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就是父親節了,這幾天,想跟大家分享幾部分享和父親有關的電影、電視劇。首當其衝的是《美麗人生》。這是我最愛的一部電影,記不得看了多少遍了,但每次看,都依然能感動我。就在今年,這部經典電影的4K修復版,在中國重新上映,也引發了一股不小的懷舊熱潮。
而時間倒回到1997年12月,《美麗人生》當年在義大利上映之後好評不斷,斬獲包括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外語片在內的40項國際大獎,這樣的記錄放在今天也是無人能及。更厲害的是,據當年媒體報導,該片在坎城電影節試映落幕後,全體觀眾起立,含淚鼓掌長達12分鐘之久……
電影中令人動容的除了圭多和朵拉讓人豔羨的愛情,最核心的當屬圭多對兒子那份深沉的父愛。
從孩子出生起,圭多就以玩遊戲的心態和兒子相處,給兒子製作坦克玩具;
騎自行車載著妻兒去學校,仿佛是在風中快樂飛舞的蝴蝶;
兒子不肯洗澡,鑽進柜子躲避媽媽。
圭多發現後,假裝召喚柜子送花給朵拉看。
兒子頂著柜子走到跟前,出來的第一句話是:
早安,公主!
幼小的兒子,在這樣的家庭裡,擁有快樂的童年。
然而,好景不長,戰火蔓延。
納粹的鐵蹄,踏進這座義大利小城,安寧祥和的生活被打破。
街上麵包店標語寫著,「猶太人與狗,不得入內」。
兒子問為什麼,圭多撒謊說,他們不喜歡猶太人和狗。
各有各的喜惡,還有間五金店鋪,不歡迎西班牙和馬進去,店主不歡迎,我們有什麼辦法?
圭多那父愛的謊言,至此開始。
現實越來越殘酷,而他說謊的演技,卻愈發成熟。
兒子五歲生日當天,父子二人都是猶太人,被送往納粹集中營。
朵拉不是猶太人,原本可逃過一劫,但她卻自願陪著丈夫和兒子,一同前去,共同忍受命運的折磨。
兒子在路上問圭多,這是要去哪裡?
圭多說,這是要帶你去生日旅行,一定會給你一個驚喜。
這個「驚喜」之地,就是奧斯維辛集中營。
他們即將面對的,是歷史上慘無人道的大屠殺。
這裡至少殺死了110萬猶太人。
最後,倖存者只有不到7000人。
圭多深知其中殘酷,但即使身處地獄,他也努力為兒子營造一個快樂的童年。
他對兒子說,這只是一個遊戲。
集滿1000分,就能贏得生日大禮:
一輛真坦克。
不懂德語的圭多,藉機假裝成德國軍官的翻譯,向兒子宣布「遊戲規則」:
不準哭,不準找媽媽,不準要點心吃,還要躲起來,以免被送進毒氣室被毒死。
然而,紙終究包不住火。
兒子質問他,這不是遊戲,軍官把人們送進火爐燒死,用人的身體造紐扣、造肥皂!
但最後,兒子還是被圭多精湛的演技和謊言,給迷惑了。
最終選擇相信他。
圭多會帶孩子玩「捉迷藏」,把自己的口糧留給兒子吃,趁機溜進廣播室,和兒子一起用廣播對媽媽說一句:
早安,公主......
這個精靈一樣的男人,即使每天膽戰心驚,還要拼命勞作。
因為樂觀的心性,把慘絕人寰的集中營,過成了另一個「家」。
但他沒能成功躲過納粹的屠殺網,還是被槍指著帶到小角落槍斃。
在經過郵箱的時候,奎多向孩子擠了一下眼睛,
然後微笑著踏起了歡快的步子。
孩子明白了父親勝利的微笑,郵箱這個位置是不會被發現的,
他倆一定能贏得遊戲,拿下換取坦克的積分。
這一刻,喜劇塗上了謊言,歡笑化成了淚水。
在圭多的呵護下,孩子快樂地成長,絲毫沒有意識到死亡的威脅。
天亮了,孩子慢慢從郵箱中走了出來,一輛坦克轟隆隆地出現在面前。
他歡呼爸爸沒有騙自己,遊戲積累了1000分就真的有坦克。
而這輛坦克,也的確是勝利的部隊,他們抱起小朋友坐上了坦克的頂端,分享成功的喜悅。另一邊,公主也相當幸運,因為女性區的納粹兵力較少,撤離的那一晚並沒有進行屠殺,公主便倖存了下來。
奎多一定是感動了上天,才成功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老婆和孩子的好運。
孩子在坦克裡看到了路上的公主,告訴兵哥哥這是他媽媽後,幸福地回到了母親的懷抱。
公主興奮的笑容和孩子勝利的吶喊,
奎多雖然不能在一旁分享,但遠在另一個世界的他也一定會露出得意的微笑。
兒子喬舒亞在影片中回憶說:
因為爸爸,那最恐怖的時期,卻成了我最溫暖的時光。
他編織了世界上最大的謊言,能把笑的人都看哭了。
他竭盡全力保護孩子愉快的童年,不受任何破壞,即使是戰爭也不行。
雖然童話和遊戲都是假的,但父愛卻是真的。
都說父愛如山,高大,穩重,深沉。
然而做一個合格的父親,並不容易。
有一對敘利亞父女的新聞被稱作現實版《美麗人生》,在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女兒哈哈大笑,而畫外音則是巨大的轟隆聲。家園被空襲,可父親忍著痛苦,告訴孩子&34;。
只有我們和這位父親知道其中的心酸……
這樣的父親,他的做法是否正確?
想起去年《奇葩說》有一期辯題是:
父母是否應該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
個人非常贊同反方傅首爾的論點:
「不告訴,是為了陪著他,一起去分辨、去思考、去探索。
而這種成長的驚喜,才是父子一場最美的風景。」
童心天真,但也脆弱,孩子應當看到這個世界美麗的一面。
於是總有強大的心替他們擋住風雨,營造一個可以健康成長的環境。
這是一種超乎想像的力量,沒有排山倒海的氣息,但始終如一、堅忍不拔。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則,是愛,是善良,守護他的純真。
相信終有一天,他完全有能力走到外面,獨自面對真假善惡、披荊斬棘的世界。
哪怕影片最後那成熟的聲音已經認識到這是父親的犧牲,但這應當成為更加好好活下去的理由。
正如電影中那句經典臺詞:沒有誰的人生,是完美的。但生命的每一刻都是美麗的。無論什麼樣的災難降臨,只要生命還在,生活始終要繼續。活著,就是最美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