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慄子。
最近,霍啟剛在社交平臺上曬出自己的家庭生活照。
照片裡,他摟著兩個孩子窩在沙發裡看電視,小朋友靠在爸爸肩上,十分放鬆舒適,一大兩小三個背影透著濃濃的幸福感。
這張照片,給我最大的感觸是這種充滿家庭愛意的氛圍,是裝不出來的。
甚至一時間,會讓人忘記,照片裡的人是身價千億的豪門世家。
目光所及,沒有電視劇裡那種大到誇張的房間,也沒有金碧輝煌的裝修。僅有的裝飾,是在角落裡悄悄綻放的一束百合花。
有眼尖的網友,看了驚呼:
「不會吧不會吧,傳說中霍家1.6億的豪宅就這樣?」
郭晶晶與霍啟剛,雖身處豪門,卻始終保持樸素低調的生活方式,過成了尋常人家的模樣,充滿煙火氣,沒有趾高氣昂的做派,真的十分難得。
在教育孩子方面,他們也不是信奉所謂的「豪門教育」,把他們養成豪門裡的貴公子;
而是,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教孩子學會獨立自主的能力。
疫情期間,霍啟剛帶著大兒子體驗下廚,小小孩子剛到灶臺高,踩在小板凳上學著爸爸拿起鍋鏟,體會到了勞動的不易。
全家一起報名參加馬拉松大賽,十幾公裡,小朋友都堅持跑了下來,一點都不露怯。
大女兒霍中妍雖然年紀還小,卻開始感受傳統的茶道文化了。
就連郭晶晶的師妹吳敏霞,提到孩子的教育都說:「自己只要準備要孩子,第一件事就是把師姐郭晶晶的育兒經摘錄下來,一條一條去學習和遵守。」
都說「窮養兒富養女」,但是看完郭晶晶和霍啟剛的教育方式,才更加確信,好的教育,絕不是物質上的一味滿足。
真正的富養,不能只看到錢。
真正的「富養」
是給孩子一個有愛的家庭環境
「晶剛」夫婦結婚8年,感情一直都非常好。
從相識開始,霍啟剛就是郭晶晶的頭號迷弟,熱烈追求,最終成為了「跳水女皇」的丈夫。
婚後,「晶剛」夫婦不僅沒有陷入「豪門婚姻是非多」的怪圈,並且打臉準備看他們笑話的人,花式撒狗糧。
任何公眾場合,只要提起妻子,霍啟剛就是滿滿的愛意和尊重。
自我介紹時,他說:「我是郭晶晶的丈夫霍啟剛。」
當被問到最喜歡內地哪座城市時,他回答最喜歡妻子的家鄉河北保定。
遇到問題,他也從來不擺豪門闊少的架子,專斷獨行,而是會充分尊重郭晶晶的意見。
在一次大兒子生日的時候,有人詢問是否會給兒子舉辦一個盛大的生日派對。
霍啟剛覺得不需要大擺筵席,對小朋友未必好。然後他立刻指向郭晶晶說:
「要先問老闆。」
當然,遇到分歧肯定是少不了的,這個時候,「晶剛」夫婦自有一套處理辦法。
不是固執地堅持自己的教育理念,而是坐下來理性溝通,尋找最優解。
前幾天,夫妻倆帶孩子參加奶奶的葬禮,小朋友全程不哭不鬧,禮儀得體,舉手投足間,足見教養。
很多父母都想著,怎麼賺更多錢給予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在柴米油鹽的瑣碎中動不動就吵架動手,互相冷戰。
他們都忘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首先來源於一個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父母彼此相愛,是孩子成長最好的土壤。
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裡長大的孩子,更容易獲得穩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長大之後又會更自信,更有勇氣面對未知的風險。
聽說過這樣一句話:
「在充滿愛的家庭裡長大的孩子,他們身上那種強大的自信感和安全感,是我一輩子都模仿不來的。」
我見過無數自卑怯懦的孩子,他們家裡永遠充斥著相互謾罵和雞飛狗跳。
天天面對的,是他們動輒打罵的父親和歇斯底裡的母親。
這些孩子從小就天天身處在風暴的中心,就像一顆小樹苗,被迫在一個充滿裂口的土地裡,看不到愛,也看不到美好。
他們雖然年紀還小,不懂得大人之間的矛盾,可他們能感受到傷心和壓抑的氛圍,有些孩子甚至要比成年人還要敏感得多。
在這樣原生家庭裡生存的孩子,如何成長為健康自信的人呢?
真正的富養,不是準備多麼優質的物質條件,而是提供一個輕鬆快樂、有安全感的家庭氛圍,父母彼此相愛,就是給孩子的最大財富。
真正的「富養」
是用心花時間陪伴孩子的成長
郭晶晶曾經說過,要給孩子最好的。
很多人都不以為意,覺得你們是豪門,能上一個月花費十幾萬的貴族學校,當然是最好的。
然而,對於「晶剛」夫婦來說,這個「最好」不是體現在物質上,而是他們夫妻兩個都願意花時間陪伴孩子。
有錢請保姆保鏢,郭晶晶依然每天親自接孩子上下學。
霍啟剛應酬無數,事業忙碌,可是哪怕應酬到很晚,都一定要抽1個小時的時間回家陪孩子。
周末,他還會帶著孩子去圖書館和博物館開闊眼界。
對於很多父母來說,給孩子錢很容易,為孩子花時間,卻非常難。
多少父母,把自己活成了孩子心中的隱形人,把沒有時間掛在嘴邊,卻連在孩子面前放下手機都做不到。
最近,一位小學四年級孩子的作文,在朋友圈刷屏,令人心酸。
「爸爸,我想對您說:『和我玩一會。』」
「你就只會玩手機,你已經快不是我爸了,你快是手機的爸爸了。」
孩子的語氣既委屈,又生氣。
每次看到其他孩子的爸爸帶著他們出去玩,他都非常羨慕,而他的爸爸卻只會反覆讓他看書,自己卻在一旁玩手機。
如此落差,在孩子的心底憋了很久很久。
《窮爸爸、富爸爸》裡有這麼一句話:「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
很多父母覺得,我把精力都花在了工作上,所以沒時間陪自己的孩子,反正孩子還小,以後長大了再陪他也來得及。
然而孩子的世界沒有那麼複雜,他們需要的,可能就是你睡前一個故事、一句晚安、一個親吻。
優秀的孩子之所以能夠在各方面都出色,學校絕不是萬能的,父母的陪伴和教育,才是最好的老師。
富養不是只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還有孩子的精神需求,擁有愛與陪伴的孩子才能更好地健康成長。
真正的「富養」
是給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以前富二代們在人們印象中都是好吃懶做揮金如土,但如今富人家庭反而都注重「窮養」孩子。
郭晶晶和霍啟剛親自帶著兒子去農田裡體驗插秧。
他們認為,成長在幸福的時代,沒餓過肚子,挑食和浪費變成了習慣,他們更需要知道食物從哪兒來,學會珍惜,學會知足。
有一回,霍中曦被記者拍到和爸爸坐地鐵出行,網友看到他腳上穿的鞋子,一眼就認出了售價兩百多,甚至和自家孩子同款。
與此同時,晶剛夫婦的生活也很接地氣,他們通過日常生活的點滴,把自己當作孩子的鏡子。
郭晶晶出門綁著三塊錢的頭繩,和丈夫日常吃吃路邊攤、在平價服裝店給孩子買衣服,都是常有的事。
如今,富養孩子的教育理念,被很多父母奉為圭臬。
對於兒子,他們覺得是家裡的獨苗,必須寵,對於女兒,他們又怕「窮養」的話,將來容易被渣男欺騙。
許多工薪階層,甚至收入並不高的家庭,出於補償的心理,把自己的孩子當富二代養。
孩子想要什麼就買什麼,無論自己買不買得起。
結果,往往不是把孩子富養得越來越好,而是越寵越壞。
看過一個新聞,小女孩跟著奶奶上街,想要買護膚品,老人家覺得不適合孩子就沒給買。
孩子不高興了,扯著奶奶撒潑,老人還是堅持不答應。
女孩一看徹底炸了,當街嚷嚷自己被拐賣了,指著奶奶就罵人販子。
最終路人報警,警察把人帶回局裡一問,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慣子如殺子,所謂的「富養」若只是無底線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不僅無助於孩子心智成熟,還會帶來關注點的狹隘和攀比心理。
久而久之孩子得到什麼都覺得是理所應當,一旦父母實在給不起了,他就會反過來抱怨父母,怨恨世界。
沒有一個父母能夠一輩子為自己的子女保駕護航,只有捨得帶孩子走出舒適圈,讓他感受到當下生活的來之不易,他才能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所謂「富養」,是給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讓他們知道生活不易,學會獨立成長。
所謂「富養」,富養的是精神,是氣質,是觀念。
就像餘秀華說的那樣:
「真正富養的教育,不是附庸風雅。
富養僅僅只是條件,教育的目的以及父母自己的境界,才是決定教育結果的根本。」
優秀的父母能夠給孩子做好積極的榜樣,給孩子傳遞正確的三觀,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優良的品行,良好的習慣。
外表奢華,只是虛幻的奢華,內心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
點個「在看」,從現在開始成為有遠見懂富養的父母,讓我們的孩子擁有強大的內心。
富貴時不驕不奢,貧窮時體面大方,更有尊嚴、有價值、有意義地收穫屬於自己的人生。