
騙子的手段層出不窮
屢屢翻新
為了大家不再上當受騙
包頭警察蜀黍也是操碎了心
▼
26日一天,我市又有四人因網絡投資被騙!
以昆區的劉先生為例:
案情經過:
11月的一天,劉先生在網上瀏覽信息的時候,看到一條信息,說是在光輝國際APP投資可以賺錢,而且是高回報。劉先生通過手機輸入:光輝國際,並下載了光輝國際APP,然後在APP上進行了投資。十來天的時間劉先生合計投入二十多萬,卻發現提不了現,系統顯示帳戶被凍結。
案件分析:
騙子往往都是通過社交平臺給受害者發來二維碼或連結,讓受害人通過掃描或點擊連結下載其指定的APP,這些APP只要「一串網址」「一個二維碼」就能安裝,換個名字就能改頭換面,成為一切騙子想要成為的APP,騙子通過註冊一個皮包公司,或假借其他公司名稱,用以達到「APP是正規運營」的效果,之後再通過網站、微信群、QQ群等渠道進行推廣,以低風險、高回報等說辭誘導受害人下載。
在這些APP上,受害人通過輸入個人手機、身份證號、銀行卡號、驗證碼等被套取個人信息,更很容易被「轉帳」,由於屬於脫離監管的非法APP,受害人被騙後,騙子將APP改頭換面,警方追蹤起來也非常困難。
所以,小編想說的是「下載渠道是關鍵」!
警方提示:
1.不要輕易點擊任何不明由來的連結、不掃任何不明由來的二維碼,不是為了騙你的錢就是在套取你的個人信息。
2.花不了多少錢、也毫不費力就能掙大錢的事兒別信!時刻提醒自己掙錢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兒。
3.敬畏風險,放棄一夜暴富的念頭。任何投資理財都是有風險的,即便是基金、銀行理財等,也要分散投資,不可孤注一擲、傾其所有。對於已察覺有風險的投資項目,千萬不要猶豫,立刻撤資,不要等平臺倒閉了才後悔。
4.購買理財產品時一定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理性投資。目前各大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都有標準,凡是超過這個收益率都有極大風險,特別是一些宣稱保本收益、短期分紅的大多都是騙局。
網上理財防騙要堅決做到以下四點:
一要查「證」,根據規定,經營性網站必須辦理ICP證,否則就屬於非法經營。
二要看懂,不懂的項目堅決不投,不論標榜的收益多高,客服說得多天花亂墜,只要是看不明白的投資項目,投資者就應敬而遠之。
三要禁「貪」,不貪圖高額回報,世界上沒有隻佔便宜不吃虧的事情,看到所謂「高收益,低風險」,「保本保利息」的宣傳,投資者就要提高警惕,十有八九都是騙局。
四要查清「戶口」,投資前要查清平臺的背景,可以通過查詢平臺已經公開的股權結構、驗資報告、工商註冊信息等來判斷平臺背景的真實性。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警惕!!!包頭近期多人網絡投資被騙》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