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老話講「少不入川」呢?(本周神留言 過年版)

2021-03-06 渤海小吏的封建脈絡百戰

戳藍字關注小吏哦

1、Derrick:有個問題,為什麼割據一方的勢力如曹嶷和成都的成漢都不思進取眼看著石勒一步步蠶食北方,而無動於衷,也不思同盟,一直憋著,其實石勒真的是被養出來的。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引一下馬斯洛同志的需求層次理論。

老馬同志對這五個層級分的挺好,通俗易懂,像曹嶷據山東和李家據四川,人家這其實都屬於達到最頂級的自我實現了。

生理上就甭說了,沒有吃不著的,沒有玩不到的;安全上人家有當地最高級別的保安團;社交上人家天天是主席臺前排就坐部署開會的;尊嚴上那天天看到的都是喜笑顏開和嚇嚇唧唧的臉。

不是每個人,都像劉徹先生那樣有著全世界都是我家地的那種自我實現使命感的。

戰國傳銷大神蘇秦導師曾經無比實在的感嘆: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

蘇秦導師那是一般人嗎?那是膽兒多大的人啊,那是太后的床都敢上的主啊!但他的自我實現預期,最開始不過是「洛陽二頃田」。

他最開始要是有了這「洛陽二頃田」,還會全世界吹牛X去嗎?

顯然不會了,他頂多在村裡打打嘴炮。

咱老劉奮鬥了一輩子,生生從大東北幹到了大西南,最後《三國志》給的評價是啥呢?

「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都是讓曹爺逼得啊!是想活下去啊!是不停止逃跑,不對,不停止奔跑就會被時代的馬車碾成灰啊!

所以說,看到歷史上太多的偏安一隅,不要不理解。

想想夢想「洛陽二尺田」的蘇秦,想想一輩子讓人追成野兔子的老劉,就明白了。

我現在要是在北京甭多了,有上五套房,我估計咱百戰截稿弄不好就得等我六十見了。

曹雪芹他們家要是家道沒中落,你放心咱鐵定看不到《紅樓夢》,他根本沒工夫下狠心寫那麼燒腦子的東西。

金庸先生他姑父是蔣百裡,他表哥是徐志摩,他表夫是錢學森,人家祖上一門七進士,叔侄五翰林,他要是按正常軌跡走,咱也鐵定看不到那麼多偉大的武俠小說。

為啥寫武俠呀?

被逼的嘛!為了辦報紙賺眼球嘛!

說到底,基本上宏大的自我實現,都是被逼出來的。

為啥「少不入川」呀?為啥四川出不來全國性的政權呀?

那地方沒人逼他啊!

我為啥喜歡成都啊,我到了那就覺得哪哪都是酥的,看啥都特多情,骨子裡的那堆生命的怒放就蹭蹭的往外冒,必須得是回天津後讓大西北風拍兩天,然後腦子才正常,才硬著頭皮該幹啥幹啥。

為啥咱丞相是兩川五千年最光環存在呀?

就因為咱丞相不待揚鞭自奮蹄的在那麼鬆快的地方逼著自己從頭拼到了尾嘛!

最後再緬懷下咱丞相,丞相千古。

2、末名:有人說別太理性分析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治人物的所作所為,因為神經病的思路我們是看不明白的。言下之意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治水平其實很低,決策具有很大的主觀隨意性。小吏您是怎麼看待這種觀點的?

答:回答這個問題,上來還是得先引一句比較膾炙人口的話:幸福的家庭基本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政治也一樣,靠譜的政治基本相似,不靠譜的政治各有各的不靠譜。

幸福的家庭大概其跑不出經濟足夠、夫妻和諧、家庭健康那幾點必備要素。

不幸的家庭你就聽去吧,各有各的苦水,而且苦水沒有一家是一樣的。

題幹中,魏晉南北時期的政治決策通常神經病思維其實並不太準確。

應該把「魏」刨除去的,除了司馬昭大庭廣眾拍三級那次之外,魏的政治家水平整體還是相當靠譜可預期的。

魏晉南北朝應該換成兩晉南北朝更為準確。

問題中的「這段時期政治水平其實很低,決策具有很大的主觀隨意性」其實和司馬家轟塌了秦漢政治底座,開啟了無敬無畏的時代有著巨大相關性。

靠譜的政治和幸福的家庭一樣是有具體硬性指標的。

比如幸福的家庭男主人需要不嫖不賭知道把錢掙家裡來和贍養老人與孩子對吧。

他的所有行為就特別好預期。

這人要是賭,我的天,他的行為就不可預測。

因為你不知道他最近是不是朝不保夕,不知道他是否現在極度缺錢,不知道他現在是不是賭癮正上頭,也不知道他會做出什麼行為去供自己再上牌桌。

他的尊嚴、口碑、健康甚至自由與親情就都不重要了。

他也許下一秒在大街上就臨時起意把人搶了,你根本無法預測。

歸根結底是啥呢?

讓人陷入黑洞的陋習會讓人失去長遠的眼光,會讓人為了眼前的苟且不顧一切。

這人靠譜可預期,不過是因為他還有長遠的計劃和打算,他的人生是一個長跑遊戲,他有他太多不能輸不能失去的東西,所以出不了圈。

靠譜可預期的政治也一樣,和長遠性極度正相關。

兩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司馬家的無節操無下限讓整個世界懵逼了,前面我們討論過很多次了。

這個時代的每個有點資源的參與者都覺得「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的口號讓整個時代陷入了巨大的內卷當中。

巨大的內耗使得每個人都深感自己朝不保夕,所以眼光無法看的長遠,只能過一天算一天。

沒有長遠眼光和利益考量,就不配稱之為政治家。

川普算是政治家嗎?

他不是,他沒有過從政的最基本規則了解和經驗,他不知道政治的長遠利益和打法是怎樣的,他只看得到他眼前的,所以你真不知他會幹出啥事來。

他一走人,全球自媒體如喪考妣。

因為別的領導人都是政治家啊!不作不出圈呀!不像這位爺三天就一個出乎意料的神經病操作呀!

我們看到很多兩晉南北朝的政治家之所以無節操無下限讓人覺得是個神經病本質上也是如此。

無敬無畏,只能顧得上眼前了。

只看得見眼前,就會衍生出無窮無盡的肆意妄為。

無論何時,當那個時代成百上千年約定俗成的規則和秩序崩塌後,必然會帶來整個時代的無秩序與大混亂。

所以對司馬家的三代謀國,我們下了巨大篇幅去細講,兩晉的開篇第一章,也是「君權神授」的信仰崩塌。

那是這個時代的總綱啊!

3、Nine:小吏兄,有一件事不太理解,祖書記能力強,民心所向,就算有個禍禍事的特派員,大不了辭職回家,咋還給病倒了,對於能力者的噁心和平衡歷朝歷代到職場都有,大不了不幹了,怎麼這麼傷人?


1、先看書記的年齡,老書記死那年56了。

祖書記中流擊水那年46,其實就比劉老三小三歲。

創業這事首先是最摧殘人的項目,對人的身心是巨大的損耗和傷害。

劉三爺這輩子保養的那麼好,49歲出來創業後最終拿下了冠軍大獎,不過60也就走人了。

老劉死於夷陵戰敗後的半年;

丞相是在五丈原的秋風中看到司馬懿千裡請戰和曹叡演戲後知道天命如此。

基本上你就看去吧,大人物一過了五十,通常不太禁得起失敗和失望。

一口氣窩那也許就給自己憋死了。

人到了老了的時候其實最決定壽命的是心情,我們對老人最多的都是「哄著點,高高興興能多活幾年」,誰家也沒勸老頭兒多吃三碗乾飯的。

2、洩氣了。

我們下周開東晉立國,祖逖死前東晉朝堂的矛盾已經相當嚴重了,司馬睿在伸張皇權,南北士族被推到了一個反馬陣線,王敦同志更是早就憋著當司馬懿了,東晉內亂之勢已經相當明顯。

祖逖的夢想,是統一河北,那是需要朝堂擰成一股繩的。

當時中原已無糧,所有的軍需都要通過江東往前線拿船調,祖逖再厲害是無法解決中原無糧的給養問題的。

所以,這口氣洩了。

功一散,人就頂不住了。

4、kumakun:想問問,魏晉風度到底值得推崇嗎?一幫人天天扯淡,搞行為藝術,不生產,不理政。還是我的認識比較片面。

我作為一個天天累得要死的內容輸出者角度來講,一丁點不值得推崇。

哪有那麼多可嘚嘚的啊。

所有的事都是隨著幹的過程開始車到山前必有路的自我迭代,嘴上幻想辯論的那堆東西一到了實戰通常就都成了扯淡。

我從我個人的工作角度來講,嘴張著的時候,手就是停下的。

我從我觀察他人的工作角度來講,總是越短的會,開出來的成果越高;總是懶得廢話的那幫人定期總能抱出來一大堆工作成果。

5、

同志們,別說人家閒話,永遠別說,最後都會傳過去的。

誰也不知道會以啥形式傳過去,但一定會傳過去。

你總納悶為啥這麼隱秘的談話都能傳出去,別疑惑,人性如此。

所以,只要涉及別人的談話,別他娘的再說人家的不是了,不要吝惜你的讚美,誇死他。

6、

7、Ricardo_Sun:秦並天下像是《活著》,楚漢像是《陽光燦爛的日子》,西漢那是《紅高粱》,東漢是《讓子彈飛》,三國是《霸王別姬》,到了兩晉突然變成了《逐夢娛樂圈》了。這誰頂得住啊。

8、山氣日夕佳:突門,也叫「暗門」。是守軍必要zhi時出城突襲攻城軍隊、在城牆上所挖的出城通道。由城牆內側向外挖掘,接近最外側時留56寸城牆不挖通。這樣,不僅可使城外敵軍不易覺察,而且在使用時可迅速搗開外壁,出城突襲。

9、張敬:派箕澹(音為「雞蛋」)打石勒=以卵擊石

10、郭:最近放假在打德州撲克,其實各位可以去體驗一下,非常能夠體會亂世中人的感受:

1.大家的初始積累都差不多,但是用不了幾把牌,就會產生三足鼎立甚至一家獨大的局面。


2.當你處於劣勢時是很難翻盤的,不入場你永遠沒機會,入場別人加注你跟不住,只能不停的被薅羊毛,唯一的機會就是一把梭哈,但是失敗了就要退場。


3.處於優勢時,時刻保持克制,及時止損,不上頭,才能保持穩賺不賠,要不然不管有多大優勢都難免被一波翻盤。


4.比起跟一家硬剛,有時候在大家牌都不行的時候下大注嚇跑所有人收門票才是最好的盈利方式。

11、DJ limbo:動圖裡面用了很多陳可辛電影《投名狀》,是一部被忽略的好片,建議收dvd聽一下陳可辛的導評音軌,非常多料。

就是這套dvd加入了一條導演評論的音軌,看片是可以選擇聽(影碟製作方是可以一部電影配置多條音軌,例如給一些經典外國片配一條國配一樣的原理)

陳可辛全程用不大標準的普通話隨片講述的一些當時的細節,場景人物解讀等,非常值得一聽。可以去淘寶或其他影碟市場看看能否淘到這張dvd。

親們,幫點「在看」

相關焦點

  • 「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是什麼意思呢?今天終於明白了
    「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是什麼意思呢?今天終於明白了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在我們國家就有無數種名言,像「少不入川、老不入蜀」等等。隨著時代的變化,有一些名言就又產出新的含義,比如開始在流傳的「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等,可是這幾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四川最適合養老的城市,不是成都而是這座城
    很多人不知道,原來蓉城是成都的別稱,秋天,城內到處散發著芙蓉的清香,給這座城市鍍上了一層閃閃的金光。在這暖光下,「慢」是身處成都的人唯一能體會到的事情。
  • 本周話題:今年過年你回家嗎?
    本周話題:今年過年你回家嗎?你,過年,回家嗎?家裡有牽掛的孩子,有期盼的老人,必須回家啊!央視曾經拍過一部名為《摩託車大軍回家過年》的紀錄片:記錄片裡,記者採訪了一對90後夫妻:「為啥要選擇騎摩託車回家啊?」
  • 蘇州老話 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有個從河南來的王小二,這人從前在春申君手下做過事,也想要投靠春申君,尋個一官半職,但因不姓黃,在蘇州用光了所有的盤纏也沒見到春申君。這天,他找上門來,正巧守門人換成了蘇州人,問王小二:「你姓什麼?」王小二答道:「我姓王」。因蘇州人「王」、「黃」不分,是同音,守門人以為是春申君的本家,便把王小二放了進去。
  • 俗話說:「養馬不養驢,搬磚不和泥」,養馬為啥就不能養驢呢?
    導讀:俗話說:「養馬不養驢,搬磚不和泥」,養馬為啥就不能養驢呢?農村向來不缺少俗語老話,很多俗語都是採取大白話進行描述,不但朗朗上口,也非常容易理解,這些俗語包羅萬象其中也有很多俗語具有很深的道理。在過去的農村,農田之中的工具不像現如今的機械化,主要依靠的是騾馬等牲畜,這些牲畜的價值很高,過去誰家要是有一頭牲畜,跟現如今家裡有一輛豪華轎車一般。價值是非常大的,在這些常見的牲畜之中,農村餵養的最多的莫過於是馬、騾、驢和耕牛。農村有句老話叫做養馬不養驢,難不成家裡養了馬之後就不能在養驢了嗎?
  • 少不入川老不離蜀,讓成都的「懶」透露出萬般誘惑,勸你別去
    少不入川老不離蜀,讓成都的「懶」透露出萬般誘惑,勸你別去,四川省是一個美麗的省,自古以來就有「天府之國」的美稱,「國寶」熊貓的故鄉不僅風景非常美麗,也是「豐富」的美人之地, 山川秀美,美食美女很多,少年一入河,就享受蜀國,沉浸在快樂之中。
  • 臨近中秋,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男人為啥不能拜月?
    今天為你帶來的是:臨近中秋,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男人為啥不能拜月?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羨慕起農村的生活,一方面是因為目前農村得到長遠發展,跟城市的差距在減小,另一方面則是農村的自然環境比城市更好,保存的傳統也更多,更有人情味。經常在農村生活的人,可能都隔三差五地聽到很多俗語、老話,大多都是從村裡的老人口裡說出來的。
  • 家底、房價、夢想、最神劇本改編(本周神留言 第七周)
    1、小喇叭聰:小吏,司馬冏殺王豹,領導不兜底,把心腹殺了就讓人離心離德,那漢景帝殺晁錯為啥沒造成太嚴重的後果答:我們講曹操的早年經歷的時候,大量的篇幅講了曹老闆的成長曆程是不可複製的。人家那真叫是試錯的人生,他基本上把所有能犯的要死的錯誤全來了一遍,然後開始走上了曹阿瞞特色的實踐主義道路。人家有個前提是啥?人家有個宦官集團元老的爺爺,有個啥事都能平的好爹。
  • 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
    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這裡的黑指的是陰雨天氣,疏則是沒有陰雨天氣,是畢竟晴朗的天,所以可以理解為冬至這一天如果是陰雨天氣,那麼到過年春節的時候,將會出現大晴天,如果冬至這一天是大晴天的話,那麼到了過年的時候,將會出現雨雪天氣。
  • 為啥我們明明不信鬼神,但卻不買兇宅?神評太精闢了!哈哈哈
    11.馬兒:我要走了,我媽不讓我跟瓜兮兮的人一起玩。12.你有見過這種大缸嗎?現在都越來越少了。13.為啥我們明明不信鬼神,但卻不買兇宅?神評太精闢了!哈哈哈14.這是在做大手辦嗎?做的還挺漂亮。15大哥這鞋子有點像篩子呀,密密麻麻的。16.這種是不是走到後面會越來越難?還沒玩過呢。
  • 都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為什麼有些農村人,不回家過年呢?
    在過去,到了冬至,在外漂泊的人就該回家過年了,現在不同了,春節假期有限,人們都是挨著年跟前兒,懷著期盼,急匆匆趕回家,在這有限的時間裡,跟家人,與親戚朋友,聯絡聯絡感情。這也造就了我國特有的文化現象「春運」,春運雖忙,但是你會發現,依然有一部分人,不想回家過年,這是為什麼呢?"有錢沒錢,回家過年",話雖這樣說,但是一年下來,沒掙到錢,有的人真不想回家。
  • 農村老話說男孩難生在午時,女孩難生在子時,為啥?看完有數了!
    摘要:為啥農村老話說男孩難生在午時,女孩難生在子時?看完心裡有數了!從古老的年代開始,就認為男孩應該像太陽一樣,具有陽剛之氣;而女孩就應該是月亮,有一種陰柔之美。儘管這樣的認識並不是很科學,但是這樣的認識在我們農村還是比較根深蒂固的。
  • 肚子咕咕叫的你,有沒有想過為啥自己會餓呢
    我不餓,咕咕咕當小夥伴輾轉難眠又或忙碌了大半天肚子「咕咕」的當著眾人面提醒你注意身體時,小夥伴有沒有想到這個問題,為啥自己會感到餓呢?好了,下面小生將從兩個方面,為「感同身受」的小夥伴們講下,為什麼我們會感到這麼餓1.小生認為我們感到第一種餓,叫身體覺得餓,是胃部不適刺激的腦神經。典型的是,我們幾乎成為本能的聽到肚子咕咕叫,就感到到餓了,而且聽說還會傳染的。進化版的是,餓到胃疼。
  • 農村老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有啥道理呢?
    農村老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早上不買豬肉呢? 農村老話自然老人們留下來的經驗,存在就有道理。而這些老話也會讓我們少走彎路的。就拿豬肉和豆腐來說吧,老話也是很有講究的,而豬肉怎麼買,豆腐又怎麼買,老祖宗自然有很多道道。
  • 老話「伸手不打笑臉人,開口不罵送禮人」啥意思,為何這樣說?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老話「伸手不打笑臉人,開口不罵送禮人」啥意思,為何這樣說?在農村,流傳著很多農村老話。記得小時候,經常聽爺爺,奶奶說一些聽不懂的話,那個時候年紀太小,所以也不懂其中的意思。慢慢長大後,才知道,這些老話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相信很多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聽老人說起這些話。
  • 農村有寡婦年不宜結婚的說法,為啥呢?
    農村有寡婦年不宜結婚的說法,為啥呢?時間過得飛快後天將會迎來二十四節氣的:冬至,冬至的到來也就預示著立春也就不遠。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冬至逢壬數九。其實並非是冬至之後遇到壬日才開始進入數九連天,而是冬至的到來預示著立春將近,在數九寒天之中孕育著春天,逢壬也就是妊娠的寓意,確實冬至之後過完小寒大寒就將會迎來立春節氣,時間實屬不遠。
  • 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有水早搬家」,為啥這樣說呢?
    導讀: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有水早搬家」,為啥這樣說呢?在農村一直有很多的俗語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有水早搬家」,為啥這樣說呢?被流傳多年。這些俗語可謂是無所不至,不論是一些平時不注意的細微事物,還是一些人生哲理,俗語都有很多細緻入微的描述。其中關於農村宅基和房屋的俗語不在少數,這也很少衣食住行不可缺少的元素下,俗語自然而然的數量就會多了起來。有的關於房屋的俗語老話隨著時間的流逝確實變得可有可無,但也有很多的房屋俗語直到現在,依然被大家津津樂道。
  • 入川之行 映秀之淚
    少不入川,古訓有雲。    且不論我已不再年少,就算此說成立,也攔不住我。我天生無懼,放蕩不羈。
  • 假如沒有央視春晚,你會覺得過年缺少點什麼,為啥春晚越來越差?
    尤其是到了過年除夕,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如果不看春晚,好像這個年沒有了歡聲笑語,鞭炮聲也提不起過年的氣氛,而那幾個相聲、小品演員,如牛群、馮鞏、黃宏、趙本山、宋丹丹、蔡明等,好像一年就出來一次和大家見面,更讓我們盼著過年。
  • 貪酒不顧人,貪色不顧身,貪財不顧親,這句農村老話,講的很真實
    這句話所要講的意思,其實是農村一些人,常會犯下的「五毒」中的三毒(五毒是指吃喝嫖賭抽),人要是染上了這五毒中的一項惡習,不但不利於自己健康生活,也會影響到家庭的和睦。至於這句農村老話,具體指的是什麼意思?下面我來為大家講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